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比较哲学

  • 期望中国

    作者:郝大维

    本书是以一种全新眼光对中西文化与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及差别进行比较的哲学理论专著,旨在扫除四方对中国文化的种种偏见,以促进中西哲学思想和文化的相互理解与交流。本书原为作者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三部曲”中的第二部,1995年在美国纽约大学出版社出版,引起中外学界高度关注。本书已专报。
  • 从现象学到孔夫子

    作者:张祥龙

    本书是2001年版图书的增订版。原来的2001年版中“现象学”的分量大于“孔夫子”的分量,有所失衡。而且,现象学部分也基本上集中于海德格尔和胡塞尔,视域不够开阔。这次的增订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弥补。该书新增了第4、8、20-23、27、29章。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审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不同特质的现象学以及其他几位现代西方思想者的学说,去揭示西方哲学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所经历的方法上的转机。第二、三部分谈到现代西方哲学的转机的确给中国古代学术思想提供了新视野。对儒家、道家等学术流派的再解释,对于“时间”、“语言”、“象”等在中国古学中的体现方式的展示等问题上不同路径及新的理解可能的探讨等等。该书除了现象学还涉及到另外一些现代西方思想,例如:维特根斯坦、克尔凯郭尔和塔斯基,除了儒学外还谈到了道家。可以说该书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是一本极有学术价值的图书。
  • 通过孔子而思

    作者:[美]郝大维,[美]安乐哲

    这本出色的书充满着一种摧枯拉朽的力量和新鲜的思考,表达了其对中西文化某些普遍观点的大胆质疑。作者的一个结论就是大儒们都是“审美的”,而非西方意义上由某种表面理性秩序规范支配的所谓“道德的”。 对于它的中国读者来说,《通过孔子而思》域外视角的当代重构,不仅同样勇敢地刷新了习常对自我传统的麻木认知,其对儒家思想的积极发现所蕴积的对文化有效沟通这一当代问题的思考,则更具深省价值。
  •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

    作者:张祥龙

    这并非一部纯西方哲学著作。它从从海德格尔一直谈到中国思想和印度思想,将东西方哲学进行了一番比较。但这番比较,又不在寻章摘句,把海氏著作与东方思想排比并列,找出些人所周知或莫名其妙的异同之处,而是希望进入“相摩相荡、氤氲化醇的对话”。
  • 灵之舞

    作者:邓晓芒

  • 灵之舞

    作者:邓晓芒

    《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所谈论的主题,如真诚、虚伪、自欺、羞愧、忏悔、孤独、自尊等等,也许是每个人夜晚睡前都曾考虑过的,但极少有人像《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这样系统地考虑过。作者以中西文化心理的历史比较为经,以对人的自我意识、人格和自由等哲学概念的分析为纬,层层推进,最终落实到一代中国人的自我分析、自我咀嚼和自我反省之上。全书笔触细腻,观点锐利,既保有陈述的严谨,又于思想的喷薄中呈现温情般的关怀,为读者在现实生活中的进取和开拓提出一种可供选择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