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外交通

  • 冯承钧学术论文集

    作者:冯承钧 著,邬国义 校

    《冯承钧学术论文集(套装共二册)》包括冯承钧公开发表论文几十篇,多散佚在民国时期的期刊报纸上,此次由华师大邬国义教授收集整理。多为第一次公开发表,对于民国学术史、中西交流史的推进以及冯承钧本人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 我为景教碑在中国的历险

    作者:[丹] 何乐模(Frits Vilhe

    1907年1月,何乐模从英国出发,辗转丹麦、美国、日本等地,跨越大 半个地球来到中国,并深入西北内陆的西安城,意欲获取基督教在华传播历 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由于西安本地官民对该碑采 取了保护措施,何乐模最终未能获得景教碑原碑,但在西安仿刻了一通同大 、同质、同重的景教碑,并经由黄河航运、京汉铁路货车运输,以及长江航 运运抵上海,再从上海运往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由此,何乐模 在完成其第二次环球航行的同时,也将景教碑的复制碑从中国西北内陆成功 地运抵美国东海岸。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复制碑的1908-1916年间 ,何乐模以之为模版,用石膏制作了十余通模造碑,分送欧洲、北美洲、中 美洲和亚洲的十余个国家的博物馆与大学,并在世界多个国家发表了有关景 教碑及其历险过程的演讲,有力地推进了西方世界对于清代后期中国内地的 认识与了解,也极大提升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在世界上的地位与影响 。由此,何乐模仿刻景教碑的活动也成为清代后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次 引人瞩目的重大事件。 《我为景教碑在中国的历险》一书细致入微地记述了何乐模在华北、西 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行程与所见所闻,内容涉及山川河流、城镇村落、寺 庙祠宇、道路交通、官绅商民、风情民俗、商业贸易、农业物产等。书中还 附有大量照片,生动直观地反映了作者眼中的清末中国自然图景与社会众生 相。《我为景教碑在中国的历险》不仅是研究基督教在华传播史、景教碑世 界流布史的重要文献,而且也是从历史地理、城市史、社会史、环境史、中 西交流史等学科角度出发研究百多年前中国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中西文化 交流的珍贵史料,堪称清末西方人在华考察的代表性著作之一。
  • 欧化东渐史

    作者:张星烺

    欧化东渐史,ISBN:9787100028219,作者:张星烺著
  • 濒海之地

    作者:李庆新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关于经济史、中外关系史专题研究新作,对秦汉至六朝时期岭南与东南亚海上交通、唐朝市舶制度、郑和下西洋与朝贡体系、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考古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作者比较详尽掌握相关中外文献资料,并与田野考察、考古发现相结合,具有开拓性。如通过印尼印坦沉船考古发现,探讨以往未受注意的南汉贸易与外交问题;再如利用珍贵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档案、荷兰吧达维亚日记、热兰遮城日志等外国文献,复原早期东西方接触与中荷关系开篇的历史等。
  • 条约口岸体制的酝酿

    作者:吴义顺

    “条约口岸体制”(或谓“条约制度”、“通商口岸体制”)是指鸦片战争后以不平等条约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中西交往体制。条约口岸体制的酝酿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但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因19世纪30年代中英关系的快速演变而趋于成熟的。这一时期的中西关系以中英关系为核心,是中外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研究对象,但导致中西关系巨变的历史过程的主角之一——英国在华散商群体,在以往的研究中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鲜见以英国散商为中心研讨鸦片战争前中西关系演变的有份量的著作。本书选择的几个专题,均程度不等地涉及到英商群体的活动及其影响。作者通过讨论治外法权、海关税费、行商体制、鸦片问题、中西交往体制等问题,观察在18世纪后期就已经存在的这些问题,是如何因为英商群体的利益,在19世纪30年代的独特环境中酝酿成中英关系中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从而导致鸦片战争以及条约口岸体制的建立。通过对这些专题的讨论,展现这些问题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以便对条约口岸体制这一重要的国际秩序的产生作出相对完整的说明。
  • 殊域周咨录

    作者:严从简

    《殊域周咨录》以明王朝为中心,分别记载其东、南、西、北四方海陆各国和地区的道里、山川、民族、风俗、物产等,以供当时官员出使时参考。所用资料取自明王朝历年颁发的敕书、各国间交往大事和相互来往使节所作的文字记录,以及行人司所藏文书档案等。共二十四卷:卷一朝鲜,卷二至三日本,卷四琉球,卷五至六安南,卷七占城,卷八真腊、暹罗、满剌加、爪哇、三佛齐、渤泥、琐里古里,卷九苏门答腊、锡兰、苏禄、麻剌、忽鲁谟斯、佛郎机、云南百夷,卷十吐蕃,卷十一佛菻、榜葛剌、默德那、天方国,卷十二哈密(见哈密卫),卷十三土鲁番,卷十四赤斤蒙古、安定阿端、曲先、罕东、火州,卷十五撒马儿罕、亦力把里、于阗、哈烈,卷十六至二十二鞑靼,卷二十三兀良哈,卷二十四女真。全书又按地域分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四部。其中卷九的云南百夷、卷十的吐蕃、卷十二至二十四所记均为明代边疆地区民族情况。
  • 清代广州的巴斯商人

    作者:郭德焱

    巴斯,是一个被长期湮没的名称,但巴斯人在中国近代诸多历史事件中却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这些历史事件,如鸦片贸易和鸦片战争,一直是中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碍巴斯人作为事件的参与者邓长期被中国学术界所忽略,外国学者也缺乏系统的专门研究。 作者认为,巴斯人被“冷落”的关键原因,是中国文献模糊的记载造成解读的困难。因此,本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结合西文原始文献,对清代各类中文文献有关“巴斯”的称谓进行爬梳、整理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勾画出对华贸易中的巴斯豪族和巴斯名商,以对巴斯人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本书重点论述鸦片战争前后巴斯商人在广州口岸的活动。这段时期,是巴斯商人对华贸易的“黄金时代”。
  • 9世纪前的中亚北部与中西交通

    作者:纪宗安

    本书以公元9世纪以前的中亚北部为时空范围,论述围绕东西文化的互动、交流与传播这一主题,涉及到远古时期这一地区东西文化的交流;塞种、匈奴等早期游牧民为人类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丝绸之路的开辟所做的贡献;丝绸之路经过中亚北部地区路线和交通网点的考释;粟特移民在经济文化交流中的活动和历史作用;公元6至9世纪,中亚北部地区东西文化交流之盛况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论证了这一地区在中西交通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清朝柔远记

    作者:王之春

    《清朝柔远记》比较系统地记述了清代光绪以前的中外关系,特别是欧洲列强的侵华活动,反映了清代统治者软弱无能和盲目自大的心理状态。 《清朝柔远记》共分十二卷,其中前十八卷为正编,是以编年体形式叙述清代顺治元年至同治十三年二百多年间中外交涉的历史,以及清朝同边疆少数民族关系的若干史事,后两卷附编,包括《瀛海各国统考》、《蠡测卮言》、《沿海形势略》、《还海全国》、《沿海兴国》、《三岛分国》等。 《清朝柔远记》是十九世纪下半年继夏变的《中西纪事》之后出现的又一部全面记述清代中外关系历史的著作。
  • 唐大和上东征传 日本考

    作者:真人元开

    严唐代鉴真和尚于天宝年间东渡日本,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唐大和上东征传》即记述了他备尝艰辛东渡日本的事迹。原作者为公元8世纪中叶日本文学家。《日本考》系统地记述了日本的历史、地理、物产、器用、风俗、语言、文学、娱乐等各方面的情况,是明代有关日本的比较全面和详尽的著述。校注者对书中的名物和词语都作了合理的解释。 《唐大和上东征传》成书于公元七七九年,当时抄写流传,就有各种不同的本子,出入不少。现存最早的观智院甲本就有不少错误。比较后出的《羣书类从》本是错论较少的本子。现有作者以《羣书类从》为底本,校以观智院本和戒坛院本等本,力图校出一个较好的本子。除有确切根据外,不妄自改动。对校改的字,在注释中加以说明;增添的字用方括号区别。
  • 中国近事报道

    作者:(法)李明

    1696年在巴黎出版的《中国近事报道》是法国耶酥会士李明在华期间写给国内要人的通信汇编。作为第一本亲历者的个人书信集,该书出版后在欧洲引起轰动,四年间再版五次,还被译成英、意、德文出版,后因礼仪之争此书成为禁书,被尘封近三个世纪,1990年才得以重新面世。本书被译成中文出版还是第一次。 全书收入书信十四封,李明以自己在华七年间的亲身经历,对康熙年间的中国作了详尽的介绍,内容涉及气候、地质、物产、建筑、医学、动植物、语言文字、风俗、宗教等方方面面,为欧洲人睁开眼睛看东方提供了少有的第一手资料。 1696年于巴黎出版的《中国近事报道》是法国传教士李明来华期间写给国内要人的通信汇编。该书共收录十四封书信。首版为两卷本,出版获得巨大成功,短短四年间法文重版五次,并有英文、意大利文及德文译本。然而,1700年巴黎索尔邦神学院的一纸禁令竟将其尘封了近三个世纪,直至1990年再版。 全书按书信分章节,共十四封信。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做了详尽的报道。在信件排列上,作者并未对收信人的地位高低给以太多的重视,而是根据信中谈论的材料的顺序来安排。第一封信介绍暹罗(今泰国)—北京之行,是对如何来到中华帝国做个交待;第二封信谈的是皇帝召见及京师情况;第三、四封信介绍中国城市、房屋建筑、气候、土地、运河、水道及物产;然后,进而言及中国人的国民特性、习惯、优缺点、语言、文字、道德及中国人的才智;后面几封信谈的则是更深层的问题,如政府和政治、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基督教在中国的立足和发展。 直到18世纪中叶,法国耶稣会士还是远东见闻几乎独一无二的介绍者。但是,他们的作品都是集体创作,并且都是由一个出版者兼新闻检查官杜赫德神父编辑成册的,而他本人却从未到过中国。而《中国近事报道》却是李明神父个人对中国的全面报道。他的风趣、他特有的毫不妥协,文笔的幽默和自然流畅都未经过任何文学上的包装。该书的真实性是它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而借助这本书,欧洲人发现自己并不是世界上仅有的文明人,从而使欧洲人信念的支柱发生了动摇,直接有损于欧洲中心论,这是该书的真正意义所在。
  • 明钞本《瀛涯胜览》校注

    作者:马欢,万明 校注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初年一大盛事,也是中国乃至世界航海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航海活动。然而,下西洋档案没有完整的保留下来,郑和本身又没有什么著述,今人所见下西洋原始资料中最重要的一部,即马欢《瀛涯胜览》,顾名思义就是海外游记。他的这部海外记录,具有丰富内涵,让更多世人了解下西洋的盛事,描述了世人鲜为人知的海外世界。   现存郑和下西洋三部基本文献,包括马欢《瀛涯胜览》、费信《星槎胜览》、巩珍《西洋番国志》,都是当时跟随下西洋的人所著。其中,马欢《瀛涯胜览》一书,出自亲历下西洋的通事(即翻译)之手,更具原始资料性质,弥足珍贵。马欢《瀛涯胜览》是三部基本文献中史料价值最高的一部,是研究郑和下西洋不可或缺的参考文献。 从原始资料出发研究,才能对历史提出有说服力的解释。作为原始资料,郑和下西洋研究的深入,离不开对于《瀛涯胜览》的利用与研究,因此,对《瀛涯胜览》成书及其版本的整理和探讨,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基础工作;其中对版本流变的了解,可以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下西洋的原貌。近年郑和下西洋研究在国际上趋热,然而,大部分人的研究满足于成型的资料汇编,少有研究者对于基本文献加以整理、考证和研究,以致社会上仍很不了解郑和下西洋的三部基本文献。作为基本文献却受到冷落,这是不正常的。忽视了基本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将影响学术研究的水准和公正评价。
  • 蒲寿庚考

    作者:[日]桑原骘藏

    1929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陈裕菁的译本,陈先生的译本在原作之外增补了不少资料,故出版时易名为《蒲寿庚考》。1954年中华书局重印过这本书,现在又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此书仍不失其学术价值。为满足读者的需要,现据1954年版重排,将原来的繁体直排改为简体横排,标点符号也做了相应调整,改正了一些错讹之处,收入《日本学者中国史研究丛刊》。
  • 海屯行纪;鄂多立克东游录;沙哈鲁遣使中国记

    作者:[亚美尼亚] 乞拉可思.刚扎克赛,[意大

    《海屯行纪》是13世纪小亚美尼亚国王海屯出使蒙古的“行纪”;《鄂多立克东游录》是13世纪来华的意大利僧侣鄂多立克口述的“游记”;《沙哈鲁遣史中国记》的作者盖耶速丁是明永乐年间波斯国王的旅途见闻。该书涉及范围广泛,对研究中外交通史、中亚史、蒙元史、明史、历史地理等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中国的历史文献也可相互参照。
  • 中西交通史

    作者:阎宗临

    《中西交通史》是作者研究古代尤其是16-18世纪中西交流的成果的结集,由其子阎守诚先生编辑。《中西交通史》可分为两个部分和一个附录:第一部分为史论部分。主要探讨古代中西的交往,重点是介绍元明清三代西方传教士与中国交往史事,并讨论了中国对法国18世纪的影响。第二部分为史料部分。主要再现西方传教士与清政府的瓜葛,这些史料是作者从法国收集整理来的第一手材料,非常珍贵。
  • 松漠之间

    作者:林梅村

    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全球化问题,实际上是从蒙元时代开始的,作者不仅进一步证明了这点,还利用近年发现的中亚古代语言、艺术、宗教方面的新史料,探讨诸如中原汉文化在西域的初传、犍陀罗佛教艺术对中国艺术的影响、鄂尔多斯出现的景教十字架等问题,是作者又一部探讨古代和中世纪中外文化交流的力作。
  • 中西交通史(两册)

    作者:方豪

    本书是迄今为止第一部最为完整的中西交通史著作。该书共分四大篇章,详尽地论述了史前至近代包括南洋区域在内的中西交往史迹及历史过程,阐明民族、宗教、文化、交通、政治和贸易等诸般关系,尤以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为主。
  •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作者:(日)圆仁

    《大唐西域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和《马可·波罗游记》历来被视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三大文化游记。前二部堪称记录佛学东渐的姊妹篇。 从《大唐西域记》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时间间隔近两百年。中、日两国的先人,就像跑接力棒一样,共同完成了这样一场文化接力。两次赛棒的交接,似乎都含有某种文化拯救的意义——玄奘去印度求法时,正是佛教在印度即将走向衰颓之际;而圆仁来大唐求法,也恰遇武宗毁佛的“会昌法难”之时。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文化的拯救与弘扬,最终靠的都是人的坚韧信心。他们怀着信心上路,用信心接过赛棒,而那棒端始终燃着一炷明亮的文化焰火,生生不息。——这火的种子,就是佛学佛心。 在国人热切呼唤中华文化走向复兴的今天,相信这桩千年之前的文化接力事件,将对我们有特殊的启发。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卷第一 开成三年六月—开成四年四月十八日 渡海来华—海陵县—扬州—楚州—海州 卷第二 开成四年四月十九日—开成五年五月十六日 登州赤山—青州—贝州—赵州—镇州—五台山 卷第三 开成五年五月十七日—会昌三年五月 五台山—并州—汾州—晋州—蒲州—同州—长安 卷第四 会昌三年六月三日—大中元年十二月 长安—洛阳—郑州—汴州—泗州—楚州—海州—密州—登州—文登县—渡海归国 行历抄
  • 图像与范式

    作者:龚之允

    1514年葡萄牙人进入明朝通商标志着早期中西绘画交流的开始。到了17、18世纪,双方交流日趋频繁。当时,不论在中国宫廷还是民间,泰西法都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西方宫廷也积极进口和模仿中国艺术,英国王室成员争相使用“中国风”艺术品,西方宫廷和民间都产生了专门创作“中国风物”的艺术家。 本书本书精选了从1514年到1885年最具代表意义的二百余件绘画作品,力求完整、真实地还原这段历史的风貌。所选绘画作品既有国人采用泰西画法创作的艺术品,也包含西方画家和艺术赞助人推崇的“中国风”艺术作品,这些都印证了“中国风”与“中国西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本书以画面分析为切入点,运用图像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方法,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按照历史阶段分为“起”“承”“转”“合”四大部,每部又按不同主题细分为各小节,详述了各个不同时期中西绘画交流的情况,对中西方学术界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岛夷志略校释

    作者:汪大渊

    《岛夷志略》原称《岛夷志》,是由元代航海家汪大渊于元顺帝至正九年(1349年)为当时市舶司所在地清源县(今天泉州)的县志(《清源续志》)所着的附录。《岛夷志略》记述汪大渊在1330年和1337年二度飘洋过海亲身经历的南洋和西洋二百多个地方的地理、风土、物产,是一部重要的中外交通史文献。本书为该著作之校释本。采用了《四库全书》文津阁本做为底本,同时以龙氏《寰宇通志》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