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草木

  • 植物生活家:室内绿植搭配指南

    作者:苏菲·李

    经典的室内绿植搭配指南,对植物挑选、养护、造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配有大量的精美图片。在书中,植物造型师苏菲·李展示了怎样使用简单而富有创意的方式,让家居生活变得绿色而优雅。从基础开始,学习如何为你的家选择合适的植物。本书包含了植物类型和品种的相关信息,如何在预算内使用基本工具装饰窗台等装饰实践内容,还提供了植物养护的综合指南,指导读者如何正确培育植物。

  • 大地的诗

    作者:萨姆·埃布尔

    《大地的诗》内容简介:三十余年来,萨姆·埃布尔周游世界,用一双慧眼发现并解读着一切美丽的花园。这《大地的诗》按照年代顺序,用图片和文字记载了他的旅行,记载了他沿途用独特视角在一切场景中发现的花园奇景,不论是预计到的美景,还是未曾预计到的意外惊喜。除了他著称于世的风景照片和装饰华美的花园照片外,萨姆能在别人无法体察的环境中“看到”花园,与花园邂逅。不论是在俄罗斯沿着窗台静静摆放的一排梨子,还是在美国锡安国家公园的砂岩上艰难生长的一棵小树,或者是在喜马拉雅山脚下湖水中一艘铺满鲜花的小舟——这些都给日常生活的普通场景添加了活泼的亮点。这些照片在《大地的诗》中首度集结,公开发表。最终你会明白,整个地球,原来就是一个大花园。
  • 南方草木状

    作者:嵇含

    《南方草木状(繁体竖排版)》内容简介:岭南医籍,自晋代葛洪以降,层叠累积。至明清,卷帙渐增,名家辈出,逐渐形成了岭南医学源于中土,又有别于中土的流派特征。岭南医药的文献遗存,更成为深入研究岭南医药学的重要基础。据郭蔼春《中国分省医籍考》,现存广东省(含今海南省)医籍一百九十一种,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录医籍六十一种。两者合计共二百五十二种,与江苏省的一千四百五十四种和浙江省的一千一百一十二种相比,体现了岭南医家重实干而少著述的特点,传世医籍尤显珍贵。这一古籍历经百年沧桑,保存状况日益恶化,亟待系统地整理、编选、影印出版,以发潜德之幽光,启来哲之通路。
  • 御定广群芳谱(全3册)

    作者:刘野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册府元龟》,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堪称鸿篇巨制。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又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到了清乾隆年间,安徽学政朱筠以为《永乐大典》收录图书未为尽全,因此上书建议向民间广泛征求佚书,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进行校辑。于是,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一百六十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编纂《四库全书》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从乾隆三十七年开馆征书,至乾隆四十三年,历时七年,共征集图书一万二千二百三十七种;然后是整理图书,由四库馆臣对内府藏书以及从各地征集的图书进行校订,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其中,应抄、应刻之书被认为是合格的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而应存之书则不能收入四库全书,仅仅是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存目。《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收入图书三千四百五十七种,凡七万九千零七十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六千七百五十二函。成为中国历史上卷帙最多的一部著作。本书的出版发行无论是对于历史文献的研究整理,还是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与思想文化的研究,其积极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由于《四库全书荟要》本来就是书中精品,再辅之以现代的印刷技术,这套书也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大小图书馆和个人收藏的珍品。
  • 燕园草木

    作者:许智宏

    本书是《燕园草木》精装本的普及版。开本小巧,风格平易,更易随身携带阅读。 关于北大燕园里一草一木的一本芳录,既包含了植物学角度的科学描述,也包括一些北大人关于草木的回忆和感悟,呈现了一座几百年园林的丰富自然生态和深厚人文积淀。 全书共收录了160多种植物,科学性很高,更兼图文并茂,展现了北大草木花卉的丰富与美丽。
  • 天涯芳草

    作者:刘华杰

    本书是一本讲述花草树木的博物学图书。作者本人有着几十年的植物搜集、分类、摄影和研究的经历,该书精心描述了植物的习性与美丽,一方面介绍植物学的有趣知识,另一方面渗透了对博物学价值的赞扬和对现代科学危机的反思。作者在本书中通过生动的文字和精彩的照片唤起了一个生气勃勃与人相亲相近的自然世界。
  • 一个人的草木诗经

    作者:子梵梅

    为一百种植物立传、留影、咏诗,最适合夏日携带、去绿地畅游的心灵氧气读本。 全书四色,精致印刷。赠送古风花卉藏书票一枚,六款随机。 加赠“花月令”一套,其图出自绝版古籍《梅园百花图谱》,其文出自明朝程羽文《花令》。 —————————————————————— 草木无言, 静静生长。人在其畔,依赖其恒久沉默的启示。《诗经》有144篇涉及植物,《楚辞》以香草喻君子、恶木喻小人,唐诗中也载满梧桐清秋、芭蕉夜雨。 子梵梅撷取100种花园绿地随处可见、却常被忽略的植物,以“本草拾遗”解读其前世今生、文化意象,邀请知名博物学者、摄影家莫非一起拍下它们最绝美的瞬间,并为它们写下100首楚楚动人的现代诗,与古诗古文相映成趣。 —————————————————————— 植物和文学的结合自古就有,例如《诗经》、唐诗、宋词中就有许多优秀的草木诗名篇,相比之下,子梵梅更加关注植物的内在美。——《海峡导报》
  • 杂花生树

    作者:何频

    何频编著的《杂花生树——寻访古代草木圣贤》记述了《南方草木状》《救荒本草》《本草纲木》《植物名实图考》等书的文化起源、文化特点和文化意义。《杂花生树——寻访古代草木圣贤》辨析曾经模糊的历史和发展轨迹,破解错谬的历史真相,阐释了民族绿色文化,并以今人的思考,表达了现代文人对民族绿色文化的崇高敬意与深厚情怀。
  • 莳花

    作者:朱守谷,心岱

    《莳花》内容简介:从一张不经意的写生开始,竟牵引出2000多个日子为花还魂的故事。爱花人朱守谷用马克笔、原子笔、复印纸这样最简单的画材,历时五年,描绘出一百种花卉的花姿,呈现出古典端正的美好花颜。配以著名作家心岱的美文,打造出一本充满阳光与正能量、抚慰人心的花之书。 《莳花》在台湾久富盛名,被誉为最美的花之书。
  • 《诗经》草木汇考

    作者:吴厚炎

  • 水流花开

    作者:朱千华

    《水流花开南方草木札记》内容有,四月,在南方腹地。邕水以南,或者以北的大片地带,有着无数的希望。漫天的春花一路扑卷。一亩亩,一垅垅。早年读屈子,始对那些奇花异草产生迷恋。江蓠、秋兰、木兰、椒、蕙、芳、薜荔、白芷、杜衡、春兰……注定与我今生有缘。她们的芬芳早就漫过我的衣衫,至今仍能让我幸福地沐浴。 一年来,行走在南方。随处可见南方草木摇扬葳蕤,散发出盎然生意。山水纡曲。邕江两岸山峦重叠,丘陵延绵。大明山、大瑶山、十万大山皆不知里数,袅袅濯濯,封天蔽日。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有草木杂乱丛生,枝叶却茂盛。风吹草动。远远望去,仿佛丹青高手,逸笔草草。 我把采撷到的这些草木,带回去,夹入我的书中。让她们美好的品质,时时芳香我的灵魂。 有些事情恍如梦中。有些日子历历在目。很多时候,我一个人踯躅在草木繁茂的心圩江畔,或安静地坐在宽阔无边的榕树下,听百鸟鸣唱;或是在月色迷离的晚上,撑条竹排,滑行在清澈的山水间,不远处飘来壮女、瑶女、侗女撩人的山歌。那山歌仅几里地外,仿佛扑鼻而来的一缕缕清香,早已让我莫名心动。
  • 草木零落,美人迟暮

    作者:潘富俊 著/摄影

    本书以自然科学与古典文学邂逅的创意,把彩色图文应用到中国古典文学领域。介绍了《楚辞》中的诸多香草香木、恶草恶木。《楚辞》常以香草、恶草拟喻忠良奸佞,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除了开状物比兴的文学先河外,也使文士因袭咏诵,对植物形成一套刻板的价值观,兰蕙秀美而萧艾杂恶,黑白两分,势不两立,而本书作者从植物生态特征细加整清,打破美恶分野,别具一功。
  • 草木有本心:诗经植物札记

    作者:宁以安

    这是一本关于叙述《诗经》中各种植物的草木札记,有多首咏叹草木的歌谣…… 作者选取《诗经》中的植物,找到它们,亲临它们,解释它们在诗经当中的美好寓意,很是用心。全书图文并茂,优雅有趣,古韵十足。读来亲切醉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正像作者说的那样“这种久远而宁静的生活方式的存在,会让你觉得,未来种种事情,是一点都不用担心的,只要踏实安稳,一步一步,顺着这天地万物的秩序走下去。”读者不仅可以体会到古今之人对草木的钟爱之情,亦能从中领会到古往今来各种植物的情态与性灵。
  • 美人如诗,草木如织

    作者:潘富俊 著/摄影,吕胜由/摄影

    本书以自然科学与古典文学邂逅的创意,把彩色图文应用到中国古典文学领域。以清楚的解说和清晰的照片介绍《诗经》中的135种植物,让读者在吟诵诗经时可以立刻看到诗经引喻植物的真实形象,帮助了解诗经之美以及诗经名篇在创作时的心境,同时也填补了以往《诗经》释意中对植物的介绍过于简略的缺陷。本书作者系植物学家同时对古典文学又颇为精通,故能成此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