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满族

  • 满族佟氏家谱总汇

    作者:佟明宽 编著

    编纂家谱是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为多学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宝贵资料。满族家谱是各民族众多家谱中现存数量最多的一类。 本书收集了满族佟氏族谱、满洲佟氏宗谱、重新修订的满族佟氏世系支谱及不知满族姓氏的佟氏世系宗谱,内容完整丰富,是作者调研20年所得,反应了满族宗族文化。
  • 北京郊区的满族

    作者:金启孮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出版。12万字。原连载于《满族研究》杂志。 此书有作者自序、正文、结束语、附录。作者在序中提到,他不仅要写出满族的思想和性格,还要写出数十年来观察到的满族与其他民族的相互影响。 此书重点描述了京西外三营和旧时京兆所属各县园寝情况,时间重点放在二三十年代,但有时上溯到清代中叶,下限到解放前夕。 正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营房中的满族。主要内容为营房中满族的性格和思想,重内亲、档子房、练武、饮食、营房中的发式、头饰和服装,营房中的房屋、语言、宗教信仰,营房内外的民族关系,营房中妇女的社会地位,营房中的读书和说书,营房满族破败的过程等,这一部分内容就成了北京郊区满族的主体部分。作者讲述的小故事,由于是亲身经历过的故事,所以有声有色,在叙述的时候又旁征博引,使他讲述的故事与要说明的道理浑然一体,读起来很有味道。如“重内亲”中,作者讲他在八九岁时到营房走亲戚,在外祖父家里首先来看他们的是外祖母这边的亲戚,随后才是外祖父这边的亲戚。而且外祖母这边的亲戚特别热情,主动请吃饭,主动讲那些营房里的故事,他所看到和接触的也都是姨姥姥、姨及其儿女们,姑舅这边反而很少。 “营房中的语言”一节,作者列出了外三营语汇一览表,这是作者搜集选择后列出的。作者认为外三营受外界干扰少,所以保存的满语成份也就多,而且外三营所使用的语言,有一部分是乾隆年间使用的,这些用法在乾隆年成书的《红楼梦》中还能见到,作者的这些看法可以给语言研究者以很多启示。 另外,“营房内外的民族关系”中所写内容也相当丰富,在民族间的通婚方面(指八旗内部)已很普遍。作者介绍了他外祖家四代人的婚姻情况,在他们当中有蒙古血统,又有满洲和汉人(汉军)血统,营房中的“民族关系”是极融洽的。“营房里妇女的社会地位”写得也很深刻有趣。营房里的妇女在20年代以前地位比较高,她们刚强而又有自主性,她们甚至喜欢着男装,而且还“拜把子”,称呼也成了大爷、二爷……作者的母亲就与人拜过把子,这种风气,如果作者不说,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悲剧的一瞥”和“破败过程”写出了营房满族悲惨生活的境况及原因,这段历史的细节也是鲜为人知的。民国初年,旗人开始败落,作者以亲身经历写了他自己家与外三营满人的遭遇。作者描写他上初中时去外三营拜年,到了那里看到的却是一番凄凉景象,营房变成了村子,家家都有外出谋事当兵的,有的进了监狱、有的拉车、做小买卖,饭不果腹,衣不暖身,能卖的都卖了,营房满族悲惨到了极点。作者的这段记述,为今天了解满族当时的境遇,提供了一份生动具体的档案。 第二部分写“散居的满族”。主要写了散居满族的思想、感情,与周围住户的关系,居满族的生计和他们的手工艺,散居满族的悲哀。 第三部分写“园寝附近的满族”。在这部分里,作者写了最不为人所注意的守园寝的那部分满人。这部分人原是内务府包衣佐领的汉军,他们已经很早就满洲化了。作者介绍了这部分满族的生活、经历、地位,与主人家的关系。作者讲述了许多当年这些满人有意思的生活故事,读起来津津有味。在这部分中还对他们的满洲名字进行了分析,使人们了解到当年他们的思想和爱好。 总之,这部著作,是一部笔法新颖、见解独到、资料丰富、至今已很难见到的书了,它的出版对深入研究满族开辟了新的途径。
  • 满语365句

    作者:何荣伟 编

    《满语365句》讲述了:满族是一个拥有丰富多彩的独特的文化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还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在清代,满语满文被称为国语国书。满语满文,曾经有着自己的辉煌。在清代,满语是东北各民族之间的通用语言,用满文写成大量的图书和档案文献。满族形成之初就接受了汉文化,逐渐改用汉语汉文。至清末,除一些偏远地区的满族人和一些其他的少数民族外,已经几乎没有人使用满语满文。时至今日,即使是满族同胞,能够说和写的人也非常少。只有在黑龙江省一些地区,尚有极少的一部分满族人还会说满语,他们的年龄几乎都已过古稀,还有一些人已经离开了我们。世界的文化是多样性的,文化伴随着语言和文字流传下来。一种语言的消失,也就意味着一种文化即将消失,这种现象的发生,不论是对于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还是对独特的满族文化,都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为了满足广大满族同胞和满语满文爱好者学习满语满文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这本《满语365句》。这本小册子面向的对象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根据日常的生活情景,我们分设十八个类别,每个类别下有若干个句子,通过掌握这些句子,读者可以对满语有一个常识性的了解。当然我们也知道,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日常交流和沟通的任务,仅靠这365个句子是远远承载不了的。如果想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还得经过更深层次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