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吕芳上

  • 民國史論(全套)

    作者:呂芳上

    這部書的主要內容彙聚了作者多年來對中國近現代歷史的耕耘和看法,有值得一述的幾個重點: 一、注意辛亥革命史、五四運動史與北伐史的研究。辛亥革 命已屆百年,「革命」定義不斷流變,從改革、革命到告別革命,說明革命是歷史經驗,卻不必是歷史常態。1920年代民族主義高漲,是政治力量壓倒一切的時 代,拋棄革命史觀,運用一手資料,體察時代潮流的推移、國際因素的互動,留意政治與群眾動員的關聯性,作出對時代精神適切的分析與討論。革命派在五四政治 與文化運動中,扮演什麼角色?政黨的社會動員波及學界資源,這是後來群眾運動走不出的怪圈。 二、1980年代,婦女史研究成為新興研究領域。個人率先參與、主持中研院與蔣經國基金會兩度合作推動的「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計畫」,在與同仁共同努力下,使中研院成為國際研究中國近代婦女史的重鎮。個人在這方面的論著,多屬性別史極具拓荒又有創意的作品。 三、 1990年代之後,台灣政局變動,學術生態因民主化、自由化而丕變,對民國史研究更充滿衝擊與挑戰。充分利用新開放的蔣介石日記、蔣介石檔案,以及國民黨 和國民政府的有關史料研究國民黨的「黨國」政治,並對特殊政治人物研究學術化,視蔣介石為走下神龕的「凡人」,認為他是「繼承性的創業者」、「彈性國際外 交的執行人」,給蔣適當的歷史定位。這方面的討論,會有予人耳目一新之感。近年民國史上有兩大議題值得關注: 一是台灣民主化之後,作為民國史家不能不思考國民政府長時期實行的「黨國體制」,究竟內容如何,又怎能蛻變轉型?海峽兩岸兩個革命政黨近年的發展、變化拿 來作對比,是歷史研究不是政論,是對歷史的反省,也是對現狀的關懷。另一個重點研究是抗日戰爭史,史家想回答的問題是:戰爭對一個正要走向近代的國家,造 成如何的衝擊?這方面的論作顯示,作者企圖以新資料、新視野、新觀點來回應。 我個人一向服膺陳寅恪對歷史的看法,歷史研究重在得新材料,提出新問 題,有了新觀點,能得新結論;在解釋和梳理時不妨貼近「簡單」與「人性」。他說:「解釋古書,其嚴謹方法,在不改原有之字,仍用習見之義,故解釋之愈簡易 者,亦愈近真諦,亦須旁釆史實、人性,以為參證。」收在這部書的論作,有時代的印記、關懷,但不失真誠。
  • 蔣中正日記與民國史研究(共二冊)

    作者:呂芳上

    「無蔣不成書」,蔣的確是民國史上不可或缺的要角,但蔣的生平與國民黨史、民國史,也不能完全等同。黨史、國史往往有一定框架與格局,至於個人心態幽微之處的變化,是洞悉蔣中正之所以為蔣中正之要竅。過去把歷史人物型塑成正負兩極的木偶,正與缺少「這個人」的學術研究走向息息相關。論文的確豐富了蔣生平研究的內涵,這次會議前「提供史料不提供觀點」的共識,正是會議討論熱烈的重要原因。
  • 革命之再起

    作者:呂芳上

    從中華革命黨的創立開始,孫中山先生就想建立一個組織完備,紀律嚴整的革命政黨,這一構想到一九二四年終告實現。中國國民黨的改組,除了有其時代背景和相應的外在條件,自發性的思想因素,同樣不可忽視。本書採用大宗原始檔案、著述,以及革命黨發行的重要報刊,如上海民國日報、廣州民國日報、覺悟、建設、星期評論、閩星等作為基礎,一方面探討中山先生思想發展的線索,一方面觀察五四思想激變的時代,革命黨人迎接新思潮,在評介社會主義、重估傳統、參與新文學運動、重視民眾力量、倡議軍隊的改造和黨務改組的進行上,所作出相當值得重視的回應。作者的研究,同時也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多元性,提供了一個有力的說明。
  • 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

    作者:吕芳上

    五四運動後十年,中國的政治、社會發生急遽的變化,學生運動風起雲湧, 但相關的學術研究,至今仍深感不足。「一代的政治培養出一代的學運,一 代的學運反映出一代的政治」,從這階段的學生運動史,一方面可以看出富理想色彩的學生「以極無責任之人,辦極有責任之事」,學運不能不遭遇到很大的挫折;而另一方面新興具有動員性的政黨,逐步與學生接近,終於使學生運動變成了運動學生。二○年代學生運動的歷史或許可以提供當代學運 一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