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学批评

  • 跨语际实践

    作者:刘禾

    本书从翻译的语言与文化实践的角度,探讨20世纪初期(1900—1937)中国的语言和文学如何在一种“虚拟的等值关系中”,通过与西方和日本等不同语言文化系统的的相互接触、交流和翻译,构建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现代想象,从而形成一种“被译介”的现代性,一些现代中国的经典话语和叙事,诸如国民性、个人主义、现实主义,乃至作品的经典化与文类的建制化、文化保守主义的出现等等,都是在翻译中生成的现代性的不同层面。作者对此逐一考察,并通过复原语言和文学实践中各种历史关系赖以呈现的场所,及等值关系建立的语境、时间和过程,重新思考了东西方之间跨文化诠释和语言中介形式的可能性。

  • 人的局限性

    作者:[英] 塞缪尔·约翰生 / Samuel Johnson

    《英文词典》编纂者

    备受林语堂、梁实秋、钱锺书、杨绛推崇的文学大家

    塞缪尔·约翰生作品集 全新修订版

    全面展示约翰生博士的文学才华和思想闪光

    ✍️ 编辑推荐

    ◎作者塞缪尔·约翰生是《英文词典》编纂者,也是英国18世纪文坛领袖。他以富有魅力的个性和言说方式塑造了18世纪英国人的礼仪规范、道德观念和文艺品味,18世纪中后期也被称为“约翰生的时代”。约翰生同时影响了后世诸多作家,如简·奥斯汀、乔治·艾略特等,也备受林语堂、梁实秋、钱锺书、杨绛等作家的推崇。

    ◎全新修订版约翰生作品集。以牛津《约翰生重要作品选》、哈佛《约翰生文选》和企鹅《约翰生文选》等为选本参考,涉及诗歌、散文、书信、日记、诗人评传、序言等,是目前已出版的较全的约翰生文集。译者同时做了全面校订修改,新增20余篇内容。精心排版、装帧,内文使用顺纹纸,锁线胶订,柔软轻盈,阅读舒适。

    ◎如何更好更有意义地生活,是约翰生作品的核心主题。约翰生的作品具有喻世明理、内观自省的特点。他在书中论及自己对死亡的思索、对人性善恶的探讨,以及对婚姻的摩擦与不幸、生命的意义等问题的看法,这些也是每个时代普通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在当代语境下依然有阅读价值。

    内容简介

    《人的局限性》为英国著名作家、批评家 塞缪尔・约翰生的作品集,以牛津《约翰生重要作品选》、哈佛《约翰生文选》和 企鹅《约翰生文选》等版本为选本参考,主要收录了他在《漫步者》《冒险者》《懒散者》等报刊发表的专栏文章,同时还收录了他的著名诗歌《伦敦》,以及部分诗人评传、书信、游记等。全面展示了约翰生的文学才华,以及他对人性善恶、生命意义、社会意识、理想信仰、婚姻爱情、文学作用等重要命题的精辟论述。

    媒体推荐

    约翰生的才学和工作是促使英语成为“世界语言”的重要因素之一。

    ——《泰晤士报》

    ✍️ 名人推荐

    我最喜欢约翰生博士的谈话,佩服他的博学,可怜他的身世,也崇敬他的为人。他的谈话不管有理没理,总很有趣,多警句,有识见,有劲,回味无穷。

    —— 杨绛

    不对一位经典的批评家做出适当的评价,人们就无法为西方经典唱一曲完整的挽歌,他就是塞缪尔·约翰生博士,各民族中空前绝后、无与伦比的批评家。

    —— 哈罗德·布鲁姆

    约翰生博士身上有圣徒的品质,这是因为他是为数不多的爱所有人类的人。

    —— 弗吉尼亚·伍尔夫

  • 中国叙事

    作者:浦安迪

    ★ 12位知名汉学家的集大成之作

    ★ 致力于中国传统叙事脉络之发现和比照

    ★ 深入探寻中国小说的诞生与兴起

    ★ 首次正式授权大陆简体版本

    《中国叙事:批评与理论》由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和比较文学系教授浦安迪(AndrewH. Plaks)主编,召集了高友工、芮效卫、欧阳桢、何谷理等(包括他本人)十二位欧美代表性的汉学家,系统考察了中国从《左传》、六朝志怪,到《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的叙事作品,用叙事学中的各种概念、理论、视角来考察与剖析中国叙事文学的结构特点、视角特点与深层的中国审美精神与宇宙观的内在联系,读来既令人时时有豁然之感,也令人深觉文学研究的乐趣所在。浦安迪同时也意在为中国传统叙事文学建立一种属于中国小说美学的叙事方法论。

    ------------------------------------------------

    名人推荐

    浦安迪:

    公认的最为优秀的汉学家。——钱钟书

    一位罕逢的博通中华文化的学者,尤其他能以汉语文撰写高层次的学术论著,窃以为这是一个奇迹。——周汝昌

    韩南:

    欧美汉学界明清小说研究第一人。——王德威

    夏志清:

    文笔之雅,识力之定,迥异点鬼簿、户口册之论,足以开拓心胸,澡雪精神,不特名世,亦必传世。——钱钟书

  • 金圣叹的生平及其文学批评

    作者:王靖宇

    《金圣叹的生平及其文学批评(中英文双语版)(修订本)》主要内容简介:中国对本国古代文学(含古代文学批评)的研究,在20世纪的前半期就取得了迥异于前代的巨大进展。其基本特色就是以西方的文学观念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也属于西方思想),通过实证的研究以阐述中国古代文学的种种现象(含作家、作品等)与文学发展的历史。作为此种研究的奠基人的王国维、鲁迅、胡适无不如此。
  •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笺说

    作者:俞晓红

      本书以发表于1904年6月《教育世界》杂志的《红楼梦评论》为底本,重新予以标点、校勘,重点注释和辨析《红楼梦评论》中的诸多文史典故,并对以往学界的一些看法提出质疑。书后附录20世纪王国维研究论文论著索引。本书试图对《红楼梦评论》的本真面目作一清晰把握和展示,并为近代文论研究者、《红楼梦》研究者、高校中文系教师和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提供参考。
  • 时代及其文学的敌人

    作者:李建军

    本书是有“中国批评界的良心”和“文坛清道夫” 之称的文学博士李建军先生的批评文集,辑录了李博士近年来在中国文坛引起激烈争论和广泛好评的论文和随笔 53 篇,通过对贾平凹、池莉、莫言、阿来、刘震云、残雪、韩少功、余华等名作家的学理性批评,揭露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真相和精神病象,戳穿了一个个虚幻的文学神话,为那些在文学的入口处苦苦寻觅的作家和读者清除了垃圾,树立了标杆。全书文字如行云流水,富有激情和理性,让人在酣畅淋漓中感受到良知的力量和思想的启迪。
  • 我为什么写作

    作者:王尧,林建法

    “小说家讲坛”是为了建立起一个凸现作家主体而又易于批评家、立业读者沟通的充满活力的“文学现场”而设立的。当代文坛诸多知名作家:莫言、叶兆言、铁凝、史铁生、贾平凹 、余华等陆续登上这个讲坛,他们的讲演,为我们呈现了当下文学写作的大致轮廓,也展现了他们的思想与创作历程的的轨迹,在这里,你可以跟这些名家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对话!
  • 交锋

    作者:王逢振

    本书作者王逢振是最早介绍当代西方文论的学者之一,他利用与国外学者的广泛联系和交往,对21位著名批评家或理论家进行了访问,其中既包括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雅克·德里达、爱德华·萨伊德、J.希利斯·米勒、特里·伊格尔顿、海登·怀特等具有国际影响的学者,也包括斯坦利·菲什、莫瑞·克里格、沃尔夫冈·伊瑟、三好将夫等独具特点的著名学者;既有美学家、历史学家、妇女文学专家、华裔著名学者,也有激进的左派知识分子、引人注目的后起之秀、传统的文学批评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有问有答,夹叙夹议,并附有一些批评家本人的最新情况。 本书对了解当代西方批评理论有实际帮助,对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有借鉴意义,对大专院校文科师生更是有益的参考资料。 前言 老友费雷德里克·詹姆逊 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先驱 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 什么是民众?——哈特和内格里访谈录 三好将夫:日本的反叛者 布鲁斯·罗宾斯:世界主义的探索者 芭芭拉·弗莱:漂亮而刚强的女性 约翰·卡洛斯·罗:“新美国研究”的前卫 怪才布鲁姆 简·汤姆金斯:一个有见地的女批评家 斯坦利·菲什:文坛“怪杰” 弗兰克·兰垂契亚:从批评家到作家 莫瑞·克里格:慈善的长者 爱德华·萨义德: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希利斯·米勒:美国解构批评的代表 海登·怀特:新历史主义批评家 沃尔夫冈·伊瑟:从“接受美学”到“虚构行为” 特里·伊格尔顿访谈录 马丁·杰伊:人称活字典的学者 叶维廉:优秀的美籍华人批评家 乔纳森·阿拉克:“美男子”批评家 《交锋——21位著名批评家访谈录》前言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先后六次到北美访问(或学习,或研究,或讲学,或参加学术会议)。第一次访美我认识了著名理论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受他的影响,走上了批评理论研究的道路。第二次,我认识了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莫瑞·克里格和解构主义代表人物 J.希利斯·米勒。得益于他们三人的介绍和推荐,我又先后认识了一些著名的批评家或理论家,如爱德华·萨义德、雅克·德里达、佩里·安德森、海登·怀特、弗兰克·兰垂契亚、三好将夫、芭芭拉·弗莱、布鲁斯·罗宾斯、约翰·卡洛斯·罗和迈克尔·哈特等。再后来,由于参加国际会议或组织国际会议,我与更多的批评理论家建立了联系。在与他们的交往过程中,有些人我进行了直接访谈,有些人我根据与他们的交往写了相关的文章。本书是这些访谈和相关文章的汇集,因此也可以说是访谈和纪实。其中部分文章曾经发表过,但随着交往的深入和更多的了解,我对这部分文章作了大量修改补充。 在我认识的这些批评家或理论家之间,虽然有些人不乏共同之处,但总的来说各有各的特点,有些还非常不同,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本书自身构成了他们之间的一种对话。另外,由于他们各自的领域和专长不同,如詹姆逊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家和批评家,安德森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德里达是哲学家,萨义德既是文学批评家又是后殖民文化研究的奠基者,罗宾斯从事文化研究,弗莱是激进的左派,布鲁姆又趋向保守,约翰·罗从事美国研究,哈特进行社会研究……所有这些使本书自身形成了一种跨学科的景观。 应该说,跨学科对话是当今西方学术界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为什么如此呢?我想应该更多地从社会文化的发展来考虑。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以及伴随而来的经济全球化,整个人类社会结构和国际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乃至思维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今天,世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二律背反和悖论。人人难以容忍宏大叙事,然而人人似乎都在接受并兜售宏大叙事,而其中最宏大的就是资本的宏大叙事。马克思150年以前所界定的无产阶级已不复存在,但与此同时,今天世界上一些地区和居民又在大规模地被无产阶级化,出现了大量“流民无产阶级”。面对资本帝国的横行霸道和种种社会矛盾,世界看来需要一场真正的革命,然而世界又从未像今天这样对革命感到厌倦和恐惧。人们声称意识形态已经终结,然而意识形态又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作为后现代时期的精神和基调的差异和区别,资本主义30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普遍赞扬,然而与此同时,它又在全球范围内取消差异,通过文化、社会和经济的方式,把一致性和标准化强加给人们的意识、情感、想像、动机、欲望和趣味。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急于摆脱帝国主义,然而今天帝国主义又积聚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各种族裔的、种族的、文化的边缘群体在批判和消解西方霸权中正形成一种历史性的阵营,但是西方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强大。一方面,非西方的批评家正在否定西方的现代性和现代化的准则;另一方面,人人都在根据经济发展论和工具理性来评价现代化的程度。这种反讽性的二律背反还可以不断列下去,但它们都表明了这样一点:对一种统治和压迫的揭露和抨击,结果总是以忽视另一种统治和压迫而告终。 在这样一种形势下,以文化干预社会现实便成了当前知识分子的一项重要使命。我们知道,知识分子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观察社会,认识社会,找出社会的缺陷进行分析批判,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换句话说,就是做社会“医生”,检查社会是否健康,有什么毛病,然后开出药方,进行治疗,使社会健康发展。实际上,古今中外,知识分子中的有志之士都是这么做的。要完成这一使命,首先要对社会进行认识和分析。这不仅需要反思过去,阅读过去的各种文本(包括以各种语言形式和非语言形式记载的社会文本),汲取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对当前的社会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但是,由于今天的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矛盾相互交叉,单靠一种学科的知识很难把握,因此需要各种学科交流融合,形成一种合力或综合的力量。我想正是出于这种考虑,跨学科对话才日益发展。今天跨学科的文化研究,也是在这种对话中发展起来的。 这里对相关批评家或理论家的访谈或纪实,基本上都从不同方面融入了这一时代的潮流。例如,海湾战争之后,布鲁斯·罗宾斯从全球化和世界主义的角度对之进行批判和认识,并结合文学作品的描写,从文化的角度加以剖析。“9.11”事件刚一发生,爱德华·萨义德便发表文章,从当前社会和文化传统方面分析事件发生的内在原因;而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则在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从资本主义和全球化所引起的社会矛盾进行剖析。去年卡塔琳娜飓风袭击新奥尔良之后,芭芭拉·弗莱从种族歧视造成贫富差距方面论述了大批群众未能逃避灾难的原因。至于迈克尔·哈特和安东尼·内格里的《帝国》和《群众》,更是从社会方面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分析。所有这些学者都是文学系的教授,但他们的著作和演说都体现了跨学科对话的思潮。因为,在当前全球化时期,跨国公司兴起,贫富差距拉大,资本主义消费观念到处扩张,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国家权力日趋衰微,有志之士不可能只狭隘地关注自己的学科,固步自封,对社会的种种现象无动于衷。面对后殖民政治的扩展,民族主义的高涨,新权力结构的形成,知识分子也不可能不考虑实际问题。 这里的访谈和纪实既涉及文学批评和理论,也涉及文化理论和政治,既有对社会文化的批判,也有对大学教育的反思。对它们之间的对话和综合,无疑会形成一幅由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和批评理论合成的景观。不论这种景观有多少不足之处,我想只要认真体会,还是会有收益的。 借此机会,我要感谢接受我采访的诸位朋友,感谢他们经常寄来新作的手稿和相关的资料。同时我也衷心感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施宏俊先生,感谢楚尘先生和相关的编辑。正是由于他们的支持,这本书才得以顺利出版。 当然,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肯定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恳切希望广大读者和方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王逢振 2006年夏于西南科技大学
  • 弗洛伊德的美学

    作者:[美]斯佩克特

    在我国,关心精神分析学派的人中有很大部分是作家、艺术家和专业文艺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对文艺有兴趣的同志,大家都迫切地想知道弗洛伊德的艺术观点和艺术研究方法的全貌,了解这些观点、方法在世界上的流传影响情况。这本书,正是这方面研究的一本专著。这本写于20世纪70年代的著作从一个理论发展的较高层次回顾弗洛伊德的艺术思想,为之勾勒出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译者以为,读者先看这本书,然后去阅读弗洛伊德的一些大部头专著,会比较容易地找到自己所关心的段落。而如果读者已读过许多弗洛伊德的著作,再来看这本书,仍会发现,有些曾在自己眼皮下滑过的字句中,包含着被忽视了的更为深远的意义。
  • 穿透历史

    作者:田余庆 等

    《穿透历史》为是《东方早报•上海书评》五周年精选集“上海书评选萃”的一种。收录田余庆、王家范、虞云国、赵园、邢义田、梁小民、程念祺、张汝伦、樊树志等诸多专家学者的佳作。 本书由历史的细节入手,论及中国古代社会变革等问题,由点及面,理顺历史脉络,极具启发性。
  • 声音的诗学

    作者:张闳

    《声音的诗学》名为文化批评文集,实为文化心理解剖病理报告。作者从现当代各种文化声响人手,阐释名人名作,批点文化热点,望闻问切,直指人心。如:卫慧的暴得大名,不仅仅助长了文学上的虚浮和艳情之风,更重要的是,它刺激起一批文学写作者(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写作者)强烈的名利欲,一种“一夜暴富”的文化赌徒心理恶性膨胀起来。其分析游刃有余,针针见血;其锋芒犀利难当,不避权贵;其语势魅力多变,酣畅淋漓。又为作者个人思想之狂欢,自由之声音。
  • 刺丛里的求索

    作者:王晓明

    从王晓明先生那执着的《刺丛里的求索》中我读出了一种高层次的生命意义。他那种寻求自己精神支柱、渴望重建自己健全的精神家园的努力令我深深感动。尽管我知道也许我的这点心灵共鸣太微太弱,也许我的回音会像一阵风一样忽然无踪无迹;尽管我知道在这个被物质保卫着的世界里我们有太多的无奈,我们也许徒劳的努力会被击得粉碎,但我依旧相信这种不懈的求索是我们作为一个健康的人都因该追求的高层次的生命意义。“中国的知识分子及其精神创造的事业,正处于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从精神的需求,从我们的对生存意义的把握,对健全人格的理想看今天的现状,你的感觉如何呢?”“如果不是无奈、失望、彷徨,甚而痛苦,甚而想起来解除这种危机的话,而依然是麻木、迟钝、无谓,甚而没有一点感觉上的变化,甚而还加深这种危机,那么我们的还有什么意义呢?”该愤怒的时候我们自嘲,该羞耻的时候我们庆幸,该忧伤的时候我们茫然无觉,该蔑视的时候我们诚惶诚恐……我们该如何恢复正常的感觉、正常的思维呢?回到诗中去,回到文学中去,回到一切真正杰出的艺术作品中去吧,这不单是为了获取审美的愉悦,更是为了挣脱卑俗的生存状况。我们还是应相信鲁迅先生的话,“即使前面没有路,也要跨进刺丛里走走。”惟有那苦苦追索的精神,那竭力发掘和维护人内心的价值的态度,才是真正值得培养,值得代代相承,赓续不绝。
  • 李健吾批评文集

    作者:李健吾

  • 我们并不孤单

    作者:谢有顺

    假如我能有一颗心免于破碎,我便没有白活一场;假如我能消除一个人的痛苦,或者平息一个人的悲伤,或者帮助一直昏迷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它的巢中,我便没有虚度此生。我们,并不孤单,我们,don't stand alone.
  • 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

    作者:曹文轩

    在说二十世纪时,我也不会去预示二十一世纪初,更不会去预示整整一个二十一世纪。我没有像某些人那样觉得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么令人振奋而不可想象的世纪。我也不会说:二十世纪戛然而止,中国文化从此别开生面。我倒相信:一切是模棱两可地跨进二十一世纪的大门的。时间的绵延性质,是不言而喻的:今天含有昨天,并含有明天。在昨天、今天、明天之间,绝无边缘,更无清晰的边缘。流逝是必然的,但却是以滚动的方式前行的。
  • 此时的事物

    作者:谢有顺

    本书以文雅、自由而富有激情的笔触,探查了文学和存在、语言和伦理、消费和身体等关键词之间的隐秘关系。作者崇尚创造,呵护慢的美学,寻找散文的心,张扬灵魂叙事,所涉及的领域虽然广阔,但其核心却一直集中指向语言和精神如何才能有效地在胡塞尔所说的“生活世界”这一基本视阈里展开。无率是文学的图景,还是内心的追索,作者的言说都关乎存在,关乎美与感动,关乎永恒的基本事物,关乎消费世界里的意义疑难,关乎心灵中的每一次细小转折。这样的文字,已经超越了一个文学批评家的视野,它更像是一个思想者在其思想旅程中所留下的动人的心灵印痕。
  • 批评的旷野

    作者:陈晓明

    本书收录作者近几年的理论和批评文章,就中国当代文学最新的审美动向进行阐释。由于作者带着比较明确的主题切人当下文学现实,因而这些系列文章自成体系,可以看出作者对文学理论和当代文学创作动向的独到阐释。   本书分为“理论的张力”“后现代反诘”“做文字的情人”三辑,对后现代理论在中国的展开,对后殖民理论与知识分子的学术立场,对纯文学的当代命运以及大众文化的解放压迫与解放的经验等方面进行论述;同时对当代一些富有个性的文学创作展开阐释,表现出作者对小说艺术经验的独到而细微的感受,对当代文学的个性和风格标志的敏感把握。作者贯穿始终的是强调一种在时代剧烈变动中文学所具有的超越性立场,敢于肯定那些并非大众化的有品质的审美价值。作者的理论素养和对艺术的敏感性使得本书在思想和艺术才情二方面都得以兼顾,既有学理含量又不失思想锋芒,文笔优美,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近代文学批评史(中文修订版)第三卷

    作者:[美]雷纳·韦勒克

    八卷本的《近代文学批评史》,论述了从1750年到1950年跨度长达两百年的西方各国文学批评的历史。由于作者造诣深厚,资料丰富,表达清晰,因此把一部常人想来艰涩难懂的理论专著写得深入浅出,颇多幽默风趣之处,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是一部可与勃兰兑斯《19世纪文学主流》媲美的宏篇巨制。
  • 近代文学批评史(中文修订版)第八卷

    作者:[美]雷纳·韦勒克

    八卷本的《近代文学批评史》,论述了从1750年到1950年跨度长达两百年的西方各国文学批评的历史。由于作者造诣深厚,资料丰富,表达清晰,因此把一部常人想来艰涩难懂的理论专著写得深入浅出,颇多幽默风趣之处,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是一部可与勃兰兑斯《19世纪文学主流》媲美的宏篇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