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基督教

  • 团契生活

    作者:[德]迪特里希·朋霍费尔

    本书是德国基督教神学家朋霍菲尔的重要著作,以神学院的学习和生活为出发点,围绕团契这一基督教的重要活动形式,讲述了许多重要的神学观点。
  • 死-怎麼回事?

    作者:羅林斯

    作者罗林斯医生是全美著名的心脏科权威,并于1976年被推荐到美国心脏协会国家教授团。由于心脏复苏技术的进步,从临床死亡复苏的心脏病人日渐增多,他亲耳听到的病人的自述,说明肉体的死亡是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开始,有天堂,有地狱,与圣经所述相符。强烈震撼之余,他更自觉地收集此类资料,终成此书。 他在序言中写道:“这本书中,列出各种死后生命的经历,绝没有被选出来支持某种信仰或哲学理念。不过,如果碰巧跟某种信仰或理念相同时,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那的确是每一位经历者真正的亲身体验。我个人也是从每一位经历者的描述中,心头从疑惑到可能会有而至确实相信。很多事情在没有临到我们时,尤其是这类看不到、摸不著的事情,我们会说那是骗局、荒诞无稽、只有傻子才会相信。然而,不管你信不信,书中所写的每一个例子都是真真实实的。”
  • 上帝道成肉身的隐喻

    作者:约翰﹒希克

  • 圣书的子民

    作者:谢大卫

    本书从西方宗教、文学、历史、哲学、绘画诸方面,有力地说明了《圣经》在西方文化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主导作用和持续的影响力。作者批判了当代文论对基督教文本理论的歪曲,并从基督教的立场出发,提出了自己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见解。作者援引书籍数百种,涉及中古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西伯来文、希腊文等,显示出惊人的博学和对西方文化深刻的洞见。该书是西方文学、文化和基督教跨学科研究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著作。
  • 信仰的深情

    作者:(美)爱德华兹

    本书为“光明书架神秘主义书系”之一。“神秘主义”哲学是指那些建立在某种体验之上的思想和学说。此词依体验者所处的文化、有过的经历而得到不同的指称和解释,比如“梵”、“佛性”、“基督”、“上帝”、“”酒神、“缪斯”、“自然”、“道”、“天”、“元气”、“太极”等等。这种不寻常的体验往往给体验者以极大的激发、启示、信心和灵感,由此而创造出精神上的新东西,成为艺术的、哲学的、社会的,乃至科学的新起点。释迦牟尼、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书普罗提洛、基督、奥古斯丁、艾克哈特、老子、庄子、孟子、李白等等创造出各种精神业绩,也吸引了不少研究者们的兴趣。他们从哲学、宗教、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角度来研究它,这种研究也得到全世界学术界的重视。
  • 圣经后典

    作者:张久宣

    《圣经后典》原是基督教《圣经》的组成部分,中世纪以后,新教徒们将这部分作品排除在正典之外,称为后典。后典包括人物传记,宗教故事,智训,书信和祈祷词等,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然而形式又格外的生动活泼。且看女英雄尤迪,在兵临城下的关键时刻,勇敢深入敌营,施展美人计,智取敌酋之首,从而挽救了民族的危亡。青年但以理,在法庭上挺身而出,伸张正义,终使无辜者幸免于难。
  • 赵紫宸文集(第一卷)

    作者:赵紫宸,燕京研究院 编

    【目录】《基督教哲學》《耶穌的人生哲學》《學仁》《耶穌傳》
  • 神的形象

    作者:杨腓力(Philip Yancey),保

    圣经《创世记》上说人是照着上帝的形象所造,所以人有万物之灵长的尊荣。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也说过,人体是宇宙中最大的奇观。 在书中,杨腓力以极其高超的叙事技巧,深入浅出地把医学、真理和班德医生的行医经历融入对身体奥妙的解说中,生动地揭示了我们的身体各部分是多么复杂和智慧地彼此服务,成为一体,使我们对“形象”“血”“头”“灵”“痛”的意义有了崭新而深入的思考。 《神的形象》为《神的杰作》的姊妹篇,《神的杰作》强调每个细胞在肢体内扮演的不同角色,《神的形象》则强调各肢体的联合,并在一起发挥各自的功能。
  • 圣经导读:解经原则(第3版)

    作者:【加】戈登·D.菲,【美】道格拉斯·斯图

    《圣经导读·解经原则(第3版)》中概述了圣经书卷的主要文学类型,并阐述了不同类型的解经原则及释经应用。作者在每一部分都提供了深人浅出的实例分析,帮助读者切实学会解读圣经的方法。《圣经导读·解经原则(第3版)》是研读圣经的重要工具书,在世界范围被广泛用作教材及读经指南。
  • 卿卿如晤

    作者:(英)C.S.路易斯

    《卿卿如晤》是一篇悼亡手记。这是路易斯在痛失爱妻之际,在那些 “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午夜”里写下的文字。该书以其灵性而细腻的语言、真挚而强烈的情感吸引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读者,成为治疗人们心灵伤痛的一剂“恩典良药”。 《卿卿如晤》是路易斯对生与死、信仰的失丧与重建等人生母题的深刻思考,包括了他对那一段悲恸岁月进行的鞭辟入里、诚挚坦率的内省;同时,这又是一份细腻真实的心灵记录,展示了他在苦难面前怀疑生活意义的挣扎之旅,也再现了他如何重新归正信仰、心存坚忍奔跑天路的生命轨迹。
  • 基督教概论

    作者:阿利斯特·E.麦格拉思(Alister

    《基督教文化译丛:基督教概论(第2版)》力求将基督教介绍给它的读者。《基督教文化译丛:基督教概论(第2版)》确实是一个概论。作者首先假定读者对基督教知之甚少,并乐意了解基督教的思想、历史、发展及其独特精神特质。《基督教文化译丛:基督教概论(第2版)》从信仰体系和社会现实两个角度,对基督教进行了入门水平的介绍;同时对每一个思想、每一种发展都进行了介绍和解释。只要有可能,对所涉及的所有主题,《基督教文化译丛:基督教概论(第2版)》都为读者提供了进行深入研究的适当切入点的信息。
  • 寻便寻见

    作者:杨腓力

    《寻便寻见:杨腓力手把手带你灵修》作者杨腓力以他的洞见为针,语言为线,穿起圣经中180篇重要的文字,以灵修读经的方式,带领读者发现上帝在历史中的各个时期向人类表露的心意——从开天辟地的那一刻起,直到最后整个世界改变,使万有重新回归上帝的计划。
  • 《圣经》精读

    作者:王新生

    《圣经》是全世界版本最多、印数最高、传播最广和影响最大的典籍。本书兼顾《圣经》的现有编排形式和内在主题发展,吸收国际学术领域在《圣经》释经学、考古学、人类学、评断学和神学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跨出了把《圣经》简化为信仰典籍的传统窠臼;复原《圣经》中命运多舛的以色列人面对国际变局时回应何去何从的问题意识,补足《圣经》各卷之内和各卷之间缺失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关联,成功地把实为“一套书”的66卷经卷整合为首尾贯通的“一本书”,真正呈现出《圣经》“形散而神不散”的精髓。本书不流于对《圣经》经卷的单纯形式分析和简单故事复述,而是致力于展现《圣经》多方面的内在价值和外在影响,搭建《圣经》与读者多维度精神交流的桥梁,帮助读者读出字里行间的“精义”、读出文本背后的“时代精神”。
  • 苦痛与智慧

    作者:[澳] 陈廷忠

    《苦痛与智慧: 与生命难题》繁体版2005年由维省圣经学院中文部,台湾天恩出版社出版,《苦痛与智慧: 与生命难题》是修订本,多加了30%篇幅。 另外,前面我提出这是从自己苦痛经验中试图寻找安慰医治的作品,是希望读者不只把《苦痛与智慧: 与生命难题》当做一种思维的思考,更能感受到我在写作时的个中的心路历程,我的确也曾经历了难言的苦痛,可我仍能够凭着信仰的力量继续寻找发问,所以在《苦痛与智慧: 与生命难题》中又附录了两篇个人经历,让读者看到理性思考背后的我,仍有淌着血的心,此为补篇(二)之内容。
  • 奥古斯丁选集

    作者:(古罗马) 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选集》主要内容: 圣奥古斯丁是古代教会著述最丰富作家之一。他的名著中最伟大的当推《忏悔录》和《上帝之城》。前者已由徐宝谦博士,后者已由邹秉彝博士分别译出。译文均存南京,尚待出版。 本卷专供选译奥氏其他名著之用。查奥氏其他名著,值得译成中文的,为数颇多;故此取材实非易事。例如他所著基督教教理,约翰福音证道辞,三位一体论中以心灵的三方面阐明三位一体真道的后半部等等,都值得译出,但都无法列入本卷。幸本卷所选译的四篇,足供中国读者研究历代基督教中这位最伟大神学家和哲学家思想之用。 四篇之选定,颇得力于哲吾神学院教会历史教授波尔博士。今特在此表示谢悃。 《三位一体论》和《论自由意志》系由汤清博士逻译。《教义手册》系由杨懋春博士逻译。《论本性与恩典》系由汤毅仁硕士逻译。笔者于校核时,曾对照拉丁原作,希能将这位伟大圣徒的思想,尽量予以传达。
  • 古新圣经残稿

    作者:李奭学,郑海娟

    文言文之外,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也常以白话文著译,而其集大成者,非属乾嘉年间法国耶稣会士贺清泰(Louis de Poirot, 1735-1814)中译的《古新圣经》残稿不可。《古新圣经》之所以为“残稿”,因贺清泰并未如数译毕武加大本《圣经》(The Vulgate Bible)七十二卷。生前,他仅译得三十七卷,但已达一百万余言。虽然如此,贺清泰仍为所译写了两篇序言,而且是北京土语与北京官话混而用之,书序史上罕见。第二篇序言中,贺氏引述了圣热落尼莫(St. Hieronymus or St. Jerome, c. 347-420)因好西赛罗(Marcus Tullius Cicero, 前106-前43)华美的文体(style)而在梦中为天主座下的天神鞭苔的历史名典,将之附会到《圣经》中译去,坚信唯有用乾嘉时代的北京俗语译经,方能显现天主托人写经的本意。因此《古新圣经》用北京俗语中译,可谓天主教“有意”用白话书写最明显的例子,也是《圣经》首度以中国通俗之语翻译的首例,可视为清末以前最重要的白话文书写成果,而且还是胡适所谓“有意”为之的白话文书写成果。《古新圣经》开译于1790年代,但因属残稿,加以教廷传信部不准刊刻,所以不完全可以信仰文本视之。翻译行为本身的发光发热,才是《古新圣经》可以摆在中国语言史、中西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意义上看待的原因,而其重要性因此彰显愈甚。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尝谓“唐人始有意为小说”,我们或许可以稍转鲁迅之语,改为乾嘉朝因《古新圣经》开译,“中文世界始有意为白话文学”。
  • 此世的君王

    作者:(德) 佩特森

    在《圣经》各卷中,德国神学家佩特森对《约翰启示录》情有独钟,终其一生都对之倾注了极大的研究热情,而且硕果颇丰。佩特森对这部“因充满奇异意象而不乏晦涩之书”的兴趣,远远超出理论层面。在几次重要的人生抉择中,《启示录》都对他作为人和基督徒的存在产生重要影响。 《此世的君王:<约翰启示录>解经及政治神学文稿》是佩特森释经的经典代表作,依据德文版《佩特森文集》卷四迻译,由两部分组成:1.佩特森的《约翰启示录》讲疏稿;2.佩特森的未刊政治神学文稿(好些是残篇)。 研读佩特森的释经学作品,不仅对于深入理解其生平,特别是他的改宗(由基督新教改宗天主教)大有裨益,亦能重见这位当时的神学先锋人物是如何对当时和后来的一批大名鼎鼎的神学家,如巴特、凯泽曼、施里尔、拉辛格(教皇本笃十六),产生深远影响的。
  • 护教篇

    作者:[古罗马] 查士丁 (Justinus

    本书收录了查士丁留存下来的三篇主要著作。《第一护教篇》是写给罗马皇帝安东尼·庇护及其养子的信,请求罗马政府停止逼迫,公正对待基督徒,并说明基督徒的信仰和行为实际上反映了更高的理性和道德标准。《第二护教篇》是写给罗马元老院的信,信中指出罗马政府迫害基督徒是出于无知和偏见,而基督教教义比所有人类哲学更崇高。《与特里弗的对话》记录了查士丁归信的过程,说明了基督教道成肉身的教义与一神论并不冲突,耶稣就是旧约中预言的弥赛亚。
  • 理所当然的侍奉

    作者:[荷兰]威廉默斯•阿•布雷克

    本书为荷兰改革宗代表性巨著。全套四册硬皮精装,包括第一册《神圣之道》、第二册《信心之道》、第三册《美德之道》、第四册《生命之道》。 荷兰改革宗(Dutch Reformed)因着英国清教徒的大量迁入而兴盛,随着美洲的移民,又哺育了美洲的清教徒,成为保守的基督教信仰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布雷克是荷兰第二次宗教改革时期最具代表性且备受尊崇的神学家。清教徒改革宗神学院院长周必克如此评价:布雷克是一位大有能力的灵魂的医生。他用极其卓越的方式,把基督教所启示的客观真理与基督徒个人所当有的主观经历结合起来,在神秘主义和严谨主义之间达到了健康的平衡。 “敬虔”+“知识”,“教义”+“生活”,“灵性”+“神学”,这几个组合可以用来刻画清教徒的形象,也是布雷克这本名著《理所当然的侍奉》的特点。其实,这也应当是基督徒理所当然的追求。 经典的价值在于它的历久弥新,又深深地根植于福音的大能之中。作者以清晰而严谨地释经,为灵性历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奠定了坚实的信心基础,又在具体的生活中以富有智慧和洞察力的方式施行出来,使人得以充分地体验与上帝灵交的甘美,进入对上帝的敬拜之中。因此,本书既是一本很好的神学释疑书,又是一本很好的信仰实践的指导书。它犹如一位年长的导师,可以对你作出细致而到位的指导。它可以为你呈现一个完整的教义架构,也能陪伴你直面一个个挣扎与挑战。因此,它是一本工具书,便于你遇到问题时随时查阅,也可以作为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帮助你从头到尾认真严谨地学习认识神,认识自己。
  • 世界观的故事

    作者:Charles Colson,Nancy

    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塑造了我們生活的方式。基督徒不只是蒙召接受一份信仰,更要有符合聖經的世界觀,這足以改變今日的世界。本書幫助信徒釐清今日多元主義的社會裡種種吸引人注意的世界觀,不被各種似是而非的學說論調迷惑。寇爾森與皮爾絲毫不保留地寫出:任何其他世界觀都無法通過理性的考驗與實際的挑戰,只有基督教世界觀提供了合情合理的方式,來認識這個宇宙;只有基督教世界觀與真實世界相符,可以讓人明白神創造萬物的心意。透過動人的故事與鞭辟入裡的論述,本書幫助您在每個場合,不論家庭、職場、學校、法庭,都活出完整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