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理論

  • 雲的理論

    作者:Hubert Damisch

    從中世紀一直到十九世紀末,雲一直瀰漫著西方繪畫中的天空。它並非單單是一個描繪性的主題,而是一個繪畫符號學的因素,它的功能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最初,它被用來使神聖事物出現在現實中(基督升天、神秘主義幻象等等,其作用正如戲劇中的機械道具;在文藝復興時期,它的功能變得模稜兩可,因為當時透視模式開始起調節作用。在這一背景下,雲的作用是遮掩住無法表現的無窮,同時它又指示無窮。這樣就保證了一種跟科學條件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繪畫機制的悖論式均衡。 在本書中探討的,是透過對符號能指╱雲╱的不同功能的清點,將傳統上歸於藝術的領域與職能,重新分配給處於表現結構中的科學與意識形態:其真正目的是要使藝術史重新找回它的體系性與物質性。
  • Ways of Seeing

    作者:John Berger

    How do we see the world around us? The Penguin on Design series includes the works of creative thinkers whose writings on art, design and the media have changed our vision forever. "Seeing comes before words. The child looks and recognizes before it can speak." "But there is also another sense in which seeing comes before words. It is seeing which establishes our place in the surrounding world; we explain that world with words, but word can never undo the fact that we are surrounded by it. The relation between what we see and what we know is never settled." John Berger's Ways of Seeing is one of the most stimulating and influential books on art in any language. First published in 1972, it was based on the BBC television series about which the (London) Sunday Times critic commented: "This is an eye-opener in more ways than one: by concentrating on how we look at paintings... he will almost certainly change the way you look at pictures." By now he has.
  • 擬仿物與擬像

    作者:尚.布希亞 (Jean Baudrill

    本書是當今後現代大師布希亞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作者認為,後現代的文化現象充滿了他所謂的「擬像活動」,現實界已然消失,擬像也非傳統模仿論所言對現實的擬仿,而是虛構物的再仿複製。所以,整個後現代的社會乃是一個超越現實的場域。作者對後現代的文化現象剖析入微,所提出的理論設構及術語在人文及社會學科內均已被廣泛引用。 目 錄 ‧關於布希亞的它方與它者 ‧擬仿物的形構進程 ‧歷史:退卻的劇景 ‧《末世災厄》 ‧《中國症候》 ‧《現代啟示錄》 ‧波爾堡效應:內爆與倒退 ‧超市場與超商品 ‧意義在媒體中的內爆 ‧全然的廣告,零度地基的廣告 ‧複製體的故事 ‧幻象投影機 ‧《潰撞》 ‧擬仿物與科幻小說 ‧動物:地盤與變身 ‧餘留物 ‧迴轉不停的屍身 ‧價值的最後探戈 ‧說嘴虛無主義
  • 主体弥散的空间

    作者:孙歌

    本书系孙歌的一本主题论文集,作者主要探讨了整个亚洲文化的相互关系、发展态势等问题,是当代研究日本及亚洲思想的重要著作。
  • 形而上学

    作者:[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中文版《亚里士多德全集》(10卷本)1997年出齐后,获得了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年)等多项大奖。为了读者使用的方便,也为了把自己研究西方哲学尤其是古希腊哲学的心得传达给读者,全集主编苗力田先生又编选了带有注释的《亚里士多德选集》(包括形而上学卷、伦理学卷和政治学卷,1999—2000年出版)。几年来,不断有读者尤其是大学生和研究生反映需要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单行本。为了满足这些读者的需要,我们将亚里士多德最具影响的著作(《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尼各马科伦理学》、《政治学》和《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 需要说明的是:单行本的译文与《亚里士多德全集》大体一致。个别术语和人名的改动,是苗力田先生在全集重印和做电子版时亲自订正的。单行本的注释与全集保持一致。全集的脚注中所引证的希腊语词是按照国家颁布的《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表对应拼写的。 对西方哲学名著的译介和研究是一项没有止境的事业。准确、完美的译文,深入、详尽的注释,以至创造性的阐释和发展,是只能接近而难以完全达到的理想境界。不断接近这一境界,既有赖于学术界的努力,也需要出版界的推动。我们愿与学术界一道,不断为学术进步作出贡献。
  •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作者:華特•班雅明

    我們的藝術發展已頗具型制規模,其類別與用途的制訂時代,和我們今天極為不同,而過去的制訂者對事物所能發揮的作用力比起我們今天能作的實在微不足道。我們掌握的媒介有著驚人的成長,其適應性、準確性,與激發的意念、習慣,都在向我們保證不久的將來在「美」的古老工業裡會產生徹底的改變。一切藝術都有物理的部份,但已不能再如往昔一般來看待處理,也不可能不受到現代權力與知識運作的影響。二十年來,不論是材料、空間或時間都和往日不可同日而語。我們應期待的是如此重要的新局面必會使一切藝術技術改頭換面,從而推動發明,甚至可能巧妙地改變藝術本身的觀念。
  • 显义与晦义

    作者:罗兰·巴特

    本书是罗兰·巴特的第三部“批评文集”。与他谈论文学的方方面面的第一部、第二部和第四部批评文集不同的是,这第三部是有关各种艺术的论文集。像罗兰·巴特写过的其他大部分文本一样,符号学思想也贯穿着这第三部文集,因此,也可以称其为是作者论述艺术符号学的论文集。
  • 神話學

    作者:羅蘭.巴特

    巴特寫作《神話學》的年代,是歐美大眾文化產品大量出現的時代。在這些作品裡,巴特表達出一種必須創出新理論來談論它們的迫切感,他想要解讀包含在事物及其媒介再現中的訊息。背後推動他的,是一股尋求意義的慾望。像是一個在沙灘上傾聽貝殼秘密的好奇小孩,巴特帶著他獨有的記號學嗅覺,為一個又一個流行符號作出詮釋,孕育著一個正在成長之中的新興學科——記號科學。
  • 說故事的人

    作者:班雅明 (Walter Benjamin

    《說故事的人》一書中的八篇文章,正如譯者林志明所說的,《說故事的人》、《幾個波特萊爾的主題》、《巴黎,十九世紀的首都》以及《歷史的概念》(即《歷史哲學論綱》)等六篇文章,主題環繞在神學、城市(當然以巴黎市為主)、波特萊爾、形象、收藏、回憶以及歷史哲學等範疇,末兩篇《普魯斯特的形象》、《繪畫與攝影》則以靈光、複製技術與藝術的政治性為中心論題。每一篇文章之前都由譯者寫了一篇《引文》,足供讀者按圖索驥,也說明了譯者再翻譯上的周延性一如他之前的兩部譯作:分別是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的《物體系》與傅柯(Michel Foucault)的《古典時代瘋狂史》。 作為馬克思主義思想的一個支派,班雅明對歷史唯物論的詮釋,在相當程度上有其創新之處。馬克思是猶太人,班雅明也是。或許,班雅明把馬克思所想要講的陳述的更清楚了:「歷史知識唯一的打造者,乃是處於鬥爭之中的受壓迫階級。」(《歷史的概念》,137頁)受壓迫階級,可以是等待解放的無產階級,也可以是等待彌賽亞來救贖(redemption)的猶太民族;在這裡,我們看到了神學與歷史哲學的接壤地帶。這本書還有一篇篇幅較短,但極為有趣的文章:《法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畫展》。1937年10月法國國家圖書館舉辦中國古畫展,班雅明以其哲學家的眼光,並引用作家林語堂對於書法的看法,提出己見。或許,向來講究「寫意」的中國畫正與班雅明的藝術哲學理念不謀而合?
  • 寫在家國以外

    作者:周蕾 (Rey Chow)

    本書收集作者論及香港文化的五篇論文, 如作者在新寫的「代序:不懂中文」中所說的,這幾篇關於香港文化的文章,每篇內容雖然不同,但寫作的意圖都是藉著一些涉及香港的文化現象,去討論一些不止於香港的理論性問題。意旨並非是用論及的例子去代表或概括香港文化,而是希望為香港文化作出較公道的分析,在辨別出香港文化的獨特的價值之餘,同時引導出香港文化的世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