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類書

  • 册府元龟(全十二册)

    作者:(宋)王钦若等编纂 周勋初等校订

    《册府元龟》所录材料,先按部门,再依年代先后排列,共三十一部,一千一百零四门。其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史料学上的价值。《册府元龟》主要是抄录五代以前的史籍(主要是正史)而成。隋代以前的正史虽然流传至今,但《册府元龟》所见皆为唐宋古本,可用来校订正史流传中产生的讹误。另外,除有关历史事件的记叙外,《册府元龟》在典章制度方面,也有很多的原始资料。②校勘学上的价值。《册府元龟》中依据的正史,从版本的角度来说,都是比之目下流行的版本更为接近原书面貌的古本。因此,就以一般的正史材料而言,也有校勘学的价值。其中的许多材料,可用以补史、校史与辑佚。③学术史上的价值。 我国的史学传统,偏重于政治史方面的编纂,而对其他门类的学术史,则相对来说不太重视。《册府元龟》容量大,对于各类问题,资料的搜集更见完整,编纂更系统。利用其中的材料,可以分门别类地编写多种专题历史。 《册府元龟》虽是一部巨大的文献宝库,但使用者相对比较少,这是因为《册府元龟》从来没有一个完善的整理本,宋本残缺,明本讹误极多,且无相关索引。有鉴于此,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在著名文史专家周勋初教授的主持下,集中二十多位专家学者,从1994年起,历时十个寒暑,终于完成了此书的整理工作。此次整理,以明刻本为工作底本,以宋本参校,写下详细校记。如遇宋、明两本皆不明晰处,则推寻这些文字的本源,参以唐五代以前的大量子史文献,力求恢复这些史料的原貌。全书编制了详尽的人名索引,方便读者使用。
  • 初学记(上下册)

    作者:徐坚

    《初学记》,三十卷,是唐人撰修的一部类书。唐玄宗为方便他的儿子学诗作文时引用典故和检查事类,而命集贤院学士徐坚、张说等编辑此部类书。这是一部以知识为重点的类书,既有豊富知识,又便于临文检查。因其目的主要是为因应皇子们初学诗文的需要而编辑,所以取名《初学记》。全书共分23部,313个子目,每个子目内部又分「叙事」、「事对」、「诗文」三部分。内容豊富,包罗万象。而且此书与其它类书不同的是,其它类书只把材料按类摘抄,条与条之间,几乎没有联系,仅仅是资料的汇编。而此书则经过精心编撰。把类事连贯起来,成为一篇文章,其体例更近似现代的百科全书,其知识性非常高,故被视为评价较高的一部类书。 目录: 《初学记》卷一·天部上 《初学记》卷二·天部下 《初学记》卷三·岁时部上 《初学记》卷四·岁时部下 《初学记》卷五·地部上 《初学记》卷六·地部中 《初学记》卷七·地部下 《初学记》卷八·州郡部 《初学记》卷九·帝王部 《初学记》卷十·中宫部 《初学记》卷十·储宫部 《初学记》卷十·帝戚部 《初学记》卷十一·职官部上 《初学记》卷十二·职官部下 《初学记》卷十三·礼部上 《初学记》卷十四·礼部下 《初学记》卷十五·乐部上 《初学记》卷十六·乐部下 《初学记》卷十七·人部上 《初学记》卷十八·人部中 《初学记》卷十九·人部下 《初学记》卷二十·政理部 《初学记》卷二十一·文部 《初学记》卷二十二·武部 《初学记》卷二十三·道释部 《初学记》卷二十四·居处部 《初学记》卷二十五·器物部 《初学记》卷二十六·器物部 《初学记》卷二十七·宝器部 《初学记》卷二十七·草部(附) 《初学记》卷二十八·木部 《初学记》卷二十九·兽部 《初学记》卷三十·鸟部
  •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

    作者:[宋]谢维新 辑

    宋刻本。本书为我国古代著名类书。分为天文、地理、岁时、气候、占候、时令等门类,下续分子目,前列事类,后列诗歌。多收宋人之遗事佚诗。前集69卷后集81卷续集56卷别集94卷,外集66卷。
  • 太平御览(全四册)

    作者:[宋]李昉等

    宋太平兴国间,既得诸国图籍,而降王诸臣,皆海内名士。或宣怨言,尽收用之。置之馆阁,厚其廪饩,使修群书。以修文御览、艺文类聚、文思博要、经史子集一千六百九十余种,编成一千卷,赐名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版本有十几种之多。一九三五年商务印书馆影印宋本出版后,成为二十多年来最流行的本子。中华书局为了供应研究工作者的需要,�定缩印商务影宋本太平御览。他们把影宋本的两页拼做一页,每页两栏。原来要分订一百三十六册,现在匀装做四大册就成了,面字体也并不缩得太小。这样,无论在购买、收藏方面和研究、检阅方面都增加了不少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