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许钧

  • 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许钧

    中国文学翻译最早可追溯到六朝时期,较为系统地译介外国文学则是近一个世纪的事。在这一个世纪中,一代又一代的译家奉献了大量优秀的文学翻译作品,为吸取外国文学养分,促进我国文学的发展,增进中外文学、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拿季羡林先生的话说,“中华文化之所以能长葆青春”,“翻译之为用大矣哉”。在长期的文学翻译活动中,众多译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就译事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对翻译活动,文学翻译的特殊本质,文学与文化的关系等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近二十余年来,我国翻译界日益重视对这些宝贵经验和独特见解的整理和思考,一些译家和翻译研究、教学工作者还对文学翻译进行了理论探讨,出现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如王佐良的《论诗的翻译》、许渊冲的《翻译的艺术》、张今的《文学翻译原理》和申丹的《小说文体学和小说翻译》等,为我们研究文学翻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在这一基础上,我们能通过学习比较前辈优秀的译作,对他们留下的宝贵的翻译经验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分析和研究,借助文艺学、语言学和文化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对文学翻译的一些具有共性的基本问题进行历时和共时的分析比较,进而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作出合理的、科学的描述和阐释,对我们认识文学翻译的本质,把握、处理好翻译中面临的各种关系,采取各种可资借鉴的手段,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解决好翻译中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同时对中国文学翻译理论的系统、科学研究,可以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 生命之轻与翻译之重

    作者:许钧

    语言是一个民族最为鲜明的文化特征,一种语言的成长史包含着这个民族文化密码——语言与文明进步的关系。一个民族语言所显示出的智慧、创造性与丰富性,与这个民族在文明的所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进步程度成正比。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巨大融合力量,它的语言以及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优秀语言对民族的凝聚作用无论怎样评价都不过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要完成的统一内容其中就包括了文字。走向极端,酿成了焚书。然而,统一文字的功绩还是不可磨灭的。因为在历经春秋战国之后,各国 的文字和书写方式都有了很大不同。 汉语是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而对汉语研究来说,恐怕也是最寂寞的学术之一吧。我们每天使用着我们的语言,而对它的现状却熟视无睹。汉语热正在很多国家兴起,这些国家的人们期待着通过汉语与我们发生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联系。虽然我们并不指望与英语一较高低,但我们的的确确首先要让汉语真正成为一门有魅力的语言,纯洁她、发展她,使我们自己以及热爱汉语的世界各民族朋友在汉语中共同感受人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