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佛教美术

  • 探掘梵迹

    作者:杨泓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历时千年兴灭,在中华大地留下了大量的石窟寺、佛寺等遗迹,创造出为数众多的精美造像、壁画等文物,成为历史时期考古学的一项专门分支,成果显著。除了敦煌莫高窟、法门寺地宫等世界级的考古发现,云冈、龙门、炳灵寺、麦积山等闻名于世的石窟群,近些年在山东青州,河北曲阳、邺城等地出土的造像窖藏亦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西藏阿里地区,九十年代以来也陆续清理出多处重要的藏传佛教寺院遗迹,更新了世人对于佛教传播历史的认识。凡此种种,于普通读者可能缺乏一个清晰系统的认知。本书通过石窟寺、窟前建筑、佛教寺院、地下窖藏、佛塔舍利几项专题,提纲挈领地呈现出我国佛教考古事业的全貌,使读者对于中国佛教美术遗迹的时空分布了然于胸。

  • 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

    作者:李凇

    本书主要论述了唐代和南北朝时期以长安爲中心的陕西及中原地区美术遗迹,内容包括佛教图像和道教图像等。作者立足于实地考察和实证的方法,围绕著艺术作品的行程与内容,不同艺术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中国本土艺术与外来艺术的交融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随文约三百幅插图,从而使该书具有了图文并茂的效果。
  • 佛教美术丛考续编

    作者:金申

    吾友金申先生,奕叶家声,蝉联华胄。风神雅静,识量冲和。学识圆通,文心富胆。发言为论,挥翰成章。属意塑雕,研精文物。旨在匡扶像教,矩度丛林。盖以虽法身难测,至理希诠;而造像所极,量度斯在。堪可究兹胜业,述此因缘;用表佛祖心宗,人天眼目。用是参谒中外,寝馈常年。掇彼玄微,穷其指奥。造为雄文,语必生新,篇皆获隽。近更冥搜箧笥,裒聚篇章,有《佛教美术丛考续编》之作。所论位置确当,剖析精明;法理湛深,文辞简驯。化文每亲麈拂,获聆绪言,今承以弁首见属。望风意注,展卷神驰。聊记岁时,以应雅意。时值休明,岁居己丑,释迦牟尼佛圣诞之日,颐和退士白化文谨叙。
  • 吐峪沟石窟壁画与禅观

    作者:[日]宫治昭

    本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学研究院组织编纂的“吐鲁番学研究丛书”中的一种。著者宫治昭是原日本名古屋大学文学部教授,现为静冈县立美术馆馆长,龙谷大学特任教授,著名的佛教美术考古专家。自1969年调查阿富汗巴米扬大佛与石窟寺院以来,长期从事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和中国新疆、甘肃、陕西和四川等地的佛教遗迹与佛教美术的调查研究。本书以其对吐鲁番吐峪沟石窟的调查研究成果为主,附录了关于印度、犍陀罗及中亚佛教美术相关的论文4篇。从洞窟壁画内容、表现的禅观思想、禅定僧的系谱等多方面,结合经籍、贯通中亚,考证和论述了须摩提女因缘故事画与禅观,是论证缜密、图文并茂的高水平艺术史专著。
  • 海外及港台藏历代佛像-珍品纪年图鉴

    作者:金申

    《海外及港台藏历代佛像珍品纪年图鉴》收入的是海外及港台藏历代的佛像,每尊造像尽所知标明时代、尺寸、收藏单位及在金石书籍的著录等基本情况。特别是发愿文对研究佛像甚为重要,故都详尽抄录,由于历代的金石文献和诸种著作的录文均互有出入,笔者也只能择善而从,读者可便宜使用。 每尊佛像除正、侧面的形象外,还尽可能地提供局部图片,以给读者以清晰完整的印象。
  • 佛教美术丛考

    作者:金申

    《佛教美术丛考》收入佛教考古、佛教文物鉴定、佛教版本考证等方面论文约40篇,均与佛教美术有关。论述多以实物为例,避免繁琐考证,联系近年来的考古、文物新发现,并提供不少国外资料,内容丰富。作者近10年来活跃于学术界,经常开设讲座,并在诸多报刊发表文章,是一位比较有影响的学者,特别在中青年文史、美术爱好者和佛教文物收藏者中享有盛誉。
  • 云冈日记

    作者:长广敏雄

    《云冈日记:战争时期的佛教石窟调查》摘录了作者1938-1944年调查云冈石窟时的日记,客观地记述了当时的工作情况与云冈的风貌。《云冈日记:战争时期的佛教石窟调查》对读者了解这一段历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 龍門石窟

    作者:塚本善隆

    本書是為龍門石窟研究經典之作,經由林保堯、顏娟英兩位教授經多年譯作而成,是研究佛教歷史與藝術史的經典著作。全書提供一百多幅田野圖片並繪製三十個表格,以求圖文豐富呈現。
  •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艺术

    作者:王华庆 主编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艺术》主要内容:1996年10月在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发现了窖藏的大批佛教造像。这批造像数量大、种类繁、雕造精美、彩绘富丽。因而出土以后就引起轰动,受到海内外新闻媒体广泛关注,引起学术、宗教、艺术与社会各界的高度兴趣,并被评为1996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龙兴寺遗址发现的佛教造像、有陶、铁、泥、木与石雕,然以石雕居主,且以青州所出石炭岩为最多,造像总数约可达400余尊,时代跨度从北魏至于北宋,具明确年代刻铭者有北魏永安二年与北宋天圣四年等作品。但以北朝作品为多数,即以北魏晚期到东魏、北齐时代之作为主流。
  • 佛光无尽

    作者:Charles Lang Freer

    美国早期最重要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及实业家查尔斯•兰•弗利尔(1854-1919年)创办了西方首家专业亚洲美术馆——弗利尔美术馆,汇集了世界顶尖的亚洲艺术珍宝。 《佛光无尽——弗利尔1910年龙门日记》是弗利尔于1910年考察洛阳龙门石窟时留下的珍贵文字及图像记录。这部现今保存在美国国立弗利尔艺术博物馆档案部的日记长达六十二页,近五万字,是他本人所写的文字中篇幅最长的。由于弗利尔的这次考察是以走访历史遗址、探寻艺术宝库为目的,所以在日记中其描述和记录的重点是这些历史遗址的艺术价值,并留下了大量的影像资料,如位于开封的宋代祐国寺塔,巩县的北宋陵墓以及龙门宾阳三洞等。这些历史旧影真实再现了龙门石窟等遗存一百多年前的原貌,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 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

    作者:巫鸿主编

    本书为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主要讨论中国古代汉唐之间有关宗教艺术和通过考古对宗教艺术方面的研究。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产生了许多新的文化和艺术现象,本论文集就是针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和研究。
  • 佛像的系谱

    作者:村田靖子

    本书是在日本文化厅财部主办的《月刊文化财》杂志1989年6月至1990年12月分七回的文章基础上改定,1995年5月其汇编一册由大日本绘画出版社出版。在日本至今销售量已达到印刷数的92%。 总体上看,以“形体表现”作为共通点是不可能充分地理清佛像的系谱的,故这是本书的内容主要聚焦于重要的相貌表现和悬裳座的理由,而本书的特色也在于此。关于一般佛像的综述书已有多种,本书当然也从日本佛像开始,探寻具有悬裳座的最古之例的像佛的源流吧! 本书介绍了释尊的诞生和佛像的起源;犍陀罗;印度;阿富汗;中国汉族地区;朝鲜半岛;日本等内容。
  • 天人诞生图研究

    作者:【日】吉村怜

    本书为日本早稻田大学著名学者吉村怜教授多年来对于东亚佛教美术相关研究论文之集合。全书共分三部。其第一部分主要关注佛教美术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要素——天人诞生图的产生、发展、变化等过程,解决了这一多年来学界论争不断的问题。第二部分主要讨论了中国南朝的佛教美术对朝鲜半岛和日本的美术样式的输出,认为后二者受南朝的影响十分巨大,反驳了以往日本学界忽略南朝的观点。第三部分是个别研究,对云岗石窟、昙曜五窟等个别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此外,书中配有数百幅精美图片,对于读者理解佛教美术相关内容有着巨大的作用。书中所收论文有不少在初发表时即产生较大反响,受到学界的普遍好评。
  • 犍陀罗

    作者:穆罕默德•瓦利乌拉•汗,Mohammad

    “印度河流域的土地是伟大的印度河的产物,许多世纪以来, 印度河给这片土地带来了繁衍、交流、方向和联合, 它既构成了亚欧地理上的分割线, 同时也成为了它们的链接。 大约三千年以前,地中海和西亚的部落及军队移居巴基斯坦的西北部, 他们的希腊式政治体制和文明传统与佛教信仰体系的亚洲根源相结合。这一融合形成了辉煌的犍陀罗文明,随后影响了远至东部中国的佛教艺术。” ——巴基斯坦大使马苏德.汗 “犍陀罗艺术的最大贡献是创造了希腊化风格的犍陀罗佛像。佛像的出现与公元1世纪以后印度大乘佛教的兴起有关,大乘佛教把佛陀神化、人格化的观念,恰恰符合犍陀罗地区流行的希腊、罗马文化的“拟人说”即“神人同形”的造像传统。于是犍陀罗艺术家开始打破印度早期佛教雕刻的惯例,仿照希腊、罗马神像直接雕刻出佛陀本身人形的形象,创造了希腊化风格的犍陀罗佛像。犍陀罗佛像的造型,来源于印度佛教的观念,采用了希腊化艺术的形式,可以说犍陀罗佛像等于希腊化艺术的写实人体加印度佛教的象征标志。”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
  • 中国佛教石窟寺遗迹

    作者:宿白

    本书是北京大学宿白教授的未刊讲稿系列之一,内容有中国佛教石窟寺遗迹研究简史和参考书介绍、早期佛教遗迹与石窟寺遗迹的分布、云冈石窟的分期、云冈及河西地区以外的早期石窟寺、敦煌莫高窟现存早期洞窟的初步探索、新疆克孜尔石窟的初步探索、中国佛教石窟寺的尾声共七部分。
  • 佛像的历史

    作者:梁思成 著,林洙 编

    《佛像的历史(图文版)》内容简介: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侵华已经剑拔弩张,梁思成、林徽因等人感到时间的紧迫,他们日夜兼程地赶路,要赶在侵略者入侵以前把华北、中原地区一的古建筑全部调查完毕,要在日军毁坏这些珍贵的庙宇、石雕、佛像前把它们拍摄下来、记录下来,因为很有可能这是它们留在人世的最后影像。时至今日,它们中有一部分已经不复存在了。让我们跟随梁思成的文字和照片去体味中国雕塑那失落已久的美。
  • 犍陀罗美术寻踪

    作者:宫治昭

    《犍陀罗美术寻踪》通过精炼的选材、缜密的阐述、科学的分析,从纷繁的印度、犍陀罗美术作品中理清出各自的特点、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进一步阐明了佛教美术、佛像、大乘佛教美术起源和发展序列。同时,不单纯是作品的记述,而是试图从某个视角来考察;笔者所说的某个视角亦即“起源”“起始”,换言之,笔者试图从“起源”这一视解来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