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LOGO

  • No Logo

    作者:Naomi Klein

    With a new Afterword to the 2002 edition. No Logo employs journalistic savvy and personal testament to detail the insidious practices and far-reaching effects of corporate marketing—and the powerful potential of a growing activist sect that will surely alter the course of the 21st century. First published before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protests in Seattle, this is an infuriating, inspiring, and altogether pioneering work of cultural criticism that investigates money, marketing, and the anti-corporate movement. As global corporations compete for the hearts and wallets of consumers who not only buy their products but willingly advertise them from head to toe—witness today’s schoolbooks, superstores, sporting arenas, and brand-name synergy—a new generation has begun to battle consumerism with its own best weapons. In this provocative, well-written study, a front-line report on that battle, we learn how the Nike swoosh has changed from an athletic status-symbol to a metaphor for sweatshop labor, how teenaged McDonald’s workers are risking their jobs to join the Teamsters, and how “culture jammers” utilize spray paint, computer-hacking acumen, and anti-propagandist wordplay to undercut the slogans and meanings of billboard ads (as in “Joe Chemo” for “Joe Camel”). No Logo will challenge and enlighten students of sociology, economics, popular culture,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marketing. “This book is not another account of the power of the select group of corporate Goliaths that have gathered to form our de facto global government. Rather, it is an attempt to analyze and document the forces opposing corporate rule, and to lay out the particular set of cultur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that made the emergence of that opposition inevitable.”—Naomi Klein, from her Introduction
  • Logo Font & Lettering Bible

    作者:Leslie Cabarga

    作为一位平面设计师,为什么一定要依赖那些已有的字体、用别人的图形——如果你能够创造自己的标志、字体和书写的话。莱斯利·凯巴加是畅销书《设计色彩组合指南》的作者,他写作了这本字体方面的教科书,既适用于那些富有经验的平面设计专业人士,也可供初学设计者使用。在本书中你将学到:·用传统方式和电脑软件绘制富有创意的标志设计·对高质量字体和标志设计的敏锐体察;·设计你自己的定制字体;创办赢利的标志、字体和书写设计事业;在标志、字体和书写方面,这是目前为止最为全面的论述!本书阅读轻松、浏览有趣,图例丰富,使得学习字体设计成为乐事。它提供了从开始到完成的所有信息,这正是你在今天竞争激烈的设计市场要获得成功所必需的。 这本书里面有你没有想到的各种事情——即使你最大胆的想像也从未想到过,在字体和标志方面你需要知道这些。这是低端和高端两类设计上一本疯狂而又不可缺少的纲要之作。——西莫尔·切瓦斯特 这是一本非常个性化的书,超越了一般的程序手册,在别的地方你很难找到这样的实用信息。我喜欢书中时而来一点真真假假、疯疯癫癫的调侃,它对于字体很严肃,但丝毫不古板。——马修·卡特 20世纪的凸版照相和快照,数字字体和电脑绘制的技术潮流,在这二者之间,本书搭建了一座急需的桥梁。莱斯利·凯巴加将字体和书写设计的所有传统法则融合了起来,并将它们应用到我们今天的工作方式上。——迈克尔·多里特 这本书澄清了如今在字体设计排版方面的种种喧闹混乱,显示了怎样让字体书写为几乎所有的目的服务。凯巴加的风格、精力和幽默感,使得他的这本书成为我所见过的最全面的字体和书写指南。——罗杰·布莱克
  • Logo的文化史

    作者:钱定平

    Logo是什么?它有什么念义?它是如何形成、如何发展演变的? 现代人生活在logo的海洋之中,每天触目皆是的,莫不是形形色色的logo,但却很少有人去思考logo背后的文化含义及其发展的历史。本书作者查阅了各语种的大量文献资料,并游目于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万千互联网页,爬罗logo的文化渊源及演进,挖掘古老文明中的logo意向,罗列中世纪以降的上至帝王,下及平民的logo意识,为读者编织出作为文化符号的logo的跨文化发展之网。作为logo文化研究的开创性读物,读者阅读本书,能够在广阔、宽泛、人性、艺术和历史的氛围中去触摸、熟悉logo的文化与历史,进而获取新的知识,得到莫大的精神享受。
  • 超越LOGO设计

    作者:David Airey

    《超越LOGO设计:国际顶级平面设计师的成功法则》收录了国际顶级平面设计师DavidAirey的超人气博客中最受欢迎的设计案例,其中的每个案例都极具启发性和参考价值。作者在书中分享他职业生涯中的经验点滴,除了告诉你如何设计一个经得起时代考验的品牌标识,还详细地介绍了赢得客户的沟通技巧。 书中收录了许多经典LOGO的成功创意,包括Kellog.s(家乐氏)、TIME(时代杂志)、FedEx(联邦快递)、YellowPagesTM(黄页)等知名品牌的设计。凭借多年实战经验,David归纳出25条L。GO设计的成功法则,这些诀窍,可以帮助你达成目标,设计出不同凡响的品牌标识。
  • NO LOGO

    作者:Naomi Klein,娜歐蜜.克萊恩

    時尚/LV;運動/Nike;電腦/IBM……,眼下我們生存的時代,品牌形象代表一切,連小學生也懂得要用名牌。要表現自己的專業、品味、社經地位,就要消費特定的產品,不管你是否真喜歡其品質。獲得消費者的品牌認同,就等於獲利的保證,於是新創的品牌虎視眈眈,欲取市場第一品牌之位而代之。至於沒有顯赫招牌的產品,往往價美物廉還是乏人問津。 知名品牌挾著雄厚的資本、強勢的行銷能力、全球運籌(global logistics)的經營觀念,令其產品席捲全世界。一種產品行銷全球,創造了後現代的國際風格,統一了世人的消費觀,卻斲傷了異文化的豐富性。全球性的公司聲稱要支持文化的多樣性,其實他們所謂的「多元文化主義」只是生產更多的產品,讓消費者有較多的購買選擇。 而在知名品牌風光行銷全球的背後,是許多不為人注意的勞工。他們其中的大多數人無法分享公司的鉅額利潤。當某位大老闆被問到,他付出的薪水是否足以讓員工「維持生活」時,他答道:「這想法聽起來很好,但沒考慮到商業世界的現實狀況。」這些員工只能慶幸自己不是第三世界裡被剝削的女工,做一雙天價的Nike球鞋或一件時尚必須的產品只能賺到幾毛錢。 事實是,消費文化全球化所裨益的對象,侷限在資本家、中心國家,卻造成社會與社會間經濟實力的落差日漸加大,更使得文化的創造力漸趨枯竭。所幸,反動之勢已逐漸醞釀。人們注意到工廠裡被剝削的勞工,也擔憂非主流文化正逐漸消失,因而積極採取反制行動。全球化浪潮在二十世紀末淹沒世界,勢不可擋,但反全球化的能量在新世紀初正蓄勢反撲。 本書作者Naomi Klein被《泰晤士報》譽為「可能是三十五歲以下對世界最據影響力的人士」,她在《No Logo》一書中剖析知名品牌如何征服世界,對此現象提出深刻反思,也分析反全球化的風潮將如何反撲。本書在國外廣受書評家與讀者好評,為身陷品牌意識泥淖的現代人不容錯過的好書。
  • NO LOGO

    作者:[加] 娜奥米·克莱恩

    品牌、LOGO、广告和赞助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无孔不入……在当下的中国,品牌和广告无所不在,存在于各种公共空间里,无论是电视、报纸、户外、电梯、大堂还是洗手间你都能看见企业广告。 《NO LOGO》一书,让读者大众看到这些打造品牌的跨国企业背后,出现了什么样引人讨伐的勾当。本书主要探讨全球化的黑暗面、探讨跨国企业如何将品牌不断地深入消费者的私领域、探讨跨国企业如何剥削第三世界的人民以图自身利润。此书中剖析知名品牌如何征服世界,对此现象提出深刻反思,也分析反全球化的风潮将如何反扑。反对LOGO就是向NIKE这样的跨国大公司争取工资、争取工作、争取公共空间。 这本书促生了一个新族群,NONO族,即远离和唾弃名牌,不靠名牌来显示社会地位,他们提倡简约,崇尚自然,回归纯真的“新节俭主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