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林国基

  • 神义论语境中的社会契约论传统

    作者:林国基

    本书是在神义论(theodicy)和“无中生有”的创世论(Creation ex nihilo)语境中对社会契约论的考察。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通过梳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亚派以及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的宇宙论,揭示出希腊宇宙论的共同特征及其神义论的辩护主题(恶)和辩护方式(审美);第二章以中世纪早期的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为个案,考察其审美的神义论与希腊宇宙论之间的关联;第三章则以中世纪晚期基督教唯意志论神学家邓・司各特为个案线索,尝试提出一种基督教的非教会、非末世信仰导向的仅有尘世制度旨趣的非审美的神义论;第四章探究社会契约论的问题意识及其应对方案以及其与神义论和创世论之间的关系。
  • 约法传统与美国建国

    作者:林国基 编

    本辑为美国研究的专号,试图对美国建国史各个重要时段进行深入研究和论析,其中主要涵盖了殖民、立宪、内战以及借助海洋向外扩张等关键阶段,它们统属于美国建国史的范畴。其中,主题研究栏目刊发了王恒博士为辑刊亲撰的《罗马与耶路撒冷:成文宪法的神学-政治问题》的长篇论文,具有极强的冲击力、思想深度以及视野的广度,尤其值得关注。主题研究中的另外一篇长文《汉密尔顿与托克维尔的预言》由英国著名的布赖斯爵士所撰,也堪称经典。本辑还首次全文翻译和刊发了美国殖民时期的著名领袖、后被誉为美国国父之一的约翰温斯洛普关于“山巅之城”的著名讲演,它诞生于大西洋中一艘前往美洲殖民的航船上,奠定了美国立国的恒久基调和精神气质。 封面用图: 这是德国地图绘制家Martin Waldseemüller(1470-1520)在1507年绘制的世界地图,全称为“Universalis cosmographia secundum Ptholomaei traditionem et Americi Vespucii aliorumque lustrationes” ,即根据托勒密的制图传统与阿美利加等探险家的发现所绘制的世界全图。这幅地图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它第一次使用了“AMERICA”这个词,意在对弗洛伦萨探险家Amerigo Vespucci表示敬意,后者纠正了哥伦布把美洲大陆当做亚洲东海岸的误判。这幅地图依据十二块半米见方的木刻绘制而成,最左侧的三副版块构成了美洲大陆。众所周知,地理大发现之前,人们对世界陆地分布的构想均被希腊与圣经传统所支配,认为世界由亚细亚、欧罗巴和利比亚(即阿非利加)三部分构成,1492年以后,这幅古老的图景永远发生了改变,世界的“第四部分”进入视野,被命名为“阿美利加”的一片巨大陆地突然出现在扭抱成一团的亚细亚、欧罗巴和利比亚面前。从Waldseemüller这幅地图中可以看到,“AMERICA”这个名称仅仅被用在这片陆地的南部,即西班牙卡斯蒂尔王朝统辖的领域,而北部的广袤区域仍然被标识为“遥远的未知之地”(terra ulteri incognita)。大概在300年后,亚历山大·汉米尔顿正是站在这块“未知之地”上向世人宣布:从现在开始,全世界在政治和地理层面将划分为四部分,即古老的欧洲、亚洲、非洲,以及新近发现的美洲,不幸的是,长期以来,欧洲自诩为世界的主人,借助武力与欺骗对其他三部分施行暴政,我们美洲的使命就是教训大海彼岸的欧洲,让这个傲慢的兄弟谦虚一点,美洲人民将结成一个牢不可破的联邦,建立起强大的国家,不仅脱离欧洲势力的支配,而且还将给新世界和旧世界的交往制定新的规矩。世界的“第四部分”被意大利商人Amerigo Vespucci发现,被德国制图家Martin Waldseemüller绘制,而美国国父汉米尔顿则第一次鲜明地阐发了其政治与道德意义。汉米尔顿的“四个世界”的理论与行动是继人类始祖挪亚的后代三分天下以来的又一次针对世界的分割区划(《圣经·创世纪》10),只不过,这一次不仅修订了古老的传统,而且也不再是神话。
  • 帝国春秋

    作者:林国基 主编

    《海国图志》辑刊是“海国图志丛书”的姊妹系列,致力于发现并出版政治、法律与文史诸领域品质优良的研究文章。“海国图志”书系属于生者,为生命及其动力服务。它既属于行动的人和强有力的人,也属于受难的人和需要解放的人。不过在一个特别的意义上,它严格地属于行动的人和强有力的人,正是这些人在进行一些伟大的事业和斗争,他们尤其需要模范、指导以及至关重要的安慰。 帝国春秋 四帝国理论 亚西比德与雅典僭政 培根的帝国主义 白鲸与美国的政治象征 立法的艺术 培根的《新大西岛》 立法家的疯狂:梭伦是如何推翻“萨拉米法令”的? 作为政治哲学的修辞 君主之鉴 撒路斯特的“阴谋” 弱者的法律世界 虚拟对话 瓦莱里乌和普布里可拉谈话录:或平民共和国的真实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