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怀旧

  • 中国同学

    作者:榕励

    在耶鲁任教的威廉•利昂•菲尔普斯教授1939年通过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自传,在书中,其中一个章节的题目是《中国同学》。他在书中写道:“回想起我在哈特福德中学时代,奇怪地发现我的记忆中最亲密的那些朋友竟然全都是那些来自中国的孩子。他们拥有迷人的东方气质,还具有天才般的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英国青年Chris是天生的冒险家,对他来说,生命中最大的冒险,是十年中陪伴他的三个中国同学,历经这一段生命与情感:一个承担着家族重负的贵族子弟叶阳天,一个出身微寒的天才斯巴达施越,一个为爱和自由而活着的美丽女孩曹婴,他们被命运的赌博机投掷到同一个轮盘里…… 中国同学,他们从剑桥踏出落拓征途的第一步,在上海策马扬鞭针锋相对,在北京落下第一滴苍凉的眼泪,在阿尔卑斯山上沉默隐忍,在伯克利背水一战…… 英国校园里的气息与东方都市里的喧嚷之声,弥漫在时空里。四个饱含热情的生命,在他们最青春时发生着强烈碰撞……中国同学,无论是漂在海外,还是回归国内,在欲望、情感面前的取舍退让,剑桥老外们或许终生不得明了。 中国同学,同出一脉,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信仰。
  • 老式汽车带你回家

    作者:陆凌涛

    老式汽车带你回家,ISBN:9787119024684,作者:陆凌涛著
  • 卖乜鹑

    作者:糖果猫猫,popil

    作者:糖果貓貓 出版:CUP 售價:待定(書展新書) 繪本但求百花齊放,來自廣州的糖果貓貓,在繪本《賣乜鶉》內盡情展現豐富多變的風格,以細膩的筆觸,畫下也寫下了一篇篇舊物舊情。物事,離不開人情:用來哄小女兒安睡的花露水、一針一心意的手織布、花樣年華的旗袍、跟你在浴缸嬉水的搪膠鴨仔、連繫純樸友誼的萬花筒—投進去盡是復古與懷緬的情懷,更勾起絲絲回憶與情意。莫讓科技的高速迷亂思緒,讓糖果貓貓的圖,領你細味每一件曾伴你哭、也伴你笑的生活小品。
  • 我的童年在台湾

    作者:黄宝莲

    《我的童年在台湾》,是台湾作家黄宝莲对故乡纯美岁月的记忆,是半生智慧的回顾。文中记述了海峡两岸共同的青春印记,翻开书,心绪随文字跳动,遥望我们“离开”的故乡与青春,总能够泪流满面。 年少时,我们向往外面世界的新奇事物,向往一种“不同”于自己的生活。足够大,我们义无返顾地走出去,不愿回头。游走四方,韶华不再,心中的某个角落却隐隐不安,常想回头望,却没有一条路,通向那年的故乡。 黄宝莲生于台湾乡村,整个童年以及年少时最纯美的时光,都是在家乡度过的。她却本性“不安分”,十二岁即尝试离家出走,一颗疏离的心,使她成年后果然云游四方,定居他所,与家乡愈发疏远。时值不惑之年,黄宝莲回台湾居住,偶尔回到故乡的村落,却感慨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情感与印迹。 海峡两岸的这一代人,对于青春的记忆,有很多相通之处。台湾流行的歌曲、小学生的西瓜头、曾风靡一时的“迷你裙”、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儿时曾玩过的游戏、做过的坏事……既打着时代的烙印,又镶嵌着浓厚的情感。《我的童年在台湾》选取了黄宝莲最具代表性的文字,力图通过编排,呈献给读者一个带有活力的、带有温度的,可以触摸得到的青春记忆。 这本书,不仅记录了台湾的青春印记,也收录了黄宝莲的半生智慧。一个温润率性又可爱的女子,游历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其眼界之宽广、思维之灵动、感悟之深刻,是常人难以企及的。每一篇文字,你都可以见到一个女子的喜和悲、充实与孤独。矛盾的情感如此真实,触动到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永远走不出,再也回不去; 那里,就是我的故乡;那里,有我们的青春。
  • 小国货

    作者:糖果x猫猫

    《小国货(手绘本)》内容简介:随自己的旧杂货收藏书《卖乜鹑》和《鹑心动》陆续在香港上市,现又重新整理,成为今天的《小国货》。外界媒体对我亦多了一份好奇和一个标识:80后的旧货收藏艺术家,或中国风格插画师。 但无论是插画或收藏。其实仅仅是我生活里所创作及收集的一部分而已。我热爱它们,但同时因为坚持研究和延续旧物文化,把它们应用在创作和展览及产品营销上,使它们慢慢成为支撑我生活的资源。我是无法解释为什么,很早就意识到旧物文化的珍贵,以及用什么样的创作形式能使别人产生集体共鸣。这不是天赋。只是,我在发掘回忆的宝藏。
  • 老物件(复活平民的历史)

    作者:沈继光,高萍

    这是首次把近现代以来基层民众赖以为生的劳动工具和生活器具作为集中展示的对象。作者明确的拍摄理念和高超的摄影技法,使这些隐藏在平民历史深处的正在消失的老物件以一种原生态的形式显影。于是,窗台上的煤油灯;木桌上的几个锔了又锔的青花碗;老门上经几代人摩挲而发亮的门锁、门环……这些曾经附着我们寻常人生情感的老物件,使那一段往昔渐渐清晰,慢慢温暖。这些老物件,跟人久了,年代远了,就沾染了人的灵气,那圆润的把手儿,平滑的表面,分明是一种人性的痕迹,我们甚至能够感受到它的气息,它的温暖,以及它自己的生命事件。 那么,现在,当我们对以往平凡而真实的生存状态进行缅怀并保有温情时,让我们向这些老物件和拍摄它们的人致敬。
  • 迪昔辰光格上海

    作者:陈子善

    《迪昔辰光格上海》是城市文化丛书系列之一。“迪昔辰光格上海”是上海话,即“那个时候的上海”,讲述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前后的上海,而且是文学的上海,文化的上海。书中通过具体问题的探讨辨析,来把握上海过去和现在的文化空间,来重绘上海的文学和文化地图,诱发对上海都市/社会/文化/人的未来想像和深度思考。 “迪昔辰光格上海”是异常丰富的,是十分迷人的,作者只是回顾和描述了文学和文化方面的一小部分,远非全部;即便是文学和文化方面,也还只是一小部分,远非全部。“迪昔辰光格上海”是一个开放的话题,是可以而且应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不断言说的。
  • 中国生活记忆——建国65周年民生往事

    作者:陈煜

    本书紧紧围绕民生主题,从百姓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流行变化角度切入,选取了留存在记忆深处,着实拨动过人心的与生活有关的那些民生往事,全面反映中国民生从1949-2014间65年的时代细节变迁,展现了共和国65年的社会成长史和流行进化史。本书图文并茂,收集了民间大量珍贵、生动的老照片,是向建国65周年献礼,是一本向广大读者呈现的最美好、最精彩、最通俗的社会类文化读本。
  • 夕阳无语

    作者:胡榴明

    一座城市的历史。   一座城市的故事。   每一幢老公馆都披着历史的沧桑,兴衰、荣辱和哀乐,渗透到每一块砖石每一根梁木每一颗泥沙里去,将流逝的岁月融化其中,当你穿行其间,你会觉得,老屋是有魂的。   本书系百花文艺出版社主题策划《老公馆丛书系列》之第二卷册;也是出版社与作者联手,花费五年时间倾情打造的“怀旧”经典藏版。   一部书打开一扇尘封的记忆门,老汉口的历史、老武汉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老中国的历史——十九幢老公馆,包含建筑史和人文史,建筑美学和人文美学,从晚清一直到民国,从1860年到1951年,一百年光阴如水流过,内中有太多被后来人遗忘的东西。   生长在武汉的女作家胡榴明,经历数年艰辛,在弟弟(本书摄影)和女儿的帮助下,搜集(历史)资料、寻访(老建筑)遗址、采访人物、现场拍摄,最后才是文字写作。   书中涉及历史人物,从清末到民国,有中国政界军界高级权利者,例如张之洞、孙中山、吴佩孚、萧耀南、蒋介石、汪精卫、周恩来、唐生智、杨森、徐源泉等;有西方驻中国各界外籍人士,如英国领事馆官员、著名西方传教士、俄国茶叶富商等;有中国工商界著名人士,还有西方商行中方代理……   书中涉及历史事件,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划定通商口岸开始,直到抗美援朝(韩战)止,其间重点描述了北洋军阀内战、北伐战争及第二次国内战争、抗日战争时期的武汉保卫战……   书中写到的老公馆有:英国驻汉口总领事馆官邸(武汉近代城市建筑的开端,1860年建)、俄国茶商李维诺夫别墅(1902年建)、由詹天佑亲自设计的詹天佑故居(1912年建)、美国圣公会吴德施主教居所(1913年建)、湖北省省督萧耀南公馆(1923年建)、叶开泰药店老板叶风池公馆(1924年)、国民党高级将领杨森公馆(园林式公馆,1927年建),年代最近、保存最完好的是武昌曹祥泰花园(园林式公馆,1935年建)……这些老建筑,以及其中的人物、历史和故事,浓浓的怀旧的色彩,如夕阳西下的光影,很美。   书中图片共有一百数十幅,包括新老建筑照片及人物照片、新老地图,以及建筑图等。   而该书书名,更是充满意境,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尽在宋代词人张耒《风流子》的“芳草有情,夕阳无语”句中。
  • 我们的1950年代

    作者:旷晨 潘良

    这是本年代怀旧丛书,一场关于中国五十年代时政、电影、歌曲、连环画、记忆碎片的追忆盛宴。 每一个时代,都有迥异于其他时代的传奇和语汇,它们是填充整个十年的血肉,我们力图把最坚实、最有力的部分呈示出来,这来自理智上的权衡,更来自于对过去那段岁月的敬畏和虔诚。在总结与检视的过程中,那些鲜活的片断,向我们敞开了它们广博的胸怀:西藏和平解放、没收官僚资本、控制物价飞涨、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三反五反、大跃进运动、创建人民公社…… 对一个时代作完整的定义,无疑是困难的,同时也是愚不可及的。你翻拣不出一个固定的词,对那段美丽悲壮的岁月,作出确切的描摹。五十年代就像一首不断行进的交响曲,它即有呜咽细语,亦有歌舞呐喊,在不同的段落会奏响不同的乐章。所以,我们只能退居一隅,做一个掌勺的厨子,给大家送上一道自认为精美的追荐筵。是叹诧、还是神伤,只能留待读者静下心来细赏。 在本书中,我们力图把家国史诗与民间话本糅杂在一起,使其在厚重之上,更添声色之美。因而,在这里面,你能看到村墟镇、物事风华、腥风血雨、颓靡乡愁……它们肆意奔流,在混生后形成浩大的演义,穿行在这些编排好的史料里,许多欢跃与忧伤扑面而来,让我们感觉自己与时光同在,与历史同在。我们希望能与读者一起,沿着这十年的流脉,在纸上构筑起你我共有的精神家园。
  • 血色南郊

    作者:宋老邪

    宋老邪编著的《血色南郊》内容介绍:时空交错中,南郊这片广阔的土地。隐现着血色,像被魔咒笼罩着! 德茂庄,东营房,南苑机场…… 你们没有变,你们见证着南郊的变迁,你们目睹着人事的生死沧桑,18年转瞬而过,那个时代也匆匆远去!一起来翻阅《血色南郊》吧!
  • 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

    作者:刘墉

    《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由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
  • 生长在80年代的小城

    作者:李若瑄

    谨以此书,写给我们渐渐消失的故乡! 后来\我们终于长大 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都市 可以自由穿梭\似乎 自己也变成了它的一部分 久而久之\故乡这个词变得好遥远 变得\不那么重要 慢慢替代它的只剩下\怀念 会不会\有那么一天 在下着雨的\夜晚 你也会像\惊醒了一般 回忆起\那些从前 记忆中\那些稚嫩的脸和那潮潮的南风天 我们也许都注定漂泊\散落四方 只期望内心\还有一块柔软而干净的土壤 装着我们的小城\我们的故乡
  • 路爷

    作者:维一

    本集《路爷》和年前出版的《旧时宣武门前燕》一样,说的仍然是如今在海外忆想当年京城里的旧事。按说,写作的缘由已经在前一本集子里面交待过了,这里又来一篇《写在前边》似乎多余。 然而也还可以说出个把理由。 一位读过前本集子的读者大约是看穿了我怀旧的情绪,认准我肯定还有尚未渲泄的往事要说,迟早总会行诸笔端,于是他向我建议,时下的世风是连风味小吃和文房四宝都要讲究系列产品,因此我的第二本集子不妨也选定一个系列的标题,一来以求连贯统一,二来也算是顺应时势。 不过我想,主意虽好,但为时已晚。既然第一本集子没有称为“之一”, 何来本集按了排行称为“之二”。 记得幼时母亲带我出门,碰到有父母那一辈尚不十分熟识的朋友,他们一般总会顺口向母亲问起:“这是你家的老几?”意思是指我在家里孩子中间的排行。 当年无论什么都是提倡多多益善,炼钢要一千零七十万吨,种地要亩产万斤,生儿育女也是越多越好。不识时务的马寅初老先生刚刚插了一句嘴,立刻就被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通,搞得人家灰头土脸。 可惜的是,母亲或许是感到养儿的不易,或许也是恐怕世道的艰辛,总之是响应政府号召不力,只生了我一个。不过母亲倒是十分坦然,遇到这种场合,她便会半开玩笑,半为解嘲地回答道:“他是老大,也是老二,还是老三。”由此看来,如果家中只有一个孩子,便用不到排行。 年前,我将上一本集子的书稿交给出版社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还会有意犹未尽的话要说,所以只是选个书题,既是“之一”,也是“之二”,还是“之三”。 我的想法是,就象是生孩子,早先讲究的是多子多福,如今号召节制生育;写文章也如是,过去标榜著作等身,现在应该提倡少写。道理其实不言自明:从前识字的人不多,为了传播文化,有能者多劳的意思。可是如今社会昌明,识字的人早已遍地皆是,倘若大家都来写,且不说著作等身,只消一人一本书,那全国十几亿人就会让印刷厂日夜开足马力也难以应付。 后来还是听从了一位社会学家多少有些道理的分析我才转了念头。他认为,社会的人口不能忽多忽少,而且人口性别和年龄的比例都需要一个渐进而合理的组成才最为理想,否则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写文章也是如此。他认为,我们这辈人留给后世的记录太少,仅仅才过去十几数十年前的旧事如今已经是鲁鱼亥豕,张冠李戴了。如果我们留下空白,那么只好听凭后世取巧善辩的人信口雌黄。 为了怀旧,信手留下一些文字,倘若因此还能够多少平衡一些由于时代动荡而造成文字记录的比例失调,那么也确实值得一做。既是这样,我便重新打点起精神,把行将停下来的笔再次转动起来,于是又得到以下的二十余篇。 不过集子终于没有如同家中的孩子一般排成“之一”、“之二”。按说倒也不坏,原先在京城里讲究的是按资排辈,如今到了海外,这些规矩还是能免则免了罢。 其实,文如其人,既然是出自同一人的手笔,内容尽管不同,体裁到底相近,就象自己的孩子,尽管没有排行,总归是丢不掉的。
  • 80后自己的老照片

    作者:李维莉

    该书是一本80后的集体自传,代表了80后一代人的心声,记录了80后从童年一路走来的点滴生活。本书由多名作者撰写,作者有仍在求学的大学生,有投身于新闻行业的媒体人,有奋斗于企业的商场精英,有坚持自己创作梦想的文学界人士......他们走上了不同的生活道路,但相同的是对80后小时候难忘时光的共同记忆,相同的是多年来升学的期许与压力,相同的是在工作道路上的彷徨与希望。
  • 回乡记

    作者:贺雪峰 主编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故乡,但每次回乡,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曾经熟悉,如今陌生的故乡。是时代巨变,还是城乡中国的巨大反差让我们焦虑不安? 《回乡记》以春节回乡见闻的方式,呈现了全国二十多个地区年味风俗、婚育嫁娶、乡村经济、村庄秩序的变化,记录和呈现了这个充满焦虑与乡愁的乡土中国另一面。
  • 流年

    作者:邱阳

    在如今的年代,怀旧已经成为了大众的一种精神寄托和思考方向。然而,怀旧又有很多种,有对历史和往事的回眸,也有对经年风景的留恋。怀旧的情感大多是朴素的,因而也有了数年前风靡一时的“老照片”等系列刊物。 站在新世纪,去观望曾经的发生,每个亲历的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感动,我们希望生活其间的个体能够记录下短暂的停留以及已经或即将消逝的风景,这不单是一种念想,更当是一种责任。 《流年》的产生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追忆我们的逝水光阴,回首往事,见证今天,用平实的表达关照世间的情感,乃其主旨。 《流年》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人文、历史、地理读物,每年出版四辑。以当今的视角去回顾历史,以纪录的文字去记录时代的进程,以极具震撼的图片去见证往日的发生。流年的风景是昨天,也是今天,更是未来。《流年》主要包括史料和遗迹的整理发掘、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自然风物的追怀等等。 《流年》在每辑都设计了一个主题,以话题的形式来呼唤人文精神之于文与图的回归,无论是满载了厚重历史的文本,还是亲历者朴实无华的诉说,对于《流年》而言,都是记录光阴似水的真实格调。
  • 红底金字

    作者:刘仰东

    《红底金字:六七十年代的北京孩子》的作者在这本书的序言里引用古罗马时期一个诗人的话:“回忆过去的生活,无异于再活一次。”这也正是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所在,也是我们读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那个年代,正处在轰轰烈烈的时代,政治气候风起云涌,对于当时的成年人来说,回忆所引发的,常常是带有反思意义的沉重话题。而对于当年的孩子来说,则不尽然。他们的生活中,尽管也甩不脱“各项政治活动”,受到那个时代或多或少的影响和感染,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还没有真正开始涉世,除了形式上必须履行的义务,是不可能身心完全卷入一场政治风潮中去的。当年的孩子回忆当年的生活,自然有他们自己的视角,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喜怒哀乐,与成年人是两码事。本书再现的,正是这样一个视角。
  • 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

    作者:张立宪

    内容简介: 从“饭局通知”到“大脸人生”,从80年代青涩照到“探讨人生”深沉貌 十二幅铅笔线描友情勾勒八十年代回忆 六枚作者新老照片串起二十载北京生活。 《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2008年4月出版,已逾五载,屡次加印,好评不断。再推出新的“插图纪念版”,一是为了感谢新老读者的厚爱,二是有感于时代的剧变,有感于老六书中所描摹的那个年月,已渐成一曲挽歌。 此时,再次怀念八十年代,其出发点和意义已不只是个人史的回忆,更是为当下的存在寻求信念和暖意。如同老六在新版后记中的发问——在这个纷乱的年代,“我们如何自处?选择怎样的生活?” 这真是一个“大哉问”。时代在剧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经历着非同一般的检验,行走在这个时代中的老六,因为《读库》的结缘,因为个人的选择,共处的是一些能够让人安静下来的人们——“他们让我看到了在末世狂欢的人群中可以做到沉默,在四周纷纷噤声或跪下的时候可以兀自站立,并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让我看到了抗拒某种生活方式并不需要多么悲壮,在这个夸夸其谈的国度里还可以行动。他们在这个怨夫与怨妇充斥的世道里没有申诉个人的冤屈,他们打心眼里爱自己,也爱这个世界,他们的爱是一种切实的行动和勇气,是一种不屑于向你张扬的骄傲和充实。” 插图纪念版除了老六请王增延老师绘制的十二幅插图,还有老六不同时期、不同表情的六张照片。以及一些与“饭局通知“、与新版插图、与人生有关的杂碎文字,以及分量十足的新版后记。
  • 发条年代

    作者:黎文

    时尚风向的转换是20年一循环,当小孩子经历20年长大成人掌握了属于自己的话语权皇,他们成长时的文化消费记忆便会被奉为集体回忆,并投射在流行文化上,放眼21世纪的中国,“生于70年代”族群正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而他们的集体回忆,正逐渐摆上文化的餐桌。 《发条年代》基本上围绕中国“生于70年代”族群的童年记忆或成长经验展开,切入点由一件玩具、服饰、歌曲、书籍等文化产品开始,但又并非单纯的怀旧,而是就此铺陈一种泛文化的叙述,包括本土青年文化的追寻、外国青年文化的溯源及影响,商业文化、设计、创意等诸多领域都有涉及,《发条年代》称得上是目前国内第一本真正扎实地进行“生于70年代”族群文化实物展示以及资料搜集的图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