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心理治療

  • 當尼采哭泣

    作者:歐文.亞隆侯維之譯

    心理治療暢銷作家歐文•亞隆,以推理小說般扣人心弦的筆法,述寫現代精神分析學萌芽之初,實習醫生弗洛伊德的老師布雷爾受託診治尼采的故事,巧妙揉合了史實與虛構,層層剝現兩人內心世界的焦慮、恐懼、執迷的愛慾妄念,以及現代心靈的困境與救贖之道。 亞隆最擅長以饒富趣味、引人入勝的說故事技巧,處理嚴肅專業的精神分析課題,本書所有人物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雖然故事情節並沒有真實發生,但在夢境與回憶交錯、哲學與心理治療交鋒中,使讀者一步一步走進人性的祕密花園,一窺現代心理治療與精神分析學發軔期的面貌。 導讀當名醫遇見超人 易之新有個嘲笑心理學的老笑話,也可以套用在精神分析或哲學上面:「所謂心理學,就是用艱深晦澀的說法,來解釋生活中簡單的道理。」本書作者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深諳存在主義哲學的亞隆(Irvin D. Yalom)剛好相反,他極力以簡單易懂的方式來說明心理治療與存在哲學的觀念與歷程,讓人瞭解原來這些觀念和歷程都是每個人生命的焦點、生活的重心,是值得關切、追尋的「終身大事」。 他傳達的方式之一就是寫心理治療小說。亞隆師承新佛洛伊德學派(neo-freudism)大師蘇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後者提出以人際關係為基礎的心理治療理論,亞隆將之發揚光大,而成為美國團體心理治療的當代權威。亞隆的心理治療背景還融合了存在心理治療(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羅洛梅(Rollo May)是在美國將存在議題與心理學結合起來的第一人,而存在心理學與人本心理學之間也有密切的關聯。 亞隆精於人際心理治療和存在心理治療,在美國西岸史丹福大學細心耕耘數十年,早已是美國當代精神醫學大師級人物。他的著作除了關於團體心理治療和存在心理治療的數本經典教科書以外,還寫了多本心理治療小說,將他最關心的存在問題和關係議題融入情節動人的小說,文風向來著重以平易近人的語言闡釋詰屈聱牙的專業觀念和用語,就如本書,在曲折的情節和行雲如水的對話與反思中,自然地深談許多「存在」和「關係」的問題,確實令人感受到這些主題在真實人生中的分量。 本書也一如作者許多其它著作一樣,列名小說暢銷書榜。至於書中主角尼釆、布雷爾,配角佛洛伊德、路•莎樂美、安娜•歐氏(貝莎)等人物,在真實生活中的歷史背景,作者在後記均有註記,筆者就不在此贅言。 關於《當尼釆哭泣》這本小說,從情節來看,是一篇高潮迭起的心理推理小說。作者假托十九世紀末的兩位大師,存在主義大師尼釆和醫學大師布雷爾,透過史料和名著中呈現的真實歷史、思維觀念和人格特質,將兩人連結成醫生與病人,開啟一段扣人心弦的「談話治療」。 故事開始於身陷對病人肉慾幻想而無法自拔的名醫布雷爾,在善於撩撥男性的路•莎樂美的引誘下,試圖治療根本不願接受幫助的哲學大師尼釆的「絕望」,並以奇特的誘餌勸服尼釆接受治療,卻面臨自己的「絕望」,於是歷經一場不知誰是病人、誰是醫生的心理治療,治療可能隨時胎死腹中的情形下,經過幾許峰迴路轉,面臨高處不勝寒的疑慮,最後兩人以出乎意料之外的方式,得以超越自己的人生困境。從形式來說,故事在述說心理治療(談話治療)的源起與形貌,是虛擬的源起加上真實的形貌。並在文中,以生動的故事不著痕跡地描述各種心理學派的理念與治療技巧,包括催眠、行為治療、完形治療等等,當然了,著墨最多的就是書中配角佛洛伊德創始的精神分析,與其後衍生發展的動力心理治療,以及作者專精的存在心理治療。 從書中的論點來看,作者也是一位不囿於特定心理學派,只要是有效的做法,就雍容接納的實踐者,但仍不脫人本學者的立場,深深質疑行為學派對「人」的觀點。 從內容來說,本書探討的話題涵蓋得很廣,你可以看到稱之為「中年危機」、「女性意識」、「婚姻問題」、「操縱與索求」、「情緒勒索」、「自我探索」、「現實問題」等等的話題,以及「歇斯底里症」、「強迫性思想」、「偏頭痛」、「焦慮」等病徵的描述。 可是,這些話題都不脫主軸:存在(existence)的問題,可說是哲學和心理學對存在的探索,亦可說是血肉生活中所需要面對的存在問題,也就是人生的四大終極關懷(ultimate concerns):死亡、自由(包括意志的選擇和因自由而有的責任)、孤獨、人生的意義(或,無意義)。 書中這四個主題不斷地浮現,或是在各種身體、心理、人際、環境問題的背後現身,或是隱身在夢境、幻想之中,令人無所逃於天地間。文中生活優渥卻恐懼年華老去、懷疑整個人生的名醫布雷爾,如何從控制不住的色慾幻想和婚姻風暴走出來呢?擁有卓越理性的超人尼釆,身陷激烈的情緒與惡性偏頭痛,不得自由,他又如何超越而出,繼續走先知的道路呢?讀者不需要把字字珠璣的對話看成真理的陳述,還不如看成縝密的思辨與人性的探索,可以引發人與自我的對話,一探真實而可貴的自己。從過程而言,本書呈現出治療師與被治療者在心理治療進行時,彼此的關係對療癒的影響,以及自我探索與助人探索的心路歷程。 在治療關係中,到底是受病人影響、仍感自我懷疑的治療師,還是充滿真理權威的導師,能有較深刻的治療呢?治療師和病人必須「真誠」以對,治療才能有真實的進展嗎?博覽理論、�熟技巧,卻不肯、不敢面對自我內在的治療師,能不能幫助病人探索自我呢?書中的治療過程,一如真實的人生,呈現出「關係」與「情感轉移」的問題在心理治療與自我探索時的關鍵角色。 布雷爾與「貝莎」到底是男女關係、父女關係,還是母子關係呢?布雷爾與尼釆是在什麼關係下,才使尼釆能勇於面對自己的殘缺呢?對「背叛」深惡痛絕,因此不相信人而感到孤獨的尼釆,又是為什麼接納坦然說出自己背叛尼釆過程的布雷爾呢? 這些耐人尋味的「關係」與「探索」,只有請讀者親自品嚐、咀嚼了。假託歷史名人所呈現的種種問題,以及超越的過程,其實反應的是世間的人性與生活,故事雖然精釆,但不難在生活中似曾相識,主角雖然特別,卻不是人性的異數。當名醫遇見超人,所發生的事情,和你我這些凡夫俗子相遇所發生的事情,其實是大同小異的。二○○○年十月 於新店 〈本文作者為聯合診所神經內科醫師,心理治療和心靈成長相關書籍翻譯〉
  • 兒童分析的故事

    作者:梅蘭妮.克萊恩

    這本富含生命力的作品在克萊恩的著作中佔有特殊的地位,其中詳述一名十歲男孩長達四個月的分析歷程,並對當中的畫作、遊戲、語言聯想和夢境作出精闢的詮釋。讀者可藉由本書觀察治療過程的逐日變化與延續性,更是探究兒童精神分析技巧不可多得的必備書籍。 《兒童分析的故事》在克萊恩的著作中佔有相當特殊的地位。本書是以逐日記錄的方式,呈現一位十歲小男孩接受為期四個月的分析歷程。克萊恩於每次晤談記錄隨後的註記中,依據她所建構的理論,評鑑個案的遊戲、畫作、夢及語言聯想等素材與自己的分析技巧。 克萊恩在《兒童分析的故事》這本書上投注了空前的大量心力,她細讀每次晤談的記錄,在不更動內容的情況下,審慎地編輯文字風格,希望能夠盡量保留原來分析的樣貌,以展現分析過程中的每日變化與延續性。隨後,她開始針對每次晤談做自我評鑑,仔細審看每一個聯想與詮釋,將新的想法以及思考模式的轉變,詳盡地記錄在晤談後的註記中,力求向讀者說明她的分析工作。 這是一本富含生命力的著作,除了如實地描繪出克萊恩的分析技巧之外,讀者也得以窺見其思考方式。本書說明了她在分析當時的理論概念,並盡可能忠實地呈現實務工作與理論觀點。文中更揭露了許多嶄新的想法,克萊恩的這部最後著作,可以說是深具創造性的一部代表作,更是探究兒童精神分析技巧不可多得的必備書籍。
  • 叔本華的眼淚

    作者: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

    當罹患癌症,只剩一年可活的心理治療師朱利斯,見到多年沒聯絡的老病人菲利普時,心裡大吃一驚。二十三年前,菲利普有嚴重的性上癮症,每天沉溺於獵豔行動,直到嘔吐為止。而今,菲利普依然傲慢冷酷、目中無人,卻取得「哲學諮商師」執照,全心推崇叔本華的悲觀主義,認為它可以解答一切困惑。 朱利斯不喜歡菲利普,卻答應要督導他,條件是他必須先參與團體治療。這個團體裡,有遇見婚姻難題的小兒科醫師、哀嘆年華老去的美麗女律師、成天跟人打架的水電工、對前夫和情人滿懷憤恨的文學教授、無法表達情緒的經理人、缺乏自信的圖書館員……。當疏離冷漠的菲利普走進團體治療室,兩眼瞪著天花板,不與人目光接觸,口中卻不斷冒出犀利而絕望的哲學經典,他的加入,宛若一顆特殊的石子,在團體裡激盪出一陣陣不斷擴大的漣漪,伴隨著朱利斯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 《叔本華的眼淚》是歐文.亞隆最新的小說作品,在虛構的情節之外,巧妙地將存在主義哲學家叔本華的一生和標準的團體治療過程交錯編織;一虛一實,相互呼應,一個關於生命、存在和死亡的動人故事,於焉展開。
  • 诊疗椅上的谎言

    作者:歐文‧亞隆 Irvin D. Yalom

    受病人金錢詐騙的資深心理醫師,為何在同一人手中一再栽跟斗卻有苦難言? * 精明幹練的女律師設下陷阱,要讓心理醫師身敗名裂,最後為何在一次次的諮商面談中揭露自我? * 初出茅廬的心理醫生又如何以「誠實」化解「性」危機,得到真誠的醫病關係? 心理治療暢銷作家歐文.亞隆,繼《愛情劊子手》《當尼采哭泣》之後,再次推出這本心理懸疑小說。作者一向強調要與病人建立起「真誠」的醫病關係,如此才能得到最佳的治療。在書中他以「心理治療倫理守則」為經,「揭露與領悟」為緯,交互穿插治療情節並以角色互換的手法反覆澄清心理醫生如何看「自己」、「病人」以及「自己和病人」。 在充滿金錢、性、謊言的誘惑中,看「誠實」如何讓靈魂袒裎相見,讓心靈得到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