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科学

  • 别逗了,费曼先生

    作者:R•P•费曼,R•莱顿

    R.费曼(1918~1988)出生在纽约市的法洛克维,1942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对发展原子弹做出过重要贡献。战后费曼曾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教书。1965年,他因盘子电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除了作为一个物理学家外,费曼在不同时期还曾是故事大王、艺术家、鼓手和密码破泽专家。 《别逗了,费曼先生》的这些回忆文字,为这个大人物大致描绘了一生!这是一本很棒的读物:挥霍无忌、惊世骇俗,却仍然温馨,很有人情味儿。《走进费曼丛书:别逗了,费曼先生》仅仅是稍微触及了他的人生根本:科学。我们在这里或那里,能够看到,作为背景材料,科学只是一笔带过,而不是作为他的人生焦点来处理的,但他一代一代的学生和同事,都知道科学在他的生活中的分量。或许本书也只能这样来写。要把关于他和他的工作的那些爽人心神的故事组织起来,或许也真的没有办法:挑战与挫折,得到慧见时的兴奋,科学的理解带来的深深的喜悦,这才是他的人生快乐之源。
  • 师从天才

    作者:[美] 罗伯特·卡尼格尔

    这本书关注的是现代科学中的师承关系链及其影响。作者罗伯特.卡尼格尔在书中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充满智慧、趣味、竞争和创新的奇妙的科研王朝,展现了一个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著名科学家群体构筑的世界,他们通过半个多世纪来在生物医学领域内的突破性贡献,赢得了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
  • 我的大脑敞开了

    作者:(美)布鲁斯·谢克特

    本书是著名数学家保罗·爱多士的传记。爱多士是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无疑也是最古怪独特的数学家之一。爱多士出生于数学人才辈出的匈牙利,科学精英荟萃的犹太家庭。爱多士从小就有神童之称,17岁发表数学论文,一生中与四百五十多人合作,发表了1500篇著作论文,爱多士一生命运多舛,身为犹太人,遭纳粹迫害,不得不亡命国外,50年代因与华罗庚通信而被怀疑通共亲华,被美国麦卡锡主义者赶出美国,从此终生漂泊浪迹天涯,爱多士终身未娶,没有固定职业,但他把一身献给了科学事业,他一天工作十八九个小时,一年四季奔波于世界各地,与数学界同行探讨数学难题,爱多士的大脑里整天装满了数学问题、定理、猜想、证明。本书也介绍了爱多士关注的一些世界著名难题。如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理,以及数学史上的许多轶文趣事。爱多士是个有正义感的科学家,他爱祖国爱母亲爱孩子。对他来说,数学是他的生命,他的一切,他有一个开放的大脑,一个丰富多采的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王元教授亲自参加并组织了本书的翻译。这是老一辈科学家送给广大青少年数学爱好者的一份厚礼。
  • 蚕丝:钱学森传

    作者:[美] 张纯如

    作者张纯如历时三年,向美国国家档案局、美国国防部等相关单位搜集了大量的历史绝密资料,查阅了相关的大学的档案、公开出版物和学术杂志中的大量文献记录,并实地访问上百位钱学森的同事、师长、学生、邻居、朋友以及他的儿子钱永刚,采用洗炼而故事性的笔法撰写而成,译文流畅,可读性强,给我们讲述了这位最严谨、最具科学精神的天才如史诗般传奇的一生。 1949年,钱学森向美国提交了加入美国国籍的申请,他当时是处于怎样的考虑做出这一决定的? 在他旅居美国的20年中,他是否效忠于美国?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在1950年突然决定返回中国?美国如何会怀疑他是间谍?钱学森归国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自从钱学森1955年回到中国,就再也没有踏进美国一步。他对美国的真实感情是怎样的?本书还叙述了钱学森的爱情。钱学森和蒋英两人相濡以沫走过了大半生,当初经历了怎样的恋爱过程? 可以说本书不仅仅是钱学森个人成长的传奇史,也是20世纪百年世界史、世界航天发展史、中国航天发展史。
  • 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

    作者:R·P·费曼

    《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因为已经有《“别逗了,费曼先生!”》问世在先,所以这里要解释几句。首先,虽然《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的主旨一仍旧贯,说的仍然是“一个怪人的种种冒险”,可是,这里所述的冒险经历与前书不同:有的轻松,有的悲情,可是,大多数时间里,费曼先生无意玩闹——虽然往往也很难说。其次,《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里所讲的故事,比起“别逗了”讲的那些,彼此的联系更其松散。那本书里的故事系以年月,排成一部流水帐,貌似有些条理。(结果有的读者把“别逗了”当成是费曼的自传。)我的动机很简单:自从听到最初的费曼故事,我就有了强大的欲望要跟别人分享。最后,这里的故事大多数不像从前那样,罗里罗嗦凑满差不多长的篇幅。关于这一方面,我要简单地说明如下。 第一编,“怪人”,开头写的是那些对费曼影响最大,终于造成了费曼个性的人们:他的父亲摩尔,还有他的第一位爱妻阿莲。第一个故事是根据BBC的一个节目改写的,那篇故事叫做“发现的乐趣”,制作人是克利斯多佛·萨克斯。阿莲的故事——《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的书名即来自这个故事——要费曼讲述那是痛苦的。有过六个不同的故事。这次的故事是历时十年把那六个故事拼装起来的。终于拼装完成的时候,费曼特别喜欢它,很愿意跟别人分享。 第一编里的其他故事,虽然总的来说调子轻松,可我还是认真的把它们收进《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因为不可能再出一本“别逗了”。费曼特别引为自豪的是那篇“就像数一、二、三……那么简单”。有时候他曾打算把它写成一篇心理学论文。此编最后一章收入的通信,是蒙了格温妮丝·费曼,弗里曼·代森和亨利·贝蒂所惠,在此要表示感谢的。 第二编,“费曼先生在华盛顿”,不幸成了费曼的最后一次冒险。这个故事特别长,因为故事的内容还没有过时。(较短的版本已见《工程与科学》和《今日物理学》两杂志。)这篇故事没有发表的更早,是因为费曼在罗杰斯委员会服务以来又作了第三次和第四次大手术,外加放疗、过高热疗和别的治疗。 费曼与癌症长达十年的战斗于1988年2月15日结束了。那是他在加州理工学院讲完课之后两星期的事。我决定收入他一篇最雄辩、最引人入胜的讲演作为《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的尾声,演讲的题目是“科学的价值”。
  • 费曼的彩虹

    作者:里昂纳德·曼罗迪诺

    《费曼的彩虹:物理大师的最后24堂课》满载费曼对于人生的各种思考,也记录了他在最后旅程中对现今物理学界重要理论“弦理论”的研究。是一本心灵上与知识上同等丰富的书。侧写现代爱因斯坦、二十世纪传奇物理学家费曼人生最后几年的故事。一九八一年冬天,一个正努力寻找自我定位的年轻物理学家,与来日无多的物理大师费曼展开了长达两年的深入对话。在关于科学、关于人生的思索中,绽现了二十世纪传奇科学家费曼最后的智慧之光。
  • 数学大师

    作者:E·T·贝尔

    《数学大师:从芝诺到庞加莱》是介绍数学史和数学艺术的经典著作,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数学发展的历程,从古希腊的几何学,历经牛顿的微积分学,再到概率论、符号逻辑等等,都有详略合宜的叙述。它也是一部思想史,追述了从古代到20世纪数学思想的伟大发展。贝尔是美国重要的数学史家。他的这部《数学大师》是介绍数学史和数学艺术的经典著作。《数学大师:从芝诺到庞加莱》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数学发展的历程,从古希腊的几何学,历经牛顿的微积分学,再到概率论、符号逻辑等等,都有详略合宜的叙述。同时,《数学大师:从芝诺到庞加莱》又告诉我们,数学家并不是一群躲在象牙塔内冥思苦想、不食人间烟火的怪人,他们除了智力过人以外,也和我们一样,有着世俗的欲望和追求,经历着常人的喜悦和苦恼。全书以历史上30多位数学大师的生平为主线,分章讲述了他们的杰出贡献、性情喜好和生活轶事。最后,《数学大师》也是一部思想史,追述了从古代到20世纪数学思想的伟大发展。它以清晰的笔触、幽默的手法,对复杂的数学思想作了巧妙的分析和论述。
  • 最后的炼金术士:牛顿传

    作者:[英] 迈克尔·怀特

    《牛顿传——最后的炼金术士》作者凭借深厚的科学史家涵养,以极为人性化的角度重新探索了牛顿的一生,他的忧郁的童年时代,幸运的少年时代,成果丰硕的青年时代和权力膨胀的老年时代。 本书优越于一般牛顿传记的地方在于,作者基于科学发生学的视角,提出了牛顿痴迷炼金术与奠立近代科学基础之间的重大关联。牛顿总共留下了50多万字的炼金术手稿和100多万字的神学手稿。这些工作难道与他的科学发现是完全不相关的?过去的传记作家往往为了神话牛顿的“科学伟人”形象而对他从事炼金术和异端信仰故意避而不谈。而迈克尔·怀特则以特有的直觉和史料求证,借助于牛顿的重要信件和若干从未公开出版过的笔记,阐释了牛顿从事炼金术和神学研究对于他发现万有引力以及后来进行的统一场论研究的紧密关联。
  • 一个数学家的辩白

    作者:(英)G.H.Hardy

    《一个数学家的辩白》是英国著名数学家哈代的一部科普经典,自面世以来畅销不衰,再版重印达19次之多,被众多评论家称为是“用最优雅的语言对数学真谛进行的最完美的揭示”。
  • 居里夫人传

    作者:〔法〕艾夫﹒居里

    《居里夫人传》作者是居里夫人的女儿,通过引用居里夫妇许多的信札和日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自强不息的一生,并着重描写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世态度。本传记主人公居里夫人是原子能时代的开创者之一,是世界第一位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并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元素。
  • 别逗了,费曼先生

    作者:(美)R.P.费曼,(美)L.莱顿

    本书中的这些故事,是我在和理查德 费曼高高兴兴打鼓的七年之间,零散而随意地积累起来的。我发现,每段故事,各有异趣,连掇成集,竟成大观。一个人的一辈子,竟然能发生这么多奇妙而发疯的事情,有时令人难以置信。那个人在他的一生中,能发明这么多本出无心的恶作剧,亦足可启愚化钝! 本书仅仅是稍微触及了他的人生根本:科学。我们在这里或那里,能够看到,作为背景材料,科学只是一笔带过,而不是作为他的人生焦点来处理的,但他一代一代的学生和同事,都知道科学在他的生活中的分量。或许本书也只能这样来写。要把关于他和他的工作的那些爽人心神的故事组织起来,或许也真的没有办法:挑战与挫折,得到慧见时的兴奋,科学的理解带来的深深的喜悦,这才是他的人生快乐之源。
  • 爱因斯坦传

    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

    沃尔特·艾萨克森编著的《爱因斯坦传》是爱因斯坦的所有文稿解密之后问世的第一部有关爱因斯坦的内容详尽、可读性极强的传记。 爱因斯坦是如何思考的?这个天才又是如何造就的?《爱因斯坦传》基于新近披露的爱因斯坦的私人信件,探究了这位富于想象、不拘礼节的专利员领会造物主的心思、揭开原子和宇宙奥秘的过程。无论是那时还是现在,爱因斯坦的人生和个性都对我们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本书荣获美国国家科学院2008年度科学传播最佳图书奖。
  • 被埋没的天才

    作者:[美] 玛格丽特·切尼

    尼古拉•特斯拉被西方科学界的精英人物誉为是唯一堪比达•芬奇并超越爱因斯坦的伟大科学家,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天才、发明创造的巨匠,但由于他身上同时也具有某种神秘甚至超自然的特质,也有人称他为神秘怪客或超人。是他发明和创造了交流电系统,对现代世界工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在科学和工程学领域取得了大约1000项发明。他的很多研究项目,因为大大超前于时代,技术条件远远无法跟上,而难以在他的有生之年完成。迄今为止,全世界的科学发明体系仍然建立在特斯拉的遗产之上,是他“发明”了现代世界。 然而,因为历史上一些利益集团的阴谋,和美国军方一些更为神秘的理由,他的成就与事迹被人为地打压或隐瞒,以致绝大多绝普通人连他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但随着人类对环境破坏的加大而引发出对清洁能源与自由能源(免费能源)的渴求,特斯拉的名字又再次浮出水面。 本书是西方关于特拉斯的众多著述中最权威也最畅销的一部。在本书中,作者对特斯拉奇特的命运与遭遇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其详尽而生动地予以揭示。 在这部迄今为止最好的尼古拉•特斯拉传记中,玛格丽特•切尼发掘了这一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及发明家被埋没的、杰出而有预知能力的宏伟思想。尼古拉•特斯拉被他的敌人称作疯子,被钦服他的人称为天才,被世人公认为一个谜。而毫无疑问,他是一位开拓性的发明家,创造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甚至是让世界改头换面的装置。特斯拉不仅发现了旋转磁场——这是大多数交流电机器的基础,更将我们带向了机器人、计算机以及导弹科学的基本所在。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所有这些装置的创造并无理论在先。他的天赋几乎是超自然的,他辉煌、热切燃烧的一生以及所有天才几乎都有的神经官能症,使其受扰于一系列的强迫症和恐惧症,并偏爱于铺张浪费的、凭脑海中的形象所见达成的试验方法。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位受人喜爱的社会人士,受到各色人等──包括马克•吐温和乔治•威斯汀豪斯等名人的钦佩,以及一大批社交名媛的爱慕。 从特斯拉出生于南斯拉夫,到20世纪40年代死于纽约,玛格丽特•切尼描绘了一位引人入胜的人物形象。按编年顺序探究的人物一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能给予我们生存其中的世界以持续不断的警示。本书深入探索了一位科学奇才仍有待于世人探究的成就,并调查了这位人物在科学之外所经历的种种困扰和古怪。
  • 被世界遗忘的天才:特斯拉回忆录

    作者:[美]尼古拉·特斯拉

    在科学史上,只有达•芬奇和爱因斯坦可以和他并列。 特斯拉被视为“创造出二十世纪的人”。 特斯拉死后,美国FBI将他的所有设计图纸与实验作品全部没收,被列入高级机密,美国军方对他的论文研究至今也没有停止。 这本自传将填补与他有关的历史信息“黑洞”。 特斯拉一生取得约 1000 项专利发明,没有他,以下影响人类生活的工具可能不会出现,或是延迟出现:交流电发电机、交流电传输、水电站、无线电、自动点火、电话、收音机、电视机、传真机、雷达、无线制导导弹、无人机、X光摄像、霓虹灯、太阳能发电、无叶涡轮…… 尼古拉•特斯拉是电气时代的真正先知! 但是,他的生活经历和历史成就已很大程度上为世人所淡忘。 我们出版特斯拉的自传,是为了鼓励科学实验研究,反对“唯论文论”,因为我们的时代不能再充斥骗取科研经费的办公室研究了,我们的时代呼唤特斯拉式的回归真实世界的科学研究精神。 目 录 第一章 我的少年生活 第二章 我早期的发明努力 第三章 我是如何构想旋转磁场的 第四章 发明特斯拉线圈和变压器 第五章 放大发射机 第六章 自动遥控的艺术
  • 别闹了,费曼先生

    作者:〔美〕费曼

    费曼一生幽默机智、几近顽童的行止,与其在理论物理方面的成就齐名。本书与《你管别人怎么想》同享盛名,全书没有难懂的科学知识,在一件件新鲜事背后,隐然透露着人性最接近自然的本质。 费曼先生得过诺贝尔奖,是近代最伟大的理论科学家之一。他是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任教约四十年。三○年代在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随即被征召加入制造原子弹的曼哈坦计画。费曼先生生性好奇,在严密的保安系统监控之下,他以破解安全锁自娱。取得机密资料以后,留下字条告诫政府小心安全。而他的鲜事也传颂一时。他爱坐在上空酒吧内做科学研究,当那酒吧以妨碍风化遭到取缔时,他上法庭辩护。他的森巴鼓造诣很高,巴西嘉年华会需要领队贵宾,本来预定的大明星珍那露露布丽姬妲缺席,临时由费曼先生取代,他引以自豪。 他一向特立独行,以不负责闻名。领了诺贝尔奖之后,同事维斯可夫和他打赌十元费曼先生会坐上某一领导位置,但费曼先生在一九七六年拿到那十元。事实上,费曼先生几乎从不参与加州理工学院内,如:经费、升等、设备等任何行政工作。别人可能看他自私。但对他,这是他保卫自己创造自由的方式。他甚至连续五年努力辞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荣誉位置,因为选举其它院士的责任颇困扰他。而他也可能是历史上唯一被按摩院请去画裸体画、在酒吧厕所内与醉鬼大打出手的科学家。他曾经跟爱因斯坦和波耳等大师讨论物理问题,也曾在赌城中与职业赌徒研究输赢的机率!
  • 艾伦·图灵传

    作者:[英] 安德鲁·霍奇斯

    本书是公认的图灵最权威传记。艾伦·图灵是现代计算机科学之父,在24岁时奠定了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二战期间,他为盟军破译密码,为结束战争做出巨大贡献。战后,他开创性地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并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因同性恋问题事发,被迫注射激素,后来吃毒苹果而死。他吃毒苹果的原因 至今不明,一代科学大师,是自杀、他杀还是不小心,成为20世纪的谜。
  • 发现者

    作者:[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

    《发现者》是一部描述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探索世界和自我的文明史的杰作,在美国出版后即不胫而走,畅销不衰,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 正如作者所说,这是一个说不完的故事,整个世界仍是个新大陆,在人类知识的地图上,仍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着我们去填写、去发现。 《发现者》全书分四卷:“时间”、“陆地与海洋”、“自然”和“社会”。 在第一、二卷中,作者通过历史上翔实而有趣的故事,娓娓动听地叙述了人类初始各种伟大的发现。为什么说人类第一项伟大发现是时间?为什么一星期有七天?时钟是怎样发明的?陆地与海洋是怎样发现的?为什么中国人没有“发现”欧洲和美洲?为什么人们要经过那么久以后才知道地球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等等。作者以独特生动的笔触将伟大的发现者和发明家的传奇经历再现在我们面前,栩栩如生。 在第三卷中,作者翔实地描述了从眼镜到望远镜以及显微镜等拓宽人类视野的新发明,从用于茫茫大海的引航到探索深邃无垠的天宇乃至洞察肉眼所不及的微生物机体的奥秘,从而开辟了航海学、天文学、微生物学、胚胎学等知识领域的新前景。作者还生动地叙述了发现家不畏千难万险寻觅新奇罕见的物种的探险活动,而由此建立的动植物分类学又为人们进一步揭开了大自然的奥秘。 在第四卷中,作者另辟蹊径叙述了人类共同生活的社会,从古老的人类起源、原始人的冲突人手,叙及人类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风采,并探索了古代文明与近代文明的关系。同时,作者以流畅的笔触独具慧眼地介绍了人类一切智慧之母,即记忆术和印本书籍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认为记忆术和印本书籍是人类文化得以延续和进步的保证。作者还叙述了温克尔曼和谢里曼等先驱者如何艰难地发掘古典文化遗址,发现了古希腊和罗马等地辉煌的建筑物和古物宝藏,开考古学之先河。最后,作者以渊博的学识阐述了人类学,对人类社会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作了系统的评价。 《发现者》堪称一部展现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史的巨作,不仅广采博引,资料丰富,而且贯通古今,颇具独到之见。
  • 马桶的历史

    作者:[美]霍丁·卡特

    作者写道:“人类历史上最默默无闻的英雄,就是发明下水道的智者,制作浴缸的能人,让你领略淋浴魅力的才子,阴沟的建造者……卑微的管子工……爱尔兰人也许拯救了人类文明一次,但管子工们拯救了无数次。” 当我们考虑那些福利设施真正让我们过上文明生活的时候,优秀的管子工所做的一切便名列前茅了。但我们几乎没花一点时间去欣赏这种技术奇迹,它用一个水龙头给我们千家万户带来干净水,用一根杠杆把我们的排泄物冲刷掉——直到今天。 本书行文幽默风趣,所叙述的奇闻轶事给人以愉悦的阅读感受。不仅把管子工行业悠久的历史娓娓道来,而且描述了作者制造铅水管的艰辛过程,参观伦敦下水道的“惊险”旅程,在自家浴室安装最新型日本马桶的尝试,展示了他为全面了解这个最被嘀咕的文明支柱所付出的无畏努力。 本书成功地将历史、科学和作者的切身经历融为一体,令那些从未思考过这个日常技术奇迹所隐藏的错综复杂知识的人大开眼界。
  • 数学:确定性的丧失

    作者:[美] M·克莱因

    绝大多数有知识的人今天仍然认为数学是关于物质世界的不可动摇的知识体系,数学推理是准确无误的。这本专著驳斥了这种神话。作者M·克莱因指出,今天,普遍接受的数学概念已不复存在,事实上,有许多相互矛盾的数学概念;但是,在描述和研究自然与社会现象时,数学的有效性却在持续扩大。这是为什么? 全书在非专业层次上探讨数学尊严的兴衰,详细介绍了数学真理的起源、数学真理的繁荣、科学的数学化、数学向何处去等内容。
  • 文明的解析

    作者:查尔斯·默里

    《文明的解析》按文化起源和地理分布,历数在艺术和科学领域成就卓绝的天才人物,通过严谨的历史计量学分析的方式,编制了文学、音乐、艺术、哲学和科学各领域的名人录(全世界共4002人),经过量化分析,试图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创造力的分布如此不均衡:多见于西方而非东方,多见于男性而非女性?为什么多见于犹太人——-而且又以哲学、科学而非艺术见长?为什么我们现在感觉到创造力的衰退? 最后,作者详细分析了产生卓越人物、卓越成就的各种必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