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格雷厄姆·格林

  • 人性的因素

    作者: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

  • 没有地图的旅行

    作者:[英]格雷厄姆·格林

    百年来的旅行经典 一卷书胜行万里路 乘火车和卡车穿越塞拉利昂,徒步跨越利比里亚和日内瓦 一次内心的恐惧与新鲜的自然空气的对峙 二十世纪最优秀的游记之一。——《独立报》 “非洲毫无神秘可言,只有赤裸裸的真相。”——《没有地图的旅行》引言,保罗·索鲁 “没有哪个词语能更好地形容这个贫穷、懒散而又美丽的多民族国家了。”——格林 一九三五年,三十岁的格林无法忍受婚姻窒息般的压力,邀请他年轻的表妹陪同他开始长达四周的非洲内陆探险之旅。这是格林首次离开欧洲,他们需要徒步穿越长达三百五十英里的森林,这片森林位于两个国家内,一个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塞拉利昂,另一个是世界上最失败和战争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利比里亚。格林当时关心利比里亚的奴役劳工状况,本书中有一段秘密任务就是作为反奴隶制社会的耳目。在此次旅行中,他希望能远离文明,探索非洲的“黑暗之心”。
  • 我自己的世界:夢之日記

    作者:Graham Greene 格雷安‧葛林

    在英國當代作家中,大概再沒有誰比曾被21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的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1904~1991)來得傳奇了。 他曾從事新聞、編輯、外交工作,足跡遍及五大洲;一生泉湧不竭的創作力,25部重要作品,半數被改編成電影,不但寫小說、劇本、評論、傳記,甚至也寫詩、寫兒童文學。譽滿全球的他,書迷滿天下,然而由於他對於隱私的重視,對於採訪的排斥(有一陣子,他甚至不願在他的書中附上作者照片),因此,直到他過世之前,人們都無法對這位在風風雨雨中生活了86年的老人有一個清晰的形象。 1991 年他撒手歸去,似乎知道讀者對他的興趣不減,「盛情難卻」之下,他預先準備了一份小禮物,就是一本完完全全關於他最隱密自我的書:《夢之日記》(A World of My Own: A Dream Diary)。這本小書是葛林生前最後幾個月親自編成,臨終時囑咐伴隨他最後三十年生活的伊維安‧克萊特擔任編輯,再交付給他在英國的多年老友兼出版商麥克斯‧瑞那德出版。 葛林夢境豐富,光怪陸離,青年時代便能夢見心理醫生的妻子赤身裸體,以後,他便有紀錄夢境的習慣。從1965年到1989年,三十餘年間不曾間斷,共收集了 800多頁筆記,且有詳盡編目與索引。每晚,他總要醒來四、五次,他將紙筆放在枕邊,醒來時便記下夢中的關鍵詞,白天再將它們詳細寫下。「在那個世界裡,一切遊歷,無論是危險、幸福、愛情、慾望都不用與別人分享,沒有證人,沒有毀謗我所遇見的人不記得曾見過我,沒有記者追蹤我與那些作家的會面……。對我來說,這是一個真實的世界。」《夢之日記‧自序》裡,葛林這樣說。 此書薄薄不過百來頁,內容有許多小篇章構成,很容易讀,似乎與葛林共享一個博大的空間,沒人催促你,可以一口氣讀下,也可以隨時放下書本,或將目光逗留在空白中間,慢慢體味。全書以「幸福」始,以「疾病和死亡」中,其中包括與名作家的會面、秘密工作、戰爭、旅遊、寫作、友情、宗教等等。想要瞭解這位作家的最隱晦、也可能是最真實的一面,翻讀此書,吉光片羽,都將予人更多思索與想像的樂趣。 此書特別邀請昔日於三聯《讀書》雜誌上,因〈再別葛林〉、〈依然話說葛林〉等名文而轟動海內外華文讀書圈,被認為「最瞭解貼近葛林心情的中國人」的愷蒂翻譯、註解,並由『金蝶獎』得主楊雅棠擔綱裝幀設計。葛林畢生最後的小禮物,因此而能以「最充實而有光輝」的面貌,呈現在中文讀者面前。
  • 人性的因素

    作者:格雷厄姆.格林

    他是双重间谍,他不相信共产主义,但为了共产党朋友,他泄漏情报,《人性的因素》不是一部传统的间谍小说,他着重刻画每个人物更重要的内心世界。 英国特工卡瑟尔被派往白人统治下的南非。他在那里和黑人女子萨拉相爱。为了萨拉不受种族主义迫害,也为了帮助萨拉的同胞,他寻求克格勃的帮助,成为双面间谍。可是克格勃为了自身利益出卖了他,英方也在追杀变节者,具有人性的卡瑟尔成了被剥削人性的工具和牺牲品。
  • 权力与荣耀

    作者:[英国]格林

    一场反教会的革命席卷了墨西哥,波及到了偏远的南方小州。当地教区的神父们被迫害致死,只剩下了最后一名神父过着逃亡的生活。在逃亡的过程中,他接触到了不同的事物和人,心灵上受到强烈的冲击。最后,他也没有逃脱死亡的厄运,但此时,另一名神父又踏上了这片土地。
  • 小說家的人生

    作者:格雷安.葛林

    寫作這一段生命時光,據葛林自己說相當艱難,他曾經因為想寫篇關於學校的小說,重訪小學現場,結果因為受不了重溫這些年的生活所受的精神折磨而放棄,並寫道:身處剛果的痲瘋病患聚居地,都比年少時待過的小學好過。
  • 布赖顿硬糖

    作者:格·格林

    《布赖顿棒糖》已被拍成影片,十分成功。作者格雷厄姆•格林是英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悲观厌世到极点,却又最关注灵魂的挣扎和救赎。《布赖顿棒糖》是格林创作的第一部严肃作品,所谓严肃是指作品探索的是生活中某些值得深思的问题。格林在小说中十分注重探讨信仰危机和犯罪问题,其受欢迎程度历久不衰。
  • 问题的核心

    作者:格雷厄姆.格林

  • 神秘的第三者

    作者:格雷厄姆·格林

  • 寻找一个角色

    作者:格雷厄姆·格林

    本书收入作者四、五十年代在刚果等地旅行的日记,主要是叙述作者为创作长篇小说《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而亲身去非洲内地一个麻风病治疗区寻找、熟悉素材的过程。
  • 话说格林

    作者:恺蒂

    在现代经典作家中,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是马尔克斯最喜欢的作家之一。 格林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写作,一直到一九九一年去世,跨度六十年,作品五十多种,涉及小说、戏剧、电影、散文、游记、评论、诗歌各个领域。格林又是最为冒险的一个作家,格林的足迹遍布世界五大洲。 在《话说格林》中,作者恺蒂以优美流畅的笔调,带领我们了解格林对人生的感悟,对人性的关怀,以及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勇气和宽容。 话说格林是海豚书馆海外文学系列,是恺蒂的散文随笔。 《话说格林》包括《与格林同梦》《瓦解间谍小说的神话》《格林在西贡》《去年雨里踏双桥》《去远方》《继续走世界,继续了解格林》。主要是关于英国著名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的写作,工作,爱情等方面,尤其是格林富于传奇的间谍生涯和有争议的间谍小说。 话说格林类似于文学评论,但比文学评论要更容易读,作者在行云流水的散文中,将所理解的格林解读给读者。
  • 布赖顿硬糖

    作者:(英国)格雷厄姆·格林

    在英国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布赖顿,为了争夺对赛马彩票市场的控制权,两个社会的团伙发生了火并。十七岁的平基在他们的首领遭暗算后以首领自居,一心要树立自己的威望。他的第一项任务就是为他已故的首领报仇雪恨。一个名叫黑尔的记者被确认为告密者,他们用一种硬糖塞进黑尔的喉咙,使其窒息而死。 黑尔死前认识的舞女艾达,认定黑尔死于非命,工决心要找到凶手。出身贫苦的饭店女招待罗斯是黑尔之死的唯一证人,平基为了防止他出庭作证人,娶了这个头脑简单的十六岁姑娘为妻。但事情远未结束,团伙内部斗争越演越烈,平基所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艾达穷追不舍,最后,平基想用夫妻双双自杀的花招来除掉罗斯,而此时罗斯发现她自己已不上杀人犯平基的孩子。
  • 文静的美国人

    作者:[英] 格·格林

    《文静的美国人》是格林“政治小说”方面的代表作。作品以越南抗法战争后期为背景。在法国殖民主义者即将面临失败之际,一个年轻而文静的美国人趁虚而入,靠一帮土匪搞恐怖活动,企图建立所谓的“第三种势力”,而令无辜的老百姓不断遭受伤害。最后,这个多行不义的美国人也遭到暗杀。作品对新老殖民主义的恶劣行径作了有力的揭露和嘲讽。同时,作品还描写了这个美国人及另一位男主人公、英国某报社记驻越南记者福勒与一位漂亮的越南姑娘凤儿之间的一场爱情纠葛,大大增强了这部严肃作品的可读性。
  • 喜劇演員

    作者:格雷安‧葛林

    「人生是一場喜劇,而不是我有備而來想面對的悲劇。」遠從摩納哥來尋母的布朗(我)、投機份子瓊斯少校、要來宣揚素食主義的前美國總統候選人史密斯,他們三人開往海地的船上相遇了,在這部以海地為背景的黑色喜劇中扮演喜劇演員的角色。當時的海地由獨裁總統杜瓦利掌權,透過特務系統遂其法西斯統治,把此地變成人間煉獄。在這樣荒謬的大環境下,這一群如張三李四般的小人物只能以另一種荒謬的自嘲態度面對人生。
  • 二十一个故事

    作者:[英]格雷厄姆·格林

    《二十一个故事》收录了格林自1929至1954年的短篇小说。《地下室》中的男孩在小时候目睹了一场偷情与意外,导致他悔恨、疑虑一生,这篇故事是通向本书其他故事的钥匙——恐惧、遗憾、暴力、对恋情的追求和背叛是全书的基调。少数故事有着喜剧的讽刺乖张——《可怜的马林》中,马林先生的腹鸣能模拟任何声音;其他则带有冷漠怪异的悲剧感:《情色电影》里一对夫妇撞见了丈夫年轻时的失检行为;《毁灭者》中少年帮伙无目的的毁灭行为让人震惊;《散场》中一对双胞胎兄弟的心灵感应在捉迷藏游戏到达到了恐怖的高潮。每篇小说均带有格林标志性的道德拷问意味,也是了解战时和战后英国心灵图景的杰作。 在短篇小说中,格雷厄姆·格林依然地探询困扰他一生的主题:恐惧、遗憾、暴力、背叛,以及人类对拯救根深蒂固的渴望。他又尖利的语言揭开人性的轻率和隐秘的原罪,冷静又残酷地勾画了梦魇和沉沦的模样。 ———————————————————— 我所写的都是普通的状况,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人类的普遍状况,我的主人公们都深陷其中,只有信仰能让他们获得救赎,尽管真正的救赎过程并不会那么迅速显露出来。他们犯下原罪,但上帝的宽恕是无限的,这一点很重要。也正因此,那些事实上没有告解的人,与做了告解但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那些自大的、敬神的人,是有区别的。 ——格雷厄姆·格林 没有哪位二十世纪的作家像他那样微妙地对人类进行比照。越来越少的小说家会着力于区分好人和坏人,而格林则大师般地进行了多重区分:那些将邪恶与残酷、无情和恶毒的愚蠢区分开来的纤微界线。他的主人公们置身于一个被一丝不苟地校准的道德系统。他们不同程度上都失败了。在格林那里,通往善的道路并不真实存在,通往或多或少的邪恶的道路倒有千百万条。 ——扎迪·史密斯 一位出神入化的小说家……在描绘他一手掌握的具有地域色彩的故事时,功力非凡;他身上涌动着对戏剧性的强烈渴望;颇具眼光的对话,精湛的叙事。 ——《纽约时报》 二十世纪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每日电讯报》
  • 恐怖部

    作者:[英] 格雷厄姆·格林

    小说以二战中正遭受德国空袭的伦敦为背景,描写了“第五纵队”在英国的恐怖活动。主人公阿瑟·罗在一次义卖游园会上无意中对准了暗号,赢得一块战时难得一见的蛋糕,谁知其中竟藏有记录着军事机密的微型胶卷,于是一介平民阿瑟·罗被卷入一场间谍战,灾难接踵而至。为夺回胶卷,敌方间谍对他紧追不放,精心策划了一桩桩骇人听闻的恐怖事件,招魂术、苦肉计轮番登场,直至一枚炸弹让罗失去记忆……被改名换姓的罗囚禁于疯人院,院里一系列离奇之事令经受了心灵洗礼的罗疑窦丛生。他逃出疯人院,决定亲自弄清所有一切的来龙去脉。随着记忆的复苏,他的疑惑和痛苦也愈加深重。在隆隆的轰炸声中,最后与他单挑的、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他心上人的哥哥……
  • 逃避之路

    作者:(英)格雷厄姆·格林

    对于很多作家来说, 写作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而对另一些作家来说,探险般的生活·却是对枯燥写作的逃避。英国著名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显然属于后者。这也正是这本自传的来由。生于二十世纪初,死于九十年代,格雷属于一个逝去的年代:作为一个经历了二战伦敦空袭、战后原殖民地独立浪潮、中东战争、地区冲突的人,生活中最不缺少的应该就是危险了。但与常人的思维相反,格林的逃避恰恰是逃向最危险、最动荡、最战火纷飞的地方,而且很多时候都是亲临火线。他曾经在奠边府战役前夕在危如累卵的法国军营里呆了一整天(此后不久奠边府即被炮火吞没,法军全军覆没),曾经在中东战争时期的苏伊士运河沿岸意外遭受炮击,整整四小时听着密集的炮弹从头顶划过,在身后爆炸。二战期间,他担任英国情报机构的特工人员,在西非塞拉利昂从事反间谍工作整整两年。这些传奇般的经历当然为他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小说素材,但这并不是他为写作而淘金的功利之举。他个性的魔咒使他无法停下寻找危险的脚步——显然,无趣、单调、安宁的生活比死亡的阴影要更可怕。在这一次次可能有去无回的旅程中,他究竟在逃避什么?格雷没有明说,但从他的个性来看,他最害怕重复生活、重复写作、重复自我。而在我们这个时代,又有多少人能自信地说自己不是既定命运的囚徒呢? 毫无疑问,格雷是个勇敢的人,而且有自己的正义准则;他一次次的逃避之路不单单是猎奇的冒险,而且是在以他的方式进行战斗。格雷宣称自己没有政治倾向——这当然不完全是事实——但他确实在很多时候不以政治上的左与右来划分心中的坏蛋与英雄,而这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美苏争霸、非敌即友的政治划分下尤为珍贵。总得来说,他能在并不熟悉的异国他乡看到那里一个普通人遭受的政治苦难,不论他所属的阵营与党派,而且能感同身受并愿意冒个人危险为他们提供帮助。最重要的是,他能看穿当时在第三世界国家相继掌权的那一个个政治强人令人眼花缭乱的华美说辞与主义理想,看清他们给现实国度中的个体、个人带来的真实痛苦,并且不畏恐吓,以笔为剑,抨击强者,声援弱者。从这个角度看,这个逃避自我的作家还有点云游骑士的侠肝义胆。
  • 权力与荣耀

    作者:(英)格雷厄姆·格林

    格雷厄姆·格林所著的《权力与荣耀》讲述一场反教会的革命席卷了墨西哥,波及到了偏远的南方小州。当地教区的神父们被迫害致死,只剩下了最后一名神父过着逃亡的生活。《权力与荣耀》中在逃亡的过程中,他接触到了不同的事物和人,心灵上受到强烈的冲击。最后,他也没有逃脱死亡的厄运,但此时,另一名神父又踏上了这片土地。
  • 恋情的终结

    作者:[英国] 格雷厄姆·格林

    二战期间的英国伦敦,作家莫进而斯和公务员的妻子萨拉,一对婚外恋人,被飞来的炮弹中断的了恋情,它击昏了莫里斯,也激活了萨拉心中潜在的天主教信仰。萨拉向天主祷告:要以远离情人的方式来远离罪愆,以此保全莫里斯的性命。萨拉不辞而别,莫里斯不知就里,妒恨交加地度过了两年。因怀疑她另有新欢,莫里斯请私人侦探调查,结果从萨拉的日记中得知她一直爱他,只是出于对天主的许诺和敬畏才离开他。追悔之余,他提出要和萨拉私奔,开始新生活。此时萨拉已最终皈依天主教,没有答应他,并在不久后患病去世。天主从莫里斯身边夺走了萨拉,莫里斯怀复杂而抗拒的心情面对萨拉死后她的祷告一一应验的事实。
  • 生活曾经这样

    作者:(英)格雷厄姆·格林

    格林的文学创作和成就与他的思想矛盾甚至精神疾患息息相关、互为表里,他的人生就像他的小说,而他本人活脱脱就是他作品中的人物。在他人生和创作的晚期,他特意静下心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思想经历细说从头,从而成就了两本作家自传领域中的传世名著:《生活曾经这样》(1971)和《逃避之路》(1980)。《卫报》和《泰晤士报文学增刊》老实不客气地将其称誉为“自传作品中最出色的成就之一”。在《生活曾经这样》中,格林追忆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和牛津岁月,如何在青春期就邂逅了精神分析和俄罗斯轮盘赌,他的婚姻及皈依天主教的始末,以及他的第一部小说出版后如何匆忙从《泰晤士报》辞职成为专业作家的经过。 “写作《生活曾经这样》……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精神分析。我走过了漫漫的时间长途,而我本人就是我笔下的一个人物。” ——格雷厄姆•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