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曹意强

  • 艺术与历史

    作者:曹意强

    哈斯克尔教授是当代“一位最富于创造性的艺术史家”,他开拓了画家与赞助人、趣味史、收藏史、图像与历史等重要领域的研究,从而“彻底改变了英语国家艺术史的面貌”。本旨在以他的史学成就为引线,展开对艺术史的特性、任务、目的方法等问题的探讨。第一章论述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和艺术社会史与艺术社会学的界线。第二章讨论图像证史问题,着重探讨了它跟另两个19世纪欧洲的重要观念即“进步的观念”和“包罗万象史的观念”的联系。在这一章里,我力图表明,西方艺术史正是在这种关系的作用下迅速发展成为一门令人尊敬的人文学科的。由此,第三章考察了一般历史与艺术史的共性与差异,及其历史理解的可能性和局限性。最后一章讨论叙述模式、写作技巧或风格在历史说明中的作用。 上述各章,均取自我1995年完成的博士论文《艺术史的途径》[Auenues of Art History],但为适应国内读者,在迻译成中文时作了某些改动与增补,而相关的英语章节将于年底在《艺 术 史 研究年刊》上发 表。在《艺术与历史》中,我插 入了 一篇 英文附录Approaches to Chinese ArtHistory,论述哈斯克尔和其他西方艺术史家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意义,以及中西学者在运用他们的理论和方法上的得失。
  • 艺术史的视野

    作者:曹意强

    《艺术史的视野:图像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意义》结集的48篇论文,原刊于1986年至2006年的《新美术》。这些论文阐述了美术史与人文学科的互动关系、图像证史的理论与方法、中外艺术史学的发展,以及欧美艺术史的现状与趋势。世界学术领域发展表明,艺术史自19世纪以来已成为人文学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文从不同的视角说明,美术史的研究不仅没有充当其他人文学科的配角,而且为整个人文学科提供了新工具,提示了新层面。瓦尔堡和潘诺夫斯基运用图像解读艺术深层的思想和文化涵义,其图像学方法开启了现代符号学研究;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为文学和音乐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和描述模式;贡布里希的艺术心理学研究给现代科学带来了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