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严歌苓

  • 也是亚当,也是夏娃

    作者:严歌苓

    一天我从外面跑回家,一根辫子齐根给人剪了。“给谁剪掉了?”外婆问,我说:“革命小将!”我又说:“李叔叔穿件新棉衣,爬到对面楼的和平鸽上(李叔叔只有和平鸽一只鸽蛋那么大,要是那和平鸽下蛋的话),跳下来了。” “你也去看了?难怪人家革命小将捉住你剪你小辫子!”外婆说。她拎着剩下的那根辫子,不知拿它怎么办。 ……
  • 雌性的草地

    作者:严歌苓

    故事是从小点儿这个有乱伦、偷窃、凶杀行为的少女混入女子牧马班开始的。主要以小点儿的观察角度来表现这个女修士般的集体。这个集体从人性的层面是荒诞的,从神性的层面却是庄严的。小点儿终于在这荒诞的庄严中涤去了自己生命中的污渍,以死达到了净化,而同样是这份荒诞的庄严扼杀了全部的女孩,把她们年轻的肉体与灵魂作为牺牲,捧上了理想的祭坛。因此这份庄严而荒诞的理想便最终被人清为罪恶。
  • 花儿与少年

    作者:严歌苓

    《花儿与少年》:严歌苓非常机警,她敏锐地意识到人的处境中有古典力学不能解决的吊诡:为了寻求“幸福”,一个女人离婚,再嫁,来到大洋彼岸。但是她真的爱她原来的丈夫和孩子,于是,在10多年间,孩子一个一个来了,前夫也来了,这个女人有了两个家庭,过上了危险的双重生活。这一切并非预谋,我们看着她一步步失去控制,我们知道这不是她想要的,但是,我们却很难为她找出一个明确的“敌人”:她不是主动加入这个游戏的吗?她不是已经像签订条约一样接受了游戏规则吗?当她破坏规则时,她不是已经变成了一个怀着卑琐快感的欺骗者吗?《花儿与少年》,这是"弱者"的长歌。我认为,只有重温着《雷雨》,我们才能充分领会它,才能看清面对"老问题"时,我们已经走了多远,走到了哪里。同时,它也证明在2003年,人性有多复杂,人的境遇有多复杂,写小说有多难,小说家必须穿越多少暗影憧憧的危险地带。
  • 一个女人的史诗

    作者:严歌苓

    《一个女人的史诗》讲述一个生存在“爱我的人我不爱,我爱的人不爱我”的情感矛盾与红色历史双重困境中的女性——田苏菲,以其挚爱一生的经历表现了一个女人在爱情中的无奈及不甘。小菲是个活泼纯净的美丽少女,在文工团里深受都汉首长的宠爱。当她遇到出身于上海世家、有着艺术家气质的老革命兼文人欧阳萸时,一种近乎着魔的爱情攫住了她的心。尔后三十多年,小菲从她最灿烂的青春,到渐归于平淡的中年,始终如一地痴爱着不断出轨、意欲寻求红颜知己的丈夫欧阳萸。从解放前夕至“文革”结束,历史风云变幻,小菲在舞台上演着各种各样的时代人物,而她自己却始终置身于大历史之外,在一个女人的小格局里左冲右突,演绎着无怨无悔的情感史。尖锐的文字与出色的幽默谐谑使作品不无喜剧成分,但读来却让人笑中含泪、心酸不已。
  • 扶桑

    作者:严歌苓

    在《扶桑》一书中,作者严歌苓用文字绘制出一幅百年前旧金山唐人街的清明上河图:贩夫走卒、江洋大盗、妓女、老鸨、警察、绅士、少妇、白人孩童与贵族、长辫子华工与善心修女……三教九流会聚一处,为上世纪初一段乱世爱情,做龙争虎斗的热闹布景。 这本《扶桑》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 金陵十三钗

    作者:严歌苓

    严歌苓讲述的每一个关于中国人的故事都那么独特、复杂,并富有深深的感染力。……她笔下的人物如此丰满,而且她是通过对那古老的、男女关系的新诠释,探索和表现他们的处境,……作品以诗一般精细的语言进行陈述……小说《金陵十三钗》摹写的是“特殊女人”的言行心态。作品中,她把十三个风尘女子放置于一种特殊的文化和道德的背景之下,进行心灵的剖析和人性的拷问,带给人们的自然是一种剥丝抽茧般的阅读疼痛。 金陵十三钗》是一篇关于仇恨的小说。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似乎都有仇恨的理由和仇恨的指向,这些仇恨像潮湿的因子,慢慢就聚成汹涌的暗流,然后突然翻转,很快就完成了它溃堤的一击。
  • 第九个寡妇

    作者:严歌苓

    《第九个寡妇》是著名女作家严歌苓的重要代表作,也是她的转型作。作品讲述了中原地区一个叫王葡萄的寡妇在土改时期藏匿其地主公爹的传奇故事,时间跨越二十世纪四十至八十年代。宏大的历史叙事与个人的传奇经历相结合,深远的济世情怀与浓郁的生活气息相结合。王葡萄是严歌苓笔下最光彩照人的女性角色之一, 强大而嚣张、坚忍而娇媚,其浑然不分的仁爱与包容一切的宽厚使其超越了人世间一切利害之争。小说的情节从葡萄以童养媳身份掩护公爹尽孝与作为寡妇以强烈情欲与不同男人偷欢之间的落差展开,写出了人性的灿烂,体现了民间大地的真正的能量和本原。 梁晓声 我想,我是无可奈何地爱上了一个叫王葡萄的女人。她是一个农村寡妇。她已经三十六岁的时候,依然具有使大多数男人几乎没法不爱上她的可爱之点。她是那样一个女人——不管一个男人已经爱过(包括暗恋)多少个女人了,他一旦认识了她,那也还是会立刻喜欢起她来。用歌苓小说的话说——“接着就开始了”——爱她。而且,无怨无悔 白 烨 什么叫陶冶性情,什么叫净化心灵,读一读严歌苓的这部《第九位寡妇》,一切自会不言而喻。 陈 冲 《第九个寡妇》让我重新认识了一次歌苓。小说中不再有形而上的痕迹,溢于字里行间的就是浓郁的生活气息,活生生的人物。有一点没有改变,就是小说仍然充满动感。尽管歌苓在每一部小说中都想突破点什么,但这一次的“摇身一变”实在令我意外, 或者说喜出望外。从中我看到了她那淡泊的成熟。 贺绍俊 小说将王葡萄与八个英雄寡妇对举着来写,也许就让读者明白了这样一层意思:恰是英雄寡妇成全了王葡萄。当所有的光环都罩在英雄寡妇身上时,王葡萄才逸出了意识形态化的掌控——无论是政治意识形态化,还是道德意识形态化,她身上的民间生存哲学才会保持着本真的状态,带领她在自由的精神王国里翱翔。我们第一次读到这么一位张扬着民间生存哲学的快乐寡妇,她虽然是小说中的第九个寡妇,却是当代文坛上的第一个快乐寡妇。 罗 铮 就是这样一个女性,大家都觉得她“疯”,甚至有点“贱”,但又舍不得她,是原始人性的张力,是直率而又单纯的心绪,造就了葡萄这个略显矛盾色彩的农家妇女。在她身上的人性过于完美而富有理想色彩,如此特殊的形象一定程度上只能存于想象之中,但从葡萄身上喷发出的那种精神火焰和高洁的气质,足以深深留在读者心中。
  • 谁家有女初长成

    作者:严歌苓

    本书是著名旅美女作家严歌苓最新中短篇小说集,可以说,她是严歌苓中短篇小说中的精品。 在这些作品中,作家以至高至上的人性,精湛而独特地描绘了非常年代和特殊社会时空下,一个个男女生命在同性和异性之间那种不可遏止的残酷而又迷人的生命恋情,细致而深刻地展示了人类强大隐秘情感世界深处惊心动魄的另一面。 中国和美国,现实和历史,作家自由神奇的笔,自由驰骋于两个大陆、两种文化的现实历史中,在它们的自足中,在它们的对抗和对话中,建构自己沉静而空灵的小说世界。 缜密审美的语言,卓越天才的叙事,颤栗生命的心理刻画,将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生命故事神奇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 铁梨花

    作者:严歌苓

    《铁梨花(全新修订版)》内容简介:民国,晋陕交界,黄土坡上迎来一顶鲜红的花轿。雄踞一方的赵旅长竟然娶了个盗墓贼家的女儿做五姨太!被抢亲的女孩名叫凤儿,从小便有通灵的本事,可寻到千年上古的墓地疙瘩。也正是这个与生俱来的本事,让她这一生都颠沛流离,不得安生。她骑烈马、喝坠胎药,只为逃离这个富贵宅邸。人们猜不透,也看不穿:一个动荡年代,一个怀了孕的女子,离开了夫家,还能做点啥?可严歌苓笔下的女人,又哪里会是普通人家的女孩儿?她们每个人都是背负着希望而生,背负着使命而抗争。二十年后,方圆几百里的盗墓人中传诵着一个名字:铁梨花……军阀盗墓、孤绝惨烈,儿女情长、悲欢岁月。到底谁,才是你心中的那个窃“国”大盗?
  • 白蛇

    作者:严歌苓

    文革中,因出演《白蛇》而被“镇压”的著名女演员孙丽坤被囚于破败的布景房中。曾经倾倒众生的她,在长期的精神压迫与恶劣的生活条件下渐渐变得庸俗、麻木。十月里,来了一个身着旧黄呢子军装的青年,常驻足于她的窗下。不久看守她的女娃告知将有上级派来的人前来审查…… 小说通过细腻、具有强烈戏剧性的笔法,描写了两个女人在社会大环境下内心世界的压力和变化,以及其对生活的态度和选择。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同性恋故事,而是描写了爱与被爱,和追求令人迷醉的美的过程。作为文革的亲历者,旅美作家严歌苓穿越30多年的时空距离,站在中西文化的交接地带,凭借《白蛇》等作品,从童年及女性主义视角对文革作另类进行反观,对非常时代里的幽僻人性及其背后复杂的社会文化心理进行深入探察,着力揭示出一个时代的隐痛。
  • 扶桑

    作者:严歌苓

    《严歌苓作品集:扶桑(全新修订版)》是一部大胆、性感得令人激动的情爱小说——神秘莫测的感情,错综复杂的冲突——乡间女子扶桑跟随大批到海外谋生的劳工来到美国旧金山,她所要面临的绝不仅仅只是生计的艰难。为生活所迫,她只能倚门卖笑从事皮肉生意,却也因此与美国少年克里斯产生了一段纠结的爱情。扶桑当然不是灰姑娘,所以故事的结局必然不会落入童话故事的俗套,一幅幅既柔情又惨烈的生动画面亦由此展开。
  • 白蛇

    作者:严歌苓

    她的脸仍是那种潮湿阴暗里沤出的白色,神情中却出现了她原有的美丽,她原有的美丽像一种疼痛那样出现在她修长的脖子上,她躲闪着疼痛而小心举着头颅。她肌肤之下,形骸深部,那蛇似的柔软和缠绵,蛇一般的冷艳孤傲已复生。 严歌苓讲述的每一个关于中国人的故事都那么独特、复杂,并富有深深的感染力。……她笔下的人物如此丰满,而且她是通过对那古老的、男女关系的新诠释,探索和表现他们的处境,……作品以诗一般精细的语言进行陈述……在这些故事里,除了讥讽和荒诞,更吊人胃口的是严歌苓所揭示的严酷艺术现实中人的感官世界。 目 录 白蛇 魔旦 冤家 拉斯维加斯的谜语
  • 小姨多鹤

    作者:严歌苓

    小姨多鹤,ISBN:9787506352550,作者:严歌苓 著
  • 补玉山居

    作者:严歌苓

    “补玉山居”犹如当代中国的“新龙门客栈”。它是中国变迁的一个缩影。 各色人物在越来越膨胀的都市游走,还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向这里,将这里作为暂时的栖息。城里人则奔向田园,追寻所谓的宁静,躲避都市的“硝烟”。 在鱼龙混杂中,精明泼辣的老板娘,凭着自己的强干与周旋,进退自如,将“补玉山居”经营得有声有色,一桩桩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个个活生生的面孔跃然纸上,再现中国城市乡村近三十年的变迁以及人性蜕变的痴缠……
  • 小姨多鹤

    作者:严歌苓

    《小姨多鹤》:一个日本孤女在中国非常年代的生存奇迹…… 一个苦难年代的温情故事,一部闪耀人性光辉的文学经典,一段风月女人的命运礼赞,一曲大历史中小人物的生命歌哭。 著名作家严歌苓经典史诗巨著《小姨多鹤》全新改版 《小姨多鹤》荣膺“《当代》长篇小说五年最佳奖”、“中山杯”华侨文学奖 根据《小姨多鹤》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全国热映,孙、姜武、闫学晶、杜源、萨日娜等众多明星倾情演绎。
  • 扶桑

    作者:严歌苓

    小说描写19世纪时,一个中国的乡间女子扶桑,跟随大批到海外谋生的劳工来到美国的旧金山。她为生活所迫,只能从事皮肉生意,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但在卖身过程中,扶桑和一个美国少年产生了爱情,然而最终未能如愿而只是陷落悲剧。作品所展现的是长达百年的海外华人的悲凉境遇,同时也表现了封闭状态下的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的碰撞。作品运用现代手法表现,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开掘得尤其出色,展现了作家杰出的文笔和对那早已湮灭的历史卓越的想象。
  • 老师好美

    作者:严歌苓

    丁佳心,女,三十六岁,高三(1)班班主任。 邵天一,男,十七岁,高三(1)班优等生。 刘畅,男,十八岁,高三(1)班转学生。 他爱她,他也爱她,而她呢? 隐秘而炽热的禁忌之恋,感情魔障吞噬着懵懂的青春和生命, 终于,因爱疯狂,为爱失控。 从《天浴》《少女小渔》到《金陵十三钗》《归来》(《陆犯焉识》),严歌苓的作品被一次次搬上大银幕。她的作品因题材丰富、情节动人、画面感强烈而受到张艺谋、陈凯歌、姜文等诸多大牌导演的青睐。她还参与诸多电影的编剧,如电影《梅兰芳》《危险关系》等均取得不错的票房佳绩,其中《天浴》荣获美国影评人协会奖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编剧奖。这些使严歌苓成为了大众眼中的“金牌编剧”。 写作上严歌苓也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她的《扶桑》被美国《洛杉矶时报》评为年度十大畅销书,《赴宴者》荣获华裔美国图书馆协会授予的“小说金奖”,美国《时代》杂志给予整版介绍,英国BBC广播作为“睡前一本书”整篇朗读。此外《小姨多鹤》也收录于中国最具影响力的600本书。 严歌苓的人生经历是则传奇。从部队文工团舞蹈演员、战地记者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硕士,获得写作MFA学位,再到好莱坞编剧协会会员,现跟丈夫女儿一起旅居德国,过着恬淡的写字生活。 而今,严歌苓携最新长篇小说《老师好美》 盛大“归来”。新书讲述了一段令人唏嘘不已的禁忌之恋。三十六岁单身离异的女班主任,与两位花样少年跨越年龄鸿沟,他们那“不能说的”情感纠葛碰撞,擦出危险火花。一场不伦之恋反噬着纯真懵懂的青春和生命,深陷爱情囹圄的女人多么糊涂与盲目,而为爱疯狂的男孩又是怎样的绝望与凶残?畸形情网缠住三个人,每个人都懵懂而炽烈地寻找感情,却又不知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老师好美》是严歌苓继《金陵十三钗》《陆犯焉识》后又一巅峰力作,她以其一贯细腻激情的笔触,独特的自述式与视觉化的叙事风格,讲述校园中隐秘而炽烈的不伦之恋,揭开女性感情朦胧的面纱,描绘情欲背后女性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带你体验女人另类而危险的美。 《老师好美》也是严歌苓将目光首次聚焦中学校园,为写本书,她专程去学校体验校园生活,以期给读者呈现最真切、最生动、最鲜活的故事面貌,这是严歌苓在题材、写作手法和女性角色塑造上又一次新鲜成功的尝试。 名家评论: 我以为中国文坛要非常认真地对待严歌苓的写作,这是汉语写作难得的精彩。她的小说艺术实在炉火纯青,那种内在节奏感控制得如此精湛。 ——北京大学文学系教授陈晓明 严歌苓的作品是近年来艺术性最讲究的作品,她叙述的魅力在于“瞬间的容量和浓度”,小说有一种扩张力,充满了嗅觉、听觉、视觉和高度的敏感。 ——著名评论家雷达 与我们的一些作家经验式的写作不同,严歌苓的语言里有一种“脱口秀”,是对语言的天生的灵气。 ——著名作家梁晓声 严歌苓为人物设计了基调,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生命和意志,走了自己的路,这种未知是阅读中最有魅力的。 ——著名评论家贺绍俊 严歌苓的文字美得像诗,在她笔下,无论是食物或水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有了生命。她生动的描述和精彩的故事是绝佳的组合。 ——Boey Ping Ping 她的小说是含情脉脉的,又是笔墨张扬的。她的小说中潜在或是隐形的一个关于自由的概念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个人自由。 ——陈凯歌 我笔下的女性人物有一个共性,就是她们都有一点点迟钝,有一点点缺心眼。 ——严歌苓 我希望把我感动的东西放在我的文字里,有着女性的体温,有着皮肤的质感。 ——严歌苓
  • 寄居者

    作者:严歌苓

    严歌苓2009年最新作品,继《小姨多鹤》之后的最新长篇小说作品。 故事发生在抗战期间的上海,由女主人公“我”在晚年讲述给一位传记作者听。 “我”在1939年的上海,爱上一名刚刚逃离集中营上岸的犹太男子。那时赶上约瑟夫·梅辛格臭名昭著的“终极解决方案”就要实施,为让爱人去美国,“我”临时在上海抓了个救星——另一位美国青年——做自己的丈夫。 乱世中,小人物们开始一串连环套式的命运救助,最后,“我” 用“爱人”的钱赎救了“丈夫”,用“丈夫”的护照让“爱人”脱险,同时,以毁掉对爱情的原始理解和信念的方式,去实现了爱情…… 故事结局在爱情的部分出人意料,令人叹惋。 一位世界报业大亨的生死前传,写在1942年的上海。 一位单纯、忧郁、文艺气质的犹太难民,从残酷的追杀中幸存,却听见自己爱情的挽歌,响在1942年的上海。 一位生在美国,长在上海的钢琴女郎,在背叛与热恋之间,良心与梦想之间疲于奔命,最终留在1942年的上海。 书中有亚洲人欧洲人美洲人,上海人苏北人客家人,血淋淋的战争年代里,没有人能逃脱“寄居”的命运。大上海,小世界——爱情与信仰,忠义与背叛,自我追寻与自我迷失,都在其中。“上海在二三十年代是最不古板的地方,全世界的人想在道德上给自己放放假就来上海。” 这部作品是严歌苓在题材、写作手法和女性角色塑造上又一次新鲜成功的尝试。同时,小说延续了作者独特的自述式与视觉化的叙事风格。
  • 穗子物语

    作者:严歌苓

    作者称,“穗子”是“‘少年时代的我’的印象派版本”。 《穗子物语》讲述了少女穗子在“文革”中的成长经历。叛逆的青春少女夹缠在乱世革命、动荡、毁灭和性启蒙之中,笔调却轻快简约。难得的女性视野、历史记忆与个人体验的结合,因为讲述得到升华。其中部分篇章一经刊登,就高居排行榜首位。 成长的记忆,家族、朋友、邻里,以及童少年时的自身影像在梦里萦绕不去,《穗子物语》毫无疑问地,是一本自传性质极为浓厚的小说,严歌苓在这篇难得一见的序言中也提到:“这小说是最接近我个人经历的小说”。《穗子物语》收录了12个故事,以“穗子”这个主人翁贯串全书。带着一股专属于文革时代的深刻,严歌苓写亲情、写友谊、写男女或是同性间的感情,均呈现人物性格的坚强韧性。但这外显的人物性格所表现出的感情,却已经到达了细腻深刻的极致加上身为美国好莱坞编剧家协会成员,与多位导演合作的戏剧经验,造就了严歌苓小说中十足的戏剧张力,也使得《穗子物语》较她其它作品更为迷人。
  • 无出路咖啡馆

    作者:严歌苓

    女主人公只身一人来到大洋彼岸的美国留学,机缘巧合认识了身为美国外交官的安德烈·戴维斯,两人一见钟情并迅速坠入爱河,但是女主人公曾经的军人身份使得两人的爱情前景变得扑朔迷离,美国国家安全局和美国国务院安全部的介入调查,使这对恋人不胜其烦。无奈之下,外交官安德烈·戴维斯在被派往赞比亚做副大使的前夕主动提出辞职,而女主人公却在歉疚的心理驱使下,选择了结束这段坎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