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施叔青

  • 行過洛津

    作者:施叔青

    施叔青80年代「香港三部曲」系列,以小說之筆鮮活地描繪出香港的歷史與處境,在海峽兩岸引起學界評者熱烈回響。 2000年開始,施叔青開始構思企圖心龐大的「台灣三部曲」,以她的家鄉洛津(今之鹿港)為背景,時間推回洛津最為繁榮的清末嘉慶年間,故事描寫福建七子戲的伶人許情三次搭船到台灣洛津,見證了海港起家的洛津五十年興衰,與洛津的瞬間繁華呼應的是許情與一個台灣稚年歌妓之間的初萌的愛情與失落。作者巧妙地藉著戲子的處境與情感世界,呈現當時洛津的面貌與台灣處境,豐富了歷史詮釋難以觸及的角落。
  • 愫细怨

    作者:施叔青

    凭什么?他到底凭什么? 愫细的心在抽紧, 热泪像珠子成串滚下, 再怎样她也料不到自己会在这段不相配的恋情中, 扮演如此凄惨的角色, 她竟失败得如此彻底。 男人是世间最不牢靠的东西, 情爱嘛,激情过后,迟早会过去的, 这是女将们在身经百战之后得到的结论。
  • 三世人

    作者:施叔青

    《三世人》描写三个世代的故事,也隐喻台湾人、日本人、中国人三种身分认同,当作者描写女子王掌珠的服装从大祹衫、和服、旗袍到又换回大祹衫,穿穿脱脱的不只是衣服,更是身份。 不同于《行过洛津》的批判与《风前尘埃》的抵抗,《三世人》带有强烈的悲怆气氛。回望这段“台湾人失去自主性”的历史,怎么也避不开台籍知识分子在日据时代皇民制度下由赤脚贫童变为医生、工程师的尴尬。
  • 风前尘埃

    作者:施叔青

    本书是施叔青“台湾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行过洛津》描写了清朝统治下的台湾移民与性别等问题,第二部《风前尘埃》则以三个不同的种族、语言生活习惯各异的族群,描绘日治时期的花东。主角有太鲁阁族的哈鲁克(“太鲁阁之役”),在殖民地移民村和立雾山生活的日本家族(警察横山新藏、其女横山月姬),以及爱上横山月姬的客家摄影师范姜义明。 在这部著作中,作者除了研读当年日本人的诗作、小说作品和人类学家的记录著作外,并旁及茶道花道庭院建筑等文化知识。作者在强烈的历史意识中,细腻描写庶民的风俗文化、节庆、衣饰、饮食,让历史故事变得更有血肉。特别的着墨于宣传战争的日本民族服饰——和服,描写当时日本的法西斯暴力美学,织绘有战争相关场景物品的和服,有如音乐的主题般,前后出现,贯穿整部小说。
  • 三世人

    作者:施叔青

    在時代與不同政權的轉換中,台灣人究竟是誰? 「台灣三部曲」以《行過洛津》揭開序幕,《風前塵埃》為承繼,《三世人》則為第三部。 《三世人》故事從一八九五年乙未割台開始,到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變結束。以失志的士紳施寄生一家三代、不甘受命運支配的養女掌珠、黃贊雲醫生、富家子弟阮成義、蕭居正律師、「大國民」、皇民化運動、清鄉活動、文化協會、1935年台灣博覽會、「農民組合」、自治運動……等人物與事件串起小說情節。並以樟腦作開篇,對照著台灣的命運。
  • 微醺彩妆

    作者:施叔青

    香港最古老、尊贵的维多利亚俱乐部发生了丑闻。 这座殖民地身份象征的俱乐部, 名誉毁于一旦。 他能逃脱被审判、被判刑最沉重巨大的最后一击? 在承受了八个月生不如死的灾厄痛楚惊恐之后? 早上他起了个绝早, 妻子从枕头上仰起脸,不发一言, 他感觉到妻子的眼光烙印在他赤裸的肩膀、背脊、手臂上, 灼伤一样疼痛。
  • 她名叫蝴蝶

    作者:施叔青

  • 香港三部曲

    作者:施叔青

    十九世纪末期,东莞农村小女孩黄得云被人绑架到香港做了红妓,后来母因子贵,成了香港上层社会的名流。一个苦难少女及其后人的际遇经历,构成了完整的三部曲;作者用以折射出香港自1842年开埠以来的发展历程。
  • 行过洛津

    作者:施叔青

    本书是施叔青“台湾三部曲”的第一部,小说的场域定在台湾的洛津,即今天的鹿港。小说写作的对象是洛津的移民社会。 小说用“搭积木的方式”,齐头并进地讲述了发生在清朝嘉庆、道光、咸丰年间的多个故事。其中,以泉州七子戏班旦角月小桂——后来称为鼓师的许情的生平遭际为故事主线,描写许情三次搭船到台湾洛津,见证了以海港起家的洛津五十年兴衰,生动地触及到台湾传统与现代、归属和转化等问题。 在小说中,作者施叔青爬梳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细腻地描画出洛津的世情和风貌,如工笔细描。大段涉及人类学民俗学的讲述穿插在小说中,这也是其独特的写作风格,相对于情节来说,作者更在乎场景的描摹与再现,力求从无数情景的碎片中勾连出洛津的繁华与消损,试图重新调整台湾的历史叙述。作者为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群发声,把历史背后微不足道的庶民形象、女性形象推到前台,而台湾史上著名的朱一贵和林爽文事件等,只作为小说遥远的背景。无论是假男为女的优伶月小桂、玉芙蓉,艺伎珍珠点、阿婠,还是洛津商家乌秋、豪门郊商石烟城、官僚朱仕光,都像是一幕幕走马灯的图案,在洛津的兴衰史上作为点缀,一闪而过。他们真实的伤恸,在历史巨幕下显得那么虚弱,化为长短不一的几声呻吟与叹息,抑或是《荔镜记》陈三五娘的吟唱。作者掌控文字的能力令人叹赏,小说通篇“哀而不伤”的境界,具有极强的历史感,带给读者阅读的享受。 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被评价为其创作高峰,没想到定居曼哈顿的她,又开始创作“台湾三部曲”,为故乡台湾立传。“台湾三部曲”从清领时期一直写到“二二八”事件,被称为台湾的“大河小说”。南方朔认为施叔青“几乎是全台湾作家里惟一有条件和能力去碰触”台湾史的人,她就出身鹿港(过去称洛津)望族,又长期在世界各地不断地迁移旅行,加上磅礴运思和精彩细描的功力,这些都成为她这次书写台湾史的保证。他甚至认为“香港三部曲”是“台湾三部曲”的热身之作。白先勇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也表示,施叔青“很厉害”,她写了两部大的作品:香港三部曲和台湾三部曲。
  • 愫细怨

    作者:施叔青

    凭什么?他到底凭什么?愫细的心在抽紧,热泪像珠子成串滚下,再怎样她也料不到自己会在这段不相配的恋情中,扮演如此凄惨的角色,她竟失败得如此彻底。男人是世间最不牢靠的东西,情爱嘛,激情过后,迟早会过去的,这是女将们在身经百战之后得到的结论。 施叔青,十七岁就以处女作《壁虎》登上文坛,小说中那扎根于西方精神分析理论的奇异风范,引人注目,被奉为台湾六十年代现代派小说的经典之作。她,从曼哈顿获纽约市立大学戏剧硕士后,一边从事传统的京剧、地方歌仔戏的研究,一边继续小说创作,写下了大量的探讨女性婚姻、生活的作品,在台湾女作家中自成一格。她,多年来,致力于用文学来探索香港这个奇特的城市,以细腻的笔调、敏锐的触角、鲜活的语言来描绘香港五光十色的众生相,勾画香港百多年的历史,“香港三部曲”和系列“香港传奇”,流韵直追白先勇的“台北人”。 她,充满激情和勇气,风尘仆仆地走进一个个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世界艺术的汇集处,用智慧的头脑、独特的视角,深刻写下了一个现代人对历史、文化的崭新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