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GrahamGreene

  • 我自己的世界:夢之日記

    作者:Graham Greene 格雷安‧葛林

    在英國當代作家中,大概再沒有誰比曾被21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的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1904~1991)來得傳奇了。 他曾從事新聞、編輯、外交工作,足跡遍及五大洲;一生泉湧不竭的創作力,25部重要作品,半數被改編成電影,不但寫小說、劇本、評論、傳記,甚至也寫詩、寫兒童文學。譽滿全球的他,書迷滿天下,然而由於他對於隱私的重視,對於採訪的排斥(有一陣子,他甚至不願在他的書中附上作者照片),因此,直到他過世之前,人們都無法對這位在風風雨雨中生活了86年的老人有一個清晰的形象。 1991 年他撒手歸去,似乎知道讀者對他的興趣不減,「盛情難卻」之下,他預先準備了一份小禮物,就是一本完完全全關於他最隱密自我的書:《夢之日記》(A World of My Own: A Dream Diary)。這本小書是葛林生前最後幾個月親自編成,臨終時囑咐伴隨他最後三十年生活的伊維安‧克萊特擔任編輯,再交付給他在英國的多年老友兼出版商麥克斯‧瑞那德出版。 葛林夢境豐富,光怪陸離,青年時代便能夢見心理醫生的妻子赤身裸體,以後,他便有紀錄夢境的習慣。從1965年到1989年,三十餘年間不曾間斷,共收集了 800多頁筆記,且有詳盡編目與索引。每晚,他總要醒來四、五次,他將紙筆放在枕邊,醒來時便記下夢中的關鍵詞,白天再將它們詳細寫下。「在那個世界裡,一切遊歷,無論是危險、幸福、愛情、慾望都不用與別人分享,沒有證人,沒有毀謗我所遇見的人不記得曾見過我,沒有記者追蹤我與那些作家的會面……。對我來說,這是一個真實的世界。」《夢之日記‧自序》裡,葛林這樣說。 此書薄薄不過百來頁,內容有許多小篇章構成,很容易讀,似乎與葛林共享一個博大的空間,沒人催促你,可以一口氣讀下,也可以隨時放下書本,或將目光逗留在空白中間,慢慢體味。全書以「幸福」始,以「疾病和死亡」中,其中包括與名作家的會面、秘密工作、戰爭、旅遊、寫作、友情、宗教等等。想要瞭解這位作家的最隱晦、也可能是最真實的一面,翻讀此書,吉光片羽,都將予人更多思索與想像的樂趣。 此書特別邀請昔日於三聯《讀書》雜誌上,因〈再別葛林〉、〈依然話說葛林〉等名文而轟動海內外華文讀書圈,被認為「最瞭解貼近葛林心情的中國人」的愷蒂翻譯、註解,並由『金蝶獎』得主楊雅棠擔綱裝幀設計。葛林畢生最後的小禮物,因此而能以「最充實而有光輝」的面貌,呈現在中文讀者面前。
  • The Human Factor (Penguin Classics)

    作者:Graham Greene

    A morally complex and mature work from a modern master IN THIS later novel by Graham Greenea featuring a new introductionathe author continues to explore moral and theological dilemmas through psychologically astute character studies and exciting drama on an international stage. In "The Human Factor" A high- level operative of the British Secret Service acts as a double agent to benefit his family.
  • 愛情的盡頭

    作者:格雷安•葛林, Graham Green

    在二次大戰飛彈呼嘯而過的倫敦,一個小說家與一位國家官員的妻子卻耽溺於偷情與肉慾的歡愛中。這段不倫之戀在一次驚險的空襲之後突然終止……墜落的飛彈像似憑空而降的天譴,面對埋身於瓦礫中的情夫,女主角跟她並不相信的天主交換條件──「只要你讓他活著……我願意永遠離開他……」。經歷了兩年沒有愛情的沙漠般的生活,小說家與女主角重逢。在嫉妒心的驅使下,他聘請私家偵探調查女主角的行蹤……。福克納推崇本書是「我的時代裡最真實動人的一部小說」。
  • The Heart of the Matter

    作者:Graham Greene

    With a new introduction by James Wood Scobie, a police officer serving in a wartime west-African state, is distrusted — being scrupulously honest and immune to bribery. But then he falls in love, and in so doing, he is forced to betray everything he believes in, with drastic and tragic consequences.
  • The End of the Affair

    作者:Graham Greene

    Penguin celebrates the centennial of Graham Greene's birth with commemorativeeditions of his greatest works.
  • The Power and the Glory

    作者:Graham Greene,John

    Unabridged on mp3 audio disk. How does good spoil, and how can bad be redeemed? In his penetrating novel The Power and the Glory, Graham Greene explores corruption and atonement through a priest and the people he encounters. In the 1930s one Mexican state has outlawed the Church, naming it a source of greed and debauchery. The priests have been rounded up and shot by firing squad--save one, the whisky priest. On the run, and in a blur of alcohol and fear, this outlaw meets a dentist, a banana farmer, and a village woman he knew six years earlier. For a while, he is accompanied by a toothless man--whom he refers to as his Judas and does his best to ditch. Always, an adamant lieutenant is only a few hours behind, determined to liberate his country from the evils of the church. On the verge of reaching a safer region, the whisky priest is repeatedly held back by his vocation, even though he no longer feels fit to perform his rites: "When he was gone it would be as if God in all this space between the sea and the mountains ceased to exist. Wasn't it his duty to stay, even if they despised him, even if they were murdered for his sake? even if they were corrupted by his example?" As his sins and dangers increase, the broken priest comes to confront the nature of piety and love. Still, when he is granted a reprieve, he feels himself sliding into the old arrogance, slipping it on like the black gloves he used to wear. Greene has drawn this man--and all he encounters--vividly and viscerally. He may have said The Power and the Glory was "written to a thesis," but this brilliant theological thriller has far more mysteries--and troubling ideals--than certainties. --Joannie Kervran Stangeland
  • 喜劇演員

    作者:格雷安‧葛林

    「人生是一場喜劇,而不是我有備而來想面對的悲劇。」遠從摩納哥來尋母的布朗(我)、投機份子瓊斯少校、要來宣揚素食主義的前美國總統候選人史密斯,他們三人開往海地的船上相遇了,在這部以海地為背景的黑色喜劇中扮演喜劇演員的角色。當時的海地由獨裁總統杜瓦利掌權,透過特務系統遂其法西斯統治,把此地變成人間煉獄。在這樣荒謬的大環境下,這一群如張三李四般的小人物只能以另一種荒謬的自嘲態度面對人生。
  • 恐怖部

    作者:[英] 格雷厄姆·格林

    小说以二战中正遭受德国空袭的伦敦为背景,描写了“第五纵队”在英国的恐怖活动。主人公阿瑟·罗在一次义卖游园会上无意中对准了暗号,赢得一块战时难得一见的蛋糕,谁知其中竟藏有记录着军事机密的微型胶卷,于是一介平民阿瑟·罗被卷入一场间谍战,灾难接踵而至。为夺回胶卷,敌方间谍对他紧追不放,精心策划了一桩桩骇人听闻的恐怖事件,招魂术、苦肉计轮番登场,直至一枚炸弹让罗失去记忆……被改名换姓的罗囚禁于疯人院,院里一系列离奇之事令经受了心灵洗礼的罗疑窦丛生。他逃出疯人院,决定亲自弄清所有一切的来龙去脉。随着记忆的复苏,他的疑惑和痛苦也愈加深重。在隆隆的轰炸声中,最后与他单挑的、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他心上人的哥哥……
  • 我自己的世界

    作者:[英] 格雷厄姆·格林

    曾被21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格雷厄姆·格林,特别重视自己的隐私,排斥采访,因此,大众对他几乎没有一个清晰的形象。或许他知道读者们对他兴趣不减,所以,撒手归去之前,他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就是《我自己的世界:梦之日记》。这部作品完完全全记录了他的的隐私,以餮读者对他的了解,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一本自传体小说。 格林在“自序”中写到:“我的日记从1965年开始,到1989年结束,共有八百多页,我从其中选择出了《我自己的世界》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我的自传,以“幸福”始,以“死亡”终,是一个怪人过去三十余年的生活。……这本书中没有我生活中情色的一面,人们也许会觉得奇怪,但是我不希望牵连那些我曾经在自己的世界中爱过的人,虽然我没有力量阻止传记作家们或是记者们在普通世界中写到她们。”
  • 斯坦布尔列车

    作者:[英]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

    格林将自己的作品分为“严肃小说”和“消遣小说”两类,《斯坦布尔列车》是其第一部“消遣小说”。 故事发生在斯坦布尔列车,这一名噪一时的连接欧亚大陆的东方快车上,围绕逃亡与追捕、梦想与现实展开,浓缩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欧洲各国的社会问题与精神风景。从比利时的奥斯坦德、德国的科隆、奥地利的维也纳,到塞尔维亚的苏博蒂察,主人公们相继登场:精明又多情的犹太商人迈亚特、高贵而失意的政治流亡者津纳、柔弱而善良的歌舞演员科洛尔、强悍而机敏的小报记者兼女同性恋梅布尔、虚伪又做作的畅销书作家萨沃里、猥琐而凶残的惯偷格伦利希等各色人物,怀揣各自的梦想与企图,在这趟浪漫和冒险之旅上相遇、碰撞,发生了一系列戏剧性场景。暴风雪中,革命者津纳为信念命丧异国车站。车至终点君士坦丁堡,虚假的欢乐奢侈、诱惑勾引的气氛消解了对艰难旅程不安的记忆,主人公各自有了不曾预料的归宿,一切恍若隔世。 在这部被作者自称为“刻意讨好读者”的书里,作者假借那部名噪一时的洲际快车,将异国情调、浪漫奇遇与污浊世态及庸常俗事杂糅混合;通过对信仰与背叛的描写,毫不躲闪地直视人类生存中的卑劣和自欺,心怀谴责地将无情的客观实在展示成为某种“消遣读物”。
  • 密使

    作者:[英] 格雷厄姆·格林

    格林将自己的作品分为“严肃小说”和“消遣小说”两类,《密使》是其最著名的“消遣小说”之一,充满了惊险的气氛与精巧的悬念,与一般间谍小说尤为不同的是,作品并不单纯追求热闹的情节效果,在揭示一个充满卑劣行径的荒唐世界的同时,更着力刻画了人性——一个并不完美的英雄、一名职业间谍的性格弱点与犹疑不定。 小说以欧洲某国爆发内战为背景,描写了身心布满战争创伤的学者D受命赴英国购买国内革命的紧缺物资——煤。在赴英的同一条海船上,D发现敌方也派出了密使。于是,上岸后,双方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明争暗斗。为完成使命,D不断地被敌人甚至自己一方的人下套,眼看就要被逼入绝境。就在他一次次地虎口脱险、起死回生的过程中,他终于从一个被动消极的“理念的人”变成了一个“行动的人”,完成了从猎物到猎手的角色转换,在使命完成无望的情况下,奋力挫败了敌方的计划。 本书由英国新锐犯罪小说家伊恩·兰金作序。
  • 哈瓦那特派员

    作者:(英)格雷厄姆·格林

    伍尔摩是一位旅居古巴哈瓦那的英国商人,经营一家吸尘器代理店,并独力扶着十七岁的女儿梅莉。女儿日渐成熟美丽,伍尔摩开始担心她的教育问题,却苦于力不足,无法替她安排好的出路。就在此时,一位神秘的英国情报人员出现了,他选中伍尔摩做为他的下线情报员,以搜集当地的情报。伍尔摩在金钱的诱惑下,开始用身边的事物“制造”情报。英国情报本部深信不疑:将吸尘器草图视为核子武器,衣舞娘当做卧底间谍;敌方的情报部门也跳进来反制,虚构的人物竟一一浮现,而伍摩也陷入危机……令人啼笑皆非的情节,衬托出情报世界的荒谬。
  • 文静的美国人

    作者:[英]格雷厄姆·格林

    《文静的美国人》是其“政治小说”方面的代表作。作品以越南抗法战争时期为背景,老牌殖民主义者法国面临失败,一个年轻而文静的美国人乘虚而入,靠一帮土匪搞恐怖活动,企图建立所谓的“第三种势力”,受害者还是无辜的老百姓。最后这个多行不义的美国人也遭到暗杀。作品对新老殖民主义的恶劣行经作了有力的揭露和嘲讽。同时,作品还描写了这个美国人及本书另一男主人公、英国某报社驻越南记者与一位漂亮的越南姑娘之间的一场爱情纠葛,大大增强了这部严肃作品的可读性。
  • 人性的因素

    作者:[英] 格雷厄姆·格林

    他是双重间谍,他不相信共产主义,但为了共产党朋友,他泄漏情报,《人性的因素》不是一部传统的间谍小说,他着重刻画每个人物更重要的内心世界。 英国特工卡瑟尔被派往白人统治下的南非。他在那里和黑人女子萨拉相爱。为了萨拉不受种族主义迫害,也为了帮助萨拉的同胞,他寻求克格勃的帮助,成为双面间谍。可是克格勃为了自身利益出卖了他,英方也在追杀变节者,具有人性的卡瑟尔成了被剥削人性的工具和牺牲品。
  • 布赖顿棒糖

    作者:[英]格雷厄姆·格林

    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英国大师级小说家。他悲观厌世到极点,却又最关注灵魂的挣扎和救赎;他作品中“恶”无处不在,暴力、犯罪、背叛、堕落比比皆是,可最惊心动魄的却是个人内心的道德和精神斗争;他作品中的人物卑琐、绝望至顶点,可是污泥中却能绽放人性的光彩;他称得上20世纪最严肃最悲观最具宗教意识的作家,可同时又是讲故事的圣手,是20世纪整个西方世界最具明星效应的大师级作家之一,英国20世纪读者最多的小说家之一。格林将自己的作品分为“严肃小说”和“消遣小说”两类,《布赖顿棒糖》是最著名的“严肃小说”之一,以黑帮-侦探小说的为外壳,敷演了一出探索罪孽与救赎的精神悲剧。 “我大约十三岁上读的《布赖顿棒糖》。我从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部严肃小说也可以是一部令人兴奋的小说——历险小说竟也能同时成为深刻的理念小说。”——伊恩·麦克尤恩
  • 问题的核心

    作者:[英国] 格雷厄姆·格林

    英属西非殖民地副专员斯考比原是个正直、虔诚的天主教徒,为了送精神苦闷的妻子去南非度假,他不得不向一名叙利亚奸商借债,从此受到那商人的威胁利诱,接连犯罪而不能自拔,最后为求得精神解脱而服毒身亡。这部具有古典传统的悲剧性小说是格林所作的一系列探索宗教问题的小说中的一部代表作,,其中充分发挥了那些贯穿他所有小说中的主题:怜悯、恐惧、爱情、失望和责任,以及一种对人的精神解脱的探索。 本书入选美国兰登书屋现代文库编辑部组织知名学者和作家评选的“本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名列第四十位,跟以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为榜首的其他九十九部小说一起被认为是“本世纪最有价值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
  • 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

    作者:[英]格雷厄姆·格林

    格雷厄姆·格林是英国大师级小说家。他悲观厌世到极点,却又最关注灵魂的挣扎和救赎;他作品中“恶”无处不在,暴力、犯罪、背叛、坠落比比皆是,可最惊心动魄的却是个人内心的道德和精神斗争;他作品中的人物卑琐、绝望至顶点,可是污泥中却能绽放人性的光彩;他称得上20世纪最严肃最悲观最具宗教意识的作家,又是讲故事的圣手,是20世纪整个西方世界最具明星效应的作家之一,读者最多的小说家之一。格林将自己的作品分为“严肃小说”和“消遣小说”两类,《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是最著名的“严肃小说”之一,以刚果殖民地和麻风病院为背景,展现一个精神极度空虚和绝望的欧洲隐居者渐渐走向新生的心路历程,着力于探索精神救赎的可能。
  • 恋情的终结

    作者:(英)格雷厄姆·格林

    二战期间的英国伦敦,作家莫进而斯和公务员的妻子萨拉,一对婚外恋人,被飞来的炮弹中断的了恋情,它击昏了莫里斯,也激活了萨拉心中潜在的天主教信仰。萨拉向天主祷告:要以远离情人的方式来远离罪愆,以此保全莫里斯的性命。萨拉不辞而别,莫里斯不知就里,妒恨交加地度过了两年。因怀疑她另有新欢,莫里斯请私人侦探调查,结果从萨拉的日记中得知她一直爱他,只是出于对天主的许诺和敬畏才离开他。追悔之余,他提出要和萨拉私奔,开始新生活。此时萨拉已最终皈依天主教,没有答应他,并在不久后患病去世。天主从莫里斯身边夺走了萨拉,莫里斯怀复杂而抗拒的心情面对萨拉死后她的祷告一一应验的事实。 《恋情的终结》是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最具自传性质的小说。嫉妒的情人,无能的丈夫,捉摸不定的妻子,这样的三角关系看起来似乎颇为老套,但与一般的爱情小说不同,这部小说并非仅仅讲述红尘中的男女之情,而是在本德里克斯跟踪萨拉的过程中,探讨爱自己、爱他人和爱信仰这三种单纯而基本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