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伦理

  • 小心,轻放

    作者:[美] 朱迪·皮考特

    “我对这种病不太了解,它叫什么来着?骨头……” “成骨不全症。”夏洛特轻声地说。 “薇洛断了多少根骨头?” “四十二根。” 你最初的7根断骨发生在你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接下来的4根断骨,发生在一名护士将你从我体内拉出来的短短数分钟内。另外9根断骨是你出生之后,在医院急救时 被弄断的。你在这世间的第10根断骨,是你躺在我腿上,我突然听到啪的一声时断的。第11根是你在翻身时,手臂撞到婴儿床的边缘时折断的。第12与13根是股骨骨折,第14根是胫骨骨折……我们不再为断骨编号,而是将它们取名为米老鼠、唐老鸭、高飞狗。 ========================================================= 甜点师夏洛特•奥基夫的小女儿薇洛是个聪明可爱的六岁小女孩,可她打从娘胎里起就患上了一种名为“成骨不全症”的罕见疾病。这使她像瓷娃娃般脆弱,像肥皂泡般易碎。她不仅不能像一般孩子那样嬉笑玩闹,就连打个喷嚏都会让她骨头断裂。本该活泼欢乐的童年时光,薇洛和身边的人却要时刻高度戒备。夏洛特放弃了心爱的工作照顾女儿,各种高昂的费用更是让她和丈夫不堪重负。 最终夏洛特决定,为女儿的将来她只剩最后一条路可走:控告最好的朋友、也就是自己的妇产科医生派普,控告她让自己失去了堕胎的机会,以此换回保险赔偿。也就是说,作为母亲的夏洛特要向世人宣告,自己希望这个孩子不曾出生。
  • 橘子红了

    作者:琦君

    “不知怎么的,我就是舍不得他,从他~岁抱来,就一直是我带的。你爸爸还说他像我,就像是我生的。你妈也叫我好好抚养他,就当自己亲生的一样。说也奇怪,云云小时候,每回我抱着他在你爸爸面前玩的时候,我就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她下垂的眉梢略微抬了一下,眼角露出点笑意。 “什么感觉?” “就好像他是云云和我两个人的爸爸。” “你觉得我爸爸像是你爸爸?”我吃惊地望着他。 “嗯,因为我和云云两个都是苦命无依的孩子,他的眼睛看看云云又看看我的时候,就叫我有这种感觉。” “玉姨,你究竟喜不喜欢我爸爸呢?”我忍不住问他。 她茫然地抬起眼睛望着壁上的照片,苍白的两颊泛起淡淡的红晕,低声地说:“我也迷迷糊糊的不大清楚。” “你觉得他喜欢你吗?”我们虽这么知心,但这是我第一次这么问她。 “我不知道。不过有一次他狠狠地打了我。” “他打过你?” “他还使劲拧我的手臂,把我拧得一块青一块紫的。” “为什么?” “他说听二太太说我送表弟到后门口时,说了好半天话。他不许我跟别的男人说话。”“爸原来这么专制,你恨他吗?”“我不恨他,他那么拧我打我,我反倒忽然喜欢起他来,不像平常那么怕他了。我想他不准我跟旁的男人说话,一定是喜欢我的。那一夜,我伏在他胸前哭到天亮,不是委屈而是感到兴奋、幸福。我像忽然找到一样从不曾有过的东西似的。”她的双颊越加红润起来。 “玉姨,你是很爱我爸爸的,他也很爱你,我相信。” “我不知道。”她又淡淡地说。眼睛一直望着壁上的照片,“从那以后,他从没有再那么凶狠,也没有那么热的对过我。他拿眼睛看我的时候总是那么温和、慈爱,和看着云云时是一样的。那里面好像多了点什么,也像少了点什么,使我安心,也使我觉得虚晃晃的。
  • 最好的告别

    作者:[美] 阿图•葛文德(Atul Gawa

    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影响世界的医生阿图•葛文德结合其多年的外科医生经验与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伤感而发人深省的故事,对在21世纪变老意味着什么进行了清醒、深入的探索。本书富有洞见、感人至深,并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路线图,告诉我们为了使生命最后的岁月有意义,我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作者选择了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书中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书中对“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作者推崇的理念,都穿插在故事中作出了详尽的说明,相信会给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中国社会以启迪。 众多专家、媒体推荐。创新工场CEO李开复:作为一名医生,阿图•葛文德关注的是医疗的局限以及人的尊严。作为凡人,我们都将面对人生的终点,《最好的告别》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新知》杂志主编苗炜:希望大家有机会能看看阿图•葛文德医生的著作,他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医学,知道医学的局限和可能。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这是阿图•葛文德最有力,也最感人的一本书。《自然》杂志:难得读到这样一本发人深省的书。 [编辑推荐] 亚马逊年度好书、《纽约时报》畅销书。 人终有一死,如何向死而生。“全球十大思想家”、美国著名外科医生划时代之作。 奥巴马、李开复、余华、刘瑜、苗炜力荐。 湛庐文化出品。

  • 沉重的肉身

    作者:刘小枫

    《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的叙事纬语从人民伦理转到自由个体伦理,主要围绕中欧两位当代作家的叙事,以探讨两种不同的个体自由伦理的差异。
  • 洞穴奇案

    作者:(美)彼得·萨伯

    《洞穴奇案》讲述的是五名洞穴探险人受困山洞,无法在短期内获救。为了维生以待救援,大家约定抽签吃掉其中一人,牺牲他以救活其余四人。借助这个假想公案,实际上反映了20世纪各个流派的法哲学思想,《洞穴奇案》既是法哲学专业领域寓言式的经典文献,又是大学跨学科通识教育的理想读本。《洞穴奇案》适合的读者是那些不热衷于给观点贴标签或猎寻虚幻、对严肃而有意义的论证充满兴趣的人。
  • 冰纹

    作者:(日)渡边淳一

    渡边淳一1993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医科大学毕业,医学博士。毕业后留校担任整形外科讲师。后弃医从文,于1965年以小说《列后整容》正式登上文坛,并获得“第12届新潮同人 杂志奖”。1970年《光与影》获“直木文学奖”。1980年《远方的落日》获“吉川英治文学奖”。据其划时代杰作《失乐园》改编的同名电影,获1997年国际戛纳电影节金奖。 渡边淳一著有50余部长篇小说,以及多部散文、随
  • 沉重的肉身

    作者:刘小枫

    全书收录了刘小枫的8篇随笔。 作为一个学者,刘小枫的每一部著作似乎总能在学界引起重大反响。刘小枫在这本书中用清新流畅的文笔解读了一批现代作家的经典之作,并通过复叙事使一个个沉淀在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伦理问题真正成了问题。毕希纳、昆德拉、卡夫卡、基斯洛夫斯基这些卓越的叙事思想家的叙事在刘小枫的喃喃复叙事中重新又鲜活了起来,呈现着它们敞开着的意义。
  • 不存在的女兒

    作者:金.愛德華茲

    中文版獨家序言、中文版獨家專訪 深刻描寫親情與倫理、謊言和罪衍、救贖和希望的超感人傑作 超越《追風箏的孩子》,另一個轟動全美的暢銷奇蹟 全美銷售迄今超過300萬冊驚人記錄 榮登全美各大銷售榜冠軍,包括Target.com(大賣場通路)、Amazon、Barnes&Noble書店、洛杉磯時報、出版人週刊、丹佛郵報、BookSense、北卡獨立書商協會排行榜、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邦諾書店、今日美國報、舊金山紀事報、BookStandard、尼爾森公信榜 Bookscan 邦諾書店(Barnes&Noble) 「發現新人獎」選書(但此作者8年前就已得過) 《今日美國報》年度選書(2005的書卻被選為2006年度之最,因為「有些好書需要過一段時間才會被人發掘」) 推薦序作者: 朱迪‧皮考特(Jodi Picoult,姊姊的守護者)、蘇.蒙克.奇德(Sue Monk Kidd,蜂蜜罐上的聖瑪利)、小野、李家同、洪蘭、陳藹玲 故事從一個大風雪的夜晚開始。醫生大衛親自為妻子諾拉接生,卻發現雙胞胎之一的女嬰患有唐氏症。為了不讓妻子面對女兒為心智障礙者的悲劇,大衛以善意的謊言矇騙諾拉女兒已夭折,誰知這個決定從此讓整個家庭變了樣。 太太諾拉無法走出失去骨肉的陰影,開始酗酒、外遇,只為了麻木自己都說不清的失落,獨子保羅則得不斷和雙胞胎妹妹的幽靈糾纏,換取父母的一點注意。大衛滿心愧疚不能言說,於是一頭栽進攝影,到處拍攝女嬰、女孩、少女,彷彿要為遠方的女兒留下成長記錄。 但是當年在場的護士卡洛琳並沒有按照大衛要求將小女嬰送到安養機構。在開車離去的途中,這位暗戀大衛的護士決定獨自把女嬰養大。她搬到另一個城市,隱姓埋名靠著兼差賺取生活費,用一己之力對抗不合理的教育體制,為女兒打造出一個溫暖有愛的家。 這兩個家庭形成了明暗的強烈對比,活著的保羅和「死去」的菲比;物質生活無虞唯獨不能坦誠以對的醫師,困苦艱辛但每分每秒都真誠勇敢的單親媽媽。多年以後,當卡洛琳與大衛重逢,她對他說:「你逃過了很多心痛,但你也錯過了無數的喜樂。」 保守秘密的人,被欺瞞的人,渴求父母關愛的孩子,因沒有子女而感到虛空難受的父母,漂泊流浪的人,居住定所的人,書中每個人跟命運掙扎奮鬥著,用力背起人生苦難重擔…… 作者的故事,寫盡了憂傷痛悔的心、拯救失喪的人,也描寫了掙扎於既往錯誤的人,是懷抱著何種真摯的情感。這本書太美了。 ——朱迪‧皮考特,《姊姊的守護者》作者 我好喜歡這個動人的故事。一開始就牢牢抓住讀者,引領讀者深深進入兩家人互相交疊的生命軌跡,再也不能回頭。可怕的秘密,控制著這兩家人。 ——蘇‧蒙‧奇德,《蜂蜜罐上的聖馬利》作者 這本書讓我全神投入,欲罷不能。 ——Sena Jeter Naslund,作家 引人入勝的小說,行文流暢優美。作者以豐厚的感情討論的家庭秘密的悲劇,挑戰愛情與救贖的界線。 ——娥蘇拉‧海吉(Ursula Hegi),作者 本書真是天賜好禮,作者以真智慧,真感情描寫家庭歷程,人生抉擇,謊言秘密,重生救贖。這部小說令我心感動,又叫我心得以完全。 ——盧安‧萊斯(Luanne Rice),作者 作者是天生高手!人心刻畫細膩緊湊… ——芝加哥論壇報 巨大的(文字)力量與情感,打動每個人… ——華盛頓郵報 萬千情緒上心頭,讀者翻頁的手指不能稍停… ——Bookmarks雜誌 作者寫就了一部觸動人心的戲劇,時空綿延廿五年,涵蓋兩家人… ——AudioFile 愛不釋手的暢銷好書,感人的家庭悲劇。父親超乎常理的行為連帶影響了每個角色,竟然使得他所愛的人陷入絕境。(情節中的)人性幽微與包容體諒,讓故事充滿希望,高度推薦。 ——Library Journal 讀者留言 我買到這本書(英文版),兩個週末就狼吞虎咽的讀完了,真是page-turner!這本書層次很豐富,除了諸多顯而易見的主題外,還可以定位為家庭療癒小說,華人普遍不知如何表達對家人的愛,看這本書應該會很有感觸,這是我的感覺,情緒有了出口。(台灣讀者) 謊言的代價是什麼?一個轉瞬間的起心動念,一個出於善意的生死欺瞞,改變了兩個家庭的命運。《不存在的女兒》觸及了許多非常根本的家庭問題:父親封閉沉默,母親尋找獨立,兒子在太多的不確定之中掙扎成長。短篇小說家出身的愛德華茲精雕細琢,使每一個章節都成為完整又充滿懸念的故事,彼此以謊言相繫。她的文字不故作矯飾,也沒有刻意煽情狗血,閱讀這本書的經驗像是看電影「斷背山」,胸口一直有什麼難以言說的東西沉沉壓著,一種無法簡單找到出口的哀傷。華人家庭向來壓抑,《不存在的女兒》證明這個課題其實舉世皆然,唯有愛與溫暖可以帶來救贖。(台灣讀者)
  • My Sister's Keeper

    作者:Jodi Picoult

    故事的主角叫安娜Anna。她的姐姐凯特Kate在2岁的时候被诊断出患有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了拯救这个孩子,安娜的父母通过体外受精方式生下了和姐姐有着完美基因配型的安娜。从安娜出生时为她的姐姐提供的脐带血细胞开始,每当姐姐的白血病一次又一次的复发,安娜就要不断的提供血液和骨髓来维持姐姐的生命。凯特16岁的时候面临肾衰竭的威胁,而唯一能挽救她的生命的就是肾脏移植手术,由于接受无血缘关系的人的肾脏的成功率不高,他们的家族里又没有适合的肾脏,安娜就需要为姐姐献出自己的一个肾脏,而那时候,她才13岁。然而安娜决定聘请一名律师,要从父母那儿解放自己的身体,赢得自己的“身体支配权”。她的律师亚历山大Campbell Alexander于是为她奔波上诉。 作者在接近尾声的时候才揭开了安娜控告她父母的原因其实是她的姐姐不愿意接受她捐献的肾脏。凯特说她不想再在医院里过她的日子了,她已经准备好了要接受死亡。案件以安娜获得了自己身体支配权为收尾。而就在安娜要宣布自己是否愿意为姐姐捐献出自己的肾脏的时候,她遭遇车祸,头部受伤,脑死亡。不过她的律师持有安娜授权的医学意向书,最终安娜的肾脏还是捐献给了她的姐姐。 结尾处凯特提及她对安娜的死的悲痛。她说她的母亲不断寻找安娜苏醒的迹象。她还说,每当她看到自己身上移植手术留下的深深的疤痕,她就永远不会忘记她的小妹妹。
  • 廊桥遗梦

    作者:(美)罗伯特・詹姆斯・沃勒(Waller

    古老的廊桥,孤独的远游客。两颗中年人的心渐渐贴近,撞出火花,寻觅已久的灵魂找到了永恒的归宿。这段不了的情缘,因世事的羁绊而无奈分离。年复一年的缠绵思念,漂泊感伤的流浪情怀……刻骨铭心,凄婉绝伦…… 《廊桥遗梦》(原名《麦迪逊县的桥》)是美国作家兼摄影师R.J.沃勒的最新力作,问世后引起轰动,高居美国各大报刊畅销书榜之冠,目前销量已近千万册。此书为何受到青睐?当今美国人有着怎样的心态?读完中译本也许会找到答案。
  • 空中庭园

    作者:角田光代

    《空中庭园+这一生再也不会有的奇遇(套装共2册)》包括2本。 《空中庭园》内容简介 :家是爱与温暖的源头。但是,家同时也是酝酿仇恨与决裂的碎心之地!我们家的家规是:任何事情都要摊在阳光下。然而,生活其实隐藏着许许多多无法向家人开口的秘密。为了掩盖这些事实,只好订下“开诚布公”的家规,只要躲在这把保护伞下,家人就不会彼此猜疑了。 《这一生再也不会有的奇遇》内容简介 :每个人的年少时代,都会经历一段彷徨忧闷的时光。如果没有愚见春香,洋介的十七岁暑假会一如往常般沉闷无趣,所有生动葱茏、热情喜悦的瞬间,都只能成为遥远的梦境。 如果没有遇见春香,如果没有春香留下的纸飞机和信,洋介不会那么认真地审视自己的心灵,不会那么投入、勇敢、坚持、盛放,从容地走向将来。
  • 姐姐的守护者

    作者:朱迪·皮考特

    《姐姐的守护者》内容简介:13年来,凭借基因技术来到人间的安娜,不断向身患白血病的姐姐供应血液、白血球、骨髓、干细胞,现在,姐姐需要一个肾脏。无法忍受再做“姐姐的药”,安娜将父母告上了法庭,要夺回身体使用权。全球畅销作家皮考特以这部饱含争议而凄婉哀伤的小说,震撼了全球读者…… 点击链接进入: 《第十层地狱》 《换心》 《姐姐的守护者》
  • 姐姐的守护者

    作者:[美] 朱迪·皮考特

    安娜的姐姐凯特两岁时罹患严重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安娜的父母为了给凯特治病,通过先进的基因技术孕育并生下了与凯特的基因完美配型的小女儿安娜。从第一管脐带血开始,十三年来,安娜不断地向凯特捐献出脐带血、白血球、干细胞、骨髓……现在,凯特的肾功能衰竭,父母要求安娜捐献一个肾脏给姐姐。 无法忍受再被当成药量的安娜决定反击她的父母。 安娜在报上看到律师坎贝尔的信息,她卖掉爸爸送给自己的金项链,在哥哥杰西的帮助下找到律师事务所,请求坎贝尔做她的律师,她要控告自己的父母,控告他们夺走她的身体使用权。
  • 伦理学简史

    作者: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

    《伦理学简史》是为英美国家大学本科学生提供伦理学的历史背景和视野的伦理学史书,具有通俗性和研究性的双重特征。书中作者坚持历史主义和普遍主义的立场,简明地阐述了荷马、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路德、霍布斯、休谟、康德以及现代西方的伦理思想。 《伦理学简史》不仅对当代哲人的思想研究有着它的特殊价值,更重要的是,它确是一部难得的有关伦理思想或者说哲学思想的史书,它是一部充满了哲学睿智的好书。《伦理学简史》不仅能使你获得哲学的知识,而且使你的思维得到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