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世纪

  • 哥特史

    作者:[拜占庭] 约达尼斯

    公元375-568年,被称为欧洲历史上的民族大迁徙时代。在此期间,众多以日耳曼人为主的蛮族部落入侵罗马帝国,并将其摧毁。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先后建立起了数十个日耳曼人的“民族国家”,给欧洲未来的政治版图打下了基础。这段历史上承罗马帝国,下启中世纪,因而具有及其独特的重要性。
  • 大裂变

    作者:阿夫纳·格雷夫

    在中世纪前期各方面都明显发达予欧洲的穆斯林世界,为什么后来却走向了与欧洲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甚至到现在,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仍然落后于欧洲?无数的社会科学家试图对这个历史之谜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综合运用了经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各学科的方法,通过案例研究和历史分析,对中世纪后期东谣方的大分叉给出了制度上的解释。本书是制度经济学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堪称经典。
  • 中世纪的衰落

    作者:[荷兰]约翰·赫伊津哈

    《中世纪的衰落》研究的是十四、十五世纪的历史,研究的是中世纪文明的结束阶段。作者正是本着上述观点,试图真正理解凡·艾克兄弟及其所处时代,亦即试图从它与当时时代生活的联系中来理解。而现实已经证实,那个时代文明的种种形式中所共有的一点,就是它们均与过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更甚于它们与正孕育的未来的联系。因此,那个时代取得的辉煌成就,不单对艺术家用如此,对神学家、诗人、史学家、君王和政治家也是如此,都应被当作是对过去的完善与终结,而非新文化的前奏。
  • 不列颠诸王史

    作者:【英】蒙茅斯的杰佛里

    《不列颠诸王史》讲述了不列颠所有国王的事迹,从第一位国王布鲁图斯一直到卡德瓦罗的儿子卡德瓦拉德。《不列颠诸王史》内容丰富,叙述有条理,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不列颠,最美丽的岛屿,屹立在西面的大洋之上,位于法兰西与爱尔兰之间。它南北长达八百英里,东西跨越二百英里,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着一切生活资料。
  • 试谈另一个中世纪

    作者:[法] 雅克·勒高夫

    《试谈另一个中世纪--西方的时间劳动和文化》收录了负有盛名的法国的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的关于中世纪的研究文章,论及西方的时间、劳动和文化等概念,通过这些研究来审视中世纪社会的历史。作者结集展现这些文章是想对后工业时代西方的历史人类学的建构有所贡献,为中世纪历史的研究提供坚实的元素。
  •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

    作者:[法] 雅克·勒戈夫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问题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历史学研究的一个中心。《中世纪的知识分子》这本书在这方面具有开拓之功,1950年代出版后曾在西欧引起强烈反响,从而引发了史学界研究知识分子问题的热潮。这里所说的“知识分子”,是一个特定概念,主要指中世纪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从事精神劳动、以教学为职业的教士。全书考察了这一特殊类型的“手工劳动者”的产生、演变、分化及最后从历史舞台上消失,结合有关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尤其是大学的发展情况,叙述脉络清晰,文笔要而不繁,被公认为西方当代优秀的史学著作。
  • 美第奇家族

    作者:保罗·斯特拉森

    《美第奇家族》是一部讲述欧洲历史上最为奇异和最具影响力的家族兴衰的书,其故事绵延四个世纪。跟踪着他们的财富,从开始时的卑微到依靠他们强大的银行网络以及政治贵族的发迹直至衰败——《美第奇家族》叙述了一段充满抱负、荣耀、权力以及金钱恩惠的传奇。 《美第奇家族》是一部优秀的有关权力、金钱和野心的故事,是这个最为传奇的家族兴起而成为欧洲最强大家族之一的一部令人目眩的历史。在一个目睹了古老的经典学问再生的时代背景上,也就是人文主义渗透艺术和科学,以及炼金术、占星术和数字命理学的“黑暗”知识的时代,保罗·斯特拉森探索了美第奇家族在佛罗伦萨极具戏剧性的崛起和衰落,以及这个家族曾经大力资助和鼓励过的意大利文艺复兴。 在叙述中交织着众多伟大的文艺复兴艺术家的生平故事,他们与美第奇家族有着密切的交往,包括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多那太罗,以及科学家伽利略、米兰多拉等。 在这部引人入胜的研究专著中,保罗·斯特拉森同样追踪了在佛罗伦萨以外取得成功的美第奇家族成员的命运轨迹,包括两位美第奇教皇和凯瑟琳·德·美第奇,后者成了法兰西皇后,在三个动荡的执政期间扮演过主要角色。这本文笔生动、富有可读性的著作,以美第奇家族在争取被承认为欧洲王室的努力中衰落而光荣落幕。 《美第奇家族》是一部讲述欧洲历史上最为奇异和最具影响力的家族兴衰的书,其故事绵延四个世纪。跟踪着他们的财富,从开始时的卑微到依靠他们强大的银行网络以及政治贵族的发迹直至衰败——《美第奇家族》叙述了一段充满抱负、荣耀、权力以及金钱恩惠的传奇。
  • 剑桥插图中世纪史

    作者:罗伯特·福西耶

    本卷是近年来关于中世纪世界最准确的总体介绍的第一部分。三卷本的每一卷都附有丰富的图片、大量相关的地图和表格,并提供了学术研究和分析的综合成果。本书译自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英文版译自法语原文,英文版为英语读者做了全面修改。   第一卷涉及中世纪时代的开始阶段,这个时期不仅以变革、瘟疫和世俗斗争为标志,而且以教会迅速兴起、拜占庭帝国日益重要和繁荣的加洛林文艺复兴为特点。本卷对原罗马帝国的东、西部进行了全景式考察,并通过大量彩色图片展示了其艺术遗产。书后附有参考书目,以便为普通读者或对这个时代进行研究的教师和学生进一步深入探讨提供帮助。   另外两卷涉及950 年至1250年和1250年至1520年的中世纪史。   简体中文版的《剑桥插图中世纪史950~1250年》和《剑桥插图中世纪史1250~1520年》也将陆续出版。   主编罗伯特·福西耶(Robert Fossier)是巴黎第一大学中世纪史教授。
  • 十字军东征――以耶路撒冷之名

    作者:(法)Georges Tate

    很久以前,欧洲和亚洲,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各占人类的一半世界,互不往来。11世纪 末,欧洲的基督教徒向东进发,为了收复圣地耶路撒冷,以上帝之名征讨伊斯兰教世界。这 举着十字架的军队,进占城市,屠杀不信基督的人。伊斯兰教徒不甘受害,起而反抗,也要 打一场圣战。十字军东征,以巩固信仰;伊斯兰教徒反击,以捍卫家园。一幅幅壮阔遥远的 战争画面,一段段抹不去痛苦的回忆……
  • 欧洲中世纪简史

    作者:朱迪斯.贝内特,等

    欧洲中世纪,过去曾经被我们认为是在愚昧的教士主宰之下的“黑暗时代”,“半梦半醒的一千年”。20世纪的史学家们已经终结了这一神话。在当代英语世界,《欧洲中世纪简史》是一本准确、权威的中世纪史入门佳作。它以清晰的线索、全面的描述让读者看到了中世纪的光明与活力。 作者将中世纪史析为早期(500—1000)、中期(1000—1300)、晚期(1300~1500)三阶段。在第一阶段,罗马皈依基督教之后,古典文化与基督教文化、日耳曼文化相融合,促成了欧洲的诞生。查理大帝一度雄霸西欧。第二阶级是中世纪的盛期,经济起飞,城市兴起,政治文教发达,三百年问精彩叠现。第三阶段两百年,教廷分裂,英法百年征战,哀鸿遍野,疫病流行,一片颓败之势。而瘟疫过后,欧洲文化重又焕发生机,宗教革新,文艺复兴,科学革命,“理性时代”的近代欧洲呼之欲出。 本书由霍莱斯特教授始作于20世纪60年代,此后不断修订,内容与时俱进。霍莱斯特逝后,擅长妇女史的贝内特教授继续增补此书。第十版保持了原作结构上的平衡,叙述简明扼要,而且在社会文化史方面,内容更为丰富。
  • 走出中世纪

    作者:朱维铮

    本书二十年前初刊至今,影响持久不衰,亦曾被译为英文,广泛流传。现经作者校订原作,增补大量内容,并从更能彰显历史时空连续性的角度,调整编次,从而成为较初刊更加完整精到的名家名作。与本书相关之《走出中世纪二集》也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近期推出。……
  • 中世纪文明

    作者:雅克勒高夫

    《中世纪文明(400-1500年)》是著名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的主要著作之一。《中世纪文明(400-1500年)》概述了欧洲中世纪1000多年的文明史,对封建社会的物质文明、人际关系、社会发展情况、人类心态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这一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及艺术、科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勒高夫认为,中世纪本身是一个独立的文明,与希腊—罗马时代及现代有明显分别。
  • 中世纪的城市

    作者:(比利时)亨利·皮雷纳

    本书是比利时历史学家亨利·皮雷纳重要的中世纪城市史著作。1925年首次在美国以英文出版。作者将“城堡论”与“市场论”相结合,认为城市是商人围绕设防地点——城镇和城堡——的聚居地,在城市起源问题上立一家之言,颇具影响。 中世纪城市的起源问题在19世纪及20世纪初曾引起西方历史学家很大的注意,提出了很多理论:如“罗马城市论”、“世袭领地论”、“马尔克论”、“城堡论”与“市场论”等。亨利·皮雷纳(Henri Pirenne)将“城堡论”与“市场论”相结合,认为城市是商人围绕设防地点——城镇和城堡——的聚居地,立一家之言,颇具影响。
  • 封建社会(上、下卷)

    作者:(法)布洛赫

    《封建社会(套装上下册)》是研究封建社会的一部综合性巨著,它包括了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心态等诸多结构。他明确地认为封建主义是一种社会类型(a type of society),并把它和日本的封建社会相比较,所以说他研究的是封建社会形态也是可以的(当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那种社会形态学说)。书中大量论述的是西欧的封建君臣关系、封土制、封建贵族等级等政治内容。
  • 中世纪的秋天

    作者:(荷兰)赫伊津哈

    《中世纪的秋天》研究14世纪和15世纪的欧洲文化史,以北欧的法国和与荷兰文化为重点;描绘欧洲基督教文化在古典文化、人文主义中的自我更新。这段时间的欧洲社会风云激荡,十字军东征尚未收场 神秘主义蛊惑,人文主义萌芽,文艺复兴滥觞,宗教改革酝酿,这是一个历史大变动的时期。 本书重点展示骑士精神、宗教生活、爱情与色情、死亡的恐惧、文学与艺术;重中之重是文学与艺术的赏析、比较、评述;亮点有多彩的生活画卷、璀璨的群星、传世的作品和死亡的幻象。 本书将论辩置入事实的陈述和作品的分析中,读者可以鉴赏到40余幅图和数十部诗文著作,了解到那并不“黑暗”的中世纪末期的文明。作者的结论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并非黑白分明的两个时期,文艺复兴在中世纪中萌芽,中世纪孕育了古典主义、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北欧的文艺复兴有别于南欧即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 拜占廷

    作者:(法)卡普兰 郑克鲁

    《拜占廷》以画册形式展现这一建立于330年的罗马帝国新都城。《拜占廷》展示了作为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中心的数个世纪的辉煌,直至在1453年被外族推翻。
  • 图说中世纪服装

    作者:田中天,F.E.A.R

    《图说中世纪服装》以趣味且詳盡的大幅圖解方式,依王公貴族、騎士、神職者、商人等職業分門別類介紹屬於他們的服裝。除了服裝的變遷之外,書中也有服裝造型、材料、製作方式、飾品等方面的相關介紹。
  • 中世纪的思维

    作者:(美)亨利·奥斯本·泰勒

    本书为史学名著.主要探讨中世纪思想情感发展的历程及其特征,全面概括了中世纪思维形成的过程和机制.
  • 1453

    作者:罗杰·克劳利 (Roger Crowle

    本书是罗杰·克劳利著名的“地中海史诗三部曲”之一。 1453 君士坦丁堡的战火,两个文明的撞击 《今日美国》夏季最佳图书 《旧金山纪事报》夏季最佳图书 克劳利引人入胜的叙述……读之更像生动的小说。人物……描摹极其细致,全都是基于历史文献,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洛杉矶时报》 克劳利对君士坦丁堡攻城战的重述极富戏剧性,激动人心。 ——《旧金山纪事报》 出神入化……罗杰•克劳利为一个古老而永远引人入胜的故事注入了新活力。《1453》融合了军事史的令人着迷的细节和对宗教意象的丰富指涉,这些意象对战争的双方都有极大影响。 ——《经济学人》 节奏轻快,是了解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间长期敌对关系的入门必读书。 ——《科克斯书评》 拜占庭帝国的千年都城君士坦丁堡一直是西方世界的中心和基督教世界抵御伊斯兰世界的堡垒。但在1453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集中了伊斯兰世界的力量,力图攻克这座城市。1453年4月,八万名装备了新式武器的穆斯林战士开始攻城,而守城的是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堡十一世麾下的区区八千名基督徒士兵。在一连数周的炮火之后,城市轰然陷落,这一事件改变了世界,也标志着拜占庭的灭亡和中世纪世界的终结。《1453》背后的研究无可挑剔,它是一个讲述勇气、残忍、技术革新、忍耐和运气的生动而跌宕起伏的故事。但它同样是当下的故事,是将中东的对抗与现代世界连接起来的一系列事件中的关键链条。
  • 殘酷的處刑史

    作者:桐生操

    處刑台帶給人的刻板印象已經根深蒂固,但是死在處刑台上的眾多生命,並非全都是罪有應得,並非所有遭到處決的人,都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死罪。 事實剛好相反,有些人是因為沒有逢迎當時的掌權者而死、有些人是因為思想被指控為異端而死、有些人是因為忤逆了當時的時代潮流而死……甚至有許多人根本沒有犯罪,還是被送上處刑台而葬送了性命。 在本書篇幅中,大致區分為古羅馬、搜捕女巫、倫敦塔、法國處刑廣場等四個章節,處刑台所上演的生死劇,絕非與我們毫無相干的軼聞趣事,而是讓你我深刻反省的機會。 因為在你和我的內心深處,都存在著人類最深沈的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