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育儿

  • 第56号教室的奇迹2

    作者:雷夫•艾斯奎斯

    雷夫•艾斯奎斯老师,25年来一直在洛杉矶霍伯特小学教五年级课程,对教育身体力行、生命实践,他的教育理念令无数家长掉泪,让无数的人看了他的书改变生命的态度。雷夫老师在他的第一本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中,和大家分享了他的教学经验和技巧,学生在56号教室里用一颗谦逊的心,学习尊重、坚持、仁慈,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缔造非凡的人生和成就。 在新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2:点燃孩子的热情》中,雷夫老师提出:孩子并非天生卓越,需要父母及教师不断地灌注正确的价值观,让了在无比强大的能量中获得启发,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走出教室外,人生都是无限宽广的学习体验! 雷夫老师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2:点燃孩子的热情》中,带孩子走出教室,走向户外,去观看一场精彩的棒球比赛。随着比赛的推进,旁征博引、寓教于乐,在教育中融入不同的元素,传递品格教育,引领孩子建立自己的特质,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成就精彩人生! 雷夫老师的话: 人生就像一场赛事,有输有赢有汗水,每一滴汗水都是生命的体验! 打开教室之门,用热情成就人生之宽广! 我不要我的孩子们庸庸碌碌成为平凡无奇的人,因为我知道他们潜力无穷!所以,开始精雕细琢吧! 我不想假装所有问题都已找到答案,我也明白养育卓越杰出的孩子,确实耗费时日。 有时候孩子会叛逆,不受教,但請不要就此放弃。我們可以洒下种子!每一天都至关重要。因为有你,他们才能长大,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 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

    作者:Daniel J. Siegel,Mar

    Book Description How many parents have found themselves thinking: "I can't believe I just said to my child the very thing my parents used to say to me. . . . Am I just destined to repeat the mistakes of my parents?" In 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 child psychiatrist Daniel J. Siegel, M.D.,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 Mary Hartzell, M. Ed., explore the extent to which our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tually do shape the way that we parent. Drawing upon stunning new findings in neurobiology and attachment research, they explain how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directly imp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ain, and offer parents a step-by-step approach to form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own life stories that will help them raise compassionate and resilient children. In this book, Siegel and Hartzell present a unique perspective on the "art and science" of building nurturing relationships with our children. Born out of a series of workshops for parents that combined Siegel's cutting-edge research on how communication impacts brain development with Hartzell's thirty years of experience as a child development specialist and parent educator, 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 guides parents through creating the necessary foundations for a loving and secure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children. Download Description "How many parents have found themselves thinking: ""I can't believe I just said to my child the very thing my parents used to say to me. . . . Am I just destined to repeat the mistakes of my parents?"" In 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 child psychiatrist Daniel J. Siegel, M.D.,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 Mary Hartzell, M. Ed., explore the extent to which our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tually do shape the way that we parent. Drawing upon stunning new findings in neurobiology and attachment research, they explain how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directly imp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ain, and offer parents a step-by-step approach to form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own life stories that will help them raise compassionate and resilient children. In this book, Siegel and Hartzell present a unique perspective on the ""art and science"" of building nurturing relationships with our children. Born out of a series of workshops for parents that combined Siegel's cutting-edge research on how communication impacts brain development with Hartzell's thirty years of experience as a child development specialist and parent educator, 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 guides parents through creating the necessary foundations for a loving and secure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children."
  • 生存教育在美国

    作者:黄全愈

    《生存教育在美国》内容简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存方式,那是因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存环境。适者生存,反之,不适者难以生存。人,必须生活在社会群体中。在社会群体中生存,必须懂得社会生存法则,掌握社会生存技能。“学会生存”是个时下很时髦的词。“生存训练营”、“野外生存训练”、“生存夏令营”等等活动越来越引人注目。当我们对孩子说“学会生存”的时候,我们究竟想让孩子学些什么? 什么是生存?在21世纪,人类要怎么样才能生存?如何才能学会生存?什么样的生存方式才是最好的生存方式?东西方生存教育有哪些本质的不同?也许你可以在《生存教育在美国》找到答案。
  • 培育女孩

    作者:詹姆士•杜布森

    《培育女孩:滋养下一代女人》是美国著名家庭问题和儿童教育问题专家、畅销书作家詹姆士•杜布森的又一力作。《培育女孩》从不同年龄段女孩成长过程中难以回避的困惑和烦恼入手,集中讲述了学校教育、父母关爱、同龄人的相处对孩子的影响。涉及培育女孩的种种话题,包括自我价值、性觉醒、单身母亲、情感发育等问题,并提供经受了时间考验的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指导性。是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极富借鉴价值的参考手册。
  • 我爱幼儿园

    作者:(法)塞尔日·布洛克

    “以前,我上的是托儿所。 但现在,我已经长大了, 我甚至有了一位老师, 她像公主一样有着长长的头发。 我上学啦。 我上的是幼——儿——园!” 看到小莱昂如此欢欣的宣言,是不是以为他走进幼儿园的那一天也快乐得手舞足蹈? 其实不然,他和我们身边许多小朋友们一样,在开学的那天根本不愿意起床。因为前一天夜里,他起来了好几次,一会儿要喝杯水,一会儿要妈妈抱抱,一会儿要听磁带,一会儿要爸爸亲亲……而来到幼儿园之后,他的第一个想法居然是“难道他们要把我们卖掉?” 但是最后,他爱上了幼儿园,因为那里有琳娜老师,有好多的小伙伴,还有……
  • 准备好

    作者:[美] 加里•格林伯格,[美] 珍妮•海

    《准备好:新爸爸实用指南》是一本进入老爸同盟不可或缺的生存手册,作者传授的哺养婴儿的技巧和窍门非常实用,手把手教一个新爸爸成为合格老爸:准备数码设备记录宝宝的出生,掌握挑选童车的技巧,开发宝宝的各种技能,带宝宝去酒店度假体验生活,带宝宝去郊游的高级攻略。 《准备好:新爸爸实用指南》充满了有趣的图片和详细说明,作者的幽默感能给睡眠不足,浑身被果酱淹没的新爸爸最重要的引导。
  • 哈佛两姐妹

    作者:(美)胡琳//汪小武

    《哈佛两姐妹:素质教育与智力开发家庭教育全记录》内容简介:事实证明,我们的成功可以复制!我们的指点简捷高效!我们的方法屡试不爽!我们相信,我们成功的经验可以惠及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和孩子。 ——妈妈胡琳,爸爸汪小武 《哈佛两姐妹:素质教育和智力开发家庭教育全记录》是华夏出版社2012年推出的重点图书。与目前满天飞的“哈佛”类图书截然不同的是,它不是美国高考指南,更不是炫耀智商的“广而告之”,而是一本以故事形式阐释素质教育和家庭教育新理念的全新之作。所谓全记录,就是包涵了两姐妹从幼儿到高考冲刺近二十年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作者出生在中国并接受了高等教育,深刻体验了中国教育的优势与缺陷;后到美国求学创业,至今已工作了近三十年,在培养两个女儿从幼儿启蒙到高考冲刺的过程中,面对美国文化的包围和冲击,透彻领悟了西方教育理念、体制和方法的利弊长短,从而得以兼采中美文化之长,汲取东西方教育的精华,融合中国教育提倡的严谨、精益求精与美国教育强调的领导力、创造力、团队合作、奉献社会的精神于一体,抽茧剥笋地剖析、反思和总结了他们培养孩子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两代人的高效学习方法和技巧,开发出了一套素质教育和智力开发的完整而系统的家庭教育方法。这套方法主导思想明确,实施步骤清晰,强调普适性、可重复性,作者以清晰的思维、大量的实例展示了把一个似乎遥不可及的家庭教育新理念现实化的具体手段和措施,如何巧妙地利用西方强调的创新思维来促成孩子学习上的突破,把不可能转化为现实,把偶然的尝试发展为必然成功的模式,从而给抽象的素质教育赋予了实质性的内涵和生命力,为素质教育和智力开发相互渗透提供了生动而具体的注解,是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思想和认知的升华。作者坚信,他们的路径适用于千千万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和学子,他们的成功可以复制,他们的方法屡试不爽,绝大多数家庭和学生都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 说说容易,真要实行起来并不简单,幸运的是,作者在《哈佛两姐妹》里,不是给我们一个干巴巴的概念和空洞的口号,而是细致描述了他们实施家庭教育的具体步骤和细节,并对可能的误区做了分析提醒。也就是说,广大家长和学子不但从他们的故事里会得到触手可及的生动感受,也能直接借用他们的方法和模式。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夫妇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专门开设了《哈佛两姐妹》论坛作为互动平台,接受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咨询,并给关心家庭教育、智力开发、学习方法、升学等问题的人士提供一个方便的交流平台。
  • 给我的孩子讲离婚

    作者:【法】帕特莉西娅·卢卡斯 Patric

    本书作者离异后再组家庭,全书通过他们对孩子问题的解答,描述了离婚对家庭,尤其是对孩子的影响。现代社会,人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离婚变得越来越普遍。但作为家庭中重要角色的孩子,在离婚时,夫妻双方必须考虑他们的感受,征询他们的意见,保证他们的未来。不要因为夫妻的问题而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当争执无法解决时,必须借助于法律,来确保离婚后孩子的生活。夫妻双方重新建立家庭之后,所有的孩子应该被一视同仁地对待。相信爱心和耐心可以赢得所有孩子的心。
  • 家庭中的儿童

    作者:玛丽亚·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教育原著全译本:家庭中的儿童》由意大利作家玛丽亚•蒙台梭利编著,讲述了孩子一早醒来,爱的不仅是亮丽的早晨,他们爱的还有老是睡着、一辈子不怎么清醒的爸爸妈妈。我们总有睡过头的倾向,但是孩子的到来给我们一个全新的开始。孩子用我们不懂的方法叫醒我们,唤醒我们的感觉,并让我们保持清醒……
  • 和儿子一起成长

    作者:杨文

    《和儿子一起成长(最新版)》讲述爱是母亲最原始的本能,科学的爱才是帮孩子成长为参天大树必须的养份! 她是中国十大杰出母亲,她是资深教育专家。她用“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的亲身实践,培养出了一位开朗、善良、兴趣广泛的剑桥博士,让许许多多感叹“快乐童年”与“成功学业”不可兼得的家长羡慕不已。 本书献给所有“爱孩子,愿意尊重孩子、信任孩子”的父母!
  •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

    作者:汪培珽

    【自序】没有爱,一切免谈 汪培珽 002 1. 餵故事书长大的孩子 011 把故事书当牛奶,「餵」给孩子听 016 让我很放心的一对儿女 018 儿子没学注音,就「敢」上小学 018 女儿自动自发,表现学习热忱 020 大手牵小手的亲子之爱 023 2. 不用说教,唸故事书就好 025 故事书V.S.好品格 027 故事书V.S.大能力 039 故事书V.S.专注力 047 故事书V.S.阅读习惯 050 3. 唸故事时间,就是爱的时间 053 打开故事书,和孩子共享「爱的时间」 055 每一本书,都是父母给孩子「爱的库存」 058 好故事,让孩子的人生更有滋味 062 故事书的插图,是美育的最佳教材 064 4. 怎么为孩子唸故事书? 069 怎么为婴儿唸故事书? 070 如何把握让孩子爱上书本的黄金时期? 073 怎么为好动期的孩子唸故事书? 076 怎么唸,最能让孩子接受? 078 唸的时候,父母自己也要听 082 不要强迫孩子听故事 083 孩子比较大了怎么办? 085 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关键 088 5. 选故事书的心法 091 零?一岁怎么选? 092 一岁以后怎么选? 093 孩子喜欢,自己也要喜欢 094 不以孩子的喜好为选书依据 096 可以先从得奖作品挑起 098 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 100 怎么选才不会低估孩子的能力? 103 冒险故事,是孩子的最爱 105 买套书或一次买几十本好吗? 107 让孩子和书本做好朋友 110 把故事书当成传家之宝 113 不要贪小便宜,轻易相信推销介绍 115 不以辅导或管教目的为导向 116 6. 我的私房书单 119 Q1:我的孩子六岁了,但你的书单只开到五岁,怎么办? 121 Q2:两个孩子年龄差了两岁,可以一起听故事吗? 122 Q3:这份书单是看过大部分童书后,再从中挑选出来的吗? 124 Q4:在这份书单里,好像很少有自然科学类的书? 125 Q5:在哪些地方,可以买到这些故事书? 126 Q6:私房书单上加注的「**」记号,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128 我的私房书单 *一岁?二岁 129 *二岁?三岁 132 *三岁?四岁 135 *四岁?五岁 139 7. 让孩子爱上书的秘诀 143 打造到处都是书的生活环境 145 在家里设置书本展示区 150 经常带著孩子逛书店 152 给孩子「不必睡觉、可以看书」的特权 154 父母自己也要多看书 156 花「超出想像的钱」帮孩子买书 159 8. 写给双薪的职业父母 165 答应孩子,每天一定要唸一本 166 爸爸也要唸故事书 168 让爷爷、奶奶一起来唸! 170 準备一些没有故事书的故事 172 用爱的声音录制故事录音带 175 9. 父母最想知道的Q&A 165
  • 宝宝的第一本躲猫猫游戏书

    作者:尼娜·兰登

    《宝宝的第一本躲猫猫游戏书:猜猜我是谁》是一扇神奇的窗口,打开它,简单易懂、韵味十足的谜语,以及丰富多彩的图画,都会扑面而来,不管是对于牙牙学语的宝宝,还是蹒跚学步的孩子,它都会是一份完美的礼物。Peek-a-who就是外国人的躲猫猫。透过色彩缤纷的图像,简单押韵的文字,吸引宝宝由躲猫猫小洞来猜猜看是谁,期待藏在下一页的明亮可爱图像,惊奇中充满欢笑,孩子兴趣维持的时间特别长。整本书颜色非常鲜艳,每一页都有洞洞,洞洞后面都有图,有奶牛、猫头鹰、斑马、火车等,最后一页是一面镜子,宝贝最后猜到的是一张自已的小脸。妈咪们配合一下表情声调,小宝宝们很吃这一套,常常会逗得小宝宝哈哈大笑。同时,这也是一本双语教学的绝佳教材哦! 海报:
  • 下一代的竞争力

    作者:蒋佩蓉

    《下一代的竞争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的教子手记》内容简介:在近20年为麻省理工学院选拔新生的面试工作中,蒋佩蓉女士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规律:那些只凭一纸高分的高智商申请者,往往被麻省拒之门外——美国顶尖级大学所看重的,不只是聪明的大脑,更重要的是整体健全的人,拥有高尚的品格和情商的人。只有4Q(智商、情商、道德商、挫折商)健全的孩子,才有绝对的优势在全球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我们每个父母都会面临的现实是:我们所接受的是几十年前的教育,而我们培养的是要在几十年后的国际化社会中立足的孩子。作为父母的我们是否已经明确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具备什么样的品格和能力? 作者以近20年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面试新生和培养3个优秀孩子的亲身经历,向我们一一揭示如何养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孩子……家庭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知识和分数,更重要的是价值观,是孩子独特的个性化成长的需求。 本书原稿用英文撰写,2009年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受到全亚洲重视儿童价值观培养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关注和一致推崇,口碑相传至今。漓江版的铂金版为最新修订版。
  • 故事知道怎么办

    作者:(澳大利亚)苏珊·佩罗

    故事犹如通往孩子内心的幽径,故事中的隐喻可以作用于孩子的心灵,让他们的行为发生正向的转变。如果一个故事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如实呈现孩子的心灵状态,并带着爱和鼓励,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或提供一个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孩子就会接收到故事中的讯息,令人惊喜的改变会由此而发生。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以丰富的事例,讲述了如何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通过故事来化解孩子的各种挑战性行为。
  • 最近谁见过哈利

    作者:[英]托尼•罗斯(Tony Ross),

    对于任何自己不想做的事,哈利都是善于逃脱的高手。他会变成哈利恐龙逃避整理房间,变成哈利鱼不洗澡,变成哈利狮子半夜不睡觉等等。但是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做得有点儿过了头:他把自己弄丢了!他到底是谁呢?爸爸妈妈急坏了,哈利自己也急坏了。为了找回真正的自己,他想了好多办法。幸好,最终他又回到了爸爸妈妈的身边,虽然还是一如既往地不爱整理房间。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妙趣横生的故事,它既符合孩子们成长阶段的心理特征,唤起孩子们的共鸣,同时也启发孩子们去直面自我,而不是凡事逃避……
  • 西尔斯亲密育儿全书

    作者:[美]威廉·西尔斯,玛莎·西尔斯

    威廉·西尔斯博士是美国颇具影响力的育儿权威。《西尔斯亲密育儿全书》出版20余年来畅销不衰,至今仍雄踞美国各大书店育儿类畅销榜前列,美国妈妈几乎人手一本。 西尔斯博士根据40年的儿科临床实践,以及与妻子玛莎共同养育8个子女的经验,结合发展心理学的“亲密理论”,总结出了一套“亲密育儿法”。这种养育方法强调的是,在孩子幼年时,父母要尽早与其建立起相互之间的亲密情感。 在本书中,西尔斯夫妇自孩子出生起,从如何培养良好的品行入手,描述了诸多关于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理解孩子的成长历程、扮演好父母的角色等方面的事例,同时也为父母们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 调教

    作者:袁岳

    《调教:独生世代的新亲子之道》讲述了:独生子女构成的80后、90后已经开始成为热点,我相信不久就该讨论00后的问题了。所以我相信现在来说这样一个亲子调教话题是及时的。很多人觉得我说调教一定是指父母对于孩子的规范与教训,但我在这里喜爱用这个词的原因是觉得调有调整、调弄、调节、调和的意思,因此比一般的教训更加具有柔性,因而适合我要说的独生世代亲子关系的互相学习、互相咨询、互相探讨、互相容忍的新特点。我把这个世代的亲子关系看成一种互动型学习模式,把我们已经客观上接受的长辈宽纵小辈变成一种更为自觉的但也是有规则的亲子互相调教的模式。
  • 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

    作者:【美】马蒂·兰妮

    这是一本全方位协助教养内向孩子的书,可以具体帮助你: ○判断孩子是否为内向性格 ○学会理解与欣赏内向性格孩子 ○让孩子学会与外向者相处并感到自在 ○提供具体步骤培育内向孩子的优势与自信 ○让孩子增强自信心,建立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动力 本书作者以智慧和科学并用,将内向孩子从零岁到青少年,从家庭、学校到社交生活之间,所遇到的种种教养问题,提出最细腻完整的实用对策。 现在,就让玛蒂.兰妮博士帮助你发现内向孩子的优势,这些优势包括:喜欢学习新知、有同理心、创造力强、灵活性好、具有高情商、注重细节、善于分析、清楚自己的情绪、愿意花时间去感受周围事物、能跟同伴愉快相处,且值得信赖、坚持不懈、不爱慕虚荣等等。 每位父母亲或是教育工作者,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具体详细的步骤,让内向的小孩发现其内在力量,创造出一个和谐的家庭,以帮助他们的内向孩子成长为心理成熟、事业成功的人。
  • 宝宝的第一本游戏书

    作者:[德]安娜·普金恩(Anne Pulkk

    风靡德国的亲子游戏书 全面提升宝宝的运动、情感、语言认知能力! ................... ※编辑推荐※ 本书包含101个独特的游戏,这些游戏不仅能够加深父母宝宝之间的情感联系,更能让宝宝在有趣健康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创造性的理念、手把手的指导,让您学会培养独立自信、好性格、高情商、有创造力的宝宝。 ................... ※内容简介※ 本书包含101个适合0~1岁宝宝的游戏建议,这些游戏由风靡德国四十多年的亲子游戏课程中精选而来,广受德国父母欢迎。通过这些游戏,能够让宝宝的运动、情感、社交、语言和认知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能够加深父母和宝宝之间情感联系,让父母真正参与到宝宝的成长中,在轻松好玩的游戏中培养出健康、独立、自信的超能宝宝!
  • 完整的成长

    作者:

    人的成长从身体开始,经历情绪、感觉上升到心理、认知,然后由精神升华——这是人内在的不同存在层面,这些奇妙的内在部分将协助儿童自己创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 完整的人,完整的成长 隐藏在儿童身体里的生命力 怎样陪伴儿童情绪的成长 感觉是儿童认知的基础 心理成长的缺失,阻碍儿童认知的发展 认知和儿童内在生命的成长 与儿童共享精神生活 精神胚胎的引领 一切创造始于儿童的自我创造 儿童成长阶段的几个经典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