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当代激进思想

  • “后工作”理论

    作者:徐志伟, 王行坤 主编 / 王行坤 等 译

    本书收录了西方学界关于“后工作”研究的16篇代表性成果。“后工作”理论是针对西方资本主义下异化劳动的弊端,萌生出的对未来文明的一种思考。西方资本主义工作机制导致“很多人无所事事,其他更多的人做无用功,并且强迫真正有益的劳动力从事最繁重的过度工作”,造成了劳动力和资源的巨大浪费,无益于个人发展和公共利益。

    针对西方社会种种与工作有关的畸形现象——机器生产加剧劳动异化,人工智能冲击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时长持续上升和工资相对停滞,全球范围内劳动力的竞争,跨国公司以转移生产线为威胁要求补贴和税收减免,对劳动的不正常狂热,将贫穷归根于懒惰的偏见,大规模失业和不充分就业,具有迷惑性的零工经济——本书对资本主义工作制度展开了批判,对理想的未来工作模式进行了畅想,呼吁以创造性的、自由的工作取代异化的、无意义的劳动。

  • 德国哲学谈话录

    作者:(法) 阿兰·巴迪欧 / (法) 让-吕克·南希 / (德) 扬·沃尔克 编

    *法德关系长期以来就是哲学关系。——让-吕克·南希

    *各个哲学时代是不连贯的……对我来说,20世纪有一个法德哲学的时代。——阿兰·巴迪欧

    ____

    阿兰·巴迪欧和让-吕克·南希,这两位当代欧洲极具影响力的法兰西思想家,在柏林畅谈对他们影响至深的德国哲学:从康德到马克思,从阿多诺到海德格尔……这场交织着分歧与友爱的对话,不仅是德国哲学的极简入门,它更是一次哲学实践,引领读者重新迎回思想的活力。

  • 肖像画的凝视

    作者:[法] 让- 吕克·南希

    面对西方艺术史上那些大师笔下的杰出肖像画,我们除了赞叹、回味,还能做些什么?还能多看出些什么、多发现些什么吗?仔细读完这本《肖像画的凝视》,相信你观画的目光会有不同,你不仅能从自己的凝视中体察更多,还能发现画家和画中人凝视的目光,等等。 哲学思辨的运作虽基于概念,但其动机和创意更多来自观察、感受和想象,特别是在艺术史领域,能将思考、鉴赏、洞察、解析融为一体并完美进行的,当属法国当代像让-吕克南希这样具有深厚艺术修养的思想者,因为对他们来说,思无界,哲学更无界。 在这本以肖像画为主题的哲学著作中,南希要探索的是主体、身份和绘画的真理这样一些问题。作者以西方美术史上几位画家的肖像画作品为范例,围绕“凝视”这一核心概念,解读出观看的多维向度,梳理出“相似性”“唤起”和“凝视”等概念的内涵与关联,对肖像画的特性、肖像画和圣像画之间的渊源等作了深刻的哲学思考。这是南希艺术哲学中较为重要的一部作品,篇幅虽小,其独创性和思想性却不容忽视。 本书为漓江西学子午线译丛第二辑的第一本。
  • 事件

    作者:[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 享受你的症状!

    作者:[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本书是齐泽克通过好莱坞电影来分析美国大众文化,进而介绍拉康学说的一本文化批评著作。书中分析了好莱坞电影的种种“症状”——为什么一封信总抵达它的目的地?为什么女人是男人的一个症状?为什么每个行动都是一次重复?为什么菲勒斯会出现?为什么总有两个父亲?为什么现实总是多重的?齐泽克将精神分析、主体性、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融于一炉,在影像和影像背后的大众文化肌理处,有其独特的见解,从而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哲学领域。他用黑格尔和康德来说明拉康,同时也用政治和大众文化来证明拉康。本书中,他将拉康的理论深化和发展,并使之驰骋于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美国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