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余虹

  • 艺术与归家

    作者:余虹

    本书比较研究在20世纪影响深远的三位思想家的后形而上学思想。作者以“归家”的隐喻概括尼采、海德格尔和福柯“逃离”现代世界、“回归”本真世界的基本思路与旨趣,考究三位思想家借助古代希腊的想像和艺术的启示而在“现代性批判”、“思想史反思”以及“本真家园之构想”上的异同。作者提出以权力关系和自由关系为核心的“生存关系论”,并以此为坐标辨析三位思想家之思想的意义、价值与疑难,强调关注“生存关系之正当性”的问题对克服现代性危机的重要性。本书的论域和方法突破了哲学、美学和艺术学的学科界限,其思其说别有新意。
  • 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

    作者:余虹

    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 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的比较研究, 长期以来多在同一性预设中进行。 此书另辟一路, 试以现象学还原方法探究两者 在入思前提与意识空间上的 突出差异和不可通约性, 并对“中西比较诗学”的命题研究 提出质疑, 进而考察了文论与诗学 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的相关性, 以及它们提出和处理问题的差异性。 希望此书有助于 中西文化思想的深入比较研究。 ――赵一凡
  • 人生天地间

    作者:余虹

    《人生天地间(人生卷)》精选了古今中外著名的哲人圣者与诗人作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人是什么?”、“幸福是怎么回事?”等问题的随笔性文字,并附有简要而富有思性的引言导读。
  • 革命审美解构

    作者:余虹

    在理清了有关现代性的上述思路之后,我们再回到余虹的《革命·审美·解构》一书。我觉得该书的基本思路与上述思路可谓不谋而合,而且,可以说,上述思路的终点,正是余虹写作本书的逻辑起点,即从中国社会现代性的内在冲突来考察、阐释、说明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内在矛盾及其复杂的演进历程。余虹的基本思路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主要体现为以梁启超为起点的现代工具主义与以王国维发端的现代审美主义及其冲突。这种现代性冲突的历史大致是:第一,学术化时期:从晚清的学术争论到五四新文学理论的双重现代性追求(文学革命论与文学自主论)。第二,政治化时期:五四后到80年代末,第一阶段五四后到文革是现代工具理论主义借助政治权力上升到独尊地位并排斥打击现代审美主义,理论上经历了“新写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两结合”三大革命现实主义的形态和话语。第二阶段文革后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现代审美主义借政治宽松时期全面复兴并在学术思想上压倒了现代工具主义。第三,90年代以来,是现代性冲突转化为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解构与再建构。
  • 文学知识学

    作者:余虹

    《文学知识学(余虹文存)》作者余虹在他悼念鲁萌的文章《生命不能承受之痛》中曾经这样写道:“我们都会死去,因此有无数的理由宽慰面对死亡的心灵,但总有一些人的死让你的心无以宽慰,难以承受。”对我,对余虹的许多挚友而言,余虹的死正是这样一种难以承受之痛。在我编辑这个文存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这样一种铭心刻骨的痛。 痛难以承受,心却并非无以宽慰,因为依然有那么多的人在怀念余虹,在关怀、支持他的文存的编辑和出版。请允许我代表余虹对他们说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