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巴金

  • 作者:巴金

    本书介绍文学家巴金所著的《家》。在这里我所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是过去十多年生活的一幅图画。自然这里只有生活的一小部分,但我们已经可以看见那一股由爱与恨、欢乐与受苦所构成的生活的激流是如何地在动荡了。我不是一个说教者,我不能够明确地指出一条路来,但是读者自己可以在里面去找它。值得一阅。
  • 作者:巴金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描写旧式封建家庭的解体和青年人的反叛。故事集中在1920年冬到1921年秋的八九个月时间里,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撕开了在温情关系掩盖下的大家庭的勾心斗角,暴露了所谓"诗礼传家"的封建大家庭的荒淫无耻,也描写了新思潮听唤醒的一代青年的觉醒和反抗,从而宣告了这个封建大家庭必然崩溃的命运。
  • 寻找巴金的黛莉

    作者:赵瑜

    那年,黛莉十七岁,还是太原女师念书,读了巴金的小说,激动中给他写信,谈生活的纠结,人生的苦闷,想到要去牺牲,三十岁的巴金呢,也认真地回复,劝告她: “你还是继续求学吧。我并不是叫你埋头读死书,不问外间的一切事情。……你不过是个十七岁的孩子。而中国还充满着三四十岁的壮年人。第一批献身的应该是他们,而不是你。你不要那样苛酷地责备你自己。” 巴金的信温暖,动人,热忱,笔底全是殷殷的关切和爱护,透着一种责任,一种信仰;赵瑜的笔法也是妙趣横生,大写意般,又不乏细节的精心雕琢,高屋建瓴,却又没放过任何一丛毛茸茸值得反复咂摸的意味。
  • 作者:巴金

    《春》主要内容:我国的长篇小说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作为现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则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后受中外文学交互影响而产生的。五四时期的文化启蒙运动使小说这个古老的文学样式在华夏大地上从“稗官野史”升级到与诗文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地位,从茶余饭后的消遣娱乐变为作家和读g-表现人生、看取社会的重要手段,在语言与形式上也经历了由文言章回体到现代形态的蜕变。 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始,在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兴盛的基础上,长篇小说也孕育萌芽,三十年代达到创作的高峰,出现了巴金、老舍、茅盾、张恨水、李劫人等重要作家和以《家》、《骆驼祥子》、《子夜》、《金粉世家》、《死水微澜》为代表的重要作品,立体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国民的生存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篇章。 为了系统展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创作成就,我们新编了这套“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藏本”系列图书,选收1919至1949年问创作的有代表性的优秀长篇,为读者相对完整地阅读并珍藏这一时段的长篇小说提供一套优质的读本。
  • 巴金选集

    作者:巴金

    《巴金选集(1家)》是巴金亲自选定的;唯一一部十卷本选集;授权四川人民出版社独家出版。我社曾于1982年出版了“中国现代作家选集”丛书,问世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珍爱。为满足读者需求,我们将陆续再版。现首先再版《巴金选集》这一传世名作。
  • 无题集

    作者:巴金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本书是《随想录》第5集。
  • 百年激流

    作者:巴金

    百年激流:巴金回想录,ISBN:9787544216449,作者:巴金著
  • 随想录选集

    作者:巴金

    《随想录选集》收文九十八篇,依内容和话题,分为五辑:辑一为“文革”批判、反思类;辑二为现实触怀、社会感言类;辑三为忆旧谈往、追念故人亲友类;辑四为文学自述和文坛感怀类;辑五为国际文化交注类。另附录序言、后记等九篇,以见作者当年写作时的时世背景和民态用意。如此以同类、同题聚合原则,冀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效,希望便于读者观照比对。
  • 巴金作品精编

    作者:巴金

    我国现代文学大师巴金(1904—2005),从1921年公开发表第一篇文章,到1999年2月续写《怀念振铎》一文,一生中创作与翻译了1300万字的作品。他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寒夜》、《憩园》、《第四病室))、《随想录》等文学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2003年11月25日,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在当代中国,巴金这个名字被视为20世纪的良心和讲真话的一面旗帜,是20世纪中国的青春精神和现代性象征。他的作品是中国文学的丰碑,也是全人类丰厚的文化遗产。 本书选入巴金57篇作品,包括《我的几个先生》、《怀念萧珊》、《再忆萧珊》、《海的 梦》、《怀念鲁迅先生))等散文名篇和《马赛的夜》、《哑了的三角琴》、《还魂草》等小说 佳作。并附珍贵图片数十幅。
  • 巴金译文选集

    作者:巴金

    本集收入巴金所译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的作品各二部。《木木》(1852)是屠格涅夫有深刻思想内容和感人艺术力量的优秀之作。它选取了看似平常的生活小事,以分明的爱憎,写出了农奴制俄国尖锐的阶级对立,写出了当时农民的可悲命运和无言的抗议。读来震撼人心。小说主人公是个哑巴农奴,在作品里无法写他的对话,也没有描写他的心理活动,而通过简单的故事和动作,刻划出了他的正直、善良和反抗意识、情节紧凑,形象生动。表现了作家高度的艺术技巧。 一个聋哑农奴对一个女人和一只狗的情感,被人毫不在意地毁灭了。《普宁和巴布林》中,社会底层的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命运被一只无形的手摆弄着,但他们执拗地保持着自尊。《草原故事》是高尔基的早期作品,色彩浓艳,笔触醒目,极具民间风格,令人过目不忘。(谁能忘了海边的伊则吉尔老婆子)《文学写照》则是大作家笔下的六位大作家形象。巴金的译笔,不留痕迹,像是创作,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这些作品的钟爱。
  • 巴金小说

    作者:巴金

    复仇 哑了的三角琴 狗 苏堤 马赛的夜 月夜 将军 沉落 化雪的日子 鬼 窗下 还魂草 猪与鸡 憩园 后记
  • 随想录(全5册)

    作者:巴金

    《随想录》五集,即《随想录》第一集、《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共一百五十篇,四十二万字。巴老说:“五集《随想录》主要是我一生的总结,一生的收支总帐。”文艺界人士认为这是一部“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的“讲真话的大书”,是一部代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它的价值和影响,远远超出了作品本身和文学范畴。 《随想录》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杂文(集)荣誉奖。
  • 憩园

    作者:巴金

    《憩园》创作于1944年,缘于作者在抗战期间两次回到成都老家所得的印象,可看作是《激流三部曲》的续篇,讲述的是大家庭败落以后的事情。这部小说借着一所公馆的线索写出了旧社会中前后两家主人的不幸的故事。不劳而获的金钱成了家庭灾变的原因和子孙堕落的机会。 香港文史学家司马长风曾如此评论《憩园》:“论谨严可与鲁迅争衡,论优美则可与沈从文竞耀,论生动不让老舍,论缱绻不下郁达夫,但是论艺术的节制和纯粹,情节与角色,趣旨和技巧的均衡和谐,以及整个作品的晶莹浑圆,从各个角度看者恰到好处,则远超过诸人。”
  • 还魂草

    作者:巴金著

    “名典书坊”着眼现代大家传世篇什,遴选最具阅读价值也最具人文承载之艺术精品,以作家个人各体创作为单册,拟将陆续分辑推出。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本社整理出版现代作家集册凡二三百种,曾先后编有“现代经典作家诗文全编系列”、“世纪文存”、“摩登文本”等现代作品文库。   这本书汇集了巴金的多部小说,从这里你可以更多的了解到巴金的艺术风格,写作特色。精选了作者的著作:复仇;哑了的三角琴;狗;苏堤;马赛的夜;月夜;将军;沉落;化雪的日子;鬼;还魂草;猪与鸡;窗下;憩园等。我有眼泪,还有愤怒,有希望,还有信仰,我知道春天是我们的。我是怀着离愁而去的,牵系住我渺小的心,仍是留在这里无数纯洁年轻的心灵。这里面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这一切造成了一股奔腾的激流,具有排山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
  • 巴金散文

    作者:巴金

    《巴金散文(插图珍藏版)》主要内容:巴金散文!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这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纪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二零零五年,我们在此基础上选出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种,作为第二辑出版。 本丛书每册二十万字,另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可为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 快乐王子集

    作者:奥斯卡·王尔德

    《快乐王子集》作者奥斯卡·王德尔,英国作家、戏剧家、诗人,19世纪末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言人,主张“为艺术而艺术”。19世纪与萧伯纳齐名的英国才子。他写的剧本《漫德摩尔夫人的扇子》、《莎乐美》等都成为经典之作。他的童话《快乐王子集》1888年一经出版便受到全世界读者的喜爱。因此,王尔德为数不多的几篇童话也被公认为堪与安徒生和格林兄弟的童话相媲美。王尔德的一生大起大落,1900年11月30日,贫困潦倒的王尔德在巴黎逝世,享年46岁。
  • 作者:巴金

    《家》在构思艺术上充分借鉴《红楼梦》的技法。围绕着封建大家庭分崩离析的全过程,作品始终以觉慧和鸣凤的恋爱以及觉新与瑞珏、梅芬之间的纠葛为情节发展主线,将各种惊心动魄的事件,纷繁的生活场景,以及封建家族的风尚习俗、繁文缛节、人情世故等等,巧妙地穿插、编织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展开了充分、细腻的描绘,构成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显示了作者驾驭鸿篇巨构的卓越艺术才华。   《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新文学最初十年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新诗、短篇小说和散文的创作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长篇小说逐渐呈现强劲势头,出现了《蚀》、《虹》(茅盾),《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老舍),《灭亡》(巴金),《倪焕之》(叶圣陶)等若干长篇佳作。但直到三十年代初,由于《家》和稍后的《子夜》的出现,才标志着长篇创作进入成熟和丰收的新阶段。《家》确立了巴金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并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史上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为人们所珍爱。
  • 巴金选集

    作者:巴金

    《第四病室寒夜》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生于1904年,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里,目睹了种种丑恶的社会现象。“五四”运动使他打开眼界,树立起反对封建制度,追求新的社会理想的信念。1927年赴法国学习,第二年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1928年底回国,1931年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和鲁迅来往密切。鲁迅认为“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他的主要作品,大都在1927年以后的二十年间写成的。包括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又名《火》),中篇小说《寒夜》、《憩园》,另有一批短篇小说、童话、散文等。 巴金作品的最大特色,是文以情生。这一点与曹雪芹十分相似。此外,巴金善于构筑鸿篇巨制,把众多的人物、纷繁的事件精巧地组织起来,情节波澜起伏,层层推进,步步通近高潮。作者还善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剖析人物灵魂,有深度、有立体感。
  • 巴金代表作(上下)

    作者:巴金

    《巴金代表作(上下)》主要内容包括:《家》、《寒夜》、散文。《寒夜》是巴金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书中写了一个小公务员的生死离别、家破人亡的悲剧,并通过他揭示了旧中国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
  • 王爾德童話

    作者:巴金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