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生代思想书系

  • 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

    作者:蔡英文

    汉娜·阿伦特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哲学家之一。亲身经历德国魏玛共和的民主危机,以及纳粹政权的种族迫害,阿伦特深刻反省西方现代性的困厄,并具体阐释现代性进程中的各个暗流如何酝出极权主义的意识形态,进而推动极权政体的恐怖统治。在极权主义全然摧毁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有效性之后,阿伦特殚精竭虑地重新发掘深藏于这已破碎失效的传统里尚可以引导我们实践的理念资源。她深入剖析现代人的基本处境,进而思索在“后一极权主义”的境况中,人的政治行动如何可能兼具参与热情与明智判断,并且开创出自由的公共空间与恒定的公共世界。本书对阿伦特的政治思想做了全面的解释,在华文世界中,是第一本系统阐释阿伦特政治思想的专著。
  • 鲁迅与“左联”

    作者:王宏志

    鲁迅与左联是一个学界比较关注,而且颇多争议的话题:鲁迅是不是左联的领导。肯定者如冯光廉、刘增人说:“左联成立后,由于党的积极干预和正确引导,确立了鲁迅在左翼文坛的领导地位。”否定者如王宏志说:“左联内还有共产党的党团组织,它的实际领导权便是掌握在党团的书记手中,这点鲁迅也很清楚,……无论是在‘名’或‘实’上面,鲁迅都不是在操纵着左联。”   本书是《急流时代的中国命运——鲁迅与左联》的修订版,收录了著名学者王宏志先生有关鲁迅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论文共13篇,对20世纪30年代一些深具争议的问题如“革命文学论争”、“两个口号”论争等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鲁迅与“左联”领导人的关系和矛盾,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值得一读。   本书收录了著名学者王宏志先生有关鲁迅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论文共13篇。作者运用了大量史料,以平实、客观及缜密的态度进行考证及分析,对这个20世纪30年代现代中国文学以及政治史上最重要的课题作了深入和全面的探讨。在一些深具争议性的问题上,包括鲁迅在“左联”所扮演的角色、鲁迅与“左联”领导人的关系和矛盾等,提供了独到见解,讲述了一个不同的鲁迅与“左联”的故事。   附录的两篇文章处理了过去被视为敏感的课题:鲁迅死后的评价问题以及鲁迅翻译的评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