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非洲

  • 非洲现代诗选(上 下)

    作者:本社

    《非洲现代诗选》(The contemporary African poetry )收入了包括狄布、桑戈尔、索因卡、尤唐西、雷倍里伏罗、勃鲁图斯、琼凯尔等堪称世界级诗歌大师的作品400余首。这些作品大多表现出迥异于欧美的别一种现代性,富有原始的生命节奏、巫幻的诗性氛围和前卫的探索精神,充分展示了在多元文化撞击下的非洲人民微妙的心理历程和独特的美学趣味。
  • 非洲札记

    作者:(美)严歌苓

    本书收录了严歌苓踏上文学之路以来所创作的散文作品,内容包括了作者初到美国学习文学创作的留学生活;与现任丈夫的相识相恋与结合,其中不乏波折和文化差异引起的困惑,还意想不到地遭遇了美国“FBI监视下的婚姻”;随丈夫来到非洲,点滴心情记录了一场魅力无限的非洲之旅。此外,还收录了严歌苓文学道路上几部重要作品的创作心得与感悟,以及为他人作品写作的序言。
  • 走出非洲

    作者:[丹麦]卡伦•布里克森

    如果我会记得一首关于非洲的歌,——我想我会记得,——关于长颈鹿和它背脊上的非洲新月;关于农田里的犁车;关于咖啡采摘工满是汗水的脸……非洲,是否也会记得一首关于我的歌? 草原上的空气会否颤动着一种我曾穿过的颜色?孩子们会不会用我的名字命名一种游戏?满月的月光会否在小路上投下如我身形一般的影子?恩贡山脉里的雄鹰会在空中寻找我的身影么? ——卡伦·布里克森《走出非洲》 ---------------------------------------------------------------------------------------------------------- 这部自传体小说首次出版于一九三七年,讲述了作者在非洲经营咖啡农场的故事。 小说分为五个部分,其中大部分是非线性的叙述,似乎没有特别的时序可循。前两部分主要侧重于住在农场的非洲人或跟农场有生意往来的人,以及在发生意外的枪击事件后,作者对当地人正义和惩罚观念的近距离观察。第三部分“农庄访客”描写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物角色,这些人把咖啡农场当做一个安全的避风港,而第四部分“殖民者的日记”则反映在白人殖民者的非洲生活。第五部分“永别了,我的农场”开始采用了更多的线性叙述,详细讲述了农场的财务状况以及几位亲密朋友的死亡,农场最后被迫出售,作者坐上火车离去,回望熟悉的恩贡山渐渐远去。 这部小说具有忧伤的哀歌风格,书中写到了至少五个重要人物的死亡。作者一开篇就对失落的情感充满了痛苦的沉思,对她在非洲的岁月充满了怀念。在二十世纪的头二十年里,许多欧洲殖民者都把肯尼亚看做永恒的天堂,缓慢的生活节奏,旱季和雨季的流转,还有自家农场附近成群的大象、斑马、长颈鹿、狮子、河马,又是猎手的梦想之地。虽然施行的是英国法律和经济控制,但这里数千欧洲殖民者并不把自己当做征服者或压迫者,而是这片土地和人民的管家。这种信念使得肯尼亚成了史前乌托邦式的梦想家园,但它终究只是一个想象。卡伦•布里克森记录了这个她曾了解的非洲,哀悼这个无可挽回地失去的世界,她的故事里有离群索居的精彩人生,更有与之朝夕相伴的大自然的丰富多样性。 -------------------------------------------------------------------------------------------------------------------- “如果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那位美丽的作家伊萨克•迪内森[卡伦•布里克森],今天我会很快乐——会更快乐……” (1954年11月7日,美国作家海明威跟记者谈得知自己获诺奖的感受。) “有些奖颁错了,有些人则被瑞典学院错过了,这不是文学的梵蒂冈,这方面我们做不到万无一失。” (2010年10月7日,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彼得•英格伦承认,没颁奖给《走出非洲》作者卡伦•布里克森是一个失误。)
  • 房间里的阿尔及尔女人

    作者:[阿尔及利亚]阿西娅·吉巴尔,Assia

    为女性权利而战的北非女作家 阿西娅•吉巴尔(Assia Djebar) 法兰西学院首位阿尔及利亚院士 诺贝尔文学奖近年热门候选作家 她出生于法国殖民时期的阿尔及利亚,在法国著名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她为阿尔及利亚独立摇旗呐喊,又为女性权利笔耕不缀。她用法语写作,用阿拉伯语祈祷,阿西娅•吉巴尔是她的笔名,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安慰”和“不妥协”,这也许就是文学对于这位阿尔及利亚女作家的意义所在。 《房间里的阿尔及尔女人》原是德拉克洛瓦作于1832年的一幅名画,那时阿尔及利亚刚被法国征服不久;而一个半世纪后,阿尔及利亚取得独立已二十年,那些在独立战争中担当重要角色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她们的日常生活又是怎样?她们尚需作出哪些努力去扩宽自由度?阿西娅•吉巴尔向我们讲述女性的生存经验和困境,反抗与服从,法律对女性的严苛以及动荡不定的女性地位,这使得此书受到广泛的注目,成为一部经典之作。这部短篇集初版于1980年,现增添了新的篇目。 -------------------------------------------------------------------------------------------------------------- 一种精彩绝伦的语言,一位伟大的作家。 ——塔哈尔•本•杰伦 阿西娅•吉巴尔占据着我们的母亲、祖母和姐妹们,她将我们放在她们的沉默之墙前加以比照,而此沉默正在成为我们的沉默……阿西娅•吉巴尔在写作中、因而也在历史中触发女人,重新安排女人的位置,她为此而写作。 ——《Les Inrockuptibles》 吉巴尔的小说扰乱了对立面的严格逻辑,不是作为抗议文学,而是为了寻求超越宏大叙事的空间。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她的小说刻意将人物与实践混淆,借此强调小说主题的无时代性,尤其是女性需要面对的困境、殖民主义的压迫,以及语言和写作的救赎力量。 ——《纽约时报》
  • 走出非洲

    作者:凯伦·布里克森

    《走出非洲》是凯伦·布里克森的一部自传小说,作品描绘了1914年至1931年“我”在非洲经营咖啡农场的生活故事。作者匠心独运,将众多的人、事、景、物融于一炉,字里行间流露着对非洲这块热土及其在繁衍生息的人民纯真热爱。作品的“我”既有男子汉创业的魄力和冒险精神,又有女子的软心肠和经得起挫折的韧劲。这种刚柔并济的性格使她在事业上勇于进取、不畏磨难,在生活中又富有人情味、重友情。作者以同情的笔触描写了当地人愚味、落后的一面,更赞扬了他吃若耐劳、质朴真诚、乐于助人的一面,并真实地再现了欧洲民在非洲这一特殊环境中的生活面貌。
  • 一粒麦种

    作者:(肯尼亚)恩古吉·瓦·提安哥

    恩古吉·瓦·提安哥所著的《一粒麦种》讲述穆苟为人沉默寡言,曾在英国人集中营中领导过一场绝食罢工,制止过村里的保安殴打怀孕妇女,自始至终他都是家乡公认的英雄。然而在安静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黑暗秘密,他为了保全自己,曾背叛民族英雄基希卡,向英国人告密。此时他的家乡正在筹划一场肯尼亚独立日的庆祝大会,前反抗军斗士R将军和寇义纳打算当众处决背叛基希卡的通敌者卡冉加,令其在大会上坦白自己的罪行。 《一粒麦种》的故事仅发生于独立庆典前的四天,但通过不断的倒叙穿插,作者把自“茅茅运动”以来的十年历史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一部有关获得自由后的肯尼亚在早期混乱年代的小说,刻画了当时人们对光明未来的热切期盼,以及混杂其中的对英国殖民者遗留下的腐败和暴力的恐惧。
  • 非洲三万里

    作者:毕淑敏

    毕淑敏2016年开山之作,25万文字从未发表 。收录百余张独家珍贵彩照,非洲土著手绘彩图,全彩印刷。 一张价值2万美金的单程车票,一场直面饥民、皇帝、僧侣、狮子和荒野的迷之旅行。 走了这许多路途,耗费这许多心力,不过是想要成为真正的自己。 这是毕淑敏乘坐 “非洲之傲”游遍非洲大地后,于2015年闭关创作的旅行札记。 “非洲之傲”是以非洲行为主题的旅行用蒸汽机车,单张车票标价在1万到9万美元之间,以奢华闻名于世,有“流动的五星级酒店”“铁轨上的游轮”之称,主要服务于来自全世界的财阀豪门后代、商业精英、政界领袖。 然而列车行经之地,却有很多是非洲最底层民众聚居的贫民窟,一道车窗劈开了奢华与贫穷,餐车内的社会名流举起银杯开怀畅饮时,车窗外围满了无衣无食的孩子们。这种强烈的对比引起了毕淑敏的关注,在这次旅行中,她不但记录了非洲各地人情风物、旅游见闻,还对车内车外两个世界做了细致的观察和沟通:时而走进非洲中产阶级家庭与女主人共进晚餐,时而走进全球最大的贫民窟索维托实地考察,她以自己的眼睛为准则,写出了一个最独特的非洲。 这也是一本温厚之书,它以旅行为线,将生命中的温暖和荒凉一一呈现在你眼前,带领我们学会珍惜生命中温柔的瞬间:那些在暴雨中为你递过雨伞的手,那些为你围上一条毛毯的温柔,那些黑暗中与你彻夜聊天的朋友。这些一点一滴的温柔是你生命中的光,使你远离阴霾,成为善良的人。
  • 非洲十年

    作者:梁子

    纵使世事艰辛,仍然笑对希望 致永远向往不忍逃离的非洲大地 致跋扈命运中向死而生的非洲女性 莱索托、塞拉里昂、喀麦隆、乌干达…… 只用相机问候 我的姐妹你好吗? 十年前,梁子想尽各种办法,只为去非洲大陆看一看。 在莱索托,跟着大酋长挺进村庄,竟被诸多男人“爱”上了;在塞拉里昂,和神一样的女大酋长拉家常;在喀麦隆,与尸体同车,跟坟墓住在一个院子里;在布隆迪,婚礼上竟被邀请吸“大粪”…… 十年来,八次独身前往非洲,给她留下最深印象的,并非广阔壮美的风光,而是那些坚强豁达,乐观阳光的女人。 在非洲,女人很少上学,婚姻没有自主,父亲看中的男人就是她的丈夫。在不少村庄,女人婚后生了两三个孩子才能出门。 乍一看,非洲女人活得太琐碎,没有发言权,没有选择权,没有反抗权,没有放弃权,只有接受和承受。但她们活得色彩斑斓,从头发丝到脚指甲都埋着故事…… 只是,不管多么顽强的女人,别忘了,她们也会疼痛……
  • 南非之南

    作者:恺蒂

    《南非之南》为旅居南非作家恺蒂的随笔集,记录了她在南非的所见所闻所感,包括她对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图图大主教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采访,还有中国读者比较陌生的南非小说,以及南非大地上生机勃勃的风土人情。无论是津巴布韦总统大选,种族隔离,还是爱滋病孤儿的关注,都显示了她宽阔的国际视野。《南非的良心》中谈到的真相与和解、Ubuntu和图图所谓的四大恶人(希特勒、萨达姆、布什、拉登)都很有意味。
  • 死亡与国王的侍从

    作者:(尼日利亚)沃尔·索因卡

    国王离开了人间,他在天门之前焦急地等待,等待侍从首领带着他的爱驹和爱犬前来,伴他继续前行。 依照非洲约鲁巴族的传统,国王死后三十天,侍从首领必须在仪式中自杀,继续一生的工作,扈随国王通过神圣的通道,走向彼岸的世界。 侍从首领的长子欧朗弟,是聪慧的约鲁巴子民,被殖民地政府送往英国的医学院就读。他赶回故乡,只为埋葬伴随国王而去的父亲。 殖民地的行政官皮尔金斯却试图阻止这“野蛮”的传统仪式。 鼓声隆隆,侍从首领艾勒辛行将就死,但他对尘世仍有最后的眷恋。人间的名望、世俗的欲念,还有他要在死前完成的婚礼。 艾勒辛的一丝踌躇,让行政官皮尔金斯有机会阻止了仪式的进行,将艾勒辛囚禁起来。艾勒辛的长子欧朗弟为维护约鲁巴的传统,子代父职,在仪式中就死,希望陪伴逝去的国王走向神圣的通道。 此岸是英国殖民统治的阿尔及利亚,彼岸,国工仍苦苦等待,余怒末息……。而远方,二次大战烽火漫天。在索因卡笔下,政治和道德的嘲讽只是舞台上瞥见的一是,在神话、宗教的隐喻背后,藏着深刻幽微的人性。
  • 松迪亚塔

    作者:佚名

    非洲是一块古老而又新生的大陆,非洲人民是勇敢而又智慧的民族,非洲具有伟大而又悠久的口头文学传统,创造了人民喜闻乐见的高雅史诗,为非洲现代文学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里翻译和介绍了松迪亚塔、盖西瑞的诗琴、姆比盖的传说、李昂戈·富莫的传说和姆温都史诗等五个史诗。它们表现了英雄们的伟大业绩,表现了非洲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想像力,它们更表现了非洲人民的文学艺术才华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 抟日记

    作者:【英】多丽丝·莱辛

    这部备受赞誉的小说集生动地描绘了非洲的壮丽景色,炎炎的烈日、广袤的大地,以及黑人与白人之间无法解决的巨大矛盾。贫穷的白人农夫和他们孤独的妻子、遮天的蝗暴、蚂蚁和石榴树、黑人佣仆,还有土著村庄里的饥荒……共同构筑了一个极有力度的意象——非洲大陆:数不胜数的人都曾为了生计,在这片土地上耕作、开采、劫掠,而它始终傲然屹立。 非洲会使你明白,人,和其他生物一样,只是大自然里一个渺小的生灵而已。 ——多丽丝·莱辛,摘自本书序 有些故事写的是二十年代,有些写的是战争,有些写战后,皆取自作者的童年印象,这些印象非但没有因为时间和记忆褪色,反而显得分外鲜活丰润。 ——《每日电讯报》 多丽丝·莱辛能够把看似家常、偶然的琐事敏捷地翻个个儿,把它们内在的光华展现出来:仿佛她写作的时候一直凝神打量着这些故事,直至获得那一特别的视角,它虽精灵古怪,但却直抵核心。——《泰晤士报》
  • 奥尼恰

    作者:(法)勒克莱齐奥

    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的代表作之一,在其创作生涯中地位极其特殊,是一部寻找历史踪迹的自传体小说。启程是为了寻找,寻找历史踪迹的旅程,在作者笔下化为三重:儿子樊当寻找亲身父亲之旅,父亲吉奥弗洛瓦寻找消失的文明之旅和梅洛埃黑女王寻找新城之旅。多重之旅在奥尼恰交汇,在历史与传奇、梦想与现实的交错中,展现的是非洲的天与地,人与物,是非洲人与殖民者无望但勇敢的斗争,是非洲不绝的历史与文明。
  • 非洲的青山

    作者:[美]海明威

    1933年11月至1934年2月,海明威携第二任妻子波琳•菲佛和好友卡尔等一同前往东非的肯尼亚去打猎。回来后,海明威表示要写一部“绝对真实的书”,与“虚构的作品媲美”,于是就成就了这部“狩猎专书”《非洲的青山》。 海明威以惊人的记忆、精湛的笔法,再现了在非洲深山老林里的打猎经过,让读者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作者与动物斗智斗勇的惊险场面,聆听到非洲独有的狮吼捻叫;同时,海明威也生动地描述了自己与卡尔竞争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好胜心和妒忌心,毫不留情地“解剖”了自己,表现了男子汉的率性坦诚和真男人的人格魅力。是读者零距离感受海明威独特魅力的最佳读本。
  • 饥饿的路

    作者:(尼日利亚)本·奥克瑞

    《饥饿的路》以一个虚构的城市贫民窟为背景,并以第一人称“我”(即小说主人公阿扎罗)展开叙述。“我”是一个鬼孩,像众多其他鬼孩一样,本不愿意降生到人世间。但“我”厌倦了生与死的循环,也厌倦了介乎生与死之间的、温良却又无趣的存在状态。于是,“我”断然背弃与鬼魂伙伴们订立的誓约,决定再次投生人间,并且永不返回鬼魂世界。从此,“我”跻身于充满痛苦和不幸的生者世界,而鬼魂们则不时出现,竭力把“我”诱回到百忧皆消的梦幻世界。深爱“我”的父母拼命留住“我”的生命,致使他们自己一贫如洗。“我”的父亲与一个又一个对手进行了神秘的较量,母亲则以她的刚毅和坚忍维系着家庭的存在。“我”经常造访寇朵大婶的酒铺;寇朵大婶是个邪恶的女巫,与政客们眉来眼去,互做交易,她本人因此堕落为一个可耻的政坛小丑。“我”亲眼目睹了富人党和穷人党之间的残酷而无聊的争斗,亲身领教了政客们的谎言、打手们的凶暴、普通民众的麻木和愚昧、有权有势者的肉欲和贪婪、穷人的辛酸和无奈、灾祸的无情、路的饥饿、森林的诡异、生存环境的恶劣、巫师的神通之广大、所存无多的真和善、梦想与希望的巨大能量。“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命运相抗争。这一切发生在尼日利亚即将摆脱殖民主义统治、获得民族独立的前夜,使“我”的叙述具有一种求索不止的使命感,表达了对生命和历史的深刻反思。正如一些评论家所指出的,《饥饿的路》一书的魅力不在于故事情节本身,而在于它史诗般的叙事方式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但 是作为读者,我们首先有必要领悟本·奥克瑞写作此书的精神主旨。书中“我”的父亲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爱比死更难。”倘若仅仅用麻木去迎对苦难,那么生活再苦也会变得较易忍受。爱有时确能消弭苦难,但有时也会加剧苦难。随着故事渐渐趋向高潮,主人公“我”不得不面对选择生者世界,选择在饥饿路上踽踽独行的各种后果。小说自始至终都在描写苦难,但这种描写与曾经盛行一时的自然主义手法迥然不同。本·奥克瑞似乎对苦难主题情有独钟,他把人类的精神历史视为一部苦难史。只是,我们读遍全书也找不到通常意义上的“解决之道”。(在一次访谈中,当被问及“梦幻”将把他带向何方时,作者坦然回答说他根本就不知道。“这种梦幻的特点就是如此;它对于读者有多新,对于我就有多新。”)苦难和不幸的场面在小说中反复出现,有时甚至陷入了惊人的重复。但更惊人的是,作者始终用一种气定神闲的口吻叙述,似乎在与读者比拼耐力。读至最后一章时,我们也许能够发现,整部小说在诉说苦难的同时,更是在讴歌并礼赞苦难。本·奥克瑞用审美的目光看待并再现历史,把苦难视做人类精神历程中的一个永恒现实。另一方面,神话、梦幻和信念也从未消逝,它们构成了现 实世界的又一部分。人们用这些神话、梦幻和信念承受或抵抗苦难的命运。这两方面的现实彼此推动,形成了人类精神史的全部内容。这或许是贯穿于本·奥克瑞所有作品中的一条主线,维系着他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而《饥饿的路》则是其中最优秀的一部。
  • 非洲短篇小说选集

    作者:(尼日利亚)钦努阿·阿契贝,(澳大利亚)

    《非洲短篇小说选》所收录的短篇小说佳作来自非洲大陆各个角落,展示了这片广袤土地南与北、东与西的不同世界和风情,其中可见古老传统的源远流长,亦有现代文明的成长之姿,更不乏独立与殖民的冲突,以及种族之间的碰撞与融合。《非洲短篇小说选》的作者则囊括了短篇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在非洲大陆最有力、最卓越的践行者,有钦努阿•阿契贝、纳丁•戈迪默、本•奥克瑞这样的著名作家,有乔莫•肯雅塔这样的政治家,也有身处各行而热爱文学的新锐写作者。他们以各色文字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非洲大地上的今昔,它们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多姿多彩的独特非洲。
  • 荒原蚁丘

    作者:钦努阿·阿契贝,Chinua Acheb

    《荒原蚁丘》(Anthills of the Savannah)是非洲现代文学之父,布克奖获奖作者钦努阿·阿契贝后四十年创作生涯中唯一的长篇小说,文坛大师的最成熟之作,最重要的非洲小说之一。其永恒价值超越乔治·奥威尔的不朽著作《1984》。 故事发生在虚构的西非国家卡根,卡根政府腐败专横,国家仅存的民主制度,时刻面临着独裁统治的威胁。总统萨姆曾在英国受训,担任政府首脑后,逐渐受到极权统治的蛊惑,试图结束民主政治。克里斯托弗是新闻部长,负责新闻管制,被迫去监控《国家公报》 编辑伊肯的言行。因为伊肯发表了抨击萨姆政府的评论,并参与反独裁的民主活动。三人原本同在英国留学,是志趣相投的好友,但因为政治信仰的差异而走向不同的命运…… 不是阿契贝需要诺贝尔奖;正相反,是诺贝尔奖需要阿契贝来证明自己。 ——尼日利亚《每日太阳报》 全世界的作家都在为新的现实和新的社会寻求新的语汇和新的形式,阿契贝为他们指明了道路。 ——《纽约时报》 阿契贝的这个故事,避开了非洲式体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进程,是为了引领人们去见识极富人性意味的普世智慧。 ——《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 《荒原蚁丘》具有绝妙的讽刺性瞬间,回荡着非洲人的高亢笑声。 ——《纽约书评》 《荒原蚁丘》将为世人铭记。这幅社会变迁的图景挟裹着预言般的力量,击打我们的心灵。 ——《今日美国》
  • 神箭

    作者:(尼日利亚)钦努阿·阿契贝

    钦努阿?阿契贝——现代非洲小说之父 “尼日利亚四部曲”之《神箭》 一部尼日利亚民族的动荡史诗! 部落文化与西方文明冲突背后的永久伤痛! 在他的伟大面前,索因卡、马哈福兹、戈迪默、库切 四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深感不安与惭愧。 内容简介 《崩溃》(一译《瓦解》)、《动荡》、《神箭》、《人民公仆》,这四部小说被称为钦努阿?阿契贝的“尼日利亚四部曲”,可谓“史诗”之作,表现了19世纪英国殖民者来到尼日利亚至尼日利亚独立时期的全部历史。 其中长篇小说《神箭》以一场父子关系为背景,重点描写白人传教士在非洲的罪恶行径,特别是其在非洲土著内部制造矛盾的手法以及武力镇压的过程。白人对非洲文化的鄙视,对非洲人的贬低,在这部小说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书其实是一部“种族(文化)灭绝”的历史见证。阿契贝运用小说的形式,完整地捕捉了最为拙劣的殖民主义行径,完成了种族学上无法完成的任务。作品极具内涵与深度,令读者读之身临其境,读后悲痛难掩。 钦努阿·阿契贝的代表作之一,相对其其他小说,更具内涵与深度。 评论称,仅凭本书,阿契贝便早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非洲人

    作者:(法)勒克莱齐奥

    很长时间,我都梦想自己的母亲是个黑人。 当父亲到了退休年龄,回到法国和我们一起生活的时候,我却发现他才是非洲人。对于我来说,这曾经非常难以接受。我必须回过头,重新开始,试图弄明白这一切。为了纪念,我写了这本小书。 正是在写下这一切的时候,我终于理解了,现在。这份记忆不仅仅是我的记忆。它也是在我出生之前的时光的记忆。 也许说到底,我的旧梦并没有欺骗我。如果我的父亲在命运的力量下变成了非洲人,我,我就能够想象我非洲的母亲,在我被孕育的那一刻,在我出生的那一刻,把我抱在怀里,哺育我。
  • 野性的规则

    作者:弗朗西斯卡·马西阿诺

    弗朗西斯卡•马西阿诺是意大利纪录片制片人和编剧,一九五七年生于罗马。她拍摄的多部纪录片在威尼斯和夏纳电影节参展并获奖。马西阿诺还利用业余时间撰写电影剧本,她的小说里经常出现电影手法。《野性的规则》是在非洲的帐篷里写就的。作者置身于浩渺无垠的东非旷野,头上繁星点点,耳畔动物的叫声不断。 这是一本极具浪漫色彩和异国情调的书,以现代内罗毕为故事背景,剖析了生活在肯尼亚的当代白人阶层的生活和心态,讲述了意大利女子埃斯米动人的爱情故事。她一面苦苦探究自己在非洲的生存意义,一面徘徊、挣扎在她所爱的两个男人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