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剧本

  • 欲望号街车

    作者:[美]田纳西·威廉斯

    田纳西·威廉斯(1911-1983),一位美国戏剧的标志性人物,一个备受争议的传奇天才,代表作有《欲望号街车》,《玻璃动物园》及《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剧。 《欲望号街车》无疑是威廉斯诸多作品中的扛鼎之作,女主人公布兰奇是典型的南方淑女,家庭败落以后,不肯放弃旧日的生活方式,逐渐堕落腐化,后来不得不投靠妹妹斯黛拉。但又与妹夫斯坦利粗暴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继而遭妹夫强奸,最后被送进疯人院。现代社会中野蛮残忍的势力无情地蹂躏温柔优雅的弱者,《欲望号街车》无疑是向社会发出了一声振聋发聩的嘶喊——是谁把布兰奇逼疯了!1947年该剧在纽约上演后获得巨大成功,囊括美国三项戏剧大奖:普利策奖、纽约戏剧奖和唐纳德森奖。阿瑟·米勒称“《欲望号街车》的首演等于是在商业戏剧的土地上插上了一面美的旗帜。”
  • 死亡与少女

    作者:(奥)耶利内克

    《死亡与少女》作品分成五个部分,分别是《白雪公主》、《睡美人》、《罗莎蒙德》、《杰姬》和《墙》,其实在这五部分之外还可以加上最后成为代后记的《阴间王妃》。这六位女性毫无顾忌、直截了当并且观念颇为现代地谈论着所有严肃的哲学命题:存在、真理、谎言、思想、理性、永恒、美、死亡,当然,还有爱情和性。作者要告诉读者,她们被追逐,被传颂,但是她们没有什么被追逐、被传颂的地方,没有值得模仿、值得期待的任何附加价值。
  • 推销员之死

    作者:[美]阿瑟·米勒

    《推销员之死》是米勒戏剧创作的巅峰之作,荣获普利策奖和纽约剧评界奖,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推销员威利·洛曼因年老体衰,要求在办公室里工作,却被老板辞退。威利懊丧之下,责怪两个儿子不务正业,一事无成。儿予反唇相讥,嘲笑他不过是个蹩脚的跑街罢了。老推销员做了一辈子的美梦,现在全都幻灭了,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他梦呓似的与他那已故的、在非洲发财致富的大哥争论个人爱好的事业,最后他为使家庭获得一笔人寿保险费,在深夜驾车外出撞毁身亡。该剧体现了米勒的悲剧现实化、生活化的特点,揭示了美国梦的真谛,告诫我们单纯地追求物质的富足并不能带来精神的自由和充实;否则,梦成虚妄,必然导致毁灭。本书为《推销员之死》、《萨勒姆的女巫》和《都是我的儿子》合集,是阿瑟·米勒代表剧作集。
  • 床上的爱丽斯

    作者:[美] 苏珊·桑塔格

    《床上的爱丽斯》是一出关于女人,关于女人的痛苦以及女人对自我的认识的戏:一部基于一个真实人物的幻想曲,即爱丽斯·詹姆斯——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和最伟大的心理-伦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幺妹。忧郁的潮水在她年方十九时淹没了她的头脑,她曾试图鼓起勇气了断自己,她曾备受各种莫可名状而又极度难缠的病痛折磨,她曾远涉海外,她曾缠绵病榻,她曾记过日记,她死在四十三岁。 在桑塔格这出关于女人的戏中,爱丽斯·詹姆斯又在想象中与《爱丽斯漫游奇境记》中的爱丽斯混同起来,此外桑塔格还召来两位十九世界美国女作家:艾米莉·狄金森和玛格丽特·福勒的亡灵,又从十九世纪的舞台上召来两位具有代表性的愤怒女性:迷尔达(出自《吉赛尔》)和昆德丽(出自瓦格纳的《帕西法尔》),一同参加“疯狂的茶会”。 《床上的爱丽斯》是桑塔格创作的唯一剧本,可她说:“我感觉我整个的一生部在为写《床上的爱丽斯》做准备。”
  • 玩偶之家

    作者:(挪威)易卜生

    《玩偶之家》,19世纪挪威最伟大的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著名社会剧。作于1879年。 女主人公娜拉出身中等家庭,美丽活泼,天真热情。她热烈而真诚地爱着自己的丈夫海尔茂。为替丈夫治病,她曾冒名举债,又熬夜抄写文件,挣钱、省钱,偷偷还债。如果需要,她甚至表示可以为丈夫而死。但她的丈夫(过去的银行职员,现在的银行经理),却是个虚伪自私的资产阶级市侩,他平时管她叫“小鸟儿”、“小松鼠儿”,可一旦知道娜拉曾冒名举债,危及自己的社会名声和地位时,便一反常态,大骂她是“犯罪女人”,还扬言要剥夺他教育子女的权利,要对她进行法律、宗教制裁。后来,当债主受女友感化,退回了冒名借据时,他又转变态度,表示要永远爱她和保护她。经此转折,娜拉终于看清了自己的“泥娃娃”处境,发现自己不过是丈夫的“玩偶”,于是对保护这家庭关系的资产阶级法律、道德、宗教,提出了严重怀疑和激烈批判,并毅然离开了这个“玩偶之家”。娜拉是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叛逆女性。她对社会的背叛和弃家出走,被誉为妇女解放的“独立宣言”。然而,在素把妇女当作玩偶的社会里,娜拉真能求得独立解放吗?茫茫黑夜,她又能走向何处? 《玩偶之家》曾被比做“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在这个宣言书里,娜拉终于觉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并向丈夫严正地宣称:“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以此作为对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传统观念的反叛。 剧本结构紧凑,情节集中。全剧采用追溯的手法,通过债主的要挟,海尔茂收到揭发信,交代剧情发展的关键事件娜拉伪造签名,然后集中刻画他们冲突、决裂的过程。
  • 枕头人

    作者:[英]马丁•麦克多纳,汀布莱克•韦滕贝克

    这位冷血的警察,出于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原因,没有将那些小说稿付之一炬,而是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进了卡图兰的档案,贴上封条,以便将它们封存到五十年后。这一变故搅乱了作者原本时尚的悲凉结尾,但不管怎样……不管怎样……它多少保存了这一事件的精神本质。 ——《枕头人》 以未来的名义还有什么没被说过和做过呢?未来总是在某个他人的手中。我们等待着许诺的时光,等待那最佳时光,忘记了责任与痛苦。我们不再提出疑问,在夜晚我们睡得香甜,我们也不曾看到…… ——《夜莺的爱》 世间万物都被军事征用了。 ——《远方》 没有审查制度,将没有象征,没有隐喻,没有戒律…… ——《审查者》 本戏剧集收录了《枕头人》、《审查者》、《夜莺的爱》和《远方》四部英国当代经典剧作。它们都从问世起就在世界各地不断重演,并获得多项戏剧大奖。这四个剧本在本书中构成一种整体的张力:关于虚构作品和社会行为、审查制度、国家名义下的暴行。
  • 哈姆雷特

    作者:莎士比亚

    本书取材于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古老传说。丹麦国王暴毙,国王的弟弟继承了王位,还娶了旧日的王嫂。王子哈姆雷特在痛苦中见到了父亲的鬼魂,鬼魂告诉王子自己是在睡梦中被弟弟夺去了生命、王位和妻子,并嘱咐给哈姆雷特一定要为他报仇。于是哈姆雷特开始了曲折的复仇历程…… 本书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体现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最高成就,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
  • 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

    作者:(意大利)达里奥·福

    本书首次把达里奥·福的著名代表作品《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和《遭绑架的范尼尼》、《滑稽神秘剧》、《喇叭、小号和口哨》以及《高举旗帜和中小玩偶的大哑剧》五个不同风格、特色的剧目翻译成中文献给喜爱戏剧艺术的中国读者。
  • 中央公园西路

    作者:[美] 伍迪·艾伦

    本书是伍迪·艾伦二○○三年出版的戏剧作品集,收入《滨河大道》、《老塞布鲁克镇》和《中央公园西路》三部作品。这三个围绕婚姻出轨现象而展开的故事,笔法轻松幽默,极富洞察力,有极强的可读性。剧中人物是典型的纽约人,他们开始看上去单纯无辜,随后却会遇上出乎意料的麻烦,或因卷入丑闻而陷入窘境。作品延续了伍迪·艾伦恒久的创作主题:主人公不断为自己找理由,掩盖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后不可避免地陷入不忠和骗局。所有戏剧元素,都借助伍迪·艾伦式即兴而精炼的对话巧妙表现出来,让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陷入深思。
  • 王小波全集(第五卷 长篇小说 剧本)

    作者:王小波

    《王小波全集(长篇小说剧本)(第5卷):寻找无双(终结版)》就是一本关于智慧,更确切地说,是关于智慧的遭遇的书。从出生到去世,涵盖王小波一生的照片,李银河独家授权《王小波全集》终结版。
  • 四季

    作者:埃里克·侯麦

    本书是新浪潮电影大师侯麦的系列名片《四季》的文字文本(本身形式是剧本)。四个季节其实就是四个关于爱情的故事,都已经是探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的经典。 春天讲的是一个生活暧昧出位,但后来回归原状的教师的故事;夏天是讲一个男孩在三个女孩之间进行选择,却又全部错过的故事;秋天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酒庄女主人以其最看不起的方式找到真爱的故事;冬天是一个关于失而复得的故事,一个女美容师找到了失散五年的男友,用对“完美”的坚定信念战胜了“妥协”。 【四季的故事并不是作为一个既定主题的一系列变体出现的……可是,事后,我们还是可以从它们的结构、它们的提问中觉察出相似、相反的地方,甚至是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对称。比如,第三个故事(秋)就与第一个故事(春)相呼应。它们涉及的都是广义上的“思想”,并描写了一个或几个已经付诸实践或处于假象状态的计谋。第四个(冬)和第二个(夏)是一对相互投射的相反的形象: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及一个男人与三个女人。他们,或许可以这样说,都是以某种“信仰”为目标来进行选择,或者差不多同样肯定地不选择的,诸如此类。】 ——埃里克•侯麦
  • 萨德侯爵夫人

    作者:(日) 三岛由纪夫

    《萨德侯爵夫人》是三岛由纪夫的戏剧代表作,首次出版中文版。《萨德侯爵夫人》描述了萨德入狱之后,萨德侯爵夫人一生坚守贞节,为营救丈夫出狱奔波,到了老年,萨德获得自由之时,却突然与他分手。这一谜团中隐藏着人性中真实存在而又不可理解的东西。以萨德夫人为中心,剧中的六位女性脚色分别代表贞淑、道德、神、肉欲、天真、民众,她们像行星一样交错运转,理念的冲突形成戏剧高潮。
  • 北平无战事

    作者:刘和平

    1948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三年,北平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看似平静的北平城内暗流汹涌。 国共两党决战之际,以蒋经国为首的国民党少壮派,突然对涉嫌通共的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方孟敖委以重任,将其飞行大队改编为国防部经济稽查大队,前往北平调查民食调配物资的贪腐案,藉此打击以方孟敖的父亲、国民党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方步亭为核心的孔宋家族贪腐势力,真正目的其实是要执行国民党“黄金运台”的惊天计划。 此委任状一下,国民党内部清廉派和贪腐派斗争陷入白热化,特务、间谍、中统、军统齐聚北平,此时中共地下党、国民党反动势力及铁血救国会之间,一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民国大戏即将揭幕…… 当一个巨大的存在,一瞬间消失,不是土崩瓦解,而是一堵高墙,历史在那边,我们在这边。
  • 垮掉的一代

    作者:[美] 杰克·凯鲁亚克

    《垮掉的一代》是杰克·凯鲁亚克的一部剧作,它久被封存而今又首次被发现。 作品写于1957年秋天,正是凯鲁亚克的经典小说《在路上》发表的同一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位生前过着颠沛不定生活的作家,其未发表的剧作的节选却被登载在一份男性时尚杂志《最佳生活》上。 剧作叙述了凯鲁亚克文学作品中的著名人物,也是他的另一个自我——杰克及其朋友们酗酒、赌马与吸毒的一天,最大程度,最接近真实地体现了“垮掉的一代”当时的生活写照,真实、自然又不乏颓废,全剧本穿插着对宗教的讥讽和对现实的反叛。“《在路上》出版后,凯鲁亚克在回到佛罗里达家中的一个晚上写就了这个剧本”,凯鲁亚克的传记作者和朋友杰拉德·尼科西亚说。 虽然这个剧本从来没有出版或上演过,不过垮掉派经典电影《采雏菊》正是以其中的第三幕为基础而拍摄的。他的作品代理人斯特林·洛德说凯鲁亚克曾把这个剧本交给好几个制作人,不过都被退了回来。但斯特林觉得这个剧本“极其完美地传达了时代的气氛,其中的角色都依据真实人物而来。” 凯鲁亚克甚至把这个剧本交给当时的影帝马龙·白兰度,希望他来出演,但最终遭到对方的回绝。在《垮掉的一代》剧本被拒绝之后,凯鲁亚克要求把它封存起来。这样,这个剧本在仓库里一直被搁置了几乎50年。 《垮掉的一代》读起来像是一首爵士乐曲,有着快速转换的节奏。这也许不是凯鲁亚克最好的作品,但绝对是他的杰作之一。 对凯鲁亚克来说,没有出版的作品是罕见的。在他生前,他的许多杰作都没有出版,但是过去10年来他的作品大量出版乃至再版,以至成了一种热潮。虽然有《在路上》的成功,但凯鲁亚克死时,口袋里只有91美元。他生前曾经有一段辉煌,但是右翼保守势力对他发起了攻击。他们把他看做是对美国社会价值观的严重威胁。将近50年之后的今天,凯鲁亚克以及他的同伴们,已经成为美国文化中一个不可缺乏的部分,而这部名为《垮掉的一代》的剧作,所以没能在垮掉派当年最活跃的时期上演,但仍不失为一份迟来的文化遗产。
  • 长别离

    作者:[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本书为杜拉斯获得1961年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剧作。 在巴黎塞纳河边经营着一家咖啡馆的黛蕾丝偶然发现,一个从咖啡馆前走过的痴呆流浪汉竟像是自己失踪多年的丈夫。在惶恐、惊喜、悲痛之中,她不断地让女招待和他谈话、故意在街道上和他碰面、去他栖身的破棚屋、邀亲戚们在他面前谈论往事,甚至将他请到家里来进晚餐、共舞,终于证实流浪汉正是自己苦苦等待的丈夫阿拜尔。原来,他在法西斯的酷刑下失去了记忆。黛蕾丝痛苦而激动地呼唤着他的名字,可他还是像在集中营里一样,木然而习惯性地举起双手。
  • 去年在马里安巴

    作者:(法)阿兰·罗伯-格里耶

    “去年,在马里安巴,你记得我们去年在马里安巴的那段爱情吗?” “还记得那段爱情吗,去看在马里安巴?” “你真的不记得那段爱情了吗,去年在马里安巴?” “其实我们都清楚,去年夏天就是现在,此地就是马里安巴。” “也许我们错过了,那段爱情?,就在去年的马里安巴。” “去年你曾说过,如果我爱你,那么明年的这个时候我来带你走。” …… 罗伯-格里耶的电影小说《去年在马里安巴》,被誉为新小说和新浪潮的完美结合。小说被拍摄为同名电影后轰动了法国,在全世界风靡一时,当年即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影片讲的是一个少妇来到一处疗养胜地,遇见一个陌生的男子,自称去年在马里安巴与她约定今年一道私奔。女人虽告诉对方她从没去过马里安巴,他们并不相识。但在男子的坚持与说服下,她终于相信了他的话,确认了过去的关系,最后与他私奔出走。
  • 滚滚红尘

    作者:三毛

    本书是三毛的第一部中文电影原著剧本,以中国近代史上的动乱年代为背景,描绘一个全中国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实际上,它不经意流露出来的是一则凄怆无止的爱情故事,更是三毛自身灵魂的告白。 人的第一部作品,往往不经意地流露出自身灵魂的告白。
  • 低音提琴

    作者:帕特里克·聚斯金德

    我有一位当的父和一位是音乐家母,从小得不到父母宠爱。父亲希望我子承父业个官员,母亲希望我当个术家。我反其道而行之,违背父命当了个乐手,又为了报复亲选择了乐器中最丑陋、最笨重、最不起眼的低音提。在十八年的演奏生涯中,我对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低音琴表现出一种爱交加的复杂情感,同时对乐队里的女歌手萨拉也倾注了想爱又不敢爱的痛苦矛的暗恋之情…… 作品奇特诠释低调人生,是一部描写悲剧性小人物的佳作。
  • 六个道德故事

    作者:[法] 埃里克·侯麦

    侯麦的电影致力于表现人物的内心思想状态和矛盾冲突,用影像来揭示他们捉摸不定的情感世界。他把镜头对准法国的年轻小资们,细致入微地刻划他们的情爱困惑与纠葛,体现了法国人浪漫的天性,也反映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法国知识分子对传统和宗教束缚的抗拒。 《六个道德故事》是侯麦的成名作,奠定了他在世界影坛的地位。作品通过戏剧化的情节设计和文学性的对白,揶揄了知识分子在夸夸其谈和理性外表之下隐秘的情欲煎熬。“道德故事”典型地反映了侯麦的创作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认为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一。
  • 雷雨

    作者:曹禺

    本书具有一种诗意之美。这不单单得自文辞的优美,许多段落被人们反复背诵,也不仅是得自剧中人物诗意的性格,或者也可以说,是所有这一切,包括舞台提示、角色分析,汇总而后升发出的一种形而上的气质和品位。历来有研究者将本书定义为“诗剧”。 几十年来,本书被一代又一代人阅读,被一批又一批演员排演,时光的淘洗不曾减褪它的华彩,它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译成多种文学,进入世界文学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