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编年史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作者:李心传

    宋代记述宋高宗赵构一朝时事的编年史书。二百卷。作者李心传(1167~1240),字微之,四川井研人。十四五岁时,随其父李舜臣居于临安(今浙江杭州)。时舜臣任宗正寺主簿,故心传得有机会阅读官藏的当代史书,引起研究当代史的兴趣。三十岁考进士不第,从此绝意于科举,专心从事史学研究。经多年努力,编成《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一书,记述了建炎元年(1127)至绍兴三十二年(1162)共三十六年的史事。高宗一代曾有大量的时事记载,由于这些记载的见闻、详略、政见不同,对人物的评论也有所不同,故事多歧互,众说纷纭。李心传以《高宗日历》、《中兴会要》等官书为基础,参考其他官书,以及一百多种私家记载、文集、传记、行状、碑铭等,进行了细致的考订,采用了他认为是可信的,辨别了他认为不可信的,并一一注明。对重要事件,本文不能全载的,也另加注明。但因作者撰写该书适在秦桧、秦熺父子恣意篡改官史之后,《要录》便不免因袭旧章,承其谬误。《要录》编纂多仿照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体例,书名《要录》,又是摘要而记,这与《长编》所定宁繁毋略的原则多少有所不同。该书堪称《长编》的继续,把李心传同李焘并称,也是当之无愧的。《要录》一书,包括宋高宗一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叙述,也记录了金太宗完颜晟、金熙宗完颜亶、金海陵王完颜亮三代的史事,为研究宋﹑金等史的基本史籍之一。该书可与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互为补充,前者有较为全面的叙述,后者则保存了较多的原始记述。有此两书,对高宗一代史实可以得到较清晰的了解。《要录》有清《四库全书》本、光绪仁寿萧氏刻本和广雅书局刻本传世。
  •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

    作者:方诗铭,王修龄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期书写在竹简上的史书,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在汲县一座古墓里出土,记述了夏朝至战国史事,所记与传统记载多有不同。
  • 续资治通鉴长编(全二十册)

    作者: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共20册)(竖排版)》是记载北宋历史的编年体史籍,保留了大量原始史料,价值极高。《续资治通鉴长编(共20册)(竖排版)》现存抄本刻本谬误甚多,现经校勘,标点,分段等系统整理,形成了这部崭新的较为完善的版本,为宋史研究提供了便利。 《续资治通鉴长编(共20册)(竖排版)》记载自宋太祖赵匡胤建隆(960年),迄于宋钦宗赵桓靖康(1127年),记北宋九朝168年史事。李焘遍取正史、实录、政书,“旁采异闻,补实录,正史之阙略;参求真是,破巧说、伪辨之纷纭”,体例仿司马光《资治通鉴》,本于“宁失于繁,无失于略”的原则,有记载不同者,则两存是说;据载,李焘在搜集材料时,“作木厨十枚,每厨作抽替匣二十枚,每替以甲子志之。凡本年之事,有所闻,必归此匣,分月日先后次第之,井然有条”,因卷秩庞大,前后分四次上进。加上《举要》六十八卷,《修换事总目》十卷,《总目》五卷,总计1063卷。南宋学者叶适说:“李氏《续通鉴》,《春秋》之后才有此书”,《四库总目提要》说:“淹贯详赡,固读史者考证之林”。原本已亡佚,后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但缺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部份,宋徽宗、宋钦宗两朝全缺。今存五百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