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杜拉斯

  • 情人

    作者:(法)杜拉斯

    包含篇目《情人》(杜拉),《被遗弃的妇人》(波伏瓦),《西蒙与残废的少女》(维尔高尔),《山冈》(季奥诺),《死人的时代》(加斯卡尔)、《服丧的白雪》(特罗亚)。
  • 情人

    作者:玛格丽特·杜拉斯

  • 悠悠此情

    作者:柳鸣九

  • 琴声如诉

    作者:[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安娜·戴巴莱斯特是外省某滨海城市一家企业的经理的年轻妻子。一天,楼下咖啡馆中发生了一桩情杀案,不知什么力量促使她第二天又到这家咖啡馆来,在那儿,她遇到一个蓝眼睛的青年。安娜在同他谈话当中,自己就变成了另一个女人,从她自己所属富有的资产阶级社会中逃出去了,从对她冷漠无情的丈夫那里挣脱出来了。从某种情况看,她"包法利夫人"化了…… 一天,她没有带孩子,又一次去看望肖万,吻了他--他们都知道,仅此一吻即可,他们的爱情告终……
  • 痛苦欢快的文字人生

    作者:户思社

    《痛苦欢快的文字人生(玛格丽特·杜拉斯传)》记叙了法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追求痛苦欢快文字人生的动人故事,以及少女时代的她在那遥远而又神秘的东方度过的美妙时光。
  • 玛格丽特·杜拉斯研究

    作者:户思社

    《玛格丽特·杜拉斯研究》是对法国著名女作家杜拉斯其人其作的最新研究成果。《玛格丽特·杜拉斯研究》以对杜拉斯各阶段创作的批评为主线,同时开展对作家本人生活经验、创作风格、语言特色、写作技巧等文学创作艺术因素的多方面研究。作者长期从事杜拉斯作品的研究和翻译工作,在学界具有一定影响。该书集中反映了作者在杜拉斯作品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崭新成果,为国内同行研究这位全世界最负盛名的法国女作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
  • 我们不能停止不爱:杜拉斯传

    作者:凌小汐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与米兰·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为小资读者必读作家。 她引导了世界文学的时尚,文字风格隐秘、沉郁,又幻美如荼毒,令国内读者乃至许多当代作家为之深深着迷,更是对安妮宝贝的作品有着直接的影响。 她的人生经历则惊世骇俗,放荡不羁,随着由她自传体小说改编的电影《情人》上映,杜拉斯的艺术魅力,已经风靡世界。 写作与爱情,是杜拉斯生命的全部。七十多部作品、近二十部电影、诸多的情人,成就了她独特的美丽与孤独。 本书将以杜拉斯作品为主线,通过她的作品,进入她神秘的情爱世界,探讨孤独、情爱、写作的意义,从而抒写杜拉斯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2014年4月4日,杜拉斯诞辰一百周年。谨以此书,献给所有喜爱杜拉斯的读者,同时,也献给我们心底最深的孤独。
  • 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

    作者:杜拉斯

    一位越南出生、家境贫寒的法国女孩遇见了一位华侨巨贾之子,双双堕入爱河,演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极端爱情。然而这爱情却遭到各方面的阻挠。女孩所在的中学在家长的压力下几乎把她从学校赶出去。女孩的寡母在刚开始的时候也因对方是中国人而心存芥蒂,而中国情人的父亲更因对方是洋人,门不当户不对,不予应允,甚至以死相逼……
  • 印度之歌

    作者:瑪格麗特‧莒哈絲

    ◎本書獲法國在台協會《胡品清出版補助計畫》支持出版 Cet ouvrage, publié dans le cadre du Programme d’Aide á la Publication 《Hu Pinching》, bénéficie du soutien de l’Institut Français de Taipei 莒哈絲1914年出生於法屬印度支那(越南)。這段童年經驗是她生命最底層的記憶,不斷在作品中湧現,成就了著名的「印度系列」:《勞兒之劫》(1964)、《副領事》(1965),《愛》(1973)和《恆河女子》(1973)……,《印度之歌》是其中唯一的劇本。 這一系列講的是圍繞在勞兒、麥克‧理查遜、安娜-瑪麗和副領事之間的愛情故事,但每本的重點放在不同的人物身上。印度之歌的焦點是安娜-瑪麗。她是所有人物(包括敘述的聲音)迷戀的對象。 這個劇本篇幅不長,野心卻極大:她企圖以文字構築一個綿密細緻的多部混聲交響詩。這首樂曲又得充滿氣味(莒哈絲要求氣味必須擴散至觀眾席):鮮花、熏香,混著火光閃爍的焚屍焦味…織就一首頹廢迷人、充滿感官氣息的「印度之歌」。作品中四個不現身的聲音交相敘述……敘述有時殘缺,有時重複;有時如夢囈,有時嘶喊,有時又如吟頌。通過這四個不同聲部,真實在不斷的敘述中重組、過濾、修正…… 《勞兒之劫》之中的勞兒(此劇中稱「沙塔拉的少女」)眼睜睜看著她的未婚夫麥克‧理查遜在舞會上被一名黑衣女子攝去了魂魄。他拋下一切,再不回頭。這位神秘女子就是安娜-瑪麗,法國駐印度大使夫人。麥克在般加拉開了一家海事保險公司,為了留在印度,為了留在她身邊。 而在《印度之歌》中,這一段轟轟烈烈已化為背景,麥克只是隨在安身側的影子。最鮮明的人物卻是著墨不多、甚至不知其名的的法國駐拉合爾副領事。他在拉合爾對著痲瘋病患開槍,被認為是瘋子,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他絕望地愛著安娜-瑪麗,卻只能以一陣陣撕裂肺腑的喊叫,吼出他一生的愛與痛。掩卷之餘,仍能聽到他淒厲的嘶吼,劃破暗夜的長空。驚心動魄。 法國女作家瑪格麗特‧莒哈絲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最富魅力與個性的女作家之一,其作品享譽國際且廣受歡迎。 瑪格麗特‧莒哈絲(1914-1996),無疑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最具個性、最富魅力的一位女作家。她在中國,在全世界都擁有廣泛的讀者。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學教師。她四歲喪父,童年的苦難和母親的悲慘命運影響了她的一生。她的作品包攬小說、劇本和電影三種敘事方式,雅俗共賞,在法國乃至全世界都擁有廣泛的讀者。 《印度之歌》 1972年改編為電影伽利瑪*《印度之歌》; 1975年,在坎城影展期間獲法國藝術片影院及實驗電影院協會獎。
  • 劳儿之劫

    作者:[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劳儿之劫》内容简介:劳儿看着。在她身后我试图将我的目光紧紧跟随她的目光,这使我开始回忆,每一秒钟都更多地回忆起她的回忆。我回忆起与见过她的那些人相毗连的事件,我回忆起黑暗的舞厅之夜中模糊瞥见旋即消逝的近似轮廓。我听到了一段没有历史的青春的狐步舞曲。一个金发女子在放声大笑。一对情侣向她走来,缓慢的火流星,爱的初生的下颌,她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次要事件的劈啪作响,母亲的叫喊,出现了。宽广且阴沉的黎明草地到来了。一阵壮观的沉静掩盖了一切,吞噬了一切。一点痕迹留存下来,一点。惟一的,不可磨灭的,还不知道在哪儿。什么?不知道?一点痕迹都没有,一点都没有,一切都被掩埋了,劳儿与一切。
  •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作者:玛格丽特·杜拉斯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的主要内容是:玛格丽特•杜拉斯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辈》(1943)开始她的文学天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她早期的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充分反映了童年时代的贫困生活,还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会现实为题材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等充满了镜头般的画面和口语式的对话,因此,大都被改编成影片;后来的小说如《塔吉尼亚的小马》,《琴声如诉》,《洛尔•V.斯坦的迷醉》等则善于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为一体,因而使她一度被认为是新小说派作家,其实她的小说只是在手法上与新小说类似,重视文体的诗意和音乐性,但在构思方面却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绘贫富对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独特的方式揭露社会现实。杜拉斯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在1983年还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作为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左岸派”的成员,她不仅写出了《广岛之恋》、《长别离》这样出色的电影剧本,而且从1965年起亲自担任导演,从创作优秀影片《印度之歌》开始,每年都有一两部影片问世,而且有不少获得了国际大奖。本小说写于1950年。中心人物是母亲,母亲为在印度支那购买的耕地免受潮水之害修筑抵挡太平洋的堤坝,而一切辛苦全部枉费,堤坝被冲毁,殖民地并不是家园。
  • 情人

    作者:[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作为一部自传性质的小说,《情人》是杜拉斯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曾荣获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同名电影的拍摄也加深了中国读者对它的了解。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 卡车

    作者:(法)杜拉斯

    她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天天晚上拦汽车,拦卡车。然后她对车里的人谈她的生活。 每天晚上她对谁都是第一次谈她的生活,人家听进去多少,这个她不在乎。 在同一时刻什么都谈,也就是谈爱。 他们关在同一个地方,度过一段时光,难以转身,动弹不得。 影片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此。 也只是有了对方,他们两人才能说是存在的。 故事到此结束了。
  • 杜拉斯的小音乐

    作者:黄荭

    作为杜拉斯资深研究者,作者黄荭从杜拉斯在中国的译介接受、杜拉斯的写作阶段与母题、杜拉斯的经典化乃至传奇化(包括其通过写作自身建构的部分)、相关书籍及专著的介绍等角度出发,在与杜拉斯的相遇、相知过程中碰撞出无数奇妙的旋律,相交成动人的乐章。
  • 杜拉斯传

    作者:[法] 劳拉·阿德莱尔

    ▉简介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是20世纪最富戏剧性的女作家之一,其作品常带有自传性,如《情人》、《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直布罗陀的水手》等,她也因此被认为是一位自我虚构的代表作家、职业忏悔师,她将自己隐藏于多张面具背后, 并热衷于 搅乱可追寻的踪迹,这令她的身世变为一个谜团。她经常说,书中的真实远比作者本人所经历的一切更加真实。 ▉编辑推荐 ●杜拉斯最权威传记,曾获法国菲米娜批评大奖;爱,恨,传奇,写作,绝望,死亡,本书将这一切囊括在内。 ●作者与杜拉斯私交十二年,掌握大量私密信件,私藏照片和手稿;详尽的采访,冷峻的叙述,严谨的解读,直面杜拉斯生命中的真实和谎言。 ●传记可读性极强,会如杜拉斯的小说一样紧紧抓住读者。 ●译者袁筱一是国内一流法语文学翻译家。 ▉媒体评论 杜拉斯的一生带有20世纪的鲜明印记……她将她的经历转化为荒凉、诗意的小说,即使不熟悉这些作品,阿德莱尔这本精心建构的传记也会如杜拉斯的小说一样紧紧抓牢读者。 ——《纽约客》评论 杜拉斯曾说:“我不知道我自己能否容忍杜拉斯。”通过这本传记,读者对此可能会同意一半。 ——《出版人周刊》
  • 世界文学爱情名著

    作者:玛格丽特·杜拉斯

    “世界文学爱情名著”,全十册。系一号多书。 已知书目有:情人、呼啸山庄、包法利夫人、一位女士的画像、简爱、贵族之家、苔丝。 《情人》的内容是《中国北方的情人》。
  • 追寻杜拉斯的足迹

    作者:阿兰.维贡德莱

    她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是年轻人心中的时尚符号,让我们徜徉在她的传奇经历中感受她的多彩人生。   “我看见了日光下所发生的一切……我看见了。我看见一切都是虚空,一切都是捕风。我看见那些弯曲的不能再直起来。我看见那些缺少的不能被填满。”   玛格丽特·杜拉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电影艺术家。她一生经历曲折、传奇,作品数量众多,但只有1984年的《情人》,让她获得了龚古尔文学奖,使她成为享誉世界的法语作家。一时之间,玛格丽特·杜拉斯成为众多年轻人心中的时尚符号,她的小说、感情经历、喜好、审美品位被无数“小资”追棒。虽然《情人》的女主角有着杜拉斯清晰的烙印,但远不能涵盖这位法兰西女子的多彩人生与飞扬才情。   踏着她的足迹,就是走在她所开辟的水道和沙砾之路上,就是走在没有任何描绘,没有任何标记的边缘。她的领地总是变幻不定,偶然的停泊不是为了歇息,而是为了更好的出发。杜拉斯已成为我们的最后一位大作家。她用一种无限忠贞写着相同的故事。   玛格丽特·杜拉斯在写作时,让读者沿着自己的足迹走,让他们走得很远,进入到世界和时间的黑夜中,走进贴近真理的作家的领地,走到理解的神秘之路上。   在这里我们跟随著名的研究杜拉斯的专家――阿兰·维贡德莱,在他诗样语言中,感受杜拉斯的传奇人生:她的痛苦的童年、曲折的写作之路、起伏的爱情,以及她独特的思想。
  • 杜拉斯生前的岁月

    作者:(法)弗莱德里克・勒贝莱

  • 夏夜十点半钟

    作者:玛格丽特·杜拉斯

    《夏夜十点半钟》的主要内容是:爱,像船,但它没有更多的航线,它只能沿着“忠诚”这条唯一的线路行驶下去;一旦偏离,结果不是船毁,就是人去。爱,最深刻的表现就是专一,是双方都具有的一种独占欲望。爱,就意味着永远不要说“对不起”。爱,绝对不能分享。一对夫妻,同时出现了感情出轨,同床异梦的他们,徘徊在忠诚与背版之间;两段婚外恋,同时进行中。
  • 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

    作者:玛格丽特·杜拉斯

    《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的主要内容是:昂代斯马先生坐在一个孤独的房子前,在一座孤独的山里。远处不断传来歌声,昂代斯马先生回忆着,他的爱,疯狂地付出,透射在一头金发的女儿身上。一个黑洞,深不见底。这样的疯狂,欲望。爱的欲望。产生于缺失与依赖的欲望。除了女儿,他不知如何安放心中漫溢的情感。一座房子不算什么,他有钱,他可以买。买下整座山,甚至整个小镇。只要女儿愿意,他能付出的他都愿意付出。只要,只要女儿不离开,不长大,不从他手里脱离变成另一个男人的宝物。是的,他有钱,很富裕。但是,他怎么买也买不到女儿的爱。歌声不断传来,一首爱情的颂歌,多么优美的旋律,仅仅是文字就可以让人听见天籁。昂代斯马先生不断构想女儿,那个在建好的露台上活动的她,那个在水塘边玩耍的他,那个贪馋的她,永远不会长大就连女儿的车停在了广场上都刻意不看:他拒绝失去。他顽强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