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欧洲研究

  • 拉丁与日耳曼民族史

    作者:[德] 利奥波德•冯•兰克

    《拉丁与日耳曼民族史》是德国19世纪史学大师利奥波德·冯·兰克的第一部著作,所反映的是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拉丁与日耳曼各民族的历史。作者兰克详细地论述了这一时期西欧各国的政治、军事和外交,以及各国统治者之间的勾心斗角,作者的目的是力图找出从“民族大迁徙”时期开始拉丁和日耳曼民族的统一性。作者认为,历史的目的是评判过去,教导现在,以警示未来。在本书中,兰克详细地论述了法国和西班牙、意大利之间的战争,以及奥地利的马克西米利安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兰克史学思想的代表著作,其核心思想是重视原始资料的利用和考辩,同时尤其重视政治史的挖掘和重建,对于我们了解欧洲中世纪的民族融合与斗争、中世纪欧洲的国际关系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卓越的论述。
  • 十九世纪欧洲史

    作者:[意大利]贝内德托·克罗齐

    贝内德托•克罗齐是20世纪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文学批评家、政治家。本书叙述和分析了1815年(拿破仑滑铁卢战败后)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欧洲(主要是西欧)的百年历史,行文流畅,语言生动,发人深省的精辟见解俯拾即是。
  • 威尼斯与阿姆斯特丹

    作者:[英]彼得•柏克

    本书是剑桥大学文化史教授彼得·柏克的著名学术专著《威尼斯与阿姆斯特丹》(第二版)的中译本。该书考察了欧洲近代早期两个大城市的精英或统治集团。书中,柏克描述了这些精英及其相似之处与差异,借此揭示了产生这些精英的社会并剖析了17世纪正在发生的一些大变动。
  • 中世纪的城堡

    作者:[美] 玛丽莲·斯托克斯塔德

    城堡远不止是有围墙和塔楼的堡垒,它是社会控制的工具,是能力、权威和财富的象征。 玛丽莲·斯托克斯塔德作为这方面的专家,将生动的叙述与原始文献结合起来,向我们展示了城堡在社会生活及战争中的角色与功用。30幅图片给我们生动可见的参考,20个人物的传略则让我们一窥这些建筑的建造者和主人的日常生活。7篇原始文献叙述了城堡生活——从城堡防御到城堡的宴会。
  • 麦考莱英国史1

    作者:托马斯•麦考莱

    英国19世纪史学家麦考莱所著《英国史》,是西方浩繁史著当中至为辉煌的作品之一。休谟《英国史》的姊妹篇。该书着重记述自1685年詹姆斯二世即位至1702年威廉三世逝世17年间的历史。麦考莱认为光荣革命是最成功的妥协,是一次幸福革命,而且是最后一次革命。他呼吁英国人民满足于现状,维护现存制度。第一卷内容为:从历史的黎明到詹姆斯二世权力的顶峰,本卷时间跨度最长,讲述从历史的黎明到蒙茅斯叛乱失败。主要内容依此为:英格兰,复辟与党争,经济与社会,詹姆斯的新政,詹姆斯的胜利。
  • 不折之鹰

    作者:[英]哈莉克·科汉斯基

    这是一本关于二战的长久以来缺失的作品。 波兰二战史——解读二战的别样视角 在我们的教科书中, 波兰只是拉开二战帷幕的第一个受害者, 但波兰人后来在二战中的经历,你绝对想不到。 是骑兵和坦克的惨烈对决,还是别有用心的精心宣传? 是一场民主对极权的正义战争,还是小国的利益可以被牺牲? 波兰后裔告诉你一个截然不同的 他们眼中的二战 2012年《经济学人》最佳历史图书 这是一只苍蝇反抗两个巨人的战斗。——切斯瓦夫·米沃什 波兰到底经历了些什么?这成为二战史的一大空白……直到哈莉克·科汉斯基写出了全面的英文版波兰二战史,才成功填补了这个空白。——《经济学人》 一部杰出而宏大的作品……她能同时在个人的故 事与更宏观的主题之间转换得游刃有余。 ——安妮·阿普尔鲍姆,《古拉格:一部历史》作者 科汉斯基通过引人入胜的细节讲述了波兰20世纪的历史故事,从1919年现代波兰的重生到1989年的苏联解体。……科汉斯基对战时波兰身处纳粹德国和苏联之间的痛苦挣扎、备受折磨的描述是一大亮点。——丹尼尔·福特 《华尔街日报》 一直以来,人们对战时的波兰有所误解,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让人望眼欲穿。哈莉克·科汉斯基的研究可谓正当其时……她的作品一定会受到读者的广泛青睐。——诺曼·戴维斯 《纽约书评》 波兰的二战经历迥异于任何其他国家,没有第二个国家被轴心国和盟军双方都侵略过:波兰的西部变为纳粹德国的附属,东部并入了苏联。书中以不同于以往盎格鲁-撒克逊式的“正义战争”来解读二战,而波兰人的观点可能更触及国际政治的本质。 作者的父母和整个家族都生长在波兰,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毁灭了他们的生活,不仅让他们家族,也让整个波兰民族堕入灾难,颠沛流离。科汉斯基女士的这本书不仅记录了波兰的命运,也记录了家族的迁徙,二者融为一体。
  • 記憶所繫之處

    作者:Pierre Nora,Christia

    《記憶所繫之處(全套3冊不分售)》Les Lieux de memoire 這是一個法國之所以成為法國的歷史。 原本艾菲爾鐵塔只是一座平凡的建築物、普魯斯特原本被視為一個三流作家,七月十四日能不能算是法國國慶也被質疑。但在歷史的變動與解釋中,模糊的法國 形象逐漸成形,不只在法國人心中,甚至在全世界人的心中,艾菲爾鐵塔拔地而起,伴隨著馬賽曲的伴奏、瑪德蓮的香氣、藍白紅的照耀,也隨著環法自行車賽一台台單車在地圖上一再畫出法國疆域,如今我們所認識的「法國」才終於出品問世。換句話說,這不是一本告訴你艾菲爾鐵塔多高,或者瑪德蓮蛋糕如何製作的書;這是一本試圖告訴我們,在歷史迷霧中,今日法國如何出現。 「記憶所繫之處」(lieu de memoire)這個詞彙為法國史學大師皮耶諾哈(Pierre Nora)所創,他將之定義成:一種物質或非物質實體,經由人類或時間轉變,而成為一個社群的象徵性遺產。就我們當代人而言,艾菲爾鐵塔、馬賽曲、普魯斯特便是這樣的「記憶所繫之處」。但皮耶諾哈不是要再次強調這些觀光景點的美好,而是要藉由這些令人魂牽夢縈的所在,追溯其歷史,傳達那背後豐富眩目的多線故事,如何在歷史與記憶的糾纏過程中,塵埃落定,成為現在的模樣、成為人們朗朗上口的典故。 在學者的眼中,《記憶所繫之處》是一種影響深遠的歷史觀念,但它也同時是一種最精采的故事寫法。它在毫不與事實妥協的狀況下,將我們習以為常的觀念或地點,抽絲剝繭成千頭萬緒的離奇故事。例如,環法自行車賽如何在不同年代修改比賽路線,以符合不同年代的政治需求。普魯斯特對於法國小生活小日子的細緻描寫,如何曾經被視為墮落頹圮,而又翻案成法國最偉大的作品。這些充滿衝擊與張力的精采法國歷史,竟也同時是本世紀最偉大的史學著作。 本書原本共有三大卷,七大部,收錄一百三十多篇文章,編撰者皮耶諾哈本人與本書譯者戴麗娟兩人一同討論,選出九篇對於台灣讀者特別有意義的文章,希望能經由這些經典論述,為我們打開真正理解法國迷人文化的第一扇窗戶。 裝訂特色:本套書共三冊,選用法國國旗藍白紅三色作為封面底色,在書盒內依序排列成法國國旗。封面封底皆採用打凸設計,三冊分別打上:馬賽曲樂譜、艾菲爾鐵塔以及普魯斯特,運用法國為人熟知的文化象徵,表現法國文化的低調與細緻,更添經典收藏價值。 本譯作榮獲法國在台協會、法國國立圖書中心(Centre National du Livre)之翻譯與出版獎助 專業推薦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兼中研院副院長 王汎森 政大歷史系教授 呂紹理 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 吳叡人 前清華大學副教授 陳傳興 以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作為一部後民族主義的民族史傑作,《記憶所繫之處》中文選譯本的問世,無疑將會為缺乏理論意識的臺灣史學界帶來衝擊與啟示。」-吳叡人(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各方好評 「一本具有權威的鉅作,定義了法國的樣貌。」《泰晤士報文學副刊》 「一部非凡的成就……(書中收錄的文章)如鑽石般閃爍。」《新共和雜誌》 「《記憶所繫之處》的出版,讓我們終於能擁有為了解析、詮釋和頌揚法國魅力及其歷史最重要、最具野心的作品。書中收錄的長篇論文,詳細又發人省思,讓讀者獲得愉快的閱讀經驗。」《洛杉磯時報週日書評》 「這本迷人又獨特的作品,幾乎談論了法國的所有事物,從法國國歌「馬賽曲」的由來,到聖女貞德在法國集體記憶中如何改變她的地位,都是談論的對象。甚至連巴黎鐵塔也閃耀出令人驚奇的新面貌。」《芝加哥論壇報》
  • 狄更斯讲英国史

    作者:(英)查尔斯·狄更斯

    《狄更斯讲英国史》讲述了从公元前50年到公元1689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之间的英国史,包括亚瑟王、百年战争、都铎王朝、血腥玛丽、伊丽莎白一世、亨利八世等重要时代和人物的兴衰。《狄更斯讲英国史》虽为历史书,但狄更斯使用了更为风趣、更具故事性的文学写作手法,诙谐幽默的风格和讽刺口吻贯穿全文。通过讲述历代君王的沉浮,作者也表达了一种世事难料,繁华落尽,一切终将归为尘土的超凡心境,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真谛。更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大力推荐,艾丽丝•门罗认为《狄更斯讲英国史》是自己的启蒙书。 《狄更斯讲英国史》尽量保持了原文的叙事风格,以讲故事的口吻传达狄更斯的意图,并配以大量精美的图像资料。还为读者提供了详尽、谨慎的注解,以供有兴趣深入了解英国史的读者查阅、参考。 编辑推荐: 1.史上最经典的英国史版本之一,再版数次,并被多所英国名校选为历史教材,堪称英国本土最受认可的历史版本。2.观点犀利,不粉饰、不做作。狄更斯毫不掩饰个人倾向,甚至偶有激进言论,嬉笑怒骂,酣畅淋漓。3.全书文学色彩浓郁。在保持较强学术性的同时,叙事充满故事性,阅读体验极佳。4.精美插图,全彩印刷,阅读体验极佳。 书评: 《狄更斯讲英国史》几乎是狄更斯创作水平的巅峰,朴实的语言、犀利甚至沉重的讽刺、耐人寻味的细节在这里融为一炉。他无意迎合年轻读者,也无意借古讽今。他的英国史不无偏见,却因激进和主观更受欢迎。——英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主持人David Starkey
  • 旧欧洲新欧洲核心欧洲

    作者:尤尔根·哈贝马斯,雅克·德里达,翁贝托·

    二〇〇三年五月三十一日,在哈贝马斯的精心策划下,德国大报《法兰克福汇报》发表了他和德里达共同署名的文章,谈伊拉克战争之后的欧洲再生。法国《解放报》发表了法文版本。同一天,美国知识分子罗蒂,在《法兰克福汇报》的主要竞争对手《南德意志报》上发表了响应文章。瑞士的阿道夫•穆希格在《新苏黎世报》,意大利著名作家翁贝托•艾柯在《共和报》,意大利哲学家吉亚尼•瓦蒂莫在《邮报》,西班牙哲学家费尔南多•萨瓦特在《国家报》,也分别发表大作。这些文章各自独立,但与哈贝马斯、德里达的文章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伊拉克战争如号角,唤起一个欧洲国的共识。所有的作者(艾柯可能算是例外)全都明白表达了反对美国的立场。 这次一呼百应的壮举,立刻在大西洋两岸的知识圈中引起回响,掀起一波有关跨大西洋联盟的论战,范围广泛且深具启发性。欧洲的未来在哪里?欧洲能否统一?能否成为一个新的国家?欧洲公民的时代来临了吗?本书综合各家观点,正反俱呈,提供了全方位的视角。
  • 布达佩斯的故事

    作者:(日) 栗本慎一郎

    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与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一位是公认的20世纪最彻底、最有辨识力的经济史学家、社会思想家,一位被评价为欧洲最卓越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彼得·德鲁克在《旁观者》中对他们的记叙令读者震惊于其家族的天赋与影响力,却 也令人遗憾地错误百出。 1980年代初,栗本慎一郎亲身前往匈牙利考察,并与分布在全世界的几乎所有波兰尼家族成员取得联系,完成这本“执拗地追究根源”的思想随笔。可以从中一窥波兰尼兄弟学术理念的源头,也可了解到波兰尼家族及周围文化人的活动对匈牙利的社会、政治与文化产生了何等重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引发了1918年匈牙利革命,也一直延续到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甚至冷战结束后的今天。 波兰尼一家是20世纪初让布达佩斯沸腾起来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家族,也是了解这段布达佩斯精神史最大的线索和钥匙。 也许是一种过分偶然的巧合,这些天才的大师都属于同一世代、处在同一城市,而且不仅学术,就连艺术的精神取向在深处也是相通的。 ——栗本慎一郎
  • 论欧洲

    作者:托尼·朱特

    编辑推荐: ★什么是欧洲?欧洲将何去何从?欧洲的统一与否,对世界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欧洲崛起的经验和挑战,为正处在迈向全球性大国征程中的中国,带来怎样的借鉴和反思? ★中信出版社时政类重磅新书,基辛格《论中国》、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之后,托尼·朱特《论欧洲》。 我非常赞同当代卓越的历史学家托尼·朱特关于欧洲的论述。——若泽·曼努埃尔·巴罗佐(欧盟委员会主席) 1.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欧盟外长索拉纳、英国保守党领袖霍华德等欧美政治首脑人物一致推崇。 托尼·朱特是近二十年来欧美最顶尖的历史学家之一,以对欧洲问题的深入研究而闻名于世。同时,他也是一位拥有广泛倾听者的权威学者,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欧盟前外长索拉纳等政治首脑人物对他推崇备至,经常援引他的观点和言论。弗朗西斯·福山、尼尔·弗格森等著名学者更毫不掩饰对他的崇敬之情,盛赞他是“知识分子中的知识分子”。讲述欧洲的故事,分析欧盟的前景,没有人能比他做得更好。可以说,当托尼·朱特谈论欧洲的时候,欧美各国政要、学者、社会精英都会认真聆听! 2.史诗巨著《战后欧洲史》之后,当今世界最受尊崇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托尼·朱特再论欧洲。 《战后欧洲史》(四卷本)是当代最顶尖的历史学家托尼·朱特历时十余载而成的心血巨著,被誉为“关于战后欧洲历史的最佳著作”“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伟大著作”。而《论欧洲》是托尼·朱特在约翰·霍普金斯中心所做的系列讲座,是他潜心研究欧洲问题的集成,相当于鸿篇巨制《战后欧洲史》的精华本。这本书篇幅适当,论述优雅,见解精辟,能让我们轻松便捷地对欧洲问题拥有全面的认识。 3.这是对“二战”后欧洲历史的精彩而简洁的回顾,同时,也是我们时代最重要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对欧洲未来趋势的权威预测。 历史是现实的根源。要把握欧洲的未来,就必须回到历史。德国复兴对欧洲稳定的意义、法国在欧盟中地位的下降、欧洲福利国家体制的财政压力、苏联解体的冲击、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的身份认同、西欧外来移民的社会问题……朱特将这块曾经分裂的大陆视为一个变化中整体,真实还原欧盟崛起的历史脉络,细致审视苏联解体后的欧洲社会,清醒分析欧盟的未来挑战。《论欧洲》中的每一段都值得细细品味,每一句都能予人思考和启发。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让我们认识欧洲,更在于让我们了解世界、掌握未来。 ------------------------------------------------------------------------------------------------------- 内容简介: 当托尼·朱特谈论欧洲的时候,欧美各国政要、学者、社会精英都会认真聆听!什么是欧洲?欧洲将何去何从?欧洲统一将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翻开托尼·朱特《论欧洲》,更新我们对欧洲的认识、对世界的理解。 欧洲,经历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变革进程,正以毫不声张的方式重塑着现代世界。目前,具备成为全球大国的实力或潜力的政治实体只有三个:美国、中国和欧盟。有乐观者声称,21世纪将是欧洲的世纪。 但对于欧洲的未来,托尼·朱特持审慎的态度,甚至自称为“欧洲悲观论者”。通过明晰、理智和优雅的文字,他将这块曾经分裂的大陆视为一个变化中的整体,梳理了“二战”后欧洲的发展脉络。他认为,西欧战后复兴和重新崛起的有利形势将永远不会重现;而接纳梦想“回归欧洲”的东欧诸国,给不再繁荣的欧洲带来沉重的负担;失业、老龄化、移民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等社会问题正在加剧,并到处掀起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的浪潮;作为欧洲政治安全阀的社会福利体系压力倍增,面临崩溃的危险…… 以其敏锐的观察和深邃的洞见,他指出,“欧洲”理念越来越浮夸和违背历史事实,欧洲已陷入自我边缘化的境地;欧盟只有对欧洲的前景做出恰当的评估,正视未来危机的征兆,停下扩张的脚步,完善“现实存在之欧洲”的制度,才可能走出困局。 清醒、坦率且极具说服力,托尼·朱特对欧洲历史图景的还原和未来前景的分析发人深省,因而深受欧洲领导人重视。对希望洞悉未来世界格局的读者而言,《论欧洲》不可忽略;而对急于应对社会变革挑战的读者来说,《论欧洲》不可不读。 ------------------------------------------------------------------------------------------------------- 媒体评论: 托尼朱特所获赞誉 世界主流媒体: 大师级的历史学家,具有传统情怀的公共知识分子和无畏的勇者。 ——《时代周刊》(Time) 一位顶尖的欧洲历史学家、卓越的写作者和敏锐的思想家。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托尼·朱特文笔流畅,叙事强如海涛,论战笔锋更盛……他能够在过去中洞见未来,使其著作充满独特的时代感。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欧美政治首脑: 托尼·朱特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人。 ——马丁·舒尔茨(Martin Schulz,欧洲议会议长) 我非常赞同当代卓越的历史学家托尼·朱特关于欧洲的论述。欧洲过去曾经历许多恐怖的事情——大抵也正因如此——恰是欧洲人应该给世界提供一些中肯的建议,以避免重蹈覆辙。 ——若泽·曼努埃尔·巴罗佐(José Manuel Barroso,欧盟委员会主席) 托尼·朱特摆脱了陈腐的冷战模式,合理评价欧盟的角色,为理解欧盟提出极富启发性的崭新观点。 ——迈克尔·霍华德(Michael Howard,英国保守党领袖) 欧美著名学者: 托尼·朱特是拥有广泛倾听者的权威,是知识分子中的知识分子。 ——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 作为一名关注20世纪欧洲的历史学家,朱特不但记录下而且也代表了世纪之交的意识形态巨大转变。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著名政治学家,斯坦福大学高级研究员) 他是我们时代最重要的思想文化史学家,也是同代人中最敢言的公共知识分子。 ——拉希德·卡利迪(Rashid Khalidi,著名学者、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 托尼·朱特拥有作为旁观者却仍投身其中的优秀传统,是参与政治事务同时保持独立性和批判性的知识分子。作为历史学家,他最为独特的成就之一是将20世纪欧洲知识分子和政治历史相整合,以揭示一种在思想与现实、理念与行动、书籍与人群之间意想不到的相互作用。 ——蒂莫西·加顿·阿什(Timothy Garton Ash,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欧洲研究教授) 托尼·朱特有一种非凡的能力,能看到并传达宏大的图景,同时,还能深入这件事情的核心,大多数专业学者两者都做不到,他们只在这两者之间飘着。但朱特既能够谈论这个大图景,又能阐释在当下它为何重要。 ——马克·里拉(Mark Lilla,著名思想史学者、哥伦比亚大学人文学教授) 与自己辩论,尤其是与自己的激情辩论,是一位真正的思想者的标志。朱特只要一息尚存便从未停止思索。……朱特永远不会声称他给出了所有答案。但是他问对了所有问题。对此我们唯有感激。 ——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著名文化学者、作家、政治评论家) 托尼·朱特的这部优雅著作将引发两大战后问题的讨论:什么是欧洲?以及,欧洲将何去何从? ——迈克尔·曼德尔鲍姆(Michael Mandelbaum,美国著名外交政策顾问) 近来,许多有关欧洲的书,不是一味颂扬欧洲大陆过去的辉煌,就是过早地为欧洲的超国家一体化额手称庆。托尼·朱特这本书则非常与众不同。对于许多美国政治观察家的欧洲浪漫主义,及其夸大制度重要性的趋向而言,本书无疑是一剂振奋人心的解毒剂。 ——威廉姆·赛峰(William Safran,科罗拉多大学名誉政治学教授)
  • 通往工业革命的漫长道路

    作者:[荷]扬· 卢滕· 范赞登

    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欧洲?中世纪欧洲经济是如何起步的?本书将这些欧洲经济史里的大问题放到全球视野中,通过对西欧工业发展的整理,经数据跨时段测量其作用,并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做比较。比较了1000—1800年中国、日本和印度的人力资本发展。同时,本书还展示了欧洲的婚姻模式对理解欧洲过去的重要性。本书的结论,对于工业革命的研究来说,是全新的。
  • 欧洲神话的世界

    作者:(美)戴维·李明

    本书因为翻译质量较差已经被三联出版社召回。 已收货的书店可与三联书店发行部联系退货;已购书的读者可将所购之书送回或寄回三联书店发行部,并附言选择退货或 换货(联系人:秦聚召,电话:010-84010542,地址: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邮编:100010)。
  • 欧洲文明的进程;对话欧洲

    作者:陈乐民

    我在少年时期,即有一种印象,欧洲是个很小又很远的地方。法国诗人瓦莱里曾叹惜说:“欧洲只不过是欧亚大陆的一块小海角呵!”然而这“海角”十分美丽而富饶,是一片生长着鲜花绿草的花园。尤其在精神领域里,这“海角”从来都是人文荟萃之所,世世代代聚集着那么多有世界影响和有历史影响的哲学家、科学家、诗人、音乐家、画家⋯⋯每个世纪都向人类贡献出许多“精神精英”。 研究欧洲文明的发展史时,每每有一种很深刻的印象,她是那样阶段分明而又具有历史的连续性,时代变化的轨迹、频率十分清晰;把欧洲文明发展中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凸显出来,可以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我们自己的历史和现实——我以为这当是我们治欧洲史的用心所在。
  • 重估价值

    作者:[美] 托尼·朱特

    这是“遗忘的时代”:我们简直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刚刚过去的昨日总是迅速被搁置到了一边;我们已经有三代人不接触国际政策争端、社会思想、具有公共精神的社会积极活动了;我们不再懂得如何讨论这些概念,忘记了知识分子曾经为塑造他们时代的思想而成为争辩者、传递者、捍卫者。 托尼·朱特以其标志性的锐利和活力,在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主题之间建立起发人深省的联系——从法国马克思主义者到美国外交政策,从全球化的经济到对大屠杀的记忆。他向我们揭示了在“制造神话”战胜“理解”、“否认”战胜“记忆”的过程中,真正的历史在多大程度上被遗弃了,而那些被遗忘的问题是多么重要——对于我们的今天,对于我们的未来。 一位顶尖的欧洲历史学家、卓越的写作者和敏锐的思想家。 ——《洛杉矶时报》 思考20世纪政治、外交、社会与文化之历史的最伟大著作。 ——《福布斯》
  • 第三帝国的语言

    作者:维克多·克莱普勒 (Victor Kle

    “言语有如微小剂量的砷,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发生作用。”犹太人、语文学者克莱普勒在可怖的生存环境中、在德累斯顿的犹太人居所里记下了他的观察——第三帝国时期,语言是如何走向堕落的。作为一部诞生于恐怖年代的经历之书,本书以骇人而真实的方式呈现出纳粹统治残忍的日常性。 这本“世纪之作”既是历史书写的杰作,也是一流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一位语言和文学家在无望的纳粹时代实施的自我拯救,令所有的历史书籍在它面前相形见绌。 “在我的日记本里,LTI这个符号最初是个语言游戏,带有模仿戏谑的意味,然后很快就成为一种仓促的记忆的紧急救助了,作为在手帕上系的一种结扣,没过多久,它又成为那全部苦难岁月里的一种正当防卫,成为一种向我自己发出的SOS呼叫。” ——维克多﹒克莱普勒
  • 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

    作者:[美]米尔顿·迈耶(Milton May

    米尔顿·迈耶,德裔美国犹太人,身份复杂的著名记者和专栏作家。二战时他曾是一名拒服兵役者。“正派的人”如何且为何成为纳粹,这个问题吸引他在战后旅居德国,并与当地的德国家庭共同生活长达十年之久。他由此了解纳粹统治下普通德国人的生活故事,也催生了这本极具影响的书:《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 十位曾在纳粹时期生活过的小人物是其主要受访者。在他们的讲述下,纳粹主义不仅是一种政治体制或意识形态,更是十分适合一战后德国人气质和心态的世界观。纳粹征服了伟大的和平庸的德国人的心灵,也压垮了他们。迈耶精辟地写道:德国对纳粹主义的积极性很明显就是“小人物变疯了”。 本书堪称一份研究第三帝国时期德国生活的微观社会人类学报告,它最有价值的贡献是向人们展示了一幅观念的图景:纳粹体制如何在普通德国人的层面以及德国社会内部发生作用。这些极具颠覆性的内容引人深思,关乎德国人,更关乎我们每个人自身。 作为一名兼具德国血统和犹太信仰的美国自由主义新闻记者,米尔顿·迈耶写作本书的目的在于秉承良心的公正与无情的诚实。正是这一点赋予本书强大的冲击力量。 ——沃尔特·L.多恩,《星期六评论》 德国问题再次成为了我们政治的核心。对其根本性的探讨,不会比这部著作更出色、更人道和更清晰洗练了。 ——奥古斯特·赫克舍,《纽约先驱论坛报》
  • 梦游者

    作者:[英]克里斯托弗·克拉克

    1914年6月28日早晨,当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偕夫人索菲·霍泰克抵达萨拉热窝火车站时,欧洲还是一派和平的景象。然而,37天之后,这里却燃起了战火。由此引发的战争让1500万生灵化为枯骨,三大帝国被摧毁,世界历史由此被永远地改变了。 但时至今日,仍没有人能说清“一战”是 如何开始的。“一战”导火索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萨拉热窝事件会引起世界大战?巴尔干地区是如何成为如此重量级事件的中心的?欧洲国家是如何迅速分裂成相互敌对的联盟的?这些国家是如何制定并实施自己的外交政策的?是某个人或某个国家的错误决策引发“一战”?为了避免战争,欧洲各国做出了哪些努力?为什么每个国家都宣称他们是被逼无奈,被卷入了战争?为何危机会在短短数周内升级为世界大战? 克里斯托弗·克拉克从卷帙浩繁的历史资料中,一点一滴地追本溯源,再现了在维也纳、柏林、圣彼得堡、巴黎、伦敦以及贝尔格莱德这些决策中心地所发生的事情。但他匠心独运,只是将发生在“一战”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之前的结盟状况及一系列危机作为背景,重点放在了因为冒险而犯下错误、导致“一战”爆发的那些人身上。克拉克聚焦“一战”爆发前的10年里的欧洲外交界的每一位重量级人物,包括德皇、沙皇、奥匈帝国皇帝等,鞭辟入里地分析他们的人物性格、其在国内的政治影响、对外部地缘政治的认知及其动机。 他最终得出结论,“一战”是欧洲各国合力上演的一场悲剧,而非一桩罪行。不能将这场灾难归咎于某个特定国家。所有的参与者,无论是领导人、外交官、将军都在“一战”一触即发之前,莽撞自负、懦弱多变,他们不是狂徒,也不是谋杀犯,而是一群懵懵懂懂、不知未来去向的“梦游者”。 克里斯托弗·克拉克同时还通过深入研究1914年以前几十年的历史,揭示了纠缠欧洲已久的痼疾:每个国家都注意到了灾难性的后果,但它们各自有着特殊且矛盾的、属于各自的利益关注点;每条政策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也很难被预估;各国甚至还尝试利用普遍性危机,争取自己的利益。克拉克提醒我们,在21世纪,世界渐趋多极,国际关系日益错综复杂,与“一战”前的欧洲颇为相似,那段历史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反思如今的欧债危机,乃至全球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