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艺术收藏

  • 八大山人

    作者:刘墨

    《中国名画家全集:八大山人》为大32开精装,铜版纸彩印,包括画家生平学行、艺术历程、绘画风格、谈艺录、各家评论、年表、传世作品目录等,并收入画家大量的生活、工作照片和近200幅绘画作品,资料详实,图文并茂。中国绘画艺术,渊源有自,与吾国文明紧密相连。自晋顾恺之,千数百年来,流派纷呈,名家辈出。遗憾的是,我们至今尚无一部系统、全面介绍历代绘画、画家的著作。为填补这一缺憾,让读者更详实地了解中国绘画文明和历代画家,我们编辑了这套大型丛书。丛书分古代和近现代两个部分。古代画家上自顾恺之、吴道子、王维、下继宋、元、明、清诸贤,凡60余人,每人(个别2-3人)一集,近现代部分包括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周思聪等,凡30余人,每人一集,由郎绍君、张志欣主编。
  • 竹刻,刻竹

    作者:上海博物馆

    竹刻是在我国悠久深厚的竹文化与竹工艺传统的基础上,随着明代中后期文房雅玩鉴藏之风的兴起而成熟的特种雕刻艺术,是文人艺术与民间雕刻工艺相互交融的结晶。本书收入工艺研究专家撰写的十余篇相关文章,广泛深入地介绍了嘉定竹刻为代表的“深刻”、金陵“浅刻”以及别具风韵的“留青阳文”,构建出绚烂多姿的竹刻艺术世界。 本书附有故宫、天津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宁波博物馆、嘉定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所藏竹刻艺术精品99件的图片,充分展现了竹刻艺术珍品的魅力。 本书配合上海博物馆正在举办的“竹镂文心“展览。
  • 明清瓷器鉴定

    作者:耿宝昌

  • 寻宝之旅

    作者:庄仲平

    本书作者带着热情与好奇心,拖着旅行箱亲身走遍欧亚大陆,像寻宝人一样不远万里的探访一个个历史悠久风格迥异的“宝物集中地”——从都市伦敦的古董店,到瓦伊河畔的乡村二手书镇海伊,从因《美丽人生》意大利山城阿雷佐古董集市,到塞纳河左岸的古董店和旧书摊,从日本平和岛古民具古董祭,到东南亚的古董中心曼谷,拍下照片、记下心情,与诸位读者分享。照片中的市集斑斓绚丽,让读者透过作者的眼睛观赏到形态万千的古董手工艺品,感受到浓浓的异域风情和通过这些市集流传下来的历经千年的文化与生活气息——它们在今日依然散发着勃勃生机,吸引着像作者一样热爱旅行与古雅工艺的人们,并成为城市中一道始终不变的亮色风景。如果你打算大着胆子走近连路牌也不认识的异域窄巷,进行你的寻宝之旅,本书就可以在你小鹿乱撞的寻宝之旅中,告诉你藏宝地的故事和秘密。
  • 艺术收藏的历史

    作者:弗朗西斯·亨利·泰勒

    本书是一部经典的艺术收藏通史,它以宏阔的视野、翔实的史料、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有趣的细节展现了西方世界从古希腊、罗马时期一直到19世纪初期2000多年的艺术收藏的历史。书中,欧洲不同时代和国家的艺术收藏风尚和主要活动都得到了反映;以王公贵胄为代表的大收藏家和艺术资助人的活动都被生动记录——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美第奇家族、哈布斯堡家族、路易十四、红衣主教黎塞留、蓬巴杜夫人、凯瑟琳大帝、拿破仑……这些西方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同时也是艺术事业热情洋溢的资助者和艺术品“贪得无厌”的“攫取者”。 本书同时还是一部关于艺术的观念的历史:它试图展示的,不仅仅是艺术与财富的关系,更是珍贵藏品与观念之间的关系。欧洲不同民族的精神气质、语言、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特征,社会文化思潮的变迁等等,均在不同时代和地域的艺术收藏的时尚、趣味和风气中得到了清晰有力的折射。
  • 一个人的收藏

    作者:姚谦

    著名音乐人姚谦,也是一位知名艺术收藏家。 既非大富大贵,也非学院派专家,他喜欢独立于主流热潮思考,善于另辟蹊径。 二十年来,姚谦凭借小康收入和对艺术的一腔热情,陆续收获了众多19、20世纪的艺术珍品,既有西方印象派经典作品,又有常玉、徐悲鸿等东方大师之作。刘小东、蔡国强还在早期创作阶段,他便已收藏。有的青年艺术家,名不见经传之时,就被他慧眼识珠,而后名声大作。 然而,价值增值从来不是姚谦关注的重点,他强调对于艺术品本身的钻研和共鸣,认为这才是收藏的精髓。他不将“伟大的收藏”视为唯一道路,致力于将收藏行为融入日常。他关于收藏的活动和写作,在两岸三地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本书是姚谦关于艺术收藏文章的结集。作者深入浅出,分享了20年来艺术收藏的宝贵经验。从如何买下第一幅作品,到找到属于自己的收藏方向;从学习辨别纷繁的艺术市场信息,到巧妙避开热门寻找突破。他的文字见解独到,心得丰富,即使是普通读者,也可从中一窥收藏的奥秘。
  • 文玩杂说

    作者:荆歌

    《文玩杂说》内容简介:收藏的人都是这样,像老鸦做窠似的,东西一样一样拖进来。日积月累,家里像杂货铺一样,终于堆放不下了。其实,买一百件不如买一件,这样的真理,从踏上收藏之路那天起,就成为了座右铭。但是,真理往往务虚,缺乏可操作性。每次买东西的时候,你能确定你是在买那“一件”呢,还是一百件中的一件?这是很难知道的。就像写东西的人,也常常有人告诫他,你要写得少一点,写好一点。道理是对的,但是,没有一个人在决定写一篇东西的时候,是认为自己将会写出一篇不太好的作品。每一篇东西,在落笔之初,都是把它当作惊世之作来写的。一篇东西好不好,是不是值得把它写出来,往往是在东西写好之后,甚至在作品发表之后,才能知道答案。收藏也是这样,买一件东西,当时总是有买它的理由的。如果觉得它不好,就不买它了。因此,尽管怀揣着“宁买一件不买百件”的真理,也往往会把许多垃圾货拖回家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