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王运熙

  • 中古文论要义十讲

    作者:王运熙

    本书十讲,分为五个专题,其内容密切相关,而中心则是讨论古时期十分昌盛的骈体文学的艺术特征及其利弊得失。第一、第二讲指出骈体当时文人认为作品最重要的艺术特征是骈体文学的语言美;第三、第四讲论述骈体魏晋至唐五代骈体诗文在文坛占主导地位并受评论者的重视;第五、第六讲分析(文采)指骈体文学的语言美,文采过分则陷于柔靡不振,故须以质朴相济;第七、第八讲分析风骨指质朴的文风,提倡风骨、文采兼备,实即文质彬彬主张的具体化;第九、第十讲论述体貌风格是中古文论的一大议题,在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两书中均占重要地位,而体貌、风貌、风格实际又以语言运用为主要条件。
  • 谈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与研究

    作者:王运熙

    本书著者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达半个多世纪,在研究与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写下了一系列论文。本书所选论文,一方面着重介绍学习、研究的切身情况、体会,另一方面评介若干重要的专书、专著。目的在于指导对古典文学有意深造的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使他们打好扎实的基础,具有学习、研究古典文学的独立工作能力。 全书内容按性质分为六辑,它们是:一,学习、研究、撰述方法概论 ;二,研究情况和体会;三,关于古代散文;四,关于古代文论 ;五,总集专书评介;六,古文论专著评介。 著者认为,对有志于深造古典文学的本科生、研究生来说,关键是培养他们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具体说来,就是在确定选题后,能找到各种有关的材料;能读懂这些材料,对其内容有准确的理解 ;能运用理论(特别是文艺理论)来分析这些材料,产生自己的看法、观点 ;能写出综合有关材料和研究成果、发表自己观点的论文。为此,研究者必须具备较强的文献修养,较好的表达能力。本书的内容,就是围绕上述关键和基本要求展开论述的。
  • 中国古代文论管窥

    作者:王运熙

    收集在这本小书中的二十一篇论文,除个别篇章外,都是在六十年代前期和1978年以后近几年内写成的。作者原来着重研究汉魏六朝、隋唐五代的文学史,六十年代起,研究重点转移到中国文学批评史方面。除参加集体编写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外,还陆续写了几十篇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的论文。其中研讨《文心雕龙》的文章,因有十多篇,已编成《文心雕龙探索》一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其余的编成本书。中国古代文论的资料非常丰富,问题很多,作者认为自己所认识和论述的仅是一小部分现象和问题,所见也不深,因此取名《中国古代文论管窥》。书中论文质、风骨的两篇,谈得比较简括,《文心雕龙探索》中另有长文详细阐述,请读者参看。
  • 文心雕龙探索

    作者:王运熙

  • 汉魏六朝乐府诗

    作者:王运熙//王国安

    乐府诗是一种起源于汉代,盛行于汉魏六朝的诗歌。本书对于乐府诗的基本概念,如乐府和乐府诗、乐府诗的分类和特点、乐府诗的发展和编集等,都作了必要的介绍,并重点阐述了汉魏六朝各代乐府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介绍了乐府诗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 王运熙文集(全五册)

    作者:王运熙 著

    王运熙先生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已逾六十年,涉及汉魏六朝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史及中国文学批评史等领域,成就斐然,闻名海内外。本文集分五卷,前四卷分别以作者之前出版的四种专著——《乐府诗述论》、《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文心雕龙探索》、《中国古代文论管窥》为主体,增加近十年新写论文十余篇,按内容分别归入各卷中。第五卷收入《望海楼笔记》,附作者谈学习、研究、撰述方法的文章及学术自述。全集编校精良,首次全面展现了作者自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今在该领域辛勤耕耘的成果,对学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下卷)

    作者:王运熙,顾易生

    《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下)》依照历史发展顺序,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代前中期、近代七编,说明我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过程。全书内容系统,对于诗文、小说、戏剧各文学领域的理论批评,对于历代比较重要的批评家及其论著,均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 乐府诗述论

    作者:王运熙

    《乐府诗述论》(本社1996年版)是王运熙先生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长期潜心研究汉魏六朝乐府诗的成果汇集。内容涉及探讨乐府诗产生的地域、时代、在当时的作用和对后代的影响,考辨有关作家的生平、作品的本事,以及乐府诗在送和声、谐音双关语等方面所显示的特点。资料翔实,论述精辟。这次增补,加入近十年来有关论文三篇,对六朝清商曲辞的产生地域、时代与历史地位,刘宋王室与吴声西曲的发展,郭茂倩与《乐府诗集》等均有新的探索。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六朝乐府与民歌》、中编《乐府诗论丛》,过去曾分别单行出版;这次重印,大体保存原貌,只在少数地方作了一些修订。下编《乐府诗再论》则是新编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