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美索不达米亚

  • 世界最古老的神话

    作者:矢岛文夫

    在《世界最古老的神话: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神话》里要介绍的是美索不达米亚具有代表性民族苏美尔 人、阿卡德人和赫梯人保留到今天的神话。在步入正文之前,先看一看养育这些人的美索不达米亚的自然情况、这些人创造的古代文明和近代的考古学者、语言学者再发现的历史。美索不达米亚,在希腊语中是“两河之间”的意思;这也就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问,常常被称为“两河地带”。底格里斯这个名字,是从苏美尔语的伊迪古纳、阿卡德语的伊迪古拉特派生出来的,赫梯人称之为阿朗札西。幼发拉底的名字,是从苏美尔语的布拉努恩和阿卡德语的布拉特派生出来的。
  • 美索不达米亚

    作者:吴欣

    这是一本介绍古代美索不达米亚辉煌文明的基础知识读物。 本书简要地勾画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起源、发展与盛衰,在对考古意义上所获取的文字、实物材料理解的基础上,强调了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在该文明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楔形文字在这一古代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周边 地区密切的联系。这是一本介绍古代美索不达米亚辉煌文明的基础知识读物。
  • 古代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美术

    作者:李建群

    本卷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叙述了古代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筑、雕塑、绘画及工艺美术的发展。沿着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荒凉而古老的遗迹,带领读者回溯几千年古代文明及历史的发展,解读神秘的古代艺术。
  • 两河之间

    作者:李彦

    1955年7月,法国人纳瓦拉登上亚拉山顶时,发现了被认为是诺亚方舟的木板。他将木板取回并送到实验室测定碳14后,惊讶地发现木板的年代正是《圣经》中方舟建造的年代。诺亚大洪水真的发生过吗?诺亚方舟真的存在吗? 众所周知,欧洲古代文明的最高成是古希腊文化。当古希腊人还没有迈进文明时代时,两河流域文明就已经延续了约2000年。希腊人后来许多成就,就是在两河流域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这里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发源地之一。 美索不迭米亚分两个部分,南边叫巴比伦尼亚,北边叫亚述。今天,两河流域相当于伊拉克一带。这是两河文明的诞生地:苏美尔文明、亚述文明、巴比伦文明相继辉煌于世。 两河流域文明时代最早的居民是苏美尔人,他们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就来到了这里,两河流域的最初文明就是由他们建立的。属于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阿摩列伊人)、亚述人以及迦勒底人,又继承和发展了苏美尔人的成就,使两河流域的文明成为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页。巴比伦人的成就最大,因此,两河流域的文明又被称为巴比伦文明。 这里有人类最早的泥板文字,上面记载了先人的智慧。苏美尔人几乎和埃及人同时发明了文字。他们用削尖的芦苇做笔,把文字刻在泥坯上,然后把泥坯烘干,成为泥板。由于这种文字形状成尖劈形,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 这里是《一千零一夜》故事的发生地。两河流域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谚语、神话和史诗。苏美尔人丰富的谚语有少数被记录在泥板文书上,其中有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风气。如“穷人死掉比活着强”。有的是生活经验的深刻总结,如“鞋子是人们的眼睛,行路增长人的见识”等等。而在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神话中,神也是用了6天创造世界,第7天休息。人的祖先因受了诱惑而犯罪。这些和《圣经》记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里是《圣经》中所描述的伊句园。公元前5500年,苏美尔人在两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下游建立了城邦,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文字的社会。同时,苏美尔人在幼发拉底河流域修建了大量的灌溉工程,不仅浇灌了土地,而且防止了洪水。巨大的灌溉网提高了土地的生产力,使成百万的人从田间解放出来,去从事工业、贸易或文化工作,他们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早在5000多年前,两河流域的人们就创造这样发达的文明。遗憾的是,苏美尔地区的历次朝代更替,文明逐渐衰落,使该地区从一个灿烂的文明古国沦为穷乡僻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虽然就此一蹶不振,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为这个璀璨的文明所吸引。《世界文明故事-两河之间:美索不达米亚揭密》正是力求通过一些珍贵的图片,希望再现5000多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可无论如何,逝去的终究已经逝去。历史中的美索不达米亚究竟什么样,只有靠今人不停地探索寻找了。
  • 神秘的苏美尔人

    作者:(英)哈里特・克劳福德

    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的这套“外国考古文化名著译丛”,目的是向国内学术界介绍外国考古学的主要成果。《神秘的苏美尔人》介绍人类早期在西亚地区两河流域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发展概况,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文明发源地之一的美索不达米亚的认识。
  • 美索不达米亚艺术

    作者:方振宁

    本书以罗浮宫博物馆、巴格达伊拉克国立博物馆、叙利亚国立博物馆、柏林西亚古物博物馆、大英博物等博物馆馆藏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著名藏品以及两河流域的古文明遗迹摄影图片为主线辅以专文,附上世界四大文明展报道,成为了解美索不达米亚古代文明艺术的最佳读物。
  • 探寻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作者:斯蒂芬·伯特曼

    《探寻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内容简介:美索不达米亚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方。名字是后来的希腊人给起的。美索不达米亚人主要由苏美尔人、巴比伦人和亚述人组成。公元前4000年开始,那里出现了文明,有了楔形文字、陶器、拱形建筑、车轮以及制砖和水利;有了六十进位制;有了城市、商业贸易及其契约;有了取代石头的铜器,有了冶炼术,也发展了战争;美索不达米亚的文学故事有很多体现在后来的《圣经》中,是人类最早与《圣经》有关的文字。美索不达米亚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不仅体现在人口的多少、城市规模的大小,更体现在人们的专业化程度的高低、专业分工的粗细,以及各司其职的人们在社会、城市中的特有的作用是否明显,还有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和调和。
  • 文明摇篮

    作者:克莱默

    本书带我们走进了人类文明的发源地-美索不达米亚,即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大概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境内。正是在这块如今看起来丝毫不吸引人的土地上,人类凭借两河的哺育步入了最早的文明,在这块神秘奇异而古老土地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城市,颁布了世界第一部成文法典,创造了最早的文字,最早的学校,最早的图书馆,谱写了最早的史诗与神话,最早的《圣经》故事原型…… 两河流域文明,对人类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尼罗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正是在它的促进下发展起来的,希腊人从这里学到了神学,并将它广泛传播于世,阿拉伯人从这里学到了建筑学,并以此影响了整个中世纪欧洲。
  • 美索不达米亚

    作者:Jean Bottero

    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有一个寂静之国,一个粘土和芦苇之国。除了刻有楔形抽象符号的奇特的泥版之外,一无所有。1802年,一丝智力历险的曙光照亮了这里。那些神秘而又费解的符号,那些楔形文字,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终于得到了破译,从而明明白白地揭示出了古代近东地区最辉煌的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1843年,研究获得飞速进展,一个法国外交家在豪尔萨巴德发现了一个亚述宫殿。尼尼微,然后是尼比伦、亚述、瓦尔卡、尼普尔,一个接一个地从沙土中发掘出来。考古学走向了文献学。
  • 美索不达米亚

    作者:戴尔・布朗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肥沃平原是苏美尔文明的发祥地,就是在这里,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现了最初的城市,随之诞生了一个拥有文字系统、知晓青铜冶炼技术并懂得使用车轮的文化。这些城市中心逐渐发展成为小城邦,城邦之间靠贸易以及共有的语言和文化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苏美尔文明走向衰落。但它在文化素养、贸易和农业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已经深深地扎下了根基,在接下去的千百年间,相继崛起的美索不达米亚政权都声称自己是苏美尔遗产的继承人——它们包括以亚述尔城为基地的强大的亚述帝国和当时最辉煌的巴比伦帝国。
  • 古代世界史

    作者:【美】苏珊·鲍尔

    本书利用现代收集的各种历史材料,分成五大部分,85小章,用故事的形式把古代世界里发生在各个大洲的历史演变串联到一起,提供了一幅生动的古代世界史图像。
  • 失落的文明

    作者:陈晓红,毛锐

    本书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失落的文明》系列中的一本。全书图文结合,详细介绍了著名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衰。全书从“拨开千年迷雾 巴比伦文明重现于世”开始,叙述了走马灯般的文明创造的主角、美索不达米亚的沸腾生活、刻在泥版上的文化、今生与来世的信仰、梦幻般的建筑和神奇的艺术品、卓越的科学技术和最早文明的失落,为读者勾勒了一幅古老文明的风俗画。全书共有插图百余幅,文字通俗简洁,适合所有对古代文明和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The Epic of Gilgamesh

    作者:Anonymous

    Miraculously preserved on clay tablets dating back as far as four thousand years, the poem of Gilgamesh, king of Uruk, is the world's oldest epic, predating Homer by many centuries. The story tells of Gilgamesh.s adventures with the wild man Enkidu, and of his arduous journey to the ends of the earth in quest of the Babylonian Noah and the secret of immortality. In addition to its themes of family, friendship and duties of kings, The Epic of Gilgamesh is, above all, about mankind's eternal struggle with the fear of death. The Babylonian version has been known for over a century, but linguists are still deciphering new fragments in Akkadian and Sumerian. Andrew George's gripping translation brilliantly combines these into a fluent narrative and will long rank as the definitive English Gilgam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