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约翰·伯格的三重生命

约翰·伯格的三重生命

作者:[美]乔舒亚·斯珀林

分类:文化

ISBN:9787208169982

出版时间:2021-8

出版社: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标签: 传记  约翰·伯格  艺术史  人文  文学  美国  摄影  新书记   

章节目录

引言 辩证法与梨树
第一章 为现实主义而战
第二章 献身的危机
第三章 艺术与革命
第四章 难以两全的忠诚
第五章 为现代主义干杯
第六章 友谊之作
第七章 意识形态之外
第八章 山谷的形状
致谢
索引

内容简介

人文主义左派的精神领航星:良心的守护者

同代人中最具全球意义的声音

本书是关于约翰·伯格生平及著述的首部精神传记

~~~~~~~~~~~~~~~~~~~~~~~~~~~~~~~~~~~~~~~~~~~~~~~~~~~~~~~~~~~~~~

经验的纹理、政治的重压、艺术的力量、历史的转向,

还有那间歇折返前行的路途,铺展开来一副三联画:

——作为新闻工作者和文化战士的早期,尝试解开冷战挫败感的缠结

——活力、感性、高产的变革中期,六十年代的革命力量随后被瓦解粉碎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崛起,自我重塑为抵抗者和农民经验的编年史家

~~~~~~~~~~~~~~~~~~~~~~~~~~~~~~~~~~~~~~~~~~~~~~~~~~~~~~~~~~~~~~

《约翰·伯格的三重生命》是关于约翰·伯格生平与著述的首部传记。

约翰·伯格是战后欧洲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作家之一。作为小说家,他在1972年获得布克奖,并将一半奖金捐给黑豹组织。作为电视主持人,他以《观看之道》改变了我们看艺术的方式。作为一个政治活动家,他捍卫了全世界工人、移民和被压迫者的权利和尊严。他在1953年写道:"我远没有把政治拖进艺术,而艺术把我拖进了政治"。直到2017年1月去世,他仍然是一位革命家。

围绕着一系列个人和历史的分水岭,《约翰·伯格的三重生命》追溯了伯格的发展历程,从1950年代伦敦冷战时期的艺术学生和论战者,到1960年代的狂热——当时革命不仅是政治的,而且是性的和艺术的,再到他重塑为田园作家,以及之后经历的新左派的兴起和衰落。通过第一手的、未发表的访谈和最近公开的档案资料,本书作者在诸多争议性的时刻之下挖掘出一个具有非凡复杂性和韧性的人物。他的形象是一位文化创新者,既被人称颂,又经常被误解,他是一位越来越被他所热爱的事物和他所反对的事物所驱动的作家。

《约翰·伯格的三重生命》将他的众多面孔汇聚在一起,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重新带回他和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图景中。

~~~~~~~~~~~~~~~~~~~~~~~~~~~~~~~~~~~~~~~~~~~~~~~~~~~~~~~~~~~~~~~

了不起的约翰·伯格得到了与他相称的深刻细腻的研究。乔舒亚·斯珀林对这位格外多面的作家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讨论都游刃有余:他的艺术评论、他的小说、他热情的政治承诺、他对阿尔卑斯山村民生活的沉浸等等。伯格作品的爱好者会在这里找到丰富的背景资料,而那些还不了解伯格的人,我希望也会受到启发,读懂他。

——亚当·霍希尔德(《利奥波德王的幽灵》作者)

观点尖锐,文笔潇洒……伯格本人的观看之道,加上其散文本身的直中要害和抒情性所带来的力量,横跨了岁月,给年轻的一代带来了希望,正如这部传记本身所体现的那样。

——《纽约书评》

这本书对于伯格的研究,以及对过去五十年文化左派总体的学术研究,都做出了生动而精辟的贡献。

——《出版周刊》

这部引人入胜的住传记追述了伯格的创作进化历程,突出了他大量的产出中的精华作品,并将这些作品与他一生追随的马克思主义之中。

——《纽约客》

在约翰·伯格90年的人生中,他曾先后,有时同时是艺术评论家和小说家、纪录片作家和编剧、农场工人和历史学家、诗人和论战家……这一堆显然矛盾的身份聚合起来代表着什么呢?对于任何一位约翰·伯格的准传记作者来说,诀窍就是要在多样性中找到统一性。乔书亚·斯珀林能胜任这项任务。

——《洛杉矶书评》

读斯珀林的评传……就是进入了一个失落的高风险知识分子的狂热世界。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伯格对一件事情的观察和理解“面面俱到”的天赋,他那不可思议的浮动视角,如果不是他总能用它来选择正确的一面,价值就会降低。

——Sarah Nicole Prickett,Bookforum

作者熟练地从政治切换到个人,再从个人到政治,反映出了多舛,有时动荡不安的人生的高潮和低谷。

——《星期日卫报》现场报道

《G.》《第七个人》和《看问题的方法》的作者当然是一生都在论战和革命。但是,归根结底,他是一个“与其说是被他所反对的东西定义,不如说是被他所热爱的东西定义”的人。乔书亚·斯珀林对约翰·伯格的研究时而批判,时而充满热情,他的观察力、严谨性、深刻性和这本书的主人公一样出乎预料地引人入胜。

——大卫·埃德加,《写在心上》作者

这是一个值得欢迎的介入,它公正地对待了伯格的思想和作品遗产,在英国,对这些遗产的低估简直到了犯罪的地步。

——《晨星报》

极佳……斯珀林虽然是一个伯格迷,却并没有写成满是恭维的圣徒传。[斯珀林的]传记……揭示了一位仍能以最雄辩而充满激情地说出我们当前的挫折、恐惧、希望和欲望的作家。

——Elisa Wouk Almino,Hyperallergic

论据充分,有趣,信息量大

——《艺术报》

下载说明

1、约翰·伯格的三重生命是作者[美]乔舒亚·斯珀林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周安迪的评论
    首部约翰·伯格传记,了解战后思想巨匠的人生与他的时代
  • Nelly.L的评论
    与其说是一部传记,不如说是一部思想史——以约翰·伯格的生命为时间限度。伯格的思想和行动太过丰富,以至于传记作者要用“三重生命”去形容。最激励我的,是他从未放弃左翼理想,即使在历史希望破灭的时刻依然心存希望,那个希望就是坚持去工作,去参与实在的生产过程。我要把伯格的话作为座右铭:“坚定地去工作吧!因为它富有成效,因为它在人的身上产生了丰饶的希望。”
  • malingcat的评论
    八卦爱好者劝退,这是一本评评评传,生平在前25页就说完了,看到最后都不了解他结过几回婚。那本大陆迟迟不能出版的《G》,也并未透露更多内幕! 分隔号。伯格拿着解剖刀走向波提切利,砸烂博物馆里的镀金画框,破坏值过大,因此是我在课堂上重点防范的对象。不过他将画家们带回“本土在地”的做法,我还是衷心喜欢的。终其一生,伯格在学院之外,教会大学教授很多东西,我相信很多老师像我一样,一边记着小笔记,一边神往着扎根大地的耕读生活,一边喟叹伯格惊人的才华和前卫性,但在有些时候,又因为他的激进而暗暗摇头。本书相当厚实,以伯格的重要著作为基础,是为伯格做注的写法,铺陈时代氛围和主要思潮,解析伯格的重要观点、方法和影响力,顺便为上世纪的文化左派总体画了像。难得作者学会了伯格式金句,更难得译者把所有金句都译出了金色。
  • 祝羽捷的评论
    这本书帮助我们全方位了解伯格。伯格给了我新的视野,新的解读方式,但我始终不认同他把艺术作为政治工具的观点,像《格尔尼卡》我认为首先是非常有创造力的杰作,恰巧背后又是战争主题,艺术本身已有其意义,但我欣赏他在现实主义作品中对无产劳动者的体恤和关怀。除了我们都知道的他是凝视理论专家,对视觉文化中的意识形态的揭露,对广告符号的解构,伯格也的确将政治拖入美学,攻击现代主义,关注移民劳工(他最喜欢的作品《第七人》),对左派文化做出巨大的贡献。看完传记,我现在非常期待小说《G》了。
  • 陆钓雪成逍遥叹的评论
    观看树的五种方式:哲学家的方式,工程师的方式,诗人的方法,情人的方式,最后是画家的方式。每种不同的观看方式,都展现出不同层面的现实世界,并使得观看者处于与该世界的不同联结方式当中。观看时,工程师开始测量和计数;情人尽情享受;哲学家进行推论。画家则是研究色彩的纯粹存在和树枝的角度。“就像一个钳工,而不像数学家”。每个观看的目标都遵循着感知思维的不同思路,因此,观看被理解为一项活动——几乎是一种技能。观看可以被改造和训练。我们对周遭事物的感知,与我们身体的其余部分融合在一起,处于动态连续的相互作用中。梅洛-庞蒂说:“世界与主体是不可分离的;可以与世界分离的主体,只不过是世界的一个投影。”梅洛-庞蒂的这个交错配列法的句子说明了贯穿在伯格自己人生项目里的一系列辩证逻辑:内与外,身体与自然,自我与历史
  • 梁一梦的评论
    约翰·伯格五星,这部传记五星,翻译五星。其他跟这本书本身无关的,不懂。
  • Elaine的评论
    伯格对争议、论战近乎执拗地反击和坚持,不知怎么的,让我看得很解气。
  • 遠濤的评论
    英文原著是一部评传,书名可译为「我们时代的一位作家:约翰·伯杰其人其文」,套的是伯杰小说处子作的题目A Painter of Our Time。然而译者李玮璐独辟蹊径起用「三重生命」这个短语,却也不是无的放矢:她在向伯杰伟大的中篇小说《露西·卡布罗尔的三生》致意(收录于《猪的土地》)。露西的三生是三段人生,先后相继,伯杰的三重生命则是互相叠印的,此中有彼,常能做到交融兼济——伯杰是正统眼里的一种「异端」;如他自言,他从不感到生命的神圣性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矛盾——为了诱人而不失贴切的中文书名,给译者加一星。P.S.译者来邮告诉我,书名中的「三重生命」实为编辑提议,她不敢居功。另承网友告知,原作者序言中已谈及Berger的「三重生命」,并非中译本的创举。感谢以上两项指正。
  • 文景社科君的评论
    关于约翰·伯格生平及著述的首部精神传记
  • 晓林子悦的评论
    这是一部思想传记,几乎不谈伯格的私生活,与通常的线性叙事传记大异其趣,写作难度也更大。可以把它当作导读来看,对于理解和研究约翰•伯格非常有帮助。作者挖得深,讲得细,译者也很优秀,全程在线,译笔流畅。
  • 小宋的评论
    17年第一次读伯格《我们在此相遇》深深地被打动,后又看过《观看之道》,以及电影《昆西四季》。此次阅读加深理解了自己被伯格吸引的原因也如书中所说:“年迈不必是苦涩的;生活总留有惊喜;思考和欲望、发现和反思,互相影响着前行;过去的天才和现在的密友似乎在一张桌边坐着。”伯格好像是那个能将我带到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微妙又率直的世界的人。
  • 片.儿.川的评论
    至少还有写作。
  • 韧勉的评论
    艺术史论大师约翰·伯格的传记,本书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试图提供一个更全面的图景,描绘伯格的个人发展,以及他在许多创造性蜕变当中历经的险途。另一方面,通过伯格和一系列政治分水岭,探讨那些困扰了一代人的更大的问题:艺术的目的、自由创作的本质、献身的意义,以及现代性与希望的关系。伯格指出意识形态正是那些既无法被看见也无法被接触之物;而可见物则暗示了一场相遇:这场相遇位于光线与视网膜之间、世界与肉身之间。伯格后来的文字将可见物拔高到一个存在的原则。他说他只是希望写下“共通的时刻”,约定和会合的场所。他所处的时代以延迟性和间离的反复性作为特征。
  • 糖罐子的评论
    会重读一遍。意外之喜是围绕伯格了解到一些其他作品。以及杰夫戴尔对伯格的评价。是系统的思想历程梳理,八卦的话,除了其中一任妻子比他大二十岁,没记住别的。
  • 文景的评论
    人文主义左派的精神领航星、良心的守护者,同代人中蕞具全球意义的声音,约翰·伯格生平及著述的精神传记,过去五十年文化左派总体的精辟书写
  • 珍妮的肖像的评论
    写译都好,是约翰伯格一生经验,与政治艺术写作思考的作品,“互为棱镜折射”的解读评述。是抗争前行,折返迂回的思想史,关于“观看之道”的之道。金句颇多,伯格深度迷必入。
  • 梯_Telos_Books的评论
    期待已久的一册
  • baiya的评论
    更像是一本约翰·伯杰的导读。
  • Breadhead的评论
    对私人生活和经历讲的极少,主要是对伯格的作品进行的疏离,有些学究气。
  • 的评论
    伯格为人生所设定的角色是讲故事的人,工具是笔、画板和摩托车。在写作中讨论绘画,同时也讨论动物、抗争、农民、革命、医学、移民和电影。在其生活方式里,实际经验是知识最真实的地基。就像在他看来,绘画植根於视觉经验,而后者植根於当地特色的事物。 而美学永不可能從政治中彻底脱离,他靠在伦敦录电视节目成名:讨论艺术的影像呈现方式,或影像艺术自身意味着什么,将摄影中批判的好奇心带进主流视野。後環遊欧洲,放逐的距离为其散文注人更加耐心、私人的、经常充满诗意的探究精神。 定居日内瓦後他早上在田地里耕作,下午阅读哲学,把哲学的现代主义带到户外,回归生活本身,知识不仅是农耕的经验,亦是融入社会共享空间的经验,这些问题都是其思考根基。他总是以朴素风格写作,像“联结世界的交互口”,与20世纪共产主义的命运相裹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