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普鲁斯特

  • 普鲁斯特读本

    作者:[法] 普鲁斯特

    马塞尔·普鲁斯特所著、沈志明选编的《普鲁斯特读本》内容简介: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法国小说家、评论家。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生性敏感,富于幻想,自幼患哮喘病,终生为病魔所困。经常出入文艺沙龙,与文学艺术界的名流广泛接触。《追忆逝水年华》以追忆的手段,借助超越时空概念的潜在意识,不时交又地重现已逝去的岁月,从中抒发对故人、往事的无限怀念和难以排遣的惆怅。他创造的“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不仅对当时小说写作的传统模式是一种突破,而且对日后新小说流派的出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普鲁斯特读本》收录了普鲁斯特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和文论。
  • 普魯斯特的個人書房

    作者:安卡.穆斯坦

    解開《追憶逝水年華》的創作密碼,爬梳普魯斯特的意識流迷霧。 如果你認識他,但還沒讀過他的著作,這會是一幅關於他 / 你的閱讀地圖 如果你已愛上他,卻始終沒能讀完他的著作,這將讓你再次陷入回憶裡的失樂園 卷帙浩繁的《追憶逝水年華》,計有七大卷、四千多頁、二百多萬字,共出現兩百多位人物,多達六十位作家坐鎮其間;過去、現在與未來交疊,主觀與客觀世界虛實交錯,交織出屬於普魯斯特的獨特宇宙,形式極其複雜,令人無法輕易窺探全貌。如果他手上沒有一本書,想要叫他創造出一個人物來,看來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你手上沒有這本書,想要把普魯斯特理出個頭緒來,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學識淵博如普魯斯特,盡取古今各種藝術創作之精華,將他們化作自己的一部分,參與自己的創作。穿梭其間的真實作家、虛構角色、經典名著、對白情節、逸聞掌故,以及各種特殊指涉與隱晦象徵,是《追憶逝水年華》的迷人之處,也是最令人困惑之處。 作者Anka Muhlstein同樣為普魯斯特深深著迷,致力在滋養並豐富其創作風格的沖積層中,掏洗出他小說中的底層基礎,幫助讀者更容易親近普魯斯特的藝術成就。作者特別處理波特萊爾與拉斯金對《追憶》一書的重大影響,並從中透析出拉辛與巴爾札克的成分,此外,還包括喬治.桑、聖西門、馬拉美、法朗士、杜斯妥也夫斯基、托爾斯泰及喬治.艾略特等大師及其著作,以深入淺出的筆法,輔以鉅細靡遺的理證及原汁原味的普氏幽默,解開普魯斯特的創作密碼,是入門《追憶》唯一且最佳的選擇。
  • 普鲁斯特随笔集

    作者:马塞尔・普鲁斯特

    《两种回忆》
  • 一天上午的回忆

    作者:普鲁斯特

    此书既不是论文也不是小说,而是一部艺术作品。一块小玛德莱娜蛋糕,牵引出丝丝缕缕、连绵不绝的无意识回忆,然后笔锋一转,尖锐犀利。作者强烈抨击权威批评家圣伯夫批评方法的机械和错误,及因此造成的对当年法国文坛所有文学天才的轻视与误读。全书既有抒情的叙述,又有理性的思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映照。书中有近半篇幅笔调与《追忆逝水年华》相似或呼应,是作者思想精华的浓缩,为后来的文本主义和结构主义批评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 诗性回忆与现代生存

    作者:钟丽茜

    法国文学名著《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普鲁斯特,是一位长年卧床的病夫,中年以后,他几乎丧失了所有向外开拓世界的能力,只能向内在心理世界挖掘,在绵密无尽的回忆中咀嚼人生,以诗性化的追忆重新鉴定生命、赋予生存以审美意义。这一举动却恰好符合了现代性审美的大势,这位病弱的文人领风气之先,成为审美天地中的昂然伟人,为传统信仰崩解后茫然空虚的现代人昭显了重新寻得精神信念、生存价值、生命意义的重要启示。
  • 追忆逝水年华

    作者:(法)普鲁斯特(ProustM. )

    普鲁斯特是整个二十世纪开宗立派、最伟大的文学大师之一。《追忆逝水年华》卷帙浩繁,是整个文学史上知名度最高也是难度最大的作品之一。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为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可以说是在一部小说主干上派生出众多枝蔓的小说之树,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的巨型交响乐。 本书基本保留了七卷本全书的精华所在,所选章节或段落都是完整的,没有任何删节,一册在手即可领略这部鸿篇巨著的风采,堪称真正的“精华本”。
  • 追憶逝水年華(第一卷)

    作者:馬賽爾.普魯斯特

    如果要巴黎人選一本代表法國文學的書,毫無疑問會是《追憶逝水年華》。這部作品法文原版於二十世紀初分批出版,中文版雖有南京譯林譯本,不過該譯本由 14 人分譯。現時報出版邀請大陸法文知名譯者周克希全心投入重譯鉅著,令人期待。《追憶逝水年華》第一卷《去斯萬家那邊》1913年在法國出版。經過時間粹煉,它已經是二十世紀世界小說的極品,影響至為深遠。不過這部小說,並非一般人以為的回憶錄。敘事者的一生並不傳奇,小說重點也不在起伏的情節,即使全書瀰漫著二十世紀初巴黎沙龍的氣息、貴族的風華、少年情感初萌的青澀,這些精采的題材也只是《追憶逝水年華》的外殼,全書的核心實為「過去如何可能重現」的問題,這不僅是人生問題,亦是文學問題、哲學問題。透過閱讀,我們參與了敘事者成為一位作家及這部作品誕生的過程。(這部小說正是法國史上第一部以小說的醞釀和寫作過程為主題的小說。)文學創作在這裡是重尋逝去時間的重要途徑,而這正是普魯斯特耗時十多年為現代文學所邁出的重要一步。 程抱一:「由於自己也作過一點翻譯,乃常想到,作為好翻譯家,掌握、諳曉他國語言和文化固屬必要,對自己的語言和文化修養深刻亦不可缺。此外尚應間具的品質該是:對文學的謙遜服務態度,對作品的敏銳理解,對作者風格能夠領會到親蜜如己的地步。 我和周克希先生僅只會見一次,然而是一次酣暢的長談,當午后清光逐步浸入夜色時,我確切感到,以上所述諸條件似乎在他身上均可覓到,更有甚者:我得知周先生曾是數學研究中之高材,他在工作過程中會保持謹嚴、慎重、細緻入微的苛求,自不待言了。 分手之際,他留給我他所譯《追憶逝水年華》曾經發表過的一些片斷。當晚入睡以前細讀了一遍。除了在字面上有少數切磋外,我享受了一番妥貼達意,甚或巧遇故知的情趣。慶幸中國讀者從此得以進入普魯斯特天地,盡情徜徉其間矣。」──法蘭西學院院士、著名法籍華裔作家 紀德:「我在普魯斯特的風格中尋找不到缺點。我尋找在風格中占主導地位的優點,也沒有找到。他有的不是這樣那樣的優點,而是無所不備的一切優點......他的風格靈動活潑,令人驚歎。任何另一種風格和他的風格相比,都顯得黯然失色、矯揉造作、缺乏生氣。」──著名作家 周克希〈譯序〉:「普魯斯特的風格並非單一的一種風格,無論敘事狀物還是人物的對話,他都有著不同的處理。曾經被人詬病為「臃腫冗長」的長句,在他的筆下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異常精彩的,因?他確實有那麼些紛至遝來、極豐贍的思想要表達,確實有那麼些錯綜複雜、相當微妙的關係和因由要交代,而這一切,也只有他的筆才能寫得如此從容,如此美妙。 普魯斯特自小患有哮喘病,隨著年歲的增長,病情愈來愈嚴重。從三十五歲起,他幾乎足不出戶地過著自我幽禁的生活。《追憶逝水年華》正是普魯斯特在生命的最後十五年,在這種常人幾乎無法想像的境況中寫成的。『幸福的歲月是失去的歲月,人們期待著痛苦以便工作。』普魯斯特的這句話,有一種悲壯的美。」
  • 阅读的时光

    作者:[法]马塞尔.普鲁斯特 著

    《阅读的时光(英汉双语)》内容简介:纵观历史,有的书改变了世界。它们扭转了我们看待自身和他人的方式。它们引发争论,产生异见,挑起战争,催化革命。它们发人深省,激发愤懑,鼓动情绪,提供慰藉。它们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摧毁了我们的生活。 现在,这本书带您领略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著作。普鲁斯特考察了书籍带给我们的苦与乐,发人深省。他让我们看到了罗斯金及其著作是如何优美,以及孩提时代迷失于文学的世界是多么快乐。
  • 普鲁斯特和小说

    作者:让-伊夫·塔迪埃

    书名原文:Proust et le roman:据Callimard 1971年版译出:本书论述了《追忆逝水年华》的形式与技巧问题。分为:角度与视野、人物描写、语言世界、时间与事件、叙述技巧等14章。
  • 追憶似水年華(二版)

    作者: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

    之所以成為小說藝術的巔峰經典, 是因為它不是一部過去的描繪, 而是對往日的召喚。 出場人物:超過2000人 冊數:7冊 頁數:超過3000頁 中文翻譯:15人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小說── 毛姆 (W. Somerset Maugham) 名列西方世界最重要文學作品 創下十九、二十世紀交替時的黃金時代 劃下現代主義藝術表現的最高極致 影響後世名家無數, 包括維吉尼亞.吳爾芙、 詹姆斯.喬埃斯、 克勞德.西蒙……等。 當今中文世界唯一完整譯本。 名家推薦 葛林(Graham Greene)譽普魯斯特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 「在書裡,普魯斯特一如過去將自己完全從道德考慮中脫離。在他身上及他所處的世界裡,沒有是非對錯。」 ── 貝克特(Samuel Beckett)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小說」 ── 毛姆 (W. Somerset Maugham) 內容簡介 「經過精心選擇,並由一連串圖景和形象表現出來的時刻去完成這一召喚。」 —— 納博科夫 創作藝術的關鍵,在於重塑再造個過程。普魯斯特精心計算出這一連串的意象和詞彙,細緻描繪出某段時間,達到他想達到的藝術成就。整部作品從第一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是早早就躺下了。」開始布下敘述的情緒。因為追憶過去描述,及強烈藝術表現企圖,整部作品不停圍繞著「彷彿」。 當時巴黎社會各種角度的現實在這部巨作中精準呈現。普魯斯特父親身為精神醫學專家,也讓他耳濡目染接受當時已經相當盛行的精神科學研究。書中對人物的設計,幾乎可見當時所知的所有精神狀況。普魯斯特交遊廣闊,在社會各階層觀察細微,對音樂、藝術、文學、花草、人物無不精深,讓作品中四處可見相關的知識。所有人物描述都透過他人角度的破碎片段,組成人性的各種面向。創造出十九世紀末已經進入的現代文學脈絡。 I Du côté de chez Swann I 在斯萬家那邊 李恒基 徐繼曾 譯 馬塞爾畢生夜裡不容易入睡。熄燈之後,清宵細長,半夢似醒之間,所讀之書、所見之景、歷史事件、段段回憶,一一上心。 他將一小塊餅蘸茶吃,帶著點心屑的那勺茶一觸及他上顎,「頓時我渾身一震,我注意到我身上發生了非同小可的變化」。原來,「一股舒坦的快感傳遍全身,我感到超塵脫俗」。 他苦思冥想,窮搜內外,終而遠溯到童年在貢布雷的類似吃餅經驗,由此一頁頁揭開往昔的內涵,在回憶與想像相輔相成之下穿透、克服並追回似水流逝的時間,重現他這一生及其經歷的周遭世界。 「一如空間有幾何學,時間有心理學。」以著名的〈斯萬之戀〉開卷,一絲一縫、一樑一柱,《追憶似水年華》這部時間巨廈於是奠基,已迄完成。 II À l'ombre des jeunes filles en fleurs II 在少女們身旁 桂裕芳 袁樹仁 譯 斯萬與奧黛特結婚之前後,深入維爾迪蘭夫婦的資產階級圈子。拜訪上流朋友,斯萬則獨自前往。他的行事被視為荒謬可笑,時而有其悲劇性。夫婦的關係已發生微妙的轉變。 馬塞爾在巴黎再遇到昔日在貢布雷看過的奧黛特女兒希爾貝特,與她成為玩伴,進而相戀,並且暗慕奧黛特,但他不堪自尊受傷,多方自解而斷掉這段青少年時代的戀情。 馬塞爾邂逅對他的作品風格影響甚深的貝戈特。 卷下,馬塞爾與外祖母前往海濱勝地巴爾貝克,在此遇見維爾巴里西斯夫人、德.夏呂斯、畫家埃爾斯蒂爾,羅貝爾.聖盧、少女阿爾貝蒂娜及其女友安德烈等人。其中牽涉的社會交際、友誼、同性與異性戀關係,為後來的複雜微妙發展埋下多線伏筆。 III Le Côté de Guermantes III 蓋爾芒特家那邊 潘麗珍 許淵冲 譯 馬塞爾與聖盧成為知交,並前往其軍營拜訪,細寫軍中種種。他透過聖盧,會見當年在貢布雷遠望而不可即、後來暗戀跟蹤的蓋爾芒特夫人,周旋於她的巴黎上流社交圈與藝文沙龍。 著名的德雷福斯案及其重審問題喧騰於貴族界。 馬塞爾外祖母的去世,讓馬塞爾看盡世態炎涼及他那些精明富裕朋友的偽善。 斯萬與交際花故態不改的奧黛特關係日變,他醒悟:「我把我最偉大的愛情給了一個我不喜歡,跟我也不一路的女人。」 阿爾貝蒂娜來到巴黎,成為馬塞爾的情婦。 德.夏呂斯突然痛斥馬塞爾,形成又一高潮。 IV Sodome et Gomorrhe IV 索多姆和戈摩爾 許鈞 楊松河 譯 一個偶然的場合,馬塞爾窺見德.夏呂斯與裁縫絮比安的同性戀接觸。由此,以上流社會家族及其交際為背景,揭開一幕男同性戀大觀,對其複雜的心理狀態與行為方式觀察入微。卷名「索多姆與戈爾摩」,含義微妙。 續寫斯萬及其夫人的沙龍,以及希爾貝特。 馬塞爾與阿爾貝蒂娜重遊巴爾貝克。他懷疑阿爾貝蒂娜是同性戀,觸目皆是疑點。他「只等一有機會便一刀兩斷」,而在她離去前、離去後,折磨依舊。 V La Prisonnière V 女囚 周克希 張小魯 張寅德 譯 阿爾貝蒂娜住在馬塞爾家,欲去不能,欲留難安,實如馬塞爾的女囚。他繼續反覆觀察、分析他對阿爾貝蒂娜的態度、他與她的愛情、他自己的欲望本質,以及他所懷疑於她與安德烈等其他女人的不正當關係。 馬塞爾多方用計套問阿爾貝蒂娜之際,有一次參加維爾迪蘭夫人的晚會,聽到作曲家凡德伊所作、德.夏呂斯同性戀人莫雷爾表演的小提琴七重奏,心動神馳。 馬塞爾生平只能遙想愛情、親近即不能成事的特徵一再流露。他正式與阿爾貝蒂娜談二人分手的事。有個早晨,她終於留書出走,一去不返。 VI La Fugitive VI 女逃亡者 劉方 陸秉慧 譯 阿爾貝蒂娜離去。她曾來信表示願意回來,但她騎馬出事而去世。他則託在巴爾貝克結識的埃梅打探阿爾貝蒂娜過去的行徑,並找安德烈對質。埃梅的來信報告、安德烈的交代,加上馬塞爾的臆測,構成一幅錯綜難理的圖像。 馬塞爾的文章獲刊於報紙。可能有一天「我的樂趣不是在社交活動,而是在文學創作之中」——一種「內在的、精神的、主動的樂趣」。 與母親同遊「像一本其大無比的聖經」的威尼斯,馬塞爾印證他對拉斯金(對他的觀念與風格影響甚大的英國思想家)的研究。 VII Le Temps retrouvé VII 重現的時光 徐和瑾 周國強 譯 無限年光有限身。社交圈中人事代謝,第一次世界大戰風雲籠罩,聖盧戰死沙場,斯萬已逝,蓋爾芒特親王為財再娶,德.夏呂斯老來昏庸。 在外地療養的馬塞爾返回巴黎出席蓋爾芒特沙龍,最後一次現身交際圈。他在書房中偶然取到童年母親在某個難忘的夜晚為他朗讀的喬治桑小說,耳邊響起昔年在貢布雷每次斯萬來訪告辭時都作響的鈴聲。他看見希爾貝特的女兒。那青春代表的時間意義,帶給他重大啟示。 「我們自己在吃盡千辛萬苦中死去,以便青草長生,不是湮滅的,而是永恆生命的青草。」 馬塞爾認為他的生命是值得一過的。他決定要完成他的大作,一部「真正的藝術品!」 「但願寫出這樣一部作品的人得到幸福,他要做的工作是多麼艱巨啊!」
  • 普鲁斯特评传

    作者:涂卫群

    普鲁斯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法国小说家。本书揭示了普鲁斯特如何成为小说家的道路,以及他如何通过写作来再造他的生活的创造性活动,同时广泛深入地探讨了他在小说中所揭示的真实的自我。
  • 与花儿攀谈

    作者:普鲁斯特

    一起静下心来,感悟泰戈尔点化的美:旭日,净修林中的鸟啼,颂歌,强大自然力惊心动魄的游戏,还有,夕阳西下的宁静、绚丽。 加缪给我们的世界,在天人合一的互动与张力中旋转:阳光,亲吻,原野的香气……这是自然的大放纵,这是大海的大放纵,来,参加蒂巴萨的婚礼! 接受海明威的热情邀约:林溪源头的一间木屋,大灰熊,姗姗来迟的雪,那些学骑马的孩子,撩人的、热乎乎的威士忌,你也来克拉克河谷……
  • 追憶似水年華

    作者:普魯斯特,普鲁斯特

  • 星空中的普鲁斯特

    作者:Malcolm Bowie

    ……談論藝術作品的「功能」其實無關宏旨。《追憶似水年華》之好不在它可否教人,在它準確、深刻又且動人。維吉妮亞‧吳爾芙讀了《追憶似水年華》自慚形穢,悲嘆﹕「此後還有什麼可寫?」……。約翰‧厄普代克最近在《紐約客》雜誌裡形容普魯斯特「依然輕盈誘人如一席羽毛床,綿延彷若無盡的文句起落輕嘆,像平靜的大海在月光下銀鱗閃爍。」……說《追憶似水年華》宏偉如大教堂、繁複若交響樂,說它是浮世繪、百科全書,說它是現實的望遠鏡、顯微鏡或三稜鏡,都不過抓住片面而已。藝術之不同學術,即在無法一語道破。一個人可以讀千本《論追憶似水年華》,而仍在門外,不知所云。但是對讀過原著的人,像麥爾孔‧鮑義這本《星空中的普魯斯特》,就書中反複出現的主題如自我、藝術、時間、道德、政治、性和死亡逐步分析(奇怪他竟未討論愛情和孤獨),則有助解讀其中機關密碼,按圖索驥,理解妙處所在。鮑義在序裡三言兩語便抓住了《追憶似水年華》的神髓。他形容書中敘述者既是「陷身其中的芸芸眾生」,又說他超脫其上,是個「制法者,偉大藝術的監工」;說他「既是個合唱團,又是個獨唱者」。點出貫穿全書的特質﹕自我矛盾和多面呈現。因此,它的語言「既縟麗又簡約,兼具冒險輕佻與保守含蓄」;它的人生觀照宿命蒼涼,「所有的愛情終將以分手收場……;所有旅程的終點都是失望,而所有的滿足不是太微不足道,就是來得太晚。」而作品本身對生命種種,大至哲學、繪畫、科學、音樂小至生活瑣屑的無盡探究思辯,又表現了無窮的樂觀活力。《追憶似水年華》雄健又且瑰麗,瑣碎又且深沉,既是悲劇又是喜劇,自己不斷與自己掣肘,前面拆台後面已經又蓋了起來,讓人發噱,又讓人深思。
  • 追憶似水年華(全七冊)

    作者:普魯斯特

    在這部文學鉅構中,作者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1871-1922)對自己青春年華做了深遠的追憶,作品中呈現了社會各階層的人物上千,因此是眾生相多采多姿的畫廊,細緻的生理描寫和精到的心理分析是本書的主要特色,這種綜合心理感受和感官活動的寫法,特別是探索愛情中自動誘發的因素,情人間時常的心理不協調,無論是異性之間或同性之間的關係,都非常生動。 《追憶逝水年華》以獨特的藝術形式,表現出文學創作上新觀念和新技巧。小說以追憶的手段,借助超越時空概念的潛在意識,不時交叉地重現已逝去的歲月,從中抒發對故人、往事的無限懷念和難以排遣的惆悵。其寫作技巧是當時小說寫作傳統模式的一種突破,更對日後形形色色新小說流派的出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普鲁斯特精选集

    作者:沈志明编选

  • 失而复得的时间

    作者:沈志明 选

  • 在少女们身旁

    作者:普鲁斯特

    本书追忆了叙述人马塞尔年轻时的感情经历。生活在巴黎上流社会的马塞尔种情于富家少女希尔贝待,而希尔贝特的无情则击碎了他希望与她长相厮守的幻想。两年后,马塞尔前往巴尔贝克避暑休假,在海滩与一群少女不期而遇。这些少女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令马塞尔迷恋不已,在不拘礼节的气氛中,马塞尔和她们度过了一段快乐难忘的时光,并对阿尔贝蒂娜·西莫内产生了深深的恋情。然而好景不长,初秋的雨季来临之后,阿尔贝蒂娜首
  • 去斯万家那边

    作者:[法] 马塞尔·普鲁斯特

    《去斯万家那边》为《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一卷。小说一开头,叙述者醒来后躺在床上。童年时代的回忆,在贡布雷姑婆家的生活情景,清晰地重现了出来。然后小说的时间倒退十多年,我们看到了他家的朋友斯万与奥黛特之间的一段恋情。斯万的女儿吉尔贝特,后来是叙述者在巴黎时单恋的对象。 《追寻逝去的时光》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于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家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大量的感想和议论。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犹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庞大交响乐。
  • 追憶一回→普魯斯特

    作者:玛莱.葛肯 Marei Gerken

    《追憶一回普魯斯特》全書特色: ◎細述《追憶似水年華》各冊情節,並穿插摘自原書文句,既能盡覽原書全貌與普魯斯特風華,又能避免睡魔襲擊。 ◎「普魯斯特冒牌專家十誡」:十項良心建議,讓您立刻成為普魯斯特專家。 ◎《追憶似水年華》珠璣集,主題包括「時間與記憶」、「友誼」、「愛情」、「習慣」、「想像力」、「知識」等。 ◎《追憶似水年華》各冊主題一覽表,讓您馬上找到一副適合用來閱讀普魯斯特的「眼鏡」,尋找普魯斯特上癮者口中的「聖杯」。 ◎普魯斯特相關書目簡介,讓普魯斯特上癮者永遠無法自拔。 「我們記憶最精華的部分保存在我們的外在世界,在雨日潮濕的空氣裡、在幽閉空間的氣味裡、在剛生起火的壁爐的芬芳裡,也就是說,在每一個地方,只要我們的理智視為無用而加以摒棄的事物又重新被發現的話。那是過去歲月最後的保留地,是它的精粹,在我們的眼淚流乾以後,又讓我們重新潸然淚下。」 ——普魯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