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战争

  • 纵横捭阖

    作者:解力夫

  • 稳扎稳打:蒙哥马利

    作者:樊高月

  • 二战风云2

    作者:[德] 阿尔伯切特·维克尔

    随着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结束,希特勒的军队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向西撤退。这场旷日持久的战役将永远成为德军士兵在面临极度困境时所展示的战斗能力的标记。对于这场战役,无可否认,已经有了很多的著作,既有事实又有分析。但是,战场上人们遭受的磨难、每天面对恶劣的气候以及敌军时所作的苦苦挣扎、极度的恐惧与担心,对于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来说,要想用语言来准确描述这一切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我们所尝试的,仅仅是努力记述那些战士的经历和情感。 书中的男主角是一名狙击手,从一开始就了解这一精英型士兵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从他们的自身角度看,由于出色的军事技能,他们得到了大家的钦佩和尊重;他们往往身处敌后,依靠自己的专业技能独立作战;他们所作出的成绩和贡献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从敌人的角度看,这些狙击手就是垃圾中的垃圾,比不加警告就胡乱开枪的冷血杀人犯好不到哪里去。一个狙击手能幸存下来,并且说出他这一行当的秘密——绝大多数人不会这么做,他们不得不依靠自己的技术生存,这就意味着必须牺牲那些倒霉蛋的生命。毫不奇怪,几乎所有幸存的狙击手都闭口不谈自己的经历,就好像这一切从未发生过。这就很好地说明了他们的个人记述为何如此罕见并广受欢迎的原因。
  • 黑色雪绒花

    作者:[德] 约翰·福斯

    《二战风云3·黑色雪绒花:党卫军士兵回忆录》的构想和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写作于很久以前。1945年3月到1946年12月期间,我是美军的战俘。其后的几十年间,我从未想过修改并出版这部手稿。那场战争以及后来所发生的事情已经成为过去结束的一章。直到1985年里根总统和科尔总理共同拜谒了比特堡(Bitburg)的德军士兵公墓,我才有了出版这《二战风云3:黑色雪绒花党卫军士兵回忆录(附书一本+CD-R光盘1张)》的念头。那次拜访激起了世界范围的抗议,就是因为有一些年轻的武装党卫军士兵也被埋葬在那里。包括为这些士兵所办的纪念仪式也被普遍看作是一件可耻的事。从那时起,对那些武装党卫军士兵不分青红皂白的诅咒变得越来越普遍和严厉。显然,这些战士牺牲在战场上六十余年后,帝国崩溃的瓦砾依旧堆压着他们短暂的一生,并未被移开。
  • 我从战场归来

    作者:唐师曾

    1990年,中东火药库被引爆,战争硝烟弥漫海湾,并迅尔演变为20世纪仅次于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湾战争。远离“冷兵器”的现代战争,少了荡气回肠万人冲杀的壮烈,多了瞬间殒命变幻莫测的神秘,禁飞、戒严、封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文明”战争造就的是人间地狱——精神肉体双重折磨中的无可逃遁…… 这是一本用身躯和生命谱就的一个人的战争史实,他的诗一般的文字十几年来感动了无数读者,阅读的激情在全国大小校园里随着青春荡漾——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经典。
  • 克劳塞维茨传

    作者:威廉·冯·施拉姆

    《克劳塞维茨传》的原书名是《克劳塞维茨的生平与事业》。《克劳塞维茨传》内容十分丰富,史料翔实可靠,作者文笔生动流畅,被认为是当代有关克劳塞维茨的权威著作。它向读者展示了克劳塞维茨一生的坎坷道路,读后会对克劳塞维茨有一个全面而又深刻的了解。 书中首先介绍了克劳塞维茨的身世。他出身于一个小贵族家庭,但是他家贵族称号的来历却是经不起推敲的。实际上,他的家族是属于接近平民阶层的市民阶级。他从十二岁起即投身封建行伍,度过了将近四十年的戎马生涯。他原有的学历虽浅,但他毕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听过康德主义者基泽韦特的哲学课,研读过当时著名哲学家费希特、黑格尔的著作,热爱大诗人席勒反映德意志民族意识、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文学作品,还阅读过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等人的著作。尽管他置身于普鲁士王国封建统治阶级的营垒,但就其政治立场和思想倾向而言,他已站到新兴资产阶级的行列中了。他后来成为以香霍斯特为首的普鲁士军事改革派的核心人物之一,决不是偶然的。他同军事改革派主要成员之间的亲密友谊和他们的军事改革活动和斗争,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 巴顿将军战争回忆录

    作者:乔治.S.巴顿(美)

    《巴顿将军战争回忆录》原名《我所知道的战争》实际是巴顿将军根据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战北非、意大利和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期间在作战间隙时写下的日记,在1945年5月战争刚刚结束时匆匆撰写的。在巴顿将军12月不幸因故死后,由其夫人及在整个二战期间担任巴顿将军副参谋长的哈金斯上校编辑整理出版。这也是巴顿将军惟一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连续性记载,因此颇具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乔治·S·巴顿将军(1885年-1945年)是美国陆军四星上将。1909年毕业于西点军校。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任美国欧洲远征军总司令潘兴将军的上尉副官。1917年参与美军第1装甲坦克旅的组建,并随该旅参战。1932年毕业于美国陆军学校。历任装甲坦克旅旅长、师长、军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美国第3集团军司令。法西斯德国投降后,任德国巴伐利亚军事行政长官和美国第15集团军司令,免职后负责领导一个总结战争经验的小组。1945年12月9日,巴顿因车祸负伤,后于12月22日去世,享年60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指挥所属部队参加了西方盟军在北非、意大利和欧洲第二战场的各次主要战役,一直到彻底打败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在作战中,巴顿重视坦克作用,在西方盟军各部队中,他所指挥的部队战绩最为辉煌。人们称他"有指挥大军的天才",特别擅长于进攻、追击和装甲作战,是一位敢打敢拚、英勇善战的骁将。从这《巴顿将军战争回忆录》中,人们可以了解巴顿将军的战役战术思想、作战原则和指挥艺术;当时的战略战役态势,交战双方的战略战术意图;以及敌对双方上层的许多趣闻轶事,是研究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重要参考史料。
  • 临危受命丘吉尔

    作者:解力夫

    十年前,我社出版的“二战精品系列”丛书在社会 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近年来,对于其中一些图书,许多读者秽们提出重印、再版的要求。我社现对这套丛书中具有代表性的百余幅插图,汇编成任图本“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在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谨以此套丛书奉献给广大读者。 插图本“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共15册,收录了15位著名人物,其本上涵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双方在政治上、军事上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代表人物。其中有深受读者欢迎的国际问题专家、畅销书作者解力夫撰写的二战三巨头、三元凶和其他几位军事历史学者编撰的二战著名将帅等书。 这套丛书也选择了对人类犯下滔天罪行的罪大恶极的法西斯恶魔。它告诉我们第二次世界大战元凶希特勒、墨索里尼和东条英机是怎样施展阴谋诡计登上权力最高峰,是如何扩军备战,丧心病狂地挑起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又是怎样不可避免地一步步走向灭亡。 这套丛书还挑选了敌对双方的军事将帅作为传主。在这场正义与邪恶、进步与反动的大厮杀和大搏斗中,站在前列披坚执锐、角力斗智的是同盟国异彩纷呈的众多将帅。 丛书还包括了德日法西斯国家的将领。他们都是发动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罪犯,但他们在军事领域的作为,仍有值得后人借鉴研究之处。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既是世界有民的普遍愿望,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在一起,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此起彼伏,天一并不太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切热爱和平、关心祖国安全、立志从戎保卫祖国的热血青年,若读读这套丛书,都将从中获得益处。
  • 战争狂人:东条英机

    作者:解力夫

    东条英机(东条 英机,1884年12月30日-1948年12月23日),生于日本东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年10月18日-1944年7月22日)任日本的大将和第四十任内阁首相,是二战的甲级战犯,故一直被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代表人物。 东条英机是1930年代主战的军阀之一。在1940年作为军事大臣的东条与德国、意大利联盟成为轴心国。到1941年东条英机已经是整个日本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实际上开始“东条独裁”支配整个日本。由于一系列的战争灾难,他于1944年7月18日辞去一切职务。战争结束后,东条英机畏罪自杀未遂(近距离射击胸膛),后在医院康复,然后开始其战争罪行审讯。在1948年11月12日东条英机被判死刑,处以绞刑。 由于罪行都是由东条英机授权的,他被认为是残害四百万人的凶手。东条英机批准在战俘进行生化试验。死后若干年后,东条英机同其它甲级战犯被供奉在靖国神社,引起非议。
  • 沙漠革命记

    作者:T.E劳伦斯

    中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事的地方。本书里边说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拉伯人配合英国人摆脱土耳其帝国统治的故事。这可以说是中东现代史的第一幕。从那个时候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第二幕。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国登场,中东现代史进入第三幕。黎巴嫩内战和伊朗伊拉克战争爆发的不是标志着新的一幕的开始,还得等着瞧。 本书的后纪里讲到伊拉克和外约旦这两个受英国保护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为止。除这两国之外,叙利亚和黎嫩是法国“委任统治地”,巴勒斯坦是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这都是巴黎和会的决定。叙利亚的阿拉伯人一直不服法国人的统治,不断起来反抗,但是没用,直到二次大战才获得正式独立。巴勒斯坦除阿拉伯人不服英国统治外,又增加了一个新的不安定的因素--犹太复国主义。
  • 父辈的旗帜

    作者:(美)詹姆斯·布拉德利、罗恩·鲍尔

    有时候我们是在非常令人惊讶的地方寻找到英雄的。譬如本书作者詹姆斯·布拉德利,就是在他自己的家中。他是硫磺岛升旗手约翰·布拉德利的儿子,约翰·布拉德利是在历史上翻印最多的照片中站在中间的那一位,作为一名海军医护兵,初上战场就冒着敌人的炮火勇敢地救助受伤的海军陆战队员,然后把他拖到安全的地方。由十他的英雄行为,他被授予美国海军十字勋章和国会荣誉勋章。但是,约翰·布拉德利从来没有对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说起过这些光荣的经历。父亲去世以后,詹姆斯发现了三只旧盒子,是他的父亲保存下来的关于硫磺岛的资料,于是他开始探寻他父亲以及另外五位升旗手的过去。探寻的结果,就是这部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的《父辈的旗帜》一书的问世。书中披露了所有硫磺岛升旗手的生活,表现了作为普通的美国人在国家危机的年代里是如何地发挥自己非凡的勇气,尽其所能,取得难以想象的成功的。   本书现已被改编成电影,影片由著名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担任制片。   本书讲述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硫磺岛战役的故事。   1945年太平洋战场的硫磺岛战役是一场惨烈的战役(老布什总统也参加过那场战役)在短短一个月里先后有22000个日本人和26000个美国人战死。在经过了浴血战斗之后,最后美国人取得胜利,六个美国士兵将美国国旗插上硫磺岛最高点,这一幕现在已经被创作成雕塑永久树立在美国华盛顿广场上。   詹姆斯·布拉德利的著述,如同一部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百科全书;本书的特色不仅在于充满灵感或见闻广博,而且极富教益。纵观人类历史,不正是由无数的无名英雄以各种方式编织起来的吗?詹姆斯·布拉德利把当年这些美国的无名英雄挖掘出来,展示给人们,无论从何种的角度来认识,人们都能从中得到启迪。
  • 隆美尔

    作者:(英)戴维.欧文

  • 边缘信使

    作者:安德森·库珀

    一部讲述战争、灾难和幸存的回忆录 一份对15年新闻生涯的总结回顾报告 一段向离逝的父亲与兄长的深切追思 一次为依稀可辨历史碎片的重新拼接 库珀在这本书中讲述的是他走访世界各个边缘、充当信使的经历和感受。更为读者感兴趣的是他作为美国主流媒体的金牌主播,也是世界著名媒体人回忆了自己踏入媒体界前后的鲜为人知的重要成长经历:大学毕业后,凭着对新闻媒体事业的满腔热情,曾以一个自制的假记者证和借来的小摄像机走遍世界,将采访见闻发送给美国一频道;成为正式媒体人,先后供职于ABC和CNN的他,更是从未停歇走向边缘的脚步,他的奋斗为他赢得了“21世纪新闻人的典型”的称号。 库珀在CNN的新闻报道一改过去的冷静客观模式,渗透进自己强烈的个人情感,他的成功改变了世界观众看新闻的方式。如今他在美国的知名度不逊于任何一个好莱坞明星,这本书在中国的引介出版必然会对中国媒体界的报道方式产生新的影响,从而使中国观众对西方乃至世界著名媒体人的报道有更多更深刻的了解。
  • 亲历兄弟连

    作者:温特斯

    《亲历兄弟连:温特斯少校回忆录》不是一部虚构作品。书里讲的都是二战中的真人真事,是作者的部下和战友的故事。直到现在,六十多年以后,他们仍跟依然健在的许多人保持着联系。回忆录中包涵了士兵档案,战争,成功的十条法则等精彩内容。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不是一部虚构作品。书里讲的都是二战中的真人真事,是我的部下和战友的故事。直到现在,六十多年以后,我仍跟依然健在的许多人保持着联系。 斯蒂芬·安布罗斯在他的书里把我们称做“兄弟连”。其实,我们相互关心、相互保护,一同欢笑,一同痛哭,比亲兄弟还要亲密。我们像孪生兄弟,一人有事,大家感同身受。 安布罗斯写完《兄弟连》之后便着手写下一部书,是部鸿篇巨制:《D 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高潮之战》,为此,他要清理一下书桌、地板。他的清理方法就是把他写《兄弟连》时所获得的所有当事人的回忆录装了一大箱,寄给了我。我的家便成了这些回忆录的储藏室。我用了整整一个冬天来整理这些材料,完善和补充我本来就有的士兵档案。按照他所用的章节,安布罗斯把材料粗粗地分成几摞,所以要从中找出关于每个士兵的回忆,我必须做大量的整理和阅读工作。 在阅读的时候,我发现了许多精彩的故事由于篇幅所限没有写入《兄弟连》。我当时觉得,现在我还是这么想,这些故事被“埋没”是件憾事。《兄弟连》出版之后,特别是由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视连续剧上演以后,洪水一般的书信向我涌来,有人提问题,有人想了解更多的故事,从我这里或者从其他的战士那里。
  • 曼施泰因元帅战争回忆录

    作者:冯·埃里希·曼施泰因

    《曼施泰因元帅战争回忆录》作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纳粹德国陆军元帅冯•埃里希•曼施泰因。曼施泰因在德国军队服役的57年中,有近一半时间先后在师、集团军、集团军群任参谋和参谋长,最高职位达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因此,从他的思维方式和作战指挥可窥见德意志-普鲁士总参谋部传统之一斑。
  • 颤抖的镜头:卡帕传

    作者:[匈]罗伯特•卡帕

    本书是罗伯特•卡帕跟随盟军转战大西洋、北非、欧洲的经历。他的文字直接、幽默,文风简洁明快。他的摄影作品没有太多的色调、裁切的技巧讲究。就像他的名言所说的:“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他一直想尽一切办法出现在战争的最前沿。他用照相机记录:战争中的生命、友谊、信任、爱情。他用镜头带我们体验到了真实的战争!加入大量之前没有发布的卡帕的摄影作品,西班牙内战、中国抗日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及二战等各个时期的摄影作品。它几乎不需要剪辑就可以成为一部史诗般的冒险电影。
  • 我不得不杀人

    作者:尼玛·扎玛尔

    以色列摩萨德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情报机关之一,与前苏联的克格勃及美国中情局等一时齐名,名擅胜场,尤以凶狠精悍著称。本书是一名曾经为摩萨德属下“美女特工”,现年33岁的法国人尼玛·扎玛尔(化名)的自传体作品。 《我不得不杀人》2003年在法国甫经出版,即震撼了法国社会。该书从扎玛尔22岁加入摩萨德写起,以惊人的细节披露了她如何接受训练,如何被迫杀人,并且如何周旋于欺骗、折磨、血腥和美人计当中的种种秘密特工生活内幕。 在这位美女特工令人震惊的经历中,杀人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时是无奈的自我防卫,有时是奉命的冷血杀戮,这种时时面对的杀人和被杀的痛苦选择,一直伴随着她整个的特工生涯。 在不堪忍受越来越尖锐的身心折磨后,扎玛尔终于在2001年初离中中东,在土耳伊斯坦布尔机场,她遭到了一名摩萨德同事的追杀……
  • 狗娘养的战争-巴顿将军自传

    作者:巴顿

    乔治·巴顿——美国陆军四星上将。一个暴戾的军神,一个桀骜不逊、威严傲慢的传奇将军,一个为战争而生,又为战争结束而死的战争疯子。同时也是一个文人,一个具有政治、军事、哲学头脑的人,更是一个最具个性和人性的人。 巴顿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1945年二战结束,巴顿也因车祸结束一生,巴顿将军的最大特点就是以他自己的尚武精神去激励部下,用他的个性去影响部下在战场上奋勇向前。
  • 焦点不太准

    作者:罗伯特·卡帕

    《焦点不太准》由《焦点不太准》、《卡帕之路》两部分组成。《焦点不太准》是卡帕的二战回忆录,再现了他随盟军出生入死,转战大西洋、北非、欧洲的历程。文字幽默、痛快。收入卡帕二战中所拍照片百余幅。《卡帕之路》记录了卡帕四海为家的一生。精选了他在西班牙内战,中国抗日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印度支那战争等各个时期的摄影作品。
  • 不合理的行为

    作者:唐·麦卡林,刘易斯·切斯特

    本书是杰出战地摄影师唐•麦卡林(Don McCullin)自传,麦卡林生于战乱之中,为躲避战乱被送往乡下抚养,成长在英国治安最糟糕的地方,从小患有阅读障碍,家庭贫困,父亲早逝,后凭借一张给街头帮派拍的照片进入新闻摄影界,开始了他痛苦而辉煌的战地摄影之路。 麦卡林拍摄的照 片涵盖了二十世纪下半页的主要战役,其中很多都已成为时代符号,他拍摄的英国乡间风景和无数平凡人物,也因其悲天悯人的情怀而震撼人心,本书在收录这一切之外,更重要的是真实地呈现了麦卡林这个人,他用摄像机见证了人性,他的一生也为人性所见证,书中的麦卡林复杂而充满矛盾,宛如与老朋友酒后长谈,他在告诉我们世间种种残酷与不公之外,也讲述了他面对死亡备受煎熬的内心,以及他晚年抛妻弃子的种种悔恨与缘由。这本书讲述的是传奇经历,呈现的是哀伤面孔,记录的是人类相互厮杀的历史,安慰的是死于炮火的鬼魂,反思的是不堪回首的灾祸,映照出的是一个人矛盾而清澈的心灵。 麦卡林是我们不能闭上的双眼。 ——约翰•伯格 我只有一句话:唐•麦卡林是戈雅。 ——卡蒂埃-布列松 他很慈悲,但那首先是对自己的慈悲,那些受苦的人都是他自己。 ——哈罗德•伊文思 他已经认识各种形式的恐惧,他是恐惧的行家。上帝才知道他从多少个死亡边缘爬回来,而且处处不同。他说他被关押的次数多到自己都记不清,他没说大话。他如此谈论死亡与危险,似乎颇有意在暗示:每次他考验自己的运气,也就是在考验上帝对他的恩宠。得以幸存就是再度受到宽恕与保佑。 ——约翰•勒卡雷 若这本书仅仅只是麦卡林的摄影集,已是弥足珍贵。但全书却不只是这些。 ——Sunday correspondent 麦卡林描述他的战地经验,笔法有如老练的惊悚小说家。 ——Observer 他的影像有如黑暗报告,而他那深刻反省的文字,就仿佛是在行过黑暗时所发出的良知之光……从任何角度看,这都是我读过的最动人的忏悔录之一。 ——阮义忠 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战地摄影家传记,我们可以在其中看到一位极为杰出的摄影师,如何坚持其原则而成为一种专业典范,如何成为英雄,又如何在这种英雄主义里,诚实地发现了自己匮乏、荒芜的生命风景。 ——郭力昕 他的写作风格就像他的照片一样令人激赏,这本书也因此显得相当动人,令人不忍释卷 ——亚马逊读者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