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俄罗斯文学

  • 红色骑兵军

    作者:[苏联] 巴别尔

    ❈ 位居世界最佳一百位小说家榜首的巴别尔代表作。本书采用傅仲选先生译本,其译文贴合巴别尔华丽而敏锐、新鲜而强劲的文风。本书根据巴别尔获得平反后在苏联出版的第一个巴别尔作品集翻译,包含原版书中的爱伦堡序言,选入《红色骑兵军》《敖德萨的故事》《故事集》三个小说集,全面凝聚巴别尔小说艺术的精华。

    ❈ 鲁迅、莫言、博尔赫斯、海明威都喜爱的作家!“任何一种钢铁钻进人的心脏都不如恰当地打上句号那样令人胆寒。”巴别尔以此为写作信条,崇尚简约和精确,将极简的现代品质和古典的寓言风格融合在一起,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 讲述炽烈的爱情和死亡,在对人生片刻的描写中把握时代全貌!巴别尔擅长描写军队生活及底层民众的悲欢,其书写对象在大与小、远与近、暴力与温柔之间来回穿梭。他撕碎叙事的礼仪,将所有细节都糅合进一个姿势、一种心绪、一个震撼人心的启示。

    ----------------------

    这些短篇小说的主题与素材有两大来源,一是军队战斗生活和一个个具有鲜明性格的军中人物,二是作者故乡敖德萨的众多人物(也包括作者自己),特别是底层和贫困民众及其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

    巴别尔善于捕捉强烈、生动的细节,以一个具体的动作、事件或汇集众多戏剧性要素的画面,来展现复杂的社会面貌、不同群体相互较量的势能和无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

    在俄罗斯文学史中我还未见到过对个别战士如此鲜明和生动的描写,这样的描写能使我清晰地想象出整个集体——骑兵军全体将士的神态……

    ——高尔基

    他觉察到了别人忽略的东西,他语出惊人。有些作家力图把寻常的事物写得不寻常。有些作家想用寻常的声音讲述不寻常的事物。巴别尔则用不寻常的声音描述不寻常的事物。……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他独独钟情短篇小说。他仿佛在用探照灯照射人生的一小时,有时一分钟。他摄取人暴露得最充分时的那些镜头。也许正因为这个缘故,炽烈的爱情和死亡的主题才在他的作品中如此执著地反复出现。

    ——伊利亚·爱伦堡

    这本独一无二的书名为《红色骑兵军》。它具有音乐性的语言风格,与几乎难以形容的残忍的场面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的一部短篇小说《盐》取得了只有诗歌才能获得的成就,而散文却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许多人都能将它背出来。

    ——博尔赫斯

    我从不觉得能用字数判断文章……但看完巴别尔的,我觉得我还能更凝练些。

    ——海明威

    巴别尔对人的了解很深刻。真正的作家,不了解人根本就写不好的。

    ——莫言

    巴别尔是行动的诗,是血,是生命,是阳光。阳光的东西是指身体的东西。巴别尔对生命的感觉,有着拉伯雷式的“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

    ——江弱水

  • 地下室手记

    作者:[俄]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收录中篇小说《穷人》《白夜》《赌徒》《地下室手记》《小英雄》《鳄鱼》,以及短篇小说《参加耶稣圣诞晚会的男孩》,目录以作品发表时间为序。

    其中,《穷人》是作家的成名作,标志着“一个新的果戈理的诞生”,通过杰武什金与瓦连卡 的通信,描绘了“小人物”的悲惨经历和悲剧命运。《赌徒》则被称为“小说中的作家自传”。作者以自我经历为原型,围绕爱情挫折、嗜赌两大主题,进一步阐释了自我毁灭的原动力。《地下室手记》是陀氏步入创作巅峰的定鼎之作,一部承前启后的宣言式的小说,是他后来五部煌煌巨著(“摩西五经”)的总序。

    【编辑推荐】

    这里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成名作

    有作者所有伟大长篇的“总序”

    有浪漫爱情和悲天悯人的交织

    有少年英雄的壮举和爱情冒险

    还有令人捧腹的风趣幽默

    ——这里有与我们的想象不一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名人评价及推荐】

    在几星期前,我连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字都不知道,因为我是一个不读报章杂志的懒书生。不料有一天我在一家书店看到了他的法译本名著《地下室手记》。这对我来说真是一种意外的发现,就如同我二十一岁时发现叔本华,三十五岁时发现司汤达一样。

    ——尼采

    这部小说(《地下室手记》)是他写作生涯的顶峰,是他的扛鼎之作,或者,如果你愿意,可以说是打开他思想的钥匙。

    ——纪德

    而(《穷人》的)作者其时只有二十四岁,却尤是惊人的事。天才的心诚然是博大的。

    ——鲁迅

  • 欢乐的葬礼

    作者:[俄罗斯]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

    ※内容简介

    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的中篇小说《欢乐的葬礼》是作家发表于1997年的作品,该书入围了俄罗斯文学布克奖,被翻译成数种语言,受到广泛好评。

    小说的故事背景发生在1991年8月,在纽约一间闷热的公寓里,一群俄罗斯犹太移民聚集在一位名叫阿利克的艺术家的临终床榻前。阿利克是一个魅力四射的人物,人们(尤其是那些正在轮流照顾他的女人)都很喜欢他。乌利茨卡娅细腻地描绘了他们对这位垂死之人的复杂情感,以及他们那些不断被一些争论打断的关于俄罗斯生活的回忆。同时,乌利茨卡娅在小说中也设置了一些有趣的问题:阿利克最爱的是谁?他在临死前是应该像他那酗酒的妻子尼娜迫切希望的那样去接受东正教洗礼,还是应该由一位拉比来使他重新接受出生时的犹太教信仰?而此刻,莫斯科的政变对这些移民者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

    ※编辑推荐

    在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的创作中,《欢乐的葬礼》的题材独树一帜,它书写了俄罗斯犹太移民在纽约的生存境遇,通过聚焦艺术家阿利克临终的一刻,穿插各式人物经历与记忆的碎片,编织出移民者复杂的思想与彼此羁绊的情感世界。他们古怪迷人、生活失意,矛盾重重地回望故土与往事,使个体命运与民族历史互为映照,流露别样的乡愁。乌利茨卡娅在故事辛酸、迷惘、痛苦的主题中注入了明亮、诙谐与抒情诗的品质,探索了生命深层调和与交流的情形。《欢乐的葬礼》是悲悯的挽歌,也是向爱、艺术与生活的致敬之作。

    ※外媒评论

    “一本巧妙又带刺的书,有伊萨克·巴别尔和艾萨克·辛格的回音,或许还有一点萨缪尔·贝克特的影子。”——《纽约时报》

  • 塔可夫斯基父子

    作者:[俄]马克西姆·古列耶夫

    关于塔可夫斯基父子关系的故事本身,就是一部电影的绝佳素材。它既可以拍成一部家长里短的大众情节剧,也可以拍成一部深沉的、给观众带来启迪的艺术电影。

    这是一个关于时代风暴、个人命运、创伤记忆的故事,是一个寻找父亲、不断渴望父亲认可的儿子与一个总是不想成为父亲的父亲之间的故事。故事里的父与子是两条平行线,他们分别在二十世纪诗歌与电影领域为人类做出了极大贡献,但他们却保持着精神维度的平行线的状态。对于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个人生活来说这无疑是个悲剧,但这种平行运动却成就了他的艺术。

    通过本书作者巧妙的蒙太奇式文字,我们可以看到塔可夫斯基电影里向父亲的征询,与父亲的对话,对父亲精神的承继 ,从而为我们理解他的电影打开一扇窗户。

  • 路边野餐

    作者:[俄罗斯] 阿卡迪·斯特鲁伽茨基 / [俄罗斯] 鲍里斯·斯特鲁伽茨基

    【故事简介】

    外星人神秘造访地球后离去,留下六个高辐射、高污染的造访区。

    二十多年来,凡接触者,或皮肤剥落而死,或生下畸形怪胎。僵尸纷纷从附近的墓地中爬出,游荡在人间。

    可仍有一些人,为了生计游走在杀机四伏的造访区,倒卖外星人留下的高科技物品,过着刀头舐血的生活。

    他们 被称为“潜行者”。

    对死亡的恐惧、对金钱的贪婪、对命运的愤懑……他们在折磨中渐渐扭曲,走向崩溃。

    然而,如果人类的这场浩劫,不过是外星人一次无心的路边野餐,所有的苦痛挣扎,所有绝望中的微弱希冀,还值得吗?

    ※※※※※※※※※

    【编辑推荐】

    ◆外星人为何不侵略人类?《路边野餐》给你一个zui残酷的答案。

    ◆提前14年预言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1979年,《路边野餐》被改编为经典电影《潜行者》,书中以“外星人造访区”隐喻核污染,而电影拍摄外景地塔林也恰恰曾遭核污染,包括导演塔科夫斯基在内的三名主创都受此影响,数年内相继去世。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爆发。

    ◆外星人的一次路边野餐,却成了人类的一场浩劫。

    ◆已发行134个版本,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31种语言。

    ◆莱姆、厄休拉·勒古恩、西奥多·斯特金……科幻大师纷纷拨冗作序的科幻经典。

    ◆《阿凡达》《湮灭》《路边野餐》(毕赣执导)……影视经典纷纷致敬的科幻大师。

    ◆经典电影《潜行者》(塔科夫斯基执导)原著小说。

    ◆全新译本。

    ◆初次收录厄休拉·勒古恩序言、作者鲍里斯后记。

    ※※※※※※※※※

    【名人评价】

    ◆一般而言,“点子文学”的主人公都是提线木偶,但雷德却是个有血有肉之人。我们关心他的命运,因为他的生存和救赎都处在危急关头。毕竟,这是一部俄国小说。——厄休拉·勒古恩(科幻奇幻大师,《黑暗的左手》作者)

    ◆(《路边野餐》有着)栩栩如生的复杂故事,富有想象力的细节,以及道德和智力的成熟。——厄休拉·勒古恩(科幻奇幻大师,《黑暗的左手》作者)

    ◆阿卡迪兄弟对忠诚和贪婪、友谊和爱情、绝望、挫折和孤独的处理巧妙而灵活,造就了一个真正精彩的故事……你将难以忘怀。——西奥多·斯特金(科幻大师,雨果奖、星云奖得主)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举足轻重的经典科幻。绝对推荐。——主流英语媒体《完全评论》

    ◆如果你只打算读一本俄罗斯科幻小说,这本小说应该是阿卡迪兄弟的黑暗而含义丰富的《路边野餐》。——主流英语媒体io9

    ◆阿卡迪兄弟对世界的看法既独特又充满人性……书中人物对他们所处的混乱世界的矛盾看法,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这本书注定会让你对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感到一份不确定性。——主流英语媒体Discover

    ◆去读《路边野餐》吧,这是一部现象级作品。——科幻媒体《科幻信号》

  • 卡拉马佐夫兄弟

    作者:[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之一。

    该书改编自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之间的尖锐冲突,以及弑父案件的法庭审判。整部小说有两个层次:从表面上看这是一桩弑父案,而受害人的几个儿子在某种程度上有串谋之嫌;但深层次上,这是一幕关于人精神的戏剧,讲述了一个情欲、信仰、理性与自由意志间的道德角斗。作品展示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剧主题。

  • 白痴

    作者:[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刑法学教授罗翔推荐阅读◢

    当善良成了白痴,仁爱变得无用,狂暴显示为力量,怯懦装扮成理性,美注定要被践踏和毁灭,恶却愈加肆无忌惮、扰乱一切。《白痴》中的梅什金公爵并没有能撼动这张根深蒂固的网,他并不能为这个世界做什么,他只能回到他的净土。但是这个世界真的有净土吗?如果没有净土,我们还要做白痴吗? ——罗翔

    ◤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200周年典藏纪念版,收录黑塞深度解读◢

    《白痴》是人类病态心理的高清显示器,我们又一次赤裸地站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面前,种种羞于启齿的委屈、愤怒、痛苦、分裂在他笔下纤毫毕现。

    《白痴》是扑朔迷离的悬疑小说,情节离奇,充满爆炸式的悬念,令人神经紧绷、头皮发麻。小说开篇就预言了一场谋杀,直到最后一页才揭开谜底。

    《白痴》是一部优秀的群像电影,结构恢弘庞大,群戏精彩纷呈,场面调度备受电影诗人塔可夫斯基称赞。每一个恶棍都让人着迷,每一个神经病都光彩照人。

    《白痴》是极具陀思妥耶夫斯基个人色彩的私密之书,书中加入了作者在临刑前死里逃生的真实体验。老陀曾说:“每一个说《白痴》是我最佳作品的人,都让我吃惊和高兴。”

    ◤内容简介◢

    患有癫痫病的梅什金公爵从瑞士回到圣彼得堡,没想到卷入了一桩金钱、权力和性的罪恶交易。上流社会嘲笑公爵的天真和轻信,称他为“白痴”,敲诈、背叛、谋杀从此围绕着他。

    白痴像一面镜子,洞悉了每个人伪装下的真实,相信“美能拯救世界”。那个自幼被豢养、被性侵犯的美丽女子,让他迷恋也让他痛苦。他看穿了她乖张外表下纯洁的本质,试图用爱将她拯救,却似乎加速了她自我毁灭的命运……

    《白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成熟期的代表作。在现代心理学完善之前,作者用这部文学作品,先知般地探索了人类的无意识。那些病态、疯癫、脱离常轨的人,揭示了人类思维无可逃脱的混沌和非理性。善良、温驯、爱着全人类的白痴是作者神圣理想的化身,他的悲剧或许是理想主义者的失败,但人类对爱和被爱的追求将一直存续下去。

    ◤他们说◢

    早在《罗生门》之前,我就想拍《白痴》了。我从小就喜欢俄罗斯文学,但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我最喜欢的,他是最诚实地描写人类存在的作家,至今,他仍然是我的偶像。 ——黑泽明

    我想把《白痴》拍成电影,这部小说是天才的创造。 ——塔可夫斯基

    《白痴》是一颗钻石。对于知道它的价值的人来说,它与几千颗钻石不相上下。——托尔斯泰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这些罪犯、癔病患者和白痴,在我们眼中的面貌与其他畅销小说中的罪犯和愚人形象截然不同。我们如此恐惧地领悟他们,如此奇特地爱着他们,乃至从自身中发现了与这些人物的关联和相似之处。 ——黑塞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是翻腾的漩涡,盘旋的沙暴,嘶嘶沸腾的喷水口,要把我们吸进去。人们既是坏人又是圣徒,他们的行为既美好又可鄙。我们既爱又恨。我们习惯的好与坏的明确分别不复存在。我们最喜爱的人往往是最邪恶的罪犯。罪孽至深者让我们感到最强烈的钦佩和热爱。 ——伍尔夫

  • 女孩儿们

    作者:[俄罗斯]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

    ※内容简介

    《女孩儿们》是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发表于2002年的短篇小说集。

    乌利茨卡娅以战后苏联为背景,通过六个互相关联的故事,用精准、简洁的笔触书写了女学生们的校园和家庭生活,以及她们细腻的感官和情感世界。故事展现了暗流涌动的青春期隐秘、不安的一面 ,描绘了女孩儿们与现实相碰撞的奇异情形。她们向陌生的外部世界做出初次窥探,这些源头性的影响将潜移默化地渗透她们未来的命运。

    ※编辑推荐

    相较于作家长篇小说中那种家族史与精神史的厚重叙事,这本短篇集更显出一种顿悟的灵光,也有尖锐和怪诞的一面。这六个略显碎片化的故事,彼此维系着微妙的关联与张力,透露出朦胧的神奇感,闪烁着女孩儿们敏感的心迹。她们有的如此内敛,深陷于自身隐秘的幻想,几乎是在半梦半醒间遭遇了外界的意志,承受着内在动荡和成长的种种瞬间。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富有讲故事的天赋,她的语言凝练、精准,充满暗示与象征,往往一句话、一个细节就负载起生活的怅惘,从中瞥见人际关系的古老原型以及命运幽深的内质

  • 堕落者的天堂

    作者:[俄]波利亚科夫

    本书是“金色俄罗斯”系列丛书第三辑之一本,收录波利亚科夫中短篇小说六部。波利亚科夫是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是俄罗斯为数不多的始终能够触摸社会最迫切的伤痛,长于晓畅而又扣人心弦地描写社会现实的作家之一。他笔触细腻,小说情节颇具戏剧性,描写的人物个性丰富、语言生动,充分展现了社会各群体的挣扎与忧伤,触动社会症结、时代痛点,很大程度展示了俄罗斯社会现状以及俄罗斯的历史之路。

  • 阿赫玛托娃诗选

    作者:阿赫玛托娃

    《域外诗丛》 197首
  • 被侮辱与损害的

    作者:[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据英文译本转译
  • 伊凡·伊里奇的死

    作者:(俄)列夫·托尔斯泰

    《伊凡•伊里奇之死》是托尔斯泰晚年(1886)一部重要的代表作。作品一经发表就引起强烈反响,法国作家莫泊桑深深为之折服,曾经感叹说:“我看到,我的全部创作活动都算不上什么,我的整整十卷作品分文不值。”
  • 瓦西里·菲维伊斯基的一生

    作者:列·安德列耶夫

    安德列耶夫(1871-1919)著,俄罗斯风格独特的小说家,他的出众才华曾经得到列夫·托尔斯泰、柯罗连科、勃洛克等同时代名家的赞赏。《瓦西里·菲维伊斯基的一生》描写乡村神父菲维伊斯基笃信宗教,一心以为只要不动摇地信仰上帝,奇迹就会出现。为此,他一生都蒙受各种耻辱和苦难,最后只落得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勃洛克回忆自己读了这部小说,“感到震惊,觉得到处都充满不安,灾难已经临近,可怕的事件就要在门口发生……” 鲁迅称安德列耶夫是“绝望厌世的作家”、“其文神秘幽深,自成一家”。
  • 恶老头的锁链

    作者:米·普里什文

    《恶老头的锁链》是普里什文所有作品中篇幅最大的一部,常常被称为“自传体哲理长篇小说”。 “恶老头”是俄罗斯童话和传说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形象,长相丑陋、凶狠恶毒。据说他拥有长寿秘方和各种宝藏,喜欢在别人新婚之夜抢走新娘,囚禁在自己那座有恶龙看守、有锁链缠绕的宫殿里,年轻的姑娘和众多的宝藏与他衰老的形象构成鲜明的对比,更凸现了他的贪婪和恶毒。 《恶老头的锁链》(1927)包括《库赖姆什卡》和《春鸟盘旋路》两部分。叙述作者成年之后对自己的个性,即“内心自然”形成过程的回顾和反思,作品把十个章节分别标为十个“链环”,以此来说明主人公个性的发展和思想发展历程,以及对自我、个性以及个性与周围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认识和思考,也就是挣脱一个个束缚走向自由的过程,折射了俄国的历史和现实生活。“恶老头的锁链”象往着社会的邪恶和不公,同时也指人的内心那些妨碍自我解放、个性成熟的各种因素。俄文版编者说这部名篇“是经过哲学思考的、更高一级的艺术概括和对具体自传素材的典型化”。高尔基“凭着一位艺术家的良心”,由衷地赞叹它写得“非常出色”。
  • FM密码

    作者:(俄罗斯)鲍里斯·阿库宁

    鲍里斯·阿库宁是继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之后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又一座丰碑。他所写的这部《FM密码》书中套书,用同样的场景,同样的人物,出人意料的结局,把陀思妥耶夫斯基晦涩冗长的《罪与罪》写得轻松幽默、妙趣横生,同时,却又是如此的深刻,如此的不同凡响!这部在两个世纪间穿插的著作有着极强的阅读性,引人入胜,堪称当代侦探小说的典范。其跌宕起伏的情节,鲜为人知的秘史,难以破解的谜题引领读者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壮大。 此书在俄罗斯首发三十万册,一扫而空,其后又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在欧洲乃至世界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被称为超越《达芬奇密码》的巅峰之作! 《FM密码》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作者把古典文学名作和通俗侦探小说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使读者在轻松快乐的阅读中对经典名著及其作者有了更加深入客观的了解。尤为值得称道的是,《FM密码》同时融合了两种语言风格:一种十九世纪的世界文学大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种是极为现代的俗语化的,其中有大量的街头俚语、外来语,甚至是德语、法语、英语以及白俄罗斯语的原文;此书书中套书,章节套章节,全新的《罪与罚》和现代侦探小说《冒险大师》之范多林系列交错其中;《FM密码》的内容涉猎极广:既有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面的解析,也讲述了罕见的生理疾病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种种心理变态行为,这些行为的后果就是暗杀,一个接一个地暗杀!书中充满谜题和谜语,在追踪手稿的解谜过程中险象环生,处处是骗局和死亡。作者就是采取这样一种探险、追踪的游戏形式,用风趣智慧的语言把各种各样的知识讲述得绘声绘色,巧妙地把对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的探讨潜移默化地传递给读者,丝毫不让入觉得晦涩难懂和疲劳沉重。最后这一点才是阿库宁这本书的最成功之处。就这点而言,也许,他的《罪与罚》要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写得更好。
  • 罪与罚

    作者:费·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与罚(套装共2册)》包括:第一部;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二部;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等等。
  • 群魔(套装上下册)

    作者:[俄] 费·陀思妥耶夫斯基

    《群魔(上下)》,本书一直被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部最反动的作品”,一部“含血喷人之作”。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日苏联《真理报》评论员文章称,“小说《群魔》是对革命最肮脏的诽谤。” 《群魔》是一部抨击“涅恰耶夫主义”或涅恰耶夫左倾冒险主义的政治小说,作者着重探索了恐怖分子的内心活动。
  • 童年我的大学

    作者:高尔基

    世界文学名著以其优美的文字、丰富的艺术表现及所展现的广阔的社会现实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长期以来一直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世界文学名著的阅读,对人们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与审美情趣,对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健全的人格,培养深厚的人文精神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推出了这套插图本《世界文学名著宝库》。 插图本《世界文学名著宝库》虽然冠以“世界文学”,但其选目却仅为外国文学作品。
  • 蒲宁与纳博科夫

    作者:[美]马克西姆·施拉耶尔

    伊凡•蒲宁(1870~1953年),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主要作品有《落叶》《松树》《新路》《乡村》等。1933年其作品《米佳的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年)是一名俄裔美籍作家,他在美国创作了文学作品《洛丽塔》,这是一部在二十世纪备受关注并且享誉全球的小说。 他们生活于同一时期,也同样是流亡同胞。他们是艺术天才,纳博科夫和蒲宁是传统的自由主义者,是坚定的反布尔什维克者,也是极其复杂的个体。在这本新作中,备受赞誉的作家学者马克西姆•Д.施拉耶尔(Maxim D. Shrayer)将两人复杂的文学关系与个人关系娓娓呈现,聚焦于俄罗斯从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的丰富移民史(从德国和法国移民到美国,后又移居瑞士)。 他们的文学传奇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铸就的?文学天才的较量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纳博科夫和蒲宁之间的较量揭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俄罗斯,鲜活了移民文化历史,也给文学蒙上了一层迷人的面纱。这本书既是一本传记文学,也是一部流亡文化史,将对全世界的读者产生广泛的吸引力。
  • 同时代人回忆契诃夫

    作者:[俄] 戈鲁勃夫 等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努力创作的一生在他同时代人的回忆录中得到了全方位的体现。他们的记录不仅具有文学史意义,同时也极具艺术价值,他们揭示了契诃夫的内心世界,记载了他对时代重大事件的看法,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最真实的契诃夫。……一些回忆录作家无法从精神层面接近契诃夫,不能深 入理解时代,而这些却是完整、全面诠释一个作家不可或缺的东西。这些作者的意义只是为契诃夫的生平提供了一些事实资料。只有和契诃夫拥有相同的艺术追求,明白他在俄罗斯文学史中发挥的作用的那些同时代人,才能为大家呈现出一个真实的契诃夫,才能深刻理解他丰富的精神世界。 ——俄文版序者 阿•康•科托夫 契诃夫既不是天使,也不是圣人,而是一个就人这个字来说包含其全部意义的人。他那令人惊讶的稳重和冷静是内心痛苦斗争的结果,是他历尽艰难取得的战利品。在这一斗争中,作为一个艺术家,起了协助的作用,他要求为自己付出全部时间和全部力量,而不经过较量生活是不愿意作丝毫让步的。生活是对的:要成为精通生活的行家,就得经受它的爱抚和对自己的打击。难道歌德和普希金是圣人吗?难道他们不曾“懦弱地沉溺于尘世的欢乐中”吗? ——回忆录作者 伊•尼•波塔片科 他一生中有过热烈的、“浪漫主义的”、盲目的爱情吗? 我想是没有的。而这是一件十分耐人寻味的事。毫无疑问,他会渴望这样的爱情。他特别深刻地了解女人的心,对女性的特征感觉敏锐而强烈。在他按自己的理想所塑造的形象中有许多是动人心弦的,为他所喜爱的,而且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跟女人交谈,能那样感动她们,在心意上和她们息息相通……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伊·阿·布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