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犹太人

  • 被隔绝的女孩

    作者:[荷] 巴尔特·范埃斯

    二战期间,纳粹在欧洲大陆大肆追捕犹太人,因荷兰当局的大力配合,阿姆斯特丹、海牙等地的犹太人家庭时刻笼罩在巨大的危险和恐惧之中。为了躲避追捕,犹太女孩小利恩被父母交付给地下抵抗组织中的寄宿家庭保护,历经多次躲避和逃亡,目睹无数同胞遇害,她最终在战争中幸存下来。作者范埃斯的祖父母一家是保护小利恩最久的家庭,然而,由于战后的一场争执,双方再也没有联系。

    战争时期和战后究竟发生了什么?犹太女孩视角里的这个故事是什么样的?通过探寻上述问题的答案并深入调查荷兰的抵抗运动,范埃斯讲述了一段荷兰版《辛德勒的名单》般的真实故事。

  • 犹太人的智慧全集(珍藏版)

    作者:韦恩・玛格尔

  • 我曾经叫莎拉

    作者:(美)伊・贝蒂・格列宾希科夫

    伊・贝蒂・格列宾希科夫的回忆录感人至深。1939年,她以犹太难民的身份来到上海,因为这里是当时世界上惟一无需签证即可进入的城市。 《我曾经叫莎拉》细述了作者一家颠沛的逃难历程。就在纳粹拘捕其父的前夕,他们成功逃离德国。作者带着幽默的笔触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她在柏林的童年时光,以及日后在上海的成长经历。 二战期间,作者全家被日本占领军围困在虹口隔离区。 格列宾希科夫的回忆录是个关于希望和幸存的故事,刻画了乱世之中一个坚忍而乐观的女子。 1950年,格列宾希科夫离开上海,前往澳大利亚。1953年移居美国,定居在新泽西的文特诺。
  • 犹太人的奇异思想

    作者:马尔文·托卡耶尔

    本书是《犹太智慧丛书》六本之一,由“《圣经的妙处》”、“《圣经》的芳香”、“《圣经》的回音”等三章构成。对伊甸园的秘密、摩西之杖、犹太教会堂之灯、沙漠的智慧、最高的祈祷、亚伯拉罕的行动、圣典、安息日等作了细致独到的解读。让人通过了解《圣经》,体会人间悲喜,理解生存目的,学会与人相处,增长生活中各种智慧。本书语言生动流畅,引人入胜。
  • 影响世界历史的三个犹太人

    作者:黎鸣

    在西方思想的前沿,处于锋头地位的伟大代表人物,是爱因斯坦、马克思和弗洛伊德这三位犹太人,他们正分别表征了现当代人类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心理科学领域思想影响的最高峰,他们是上一个千年最伟大的三个天才。 尼采说,上帝死了。黎鸣说,西方哲学到了20世纪末实际上也同样死了。新世纪,人类的天才将在东方涌现。 本书是一部思想传记。传主是三位家喻户晓的天才,爱因斯坦、马克思和弗洛伊德。这三位思想家对20世纪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总之,对20世纪的世界文明有着巨大的影响。他们三位的思想都在各自的领域引发了一场地震:爱因斯坦是自然科学领域的革命者,马克思是经济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革命者,弗洛伊德是心理学领域的革命者。他们开创的思想路线构成了20世纪的学术传统,并且作为重要的思想遗产而进入了21世纪。黎鸣把他们三位视作是千年来最伟大的天才人物。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三位都是西方人,都是犹太人。 这本书不同于一般思想家传记的地方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作者黎鸣本人是思想大家。近年来,他蛰居于斗室,忍受着清苦,被弃于红尘流俗之外,但是思想却如清泉,汩汩而出。苦心孤诣数载,推出了《问人性》、《问天命》等鸿篇巨制。这样一位思想家撰写思想传记,自然有诸多新的理解和发现。更有一般传记作家所难以达到的“同情的理解”的境界,比如,他撰述的马克思就与我曾经读过的几种马克思传记不同。二是书的结构。这部传记与一般的传记不同,作者试图探究天才的规律。这无疑是一项雄心勃勃的尝试。对于想成为天才的青年,这部书不能不读。通过对三位思想天才的思想史的研究,黎鸣指出,天才的产生有三个基本的规律:1、天才意志规律,存在具有坚定执一的信仰意志的人;2、天才的磨压规律,该人受到环境的压迫甚至迫害,“愈是受到迫害的人类或族类,便愈是显示出其思想的创造性”;3、天才的减压规律,该人具有可能逃避压迫或迫害的飞地或绿洲。该书研究了三位天才思想贡献的基本特征,黎鸣概括为“天才二元论”。
  • 杰洛米的赌注

    作者:[以]艾朗·卡茨 (Eran Katz)

    年轻的杰洛米是个有趣的犹太人,他总穿着稀奇古怪的T恤,有点散漫,很贪玩,没有什么进取心。 一天,在咖啡馆里,他的两位朋友发现,犹太人之所以特别有成就,是因为在长期颠沛流离的岁月中发展出了独特的成功智慧。为了验证这些智慧真的管用,他们决定赌一把——用犹太人的成功法则来改造杰洛米,让他这个享乐主义者在三年内取得管理博士学位,并拥有50万美元的资产。杰洛米能在三年内实现这个最不可能的人生蜕变吗?犹太人的成功法则真的能化平庸为杰出吗?。
  • 上海大班哈同外传

    作者:沈寂

    本书以犹太人哈同的人生历程为主线,描写了这位冒险家在印度穷困潦倒,流浪到我国开埠不久的上海滩淘金,然后靠其妻罗迦陵的2亩地起家,成为房地产第一大户、远东豪富……。
  • 塔木德大全集

    作者:

    《塔木德大全集(珍藏版)》所讲述的塔木德是犹太民族中商界精英引领风骚的根源所在。是“世界第一商人”当之无愧的致富秘笈,它凝聚了上千年来2000余名犹太学者对本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智慧的发掘、思考和提炼,是整个犹太民族生活方式的指明灯。从生到死。从零开始到亿万富翁,从经营到变革,犹太人从未停止过对它的阅读和膜拜。 为什么犹太人可凭一己之智慧就把全世界的钱都赚到自己的口袋里?为什么他们面对疯狂的杀戮仍然精神不死?为什么在世界群雄争先崛起之时,他们的“世界第一商人”的黄金椅仍然毫不动摇?今天,《塔木德》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它不再只是犹太人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更被世人看做智慧与金钱合一的象征。经商与为人合一的象征。
  • 塔木德的秘密-犹太人的财富密码-犹太人的智慧基因库

    作者:焦一阳

    塔木德的秘密(犹太人的财富密码),ISBN:9787801754677,作者:焦一阳
  • 犹太箴言录

    作者:亚伯拉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上帝的食粮,辑录了耶稣、保罗、斐洛、迈蒙尼德、马丁·布伯、舍斯托夫等犹太圣哲的个人小传及箴言妙语;下篇:思想的盛宴,辑录了斯宾诺莎、爱因斯坦、伯恩斯坦、弗洛伊德、胡塞尔、维特根斯坦、涂尔干和斯特劳斯等犹太思想大师的生平简历及金言妙语,解读生命、解读历史、解读社会、解读文化。共有60位犹太圣哲的近千条箴言入选此书。 编著者亚伯拉呕心沥血,终于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独特的视角完成了此书。本书具有工具书的价值。
  • 思危:犹太人的赚钱哲学

    作者:亚伯拉

    赚钱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成为人们的一种社会和心理的概念,承担着人们的希望与恐惧、理想与价值观,成为一个人的自我观感、自我尊重,以及对才智评价的中枢。所以,正确把握金钱的密码和价值,懂得赚钱的哲学,对于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犹太人作为全世界公认的“世界第一商人”,几千年历尽艰辛和屠戮,掌握了丰富而系统的赚钱经验和智慧,对于每一位读者都会产生巨大的启发。
  • 犹太家教智慧

    作者:赛妮亚

    犹太民族是一个视教育如敬神的民族,拉比和教师的地位仅次于上帝,这也就是这个民族历经浩劫而不灭的真谛之一。《犹太家教智慧》力争用通俗幽默的写作风格,描写出这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成功黄金律、生命教育、美德教育、健康教育、处世教育、享乐教育、婚姻观、金钱教育和公民教育。正如托尔斯泰所言:“犹太民族的智慧包含了一些永不消失其温情与魅力的伟大东西,就仿佛玫瑰色的晨星闪耀在寂静的早晨,它们之中蕴含的最可贵的东西,是那种对于人类灵魂秘密的充满激情的探索。”正是犹太人的世界观,构成了西方文明的基础,也正是犹太人超凡的教育智慧,培养出成千上万的世界级大师。
  • Start-up Nation

    作者:Dan Senor,Saul Singe

    Israel leads the world in start-ups, particularly in the tech sector, and Senor and Singer explain why in this compelling book. Among the reasons: The social networks and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afforded by near-universal military service; lax immigration laws that create a diversity of thought and experience; and an authority-questioning worldview that keeps complacency at bay and hierarchies relatively flat. As a strictly non-Zionist Jew (that means I feel no cultural connection with Israel or with the notion of a homeland), even I was considering emigration when I finished this book! - Stepcase Lifehack
  • 犹太人为什么聪明

    作者:亚伯拉

    《犹太人为什么聪明》全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篇:以文化定天,以智慧立地,通过对犹太文化特性的深入探讨,概括出犹太人智慧的精神和思想内涵;下篇:犹太人与诺贝尔奖,通过对近40位获诺贝尔奖的犹太大师的传奇成功经历的个案分析,揭示了犹太文化对犹太人的深刻影响。犹太人聪明的秘诀,在于其坚定的信念和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犹太人为什么聪明》通过对历史和人物的剖析,使读者可以洞察中国文化和犹太文化的巨大差异,并吸取许多生活的智慧。
  • 呐喊——大屠杀回忆录

    作者:曼尼· 斯坦伯格

    呐喊——大屠杀回忆录是一部非常感人的自传。Mendel (Manny) Steinberg在德国和波兰的纳粹集中营中渡过了他的少年时期,数以百万计的同胞死亡了,他奇迹般幸存了下来。这是他的故事。 1925年,Manny生于(波兰)拉多姆的犹太贫民区,Manny很快就意识到了犹太人的命运逐渐变为局外人。1939年9月纳粹入侵,噩梦就开始了。这个城市的波兰人民只能逃亡,遭遇饥饿、折磨、性暴力,最终被驱逐出境。本书是一位前后经历辗转四个纳粹集中营,侥幸活下的少年直白而感人的记录。 不得不受遭受折磨被驱逐的同时,有两个问题挥之不去,深深刺痛着他:“为什么是犹太人”以及“世界怎么会放任不管”?时至今日,这两个问题仍然很难回答。Manny的哥哥Stanley在去集中营的路上跳下了牛车,而他妈妈和弟弟在车上死去了。虽然又饥又饿,Stanley还是站在外面想看看Manny和他们的爸爸。他发现他们在囚犯当中,就自己也入狱了。在饥饿、寒冷中干着体力活,日子就这样数着过。知道还有家人在同一个集中营里让他们能活下去。认出彼此意味着死亡,他们假装完全不认识。Manny讲述了集中营里供应人肉,他还被迫给女尸剃头发还得把她们的牙齿拔下来。他在自己的木鞋里藏了一张深爱的妈妈的照片。他和哥哥、父亲在经历了波兰的恐怖和德国集中营之后,奇迹般地活了下来。1945年4月,美国人抵达时,Manny看起来和活着的骷髅没多少两样,肋骨断了几处,患着严重肺病,穿的就只是脏兮兮的破毯子。 写作这本自传完成了Manny在重获自由第一天时对自己的承诺。出版这本大屠杀回忆录,他想让世界铭记,永远不要忘记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了什么。本书叙事个人化、直接不拖沓。 强烈控诉直接简单直指人心,本故事通过老人的视角讲述,他迫使自己释放出多年的痛苦,这是对人类冷酷的记录,也是对爱和希望的力量的一份见证。这是值得排成电影的回忆录。
  • 寻访犹太人

    作者:许步曾

    《寻访犹太人:犹太文化精英在上海》内容简介:由于历史机缘,有数以万计的犹太人侨居在上海,他们与中国人交往,相濡以沫、交互影响,产生出绮丽多姿的奇葩。其中,犹太文化精英在音乐、美术、电影、木偶戏、教育、医学、市政工程、建筑设计等诸多方面,都有丰硕的建树。《寻访犹太人:犹太文化精英在上海》通过史料再现了这些犹太人在老上海的活动以及所做出的成就。
  • 汉娜的手提箱

    作者:凯伦·莱温

    《汉娜的手提箱》内容简介:2000年3月,一只手提箱来到了一个小博物馆——东京大屠杀教育资源中心。箱子上用白色油漆写着“汉娜·布莱迪,1931年5月16日,孤儿”。参观的孩子们很是好奇,汉娜是谁?她遭遇了什么?她还活着吗?他们要求年轻的女馆长石冈史子找出答案。 于是,从欧洲到北美洲,再到日本,史子经历了一段震撼、感动之旅。手提箱的主人,一个在纳粹集中营里被谋杀的犹太女孩,将从历史的浓雾中浮现,展现一个年轻生命的所有美好,和大屠杀的所有黑暗。
  • 别了,上海

    作者:山姆·莫辛斯基

    山姆·莫辛斯从出生到17岁都生活在上海,对上海这座“故乡城”充满深情。这本《别了上海(一个犹太少年的回忆)》将他在上海的17年故事写出来,让他的子孙后代领略上海的神韵。 一个犹太家庭,作为无国籍居民,一个政局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在上海谋得一席之地。《别了上海(一个犹太少年的回忆)》通过山姆对童年的回忆,也由于他对历史的钻研,让我们可以从书中了解上海这座曾是成千上万犹太人家园与避难所的城市的一段独特历史。
  • 一个半世纪以来的上海犹太人

    作者:潘光

    在当前改革大潮中,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思想观念随之逐步改变,全国热气腾腾,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举国公认,世界瞩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而尚待完善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那就是在社会各个角落弥漫着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止的流蚀,因此出版了本书。 目录 第一章 上海犹太人社团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 逃避纳粹暴政来到上海的犹太人 第三章 犹太人在旧上海的经济活动 第四章 上海犹太人的政治活动 第五章 上海犹太社团的文化活动 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上海犹太人及其上海故乡情 第七章 犹太人在上海
  • 犹太人告白世界

    作者:徐新 宋立宏/编译

    本书由我国当代最著名的犹太文化研究专家、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徐新教授等编译,辑录了世界犹太史中塑造犹太民族性格的22篇经典演讲辞。收集在这本演讲集中的讲演辞应该说经受了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完全可以被视为犹太思想的代表。从时间跨度上讲,集子涵盖了3000多年的历史。从演讲人的组成看,包括了社会各个方面,有历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外交家、学者、文学家等。这些演讲大多出现在犹太历史上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刻,反映了犹太人在历史重要关头的所思所想,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犹太民族在历史重要的关头的道德洞见,因而具有不同寻常的道德力量和 感染力。 前言 您现在正在打开的是犹太人经典演讲辞,一本具体体现犹太民族伟大思想的文集。 在过去的20个年头,由于犹太文化研究活动在我围的开展和不断深入,已有数百种反映犹太民族和文化的书籍陆续面世,介绍和评价犹太人及其文化思想的文章则更是不计其数。应该说,这些书籍和文章的出皈和发表极大地增进了我们对犹太人和犹太文化的了解,促进了犹太文化研究在我围的开展。我国学术界和读书界对犹太民族及其文化的大致了解均得益于此。 然而,犹太民族的思想和道德洞见到底是什么?它们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又在什么样的程度上规范(或者说影响)犹太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尽管人们可以写文章论述犹太人的思想和道德洞见,但这样做往往只能提供抽象的概念,读者在没有具体触及的情况下往往难得要领。在犹太文化研究不断深入的今天,具体了解犹太人的思想、犹太人的精神、犹太人的信念、犹太人的追求,不仅是摆在犹太文化研究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且也是对犹太人和犹太文化感兴趣群体的一项迫切要求。 作为中国一名犹太文化研究者,本人一直对阅读犹太人的演讲辞情有独钟,除了喜欢体验演讲辞流露出的真切情感,更主要的是演讲辞往往是犹太人思想的最直接反映,因此,素来把对演讲辞的阅读看成是具体了解犹太民族及其文化的最佳途径和方式之一,为具体体察犹太人的思想和传统对犹太民族产生巨大影响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式。 为此,我们编译了这部演讲集。我们认为出版这样的集子有助于向广大读者提供一个直接接触犹太人思想、了解犹太人精神的方式和途径。收集在这本演讲集中的讲演辞应该说经受了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完全可以被视为犹太思想的代表。从时间跨度上讲,集子涵盖了3000多年的历史。从演讲人的组成看,包括了社会的各个方面,有历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外交家、学者、文学家等。这些演讲(特别是那些在20世纪发表的部分) 大多出现在犹太历史上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刻,反映了犹太人在历史重要关头的所思所想,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犹太民族在历史重要关头的道德洞见,因而具有不同寻常的道德力量和感染力。 收集在本卷中的演讲辞的篇幅尽管只有22篇,但篇篇算得上是经典。 3000多年前犹太民族的领袖和立法者摩西的《告别辞》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流传下来最早的演讲辞之一。作为犹太民族领袖的摩西曾大无畏地在权力(埃及法老)面前高喊:“让我的人民走!(Let my people go!)”这位带领犹太人离开遭奴役之地的领袖在临终前向自己的人民发表了充满真情的告别辞,要求犹太人要世世代代坚守自己的信仰,遵守上帝的律法。摩西的这一临终前的肺腑之言成为犹太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公元70年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斯的《劝降》演说可谓十分独特。已经投降了罗马人的约瑟夫斯竭力劝说犹太起义领导人约翰放弃抵抗。在劝降演说中,他恳求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希望他们向罗马人投降,以保全生命。他例举犹太人的王约雅斤自愿在耶路撒冷陷落前离开,情愿和他的亲属一起坐牢,也不愿把这圣地交给敌人,不愿看到熊熊火焰在圣殿升起,试图说服起义将领。约瑟夫斯的这一做法究竟是背叛犹太民族,还是在暗中为了犹太民族的长存,历史学家一直争讼不休。但无论如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武装反抗的最终结果是圣殿的毁灭和犹太民族的集体流亡。需要指出的是,约瑟夫斯不是历史上惟一劝降的犹太人。站在城墙外,约瑟夫斯让人想起先知耶利米,后者曾在600年前同样恳请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向入侵者投降。 《马塞达殉难演说》是公元73年起义领导人埃拉扎·本·耶尔在决定集体殉难前对坚守马塞达要塞的官兵和家人发表的演讲。面对罗马的暴政,埃拉扎·本·耶尔喊出了“宁死不做奴隶”的口号,约千名犹太人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决定集体殉难。这篇浩气长存的演说体现了犹太人舍身取义的精神境界,也集中展示了犹太人热爱自由的民族品格。 《宽容法令》是18世纪著名拉比以西结·兰道针对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颁布对犹太人实行宽容法后发表的布道演讲。他在欧洲犹太人即将获得解放的历史时刻强调信仰对于犹太人留存的重要性,号召受到统治者宽容的犹太人“应在上帝的名下前行,沿着阿尔法西、迈蒙尼德、亚设和《托萨福》的作者走过的路前行”,“去寻找身体和心灵的自由”。 《论犹太人在议院中的代表权》则是19世纪的犹太血统政治家、时任英国首相的本杰明·迪斯累利在英国议院辩论中发表的即席演讲。当时辩论的主题是:是否应该修改誓词中的基督教内容,以便当选议员的犹太人能够宣誓进入议院。面对英围的最高立法权力机构,迪斯累利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阐明这一辩论的实质和真理的原则,并以无畏的气概在由基督信徒组成的议会中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人们对犹太人古老信仰抱有偏见的根源是产生于封建时期的罪恶诽谤,是建立在对历史、地理和神学可恶曲解基础上的罪恶诽谤”,表明自己坚决捍卫犹太人成为议员权利的决心。 1898年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的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是现代犹太复兴运动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犹太民族在政治上的觉醒。然而,当时的世界,包括许多犹太人,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并无真切的了解,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先驱、“现代以色列之父”西奥多.赫茨尔通过《在第一届犹太复围主义代表大会上的演讲》向全世界宣告:犹太复国主义事实上是“一场道德、正义、人道的运动”,这一运动希望实现的最初目标之一,就是把犹太人问题转变为一个“锡安”问题,即恢复建立一个犹太人家园的问题。他强调,“任何协议必须建立在权利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宽容之上”。因为犹太人曾经有过的宽容和“保护”,可以由赐予者的意志而随时随地被撤销。为了将大会开成一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赫茨尔在演讲结束时向与会者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衷心希望我们的大会多一些诚挚,多一些高尚!希望它能够成为不幸者快乐的源泉!希望它不会给任何人以损害!希望它是全体犹太人的荣耀!希望它配得上我们那虽然遥远、却无比辉煌的永恒过去!”在这篇演讲中,人们可以切实感受到这位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先驱的崇高内心世界。 《根深蒂固偏见的大暴露》是美国犹太政治活动家费雷克斯·弗兰克福特在一次群众集会上对1930年发表的帕斯菲尔德白皮书(英国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进行的强有力的公开批驳。演讲中,弗兰克福特以毫不妥协的语言提出:“帕斯菲尔德白皮书作为巴勒斯坦行政管理的基础必须清除!帕斯菲尔德白皮书作为英国政府的权威立场必须铲除。绝对不允许用软化和导致混乱的语言对它进行辩解!”反映出美国犹太人对在英国委任统治下建立一个犹太人家园积极支持的态度。 《面对世界的公断》是时任美国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主席埃巴·希勒尔· 希尔沃在1947年4月28日联合围大会召开的关于巴勒斯坦托管地前途的第一次会议上代表犹太人所作的一次重要演讲。在演讲中,他从历史和道德两个层面叙述了在巴勒斯坦尽快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的必要性,并以全世界犹太人的名义,提出了犹太民族在自己的故土上重建一个犹太人国家的要求。 在陈述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的法律依据、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他向联合国这样描述了犹太民族:“我们是一个古老民族,尽管在所走过的漫漫长路中几经理想破灭的打击,但我们犹太民族从未沮丧过。我们犹太民族从未失去对主权和伟大道德原则最终胜利的信心。在整个犹太民族寄居异乡、承受巨大苦痛的岁月里,我们始终对真理的最终胜利持有不可动摇的信念,若非如此,我们不会获得已经取得的成就。”他要求致力于世界正义和和平的联合围能够承担自己所肩负的义务,通过对一个犹太人家园建立的支持提高联合国自身的道德威信和声望。 1948年5月,由犹太代办处、犹太全国委员会,以及其他党派、团体成员组成的全国行政委员会决定接受联合国大会1947年11月29日通过的在巴勒 斯坦进行分治的决议,成立以色列国。以色列第一任总理大卫·本一古里安在委任统治国英军撤离的当天,代表犹太民族宣读了宣告以色列国诞生的《独立宣言》。在宣言中,本一古里安以毫不含糊的坚定气概向全世界宣布: “犹太民族具有在自己的国土上恢复自己国家的权利。”“像所有其他民族一样,在自己的主权国家里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是犹太民族的天然权利。” 宣言中,本一古里安对建立起来的国家的基本政策、对外方针和未来希望作了基本的勾勒并庄严宣布:“以色列国将按照以色列先知所憧憬的自由、正义与和平原则作为立国基础,将保证今体公民,不分宗教、信仰、种族和性别享有最充分的社会和政治平等权。”反映了犹太民族追求自由、正义与和平的光荣传统。 《现代以色列——人类精神的一次伟大求索》是犹太史学家、外交家、政治家阿巴·埃班1955年应美国圣母大学之邀访问时所作的演讲。这是一篇洋溢着犹太民族先知精神的著名演讲辞。埃班在论及成立仅7年的以色列国的历史意义时,要求人们“应该从人类历史的最高维度看待以色列的再生” 。在他的眼中,以色列是一个经济、军事潜力有限,但文化、宗教、思想与科学追求无限的国家。他指出:“如果现代以色列包含了任何伟大之处,那一定是在精神领域内。”正冈如此,他把以色列的崛起视为人类精神的一大胜利、国际正义的一大胜利,是为国际社会的良知卸下沉重负担,是在人类精神的交响曲中增添了新声。熟悉犹太思想的人可以从这一演讲中感受到犹太先知思想对这位学者兼政治家的影响,以及以色列的建立对于人类精神发展的重要意义。 《犹太知识分子和美国的犹太认同》是美国著名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与其他犹太学者的一次辩论式对话,对话的主题是关于犹太民族的认同。罗斯认为美国犹太知识分子的独特意识(即认为美国犹太人与众不同,因而在行动上也应当有所不同,他们应当在职业、科学、学术、政府管理和道德追求方面达到一个更加令人瞩目的高度)构成了许多美围犹太人的全部犹太认同,并有助于解释他们在经济社会领域内的成功。罗斯还宣称,美国犹太人正通过在各自感兴趣的领域追求更大的成就而努力证明这种“优越”感。这一次对话被认为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犹太知识分子相互交流的一个缩影。 撒母耳·约瑟·阿格农是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惟一的一位用希伯来语创作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以色列文学家。他的《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晚宴上的演说》把自己取得的成就归功于犹太民族传统,认为自己是犹太教传统造就出来的人。阅读该演讲辞,一个深受犹太教传统影响的虔诚犹太人跃然纸上,从中人们可以感受到犹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思想对现代犹太人人文精神的巨大影响。 《在联合国讨论“六日战争”大会上的发言》是阿巴·埃班另一著名演讲。那是一个非常时刻,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在令世人瞠目结舌的6天时间内以完胜的方式结束阿以间的第三次战争,苏联和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发起了对以色列的猛烈攻击,试图迫使其完全撤回到战前的边界。身为以色列外长的埃班代表以色列在大会上发言。他在演讲中对战争的爆发原因进行了有条不紊的论述。整个讲演被认为是严酷事实和真实情感的结合。更为精彩的是,在所有其他发言都集中在冲突和对抗内容时,他在演讲中为全世界描述了一个实现和平后中东的前景,而这样的描述只有先知曾经憧憬过: 在和平环境下,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贯穿北部从海法到贝鲁特和大马士革,东部从阿曼到阿曼以远,南部直到开罗的交通线。这些受阻交通大动脉的开通将对这一地区的生活、思想和贸易产生超出任何可能想象到的促进。穿越南部内盖夫,介于尼罗河谷和肥沃新月地带之间的交通完全可以在不需要改变任何政治管辖权条件下得到恢复。现在通常被描绘成阿拉伯地区的那只“楔子”将会成为一座桥梁,眼下海上出口被切断的约旦王国可以在以色列沿岸自由地进出口它的货物。在红海,合作行动有助于加快位于埃拉特和 亚喀巴港口的发展,这将使以色列和约旦能保持与新兴的东非及发展中亚洲的联系。 横亘三大洲的中东完全能够成为一个繁忙的航空枢纽,可它现在却由于联合抵制和必须迂回绕道受到阻碍。现在会突然中断的电台、电信和邮政通讯完全可以使这个分裂的地区联成一体。倘若目前的障碍能够得以清除,那么,有着历史遗迹和美丽风景的中东就能吸引大量的旅游者和朝觐者。穿越国家边境的资源——死海的矿藏和内盖夫一阿拉瓦的磷酸盐——将在相互交换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得到开发。在农业和工业发展方面的经济合作可以采用诸如欧洲共同体式的超国家合作。联合国可以在中东建立一个类似于正在欧洲、拉丁美洲和远东工作的经济委员会。只要地区和谐能够实现,各种专业机构便可以提高对这一地区健康和教育发展支持的力度。荒漠的开发、海水的淡化,以及对热带疾病的征服是全地区共同利益之所在,是分享知识和经验共同志趣之所在。 边境两边的以色列年轻人和阿拉伯年轻人可以在科学研究机构和大学里携手相互学习。以往的偏见可以被新的理解和尊重所取代,在知识领域将出现互惠互利的对话。在这样一个中东,军事预算将会自动地保持在一种无须强制的平衡水平上。用于安全上的大量资金就可能转而投向各种发展计划和工程项目。 因此,只要充分尊重地区的多样性,一种以前从不为人所知或从未听说过的全新历史将在东地中海地区掀开。将会第一次出现没有一个地中海民族处于被征服地位的历史,所有民族都将享有主权自由。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利用这一自由为开创性的发展服务。通向这一目标的道路只有一条。这是一条相互承认、直接接触、真正合作的道路,一条和平共处的道路。正如以色列古代先知所预言的那样,这样的道路将一直通向耶路撒冷。 《在联合国对锡安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回答》是以色列政治家、外交家哈伊姆·赫尔佐克回敬现代反犹主义的一篇重要演讲。1975年11月10日,联合国大会以72对35的票数(另有32票弃权)通过了第3379号决议。这份议案号召所有围家将锡安主义看成一种种族主义而加以反对。尽管这份决议不具有约束力,但是它的影响超出了象征性的范踌,因为所有犹太人都被指责为种族主义者。赫尔佐克在大会辩论时曾指出:这个被议案指责是种族主义的民族事实上是一个造就了给世界带来崇高预言的先知的民族,它鼓舞了联合国的建立者,并装点了联合国大厦入口:“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对即将表决的那份充满反犹主义色彩的议案,他说:“对于我们犹太人民来说,建立在仇恨、谎言和自大基础上的这份议案,缺乏任何道德或法律的价值。对于我们犹太人民来说,这份决议不过是一张纸,因此我们应该这样对待它。”说完这些话,赫尔佐克就把决议撕成两半,离开了讲坛。17年后,这份受到赫尔佐克严厉斥责并被他撕成两半的决议终于被联合国通过的一份新决议废除,赫尔佐克演讲的正义性得到了凸现。 《宣判前的陈述》是前苏联犹太活动家纳坦·夏隆斯基一系列演讲中最为精彩的一篇。夏隆斯基是一位在前苏联出生的犹太人,由于公开表达希望移届以色列的愿望,坚持不懈为争取获得离开前苏联的签证进行抗争,被前苏联当局视为持不同政见者和犹太活动分子受到迫害,1977年被当局逮捕并受到审判。夏隆斯基在对其宣判前的最后陈述中表明:“犹太民族一一我自己的民族一一被迫散居在世界各地已经两千年了,似乎已丧失了一切回归的希望。即便如此,他们每年仍固执地,以明显带有非理性的色彩地互相叮嘱:明年在耶路撒冷见!今天,在我距离我的梦想、我的人民和我的阿维塔(他妻子的名字)比以往更遥远的时刻,在面对摆在我面前监禁和集中营艰难岁月的时刻,我仍然要对我的妻子和我的人民说:明年在耶路撒冷见!” 夏隆斯基的这一演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犹太民族面对权力的不屈精神,代表犹太人的勇气和决心,成为前苏联犹太复兴运动的象征,并在相当长一 段时间内成为全世界犹太人在逾越节家宴上诵读的材料之一。 《向权力说真话》是奥斯维辛的幸存者、1987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艾利·威塞尔在应邀前往白宫接受由里根总统授予的国会金质成就奖章时发表的演说。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出于冷战时期的政治和战略考虑,计划在访问联邦德国期间造访葬有47名希特勒前党卫队员的比特堡军事公墓,接受奖章的威塞尔在演讲中对刚刚为其颁奖的里根总统进行了激烈的批评。他的这一做法在受奖活动中是极为罕见和不寻常的。而且在这之前,许多犹太领导人恳请威塞尔不要和里根总统正面冲突,但一个将其生命致力于“向权力说真话”的人,威塞尔拒绝沉默,他对里根总统这样宣称:“根据我们古代的传统,我说的是犹太传统,它要求我们‘对权力讲真话’。”威塞尔在正面要求里根总统放弃计划中的访问后,以直言不讳的言辞对美国总统进言说:“ 这不是政治问题,而是善与恶的问题,我们永远不能把它们混淆起来。”其向权力说真话的气概受到全世界的称颂。 威塞尔的另一篇演讲《60年来的见证》是应联合国大会邀请发表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0周年到来之际,联合国大会于2∞5年1月24日为纪念二战中被法西斯德国屠杀者举行了一次特别会议,这是联合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威塞尔以其固有的风格和直率告诫联合国的所有成员国一定要记住二战时法西斯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和世界在大屠杀期间和随后表现出的可耻的冷漠。同时,他袒露心扉地告诉世人:“奥斯维辛的幸存者倡导希望,而非绝望;倡导大度,而非仇恨和苦痛;倡导感恩,而非暴力。我们必须积极参与,决不能把漠不关心当做一种选择。漠不关心只会帮助侵略者,而从不帮助受害者。” 人们常说犹太民族是一个追求信仰和精神生活的民族,是一个注重“精神文化生活营建”的民族。阅读本书收集的演讲辞,读者不难发现:尽管所有这些演讲都是针对特定的历史事件和场合有感而发,属于一种即兴口头表达,但它们无一例外都反映和代表了犹太人善于对涉及的问题进行道德思考和在道德层面上作出评判的传统。无论是3000多年前犹太民族的领袖和立法者摩西的告别演说,大约2000年前第一次犹太战争起义领导人埃拉扎·本.耶尔在决定集体殉难前对坚守马塞达要塞的官兵和家人发表的演讲,18世纪的著名拉比以西结·兰道的布道,19世纪犹太政治家本杰明·迪斯累利在英国议会的辩言,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先驱、“现代以色列之父”西奥多·赫茨尔在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上的演讲,还是以色列第一任总理大卫· 本一古里安代表犹太民族在宣布现代以色列国成立大会上宣读的《独立宣言》,犹太史学家、外交家、政治家阿巴·埃班在美国圣母大学和联合围的演讲,以色列政治家、外交家哈伊姆·赫尔佐克在联合国就许多国家将犹太复围主义污蔑为种族主义发表的演讲,前苏联犹太人夏隆斯基在对其宣判前所作的最后陈述,奥斯维辛的幸存者、1987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艾利.威塞尔面对美围总统和联合国的讲话,都是如此。 更为重要的是,所有这些讲演辞向我们表明,在政治评判甚嚣尘上的20 世纪,犹太人一直没有忘记对事件作出道德评判,一再呼吁人们不要忘记作为人类社会存在根基的道德。以色列总理西蒙·佩雷斯曾经这样评价犹太民族的贡献:“犹太民族给人类的启示就是:信仰和道德洞见完全可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他的这一评价也许是我们洞察犹太民族思想的一个Hj发点。 阅读这些演讲辞,读者会感受到,它们不仅仅是犹太思想自然、亲切、真实的一种流露和表达,而且是犹太思想对犹太人“一以贯之”影响的一种缩影。透过这一影响,我们在体察犹太人的理想、犹太人的精神、犹太人的信念、犹太人的追求的同时,具体把握犹太人的理想、犹太人的精神、犹太人的信念、犹太人的追求。 人们常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想表达从事外来文化研究者在介绍外来文化时的良苦用心和真切想法。应该说,这也正是我们选译和编撰这 一演讲集的初衷和出发点。当然,我们更希望通过对这些演说的阅读和学习,在把握犹太人思想的同时,有所借鉴,以丰富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胸怀,使我们在面临各种复杂事件时坚守人类应有的道德准则,在走向世界时的步伐更加坚定和豪迈。 需要说明的是,编译犹太人在历史上的重要讲演文本的最初动机是在本人撰写《犹太文化史》时,“为了让读者有机会直接接触犹太人的思想和做出自己的判断”。当时只选译了8篇,计划以附录的形式附着在《犹太文化史》一书中。后来有关编辑在编辑时认为,《犹太文化史》本身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如再加附录部分有可能会使得书的篇幅过大,故只好割爱。后老友贺雄飞先生阅读了那些已经翻译出的演讲辞觉得闲置不用未免太可惜,建议单出,于是又选译了近十篇,方有今天的规模。 本演讲集中的所有演讲辞均依照英文译出,而英语文本主要参阅了 由 steve Israel and Seth Forman编撰、Iason Aronson Inc.公司于1994年出版的Great Jewish speeches Throughout Histiry一书中提供的文本,我们在此对该书的编者和出版者表示敬意和感谢。 参加翻译的人员中,除了宋立宏博士和孔德芳外,其他译者均为本人的研究生,对他们的参与表示感谢。 需要感谢的还有斯格堡基金会(The Skii-ball FoLmdatioil)以及该基金会主席马丁·布莱克曼先生(MartinBlackman)。斯格堡基金会为了支持我们的犹太文化研究,专门在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设寺了“斯格堡中国翻译基金”(The skirhau sincTranslation Fund),使我们的这一酎译项目( 以及其他若干项目)得以进行。 对于贺雄飞先生和出版社同仁的努力,我们也同样表示诚挚的谢意。 徐新 2005年10月 识千舍防结网新轩 目录 犹太民族思想的伟大体现(代前言) 告别辞 劝降 马塞达殉难演说 宽容法令 论犹太人在议院中的代表权 在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上的演讲 根深蒂固偏见的大暴露 我的世界观 面对世界的公断 独立宣言 现代以色列——人类精神的一次伟大求索 原子时代的发展及其本质 犹太知识分子和美国的犹太认同 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晚宴上的演说 在联合国讨论“六日战争”大会上的发言 在联合国对锡安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回答 战争或和平,将由人民来评说 宣判前的陈述 向权力说真话 战争,还是和平 我们两个梦想 60年来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