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分类:历史

  • 稽古至治

    作者:姜鹏

    宋朝,尤其11世纪从宋真宗到宋仁宗的时代,是中国历史最典型的学者和政治家合一的时代。当时最有名的政治家几乎都是大学者,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欧阳修、苏轼皆是。在群星璀璨的大宋政坛中,司马光便是其中最耀眼的之一。他一心为国,志存高远,敢言直谏,堪称纯臣典范;在晚年更是主持编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光耀华夏。

    《资治通鉴》被称为“皇帝教科书”,这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权力法则的史学巨著,也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必读之书。那么一千年后的我们,应该如何读懂《资治通鉴》?著名历史学者姜鹏,倡导用思想史的方法来解构、理解《资治通鉴》,钩沉隐性的史料价值,参悟个中三昧,发现历史现象背后蕴藏的哲思。

  • 剑桥中国经济史

    作者:万志英

    作者从青铜时代写到20世纪初、视野横跨近3000年历史,他吸收现有硏究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一本关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详尽之作。目前对于中国经济历史的研究中,总充满了南辕北辙的阐释,对于中国历史中任何阶段的主要问题,研究者几乎都难以达成共识。本书作为一部综合之作,尽力实现论述的平衡与客观性。本书力求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白。

    与其他历史书相比,作者并未提出一种关于中国经济的总体理论,而是更希望“仁慈的上帝寓于细节之中”。作者在书中提出两个标新立异的观点:第1,万志英反对任何关于历史或经济发展的线性和亚冰期观点。第二,作者反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即认为市场是经济发展和财富创造的推动力这一观点。他认为现代经济的增长并非主要源于市场的扩张,而是源于新知识和新技术所孕育的创新(前现代的经济增长同样如此)。经济历史学家对市场的过分关注忽略了其他制度因素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影响一其中为明显的是忽略了国家的作用。

    本书每一章节都具有时代的特性,以第5章为例,其就讲述了隋唐时期,中国国际贸易蓬勃发展,作为跨欧亚贸易主干线的陆上丝绸之路达到了鼎盛。同时期,佛教自印度向东亚的传播,刺激了中亚贸易路线上经济及文化的交流。尽管本书从经济的角度来讲述中国3000年的发展历史,但其并没有将格局仅限于经济,而是以经济为主线,还原一个立体丰满的中国历史。

    在过去的40年间,中国经济令人瞩目的崛起,令许多长久以来关于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既定假设遭遇挑战。在整个前工业化时代,经济繁荣对于中华帝国的延续同样至关重要。在18世纪之前,欧洲先进地区所具备的部分特征,如高效的农业以及成熟的市场等,也同样在中国的经济中显现。但是,在许多方面,中国的前工业化经济又背离了西方的发展道路,比如中国一直将灌溉农业置于中心地位,同时也在家庭结构、产权、商人地位、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等方面异于西方。

    本书共分9章:青铜时代的中国经济、从城市国家到君主专制、统一帝国的经济基础、豪强社会与庄园经济、汉族与游牧民族的融合及中国的再统一、 唐宋变革时期的经济转型、江南经济的全盛期、市场经济的成熟、国内危机与全球挑战:帝国经济的重构。万志英教授对自青铜时代至20世纪初这三千年间中国经济发展各种制度的基础、延续以及中断进行了详尽而通俗的研究。

  • 五代十国:最乱的乱世

    作者:于迈

    本书为史学新锐于迈“五代十国”系列的第一部。五代十国堪称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其乱纷纷,比三国更甚。五代十国并不乏震铄古今的英雄人物。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来龙去脉,本书先从“王仙芝、黄巢起义”说开来。唐朝末年中央朝廷宦官当政,腐败而无力,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几乎完全脱离唐朝政权。黄巢在腐败的朝廷控制下,科举屡试不第,最终愤而起义,自此揭开了唐宋之间风云变幻的五代十国的序幕。后梁、后周,后唐、后晋、后汉三个政权相继创立,开展了攻伐谋算、你争我夺的权利游戏。这是一部有态度的历史作品,幽默与严谨兼具。

  • 哈佛极简中国史

    作者:[美] 阿尔伯特·克雷格

    ***【内容简介】***

    汉学巨擘写给普通读者的中国史入门读物,哈佛燕京学社社长、东亚史大家阿尔伯特•克雷格毕生研究淬炼而成的经典力作。以全球史的视野、大历史的格局,突破传统中国史学叙事,280 页图文并茂,重新认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兴衰荣辱。《哈佛中国史》经典导读,“极简阅读”畅销读物。

    《哈佛 极简中国史》是东亚史巨擘阿尔伯特•克雷格的经典之作,也是欧美广受欢迎的中国史入门读物。相比其他世界古文明,中国的文明能够延续至今,不被湮没,是其独有的命运,原因何在?克雷格将在本书中回答这一中国历史的终极之问。他同时提醒我们,唯有透过中国数千年的文明演变,我们才能理解现代中国。

    《哈佛极简中国史》勇于打破传统中国史学叙事方式,将中国历史放在人类历史的大背景中予以考察。从诸子百家争鸣的早期中国,到构建最早帝国的秦汉,从帝制时代高峰的隋唐宋元,到帝制时代晚期的明清,最后到步履蹒跚、探索出路的近代中国,克雷格以他者之眼、同情之笔,全景展现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荣辱兴衰。

    克雷格融汇西方汉学最新研究成果,力图呈现出中国文明的不同面貌。从来没有一部讲述中国历史的书,能像《哈佛极简中国史》一样,在280页的篇幅内,就能让我们在见证王朝兴衰的同时,理解跨越王朝更迭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长时段演变,深刻体会历史上中国人的思想和感情。

    汉帝国与罗马帝国同样面临蛮族威胁,解决方法有何不同?公元6世纪后,为何欧洲陷入长期分裂,中国却能不断重构统一帝国?不同于阿拉伯人受宗教狂热驱使的扩张,蒙古人征服当时大半个已知世界,他们的动力何在?……

    全书始终站在全球史高度,对同时段的中外历史做了一系列有趣对比分析,极富启发性。通过这部“世界中的中国史”,我们必将不断获得对中国历史的崭新认识。

    ***【编辑推荐】***

    (1)大家小书:东亚史巨擘阿尔伯特•克雷格写给普通读者的中国史入门读物。

    阿尔伯特•克雷格为汉学巨擘、东亚史权威,早年师从费正清、赖世和、史华慈、杨联陞等大家,任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哈佛东亚研究中心主任。本书是他毕生研究淬炼而成的经典力作,篇幅精炼,脉络清晰,用280页就写出了中华5000年文明的荣辱兴衰。

    (2)畅销经典:欧美广受欢迎的中国文明读本,凝结西方众多汉学家研究精华。

    哈佛大学新生了解中国史必读的第一本书,畅销欧美十余年的中国文明入门读本!融汇数代汉学家研究精华,包弼德、欧立德、孔飞力、傅高义等数十位汉学家联袂推荐、鼎力支持!

    (3)聚焦文明脉络:拨开繁冗的历史细节,精准把握中华5000年文明的演变轨迹。

    《哈佛极简中国史》让我们在见证王朝兴衰的同时,真正理解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长时段演变,这些才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根本所在。不用知道很多铺天盖地的历史史实,你也可以同样掌握中国历史的脉络!

    (4)颠覆传统:以全球史的视角、大历史的眼光,成就中国历史叙事的新格局。

    克雷格作为东亚史权威,站在世界史的高度,借用大历史的眼光,尤其关注同一时段中西方历史进程的不同。在本书中,克雷格考察中国不断重建统一帝国的独特命运和深层动力,重新思考中国古代的朝贡体系、对外关系、丝绸之路等的地位和意义,等等,对中国读者而言都极富启发性。

    (5)图文并茂:近百幅精美图片,再现中国传统文明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景象。

    精心挑选各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书画、壁画等艺术作品,立体展现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文明成就,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6)全新修订:中文版译自最新修订英文第3 版,观点、内容、视角力求最新。

    克雷格依据最新研究成果,对全书每一章内容都做了全新修订,增加了部分新观点、新材料、新视角,不断更新读者对中国史的认知。

  • 易中天中华史

    作者:  易中天

    《易中天中华史:先秦到隋唐》全新修订升级版16卷套装,囊括了已经出版上市的"易中天中华史"前三部1至16卷。

    2013年5月,著名学者易中天,决心以颠覆传统史学著作的写作方法、优美诗意的语言、独特创新的全球视角,用五到六年时间,创作六部共32历史巨著《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先秦》,第二部《秦汉魏晋南北朝》,第三部《隋唐》,第四部《宋元》,第五部《明清》,第六部《近现代》。至2016年10月,已出版前17卷,现将前三部16卷作图文修订,结集成套装,以飨读者。

    第一部先秦

    卷一《祖先》

    卷二《国家》

    卷三《奠基者》

    卷四《青春志》

    卷五《从春秋到战国》

    卷六《百家争鸣》

    第二部秦汉魏晋南北朝

    卷七《秦并天下》

    卷八《汉武的帝国》

    卷九《两汉两罗马》

    卷十《三国纪》

    卷十一《魏晋风度》

    卷十二《南朝,北朝》

    第三部隋唐

    卷十三《隋唐定局》

    卷十四《禅宗兴起》

    卷十五《女皇武则天》

    卷十六《安史之乱》

    跟随《易中天中华史》,我们将进行一场历史寻根之旅,体验夏的质朴、商的绚烂、周的儒雅、汉的强悍、唐的四海为家八方来朝,品味宋的纤细、元的空灵,直至明的世俗、清的官腔。由此解开诸多历史的疑惑:夏商周是王朝吗?先秦诸子都是谁?魏晋风度长什么样?盛唐之音你听见过吗?当旅程结束时,我们或将明白:什么是中华根、中华梦、中华魂。

  • 土耳其的崛起(1789年至今)

    作者:[土耳其] 悉纳·阿克辛(Sina Aksin)

    本书是土耳其的一部近代史,从1789年直到21世纪。书中从奥斯曼帝国的末期开始,叙述了坦自马特的改革,第一个君主立宪王朝,一战和青年土耳其人的兴起,凯末尔革命和土耳其共和国的成立,直到20世纪后半期的政治变革。作者认为,土耳其的历史和社会科学过于依赖于西方学术,从而在很多方面的研究显得不足和表面化。这对于土耳其历史,特别是20世纪的土耳其史,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

  • 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作者:Richard Overy

    主编Richard Overy是英国当代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之一,是现代史领域的主要权威,BBC历史类节目的顾问。著作包括《俄国的战争》、《第三帝国的战争与经济》、《盟国为什么取胜》、《战争》、《审问:在同盟国手里的纳粹精英》,他是《泰晤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地图集》的编撰顾问和《泰晤士20世纪地图集》的总编,也是《牛津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作者。由于其对军事历史的终身贡献,他获得了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奖。

  • 我眼中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杰夫人口述史)

    作者:惠伊深 著

    是历史,更是一段传奇往事!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口述历史佳作。

    口述者唐石霞女士是末代皇帝溥仪之弟溥杰的原配夫人,是著名的珍妃及瑾妃的亲侄女,是末代皇后婉容和末代皇妃文绣的亲密朋友。她是清皇朝寿终正寝之时最后一批离开紫禁城皇宫的皇族成员。

    这部口述历史详述了唐石霞和珍、瑾二妃的他塔拉氏家族的兴衰历史,介绍了清宫内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特别揭示了日本军政上层在操办建立伪满洲国之际,迫使溥杰与她离婚并续娶日本贵族后裔嵯峨浩的阴谋,是为了将来在没有子嗣的溥仪下台后,伪满洲国的下任皇帝有日本血统,从而全面掌控中国。

    此外,这部口述史还叙述了唐石霞在绘画、诗歌方面的较高成就及造诣,对其晚年在香港大学的任教生活进行了详细说明。书中所陈述的史实和独特经历,可为后人研究往昔历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 吐火罗语世俗文献与古代龟兹历史

    作者:庆昭蓉

    本书以吐火罗语世俗文献等出土胡汉文字资料為经,传世史籍与佛教典籍為纬,从多方面分析六至八世紀龟茲的历史特征,其研讨重点在于佛教的实践与地方化现象。除了概观吐火罗语世俗文献的出土与收藏情况,并介绍近年国外吐火罗语文献学研究的重要进展,书中更引述不少海外所藏吐火罗B语(即龟兹语)世俗文书残片的录文与翻译作为论证根据,其中多件文书首次在国内学界发表。与此同时,本书也结合了一部份古代龟兹地区境内现存石窟题记的最新调查成果。

  • 近代中国的私塾与学堂之争

    作者:左松涛

    晚近国人的教育观受到外来思想的深刻改造,对传统私塾与新式学校均有简单化的评判倾向,多视两者为落后与进步、野蛮与文明之争。无论对科举停废前大量存在的旧式民间学塾,还是从清末到民国所发生的私塾与学校长期的纠缠竞争,亟待进行深入、持平的研究。

    本书不以成败的标准评价历史 ,也不发思古之幽情,竭力重构当年的历史环境与历史观念,重建有关近代中国私塾与学堂之争的诸多重要史实,可为中国追求教育现代性的努力提供多方面的参考。

  • 美第奇家族的兴衰

    作者:[英] 克里斯托弗·希伯特(Christopher Hibbert)

    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在其鼎盛阶段曾是欧洲财富、权力和影响力的中心。作为一个靠贸易和金融支撑的共和制邦国,她不乏血腥争斗的政治统治权掌握在富有的商人家族手中,而这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美第奇家族。这本令人激动的作品细数了美第奇家族在佛罗伦萨政治、经济和文化历史上的巨大影响。本书内容始于15世纪30年代,美第奇王朝在近乎传奇的科西莫·德·美第奇的领导下崛起,中间经历了他们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一些最伟大的艺术家和建筑师的资助者的黄金时代,再到美第奇家族的各位教皇和大公统治的时代,直至佛罗伦萨陷入衰败与破产以及1737年美第奇家族血脉的终结。

  •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

    作者:刘守刚

    民族富强之路的财政逻辑 刘守刚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上中国的延续,那么历史上王朝兴衰背后的财政原因是什么?十八届三中全会说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那么两千年帝国国家治理的智慧与教训有哪些?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一书,不以传统的史料堆积为主要内容,也不以简单的时空框架为安排形式,而致力于运用财政政治学理论来重新阐释自商周直至当代的财政史料,从而以财政的视角揭示中华国家的发展规律,通过将财政思想演变与财政制度实践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揭示千百年来中国人用财政工具治理国家的秘密以及向现代转型的艰难路径。

  •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

    作者:李文杰

    近代从事西式外交的官员产生于科举的道路,他们是如何“适应”外交这种全新的“职业”的?如何理解清朝外交机构的运作方式与特点?作者从清代档案中钩稽总理衙门、外务部及驻外官员的履历资料,考察其出身、选任、升迁、去向、群体演进等系列问题,构建并展现出晚清外交人员从起源、发展到所谓“职业化”外交官群体形成的全过程。“外交官”是一个研究薄弱的群体,本书的研究为今后的晚清外交史研究奠立了基础。

  • 姚著中国史

    作者:姚大中

    《姚著中国史》是台湾著名历史学者姚大中先生毕生精力创作的著作。本书打破了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民族史的界线,以全新的架构叙述了从远古到清代的中国历史。作者具有罕见的理性概括能力,能从复杂的历史表象中找出脉动的主线,透彻、清晰、具体;引用资料宏富,文笔古雅,带有20世纪30年代钱穆《国史大纲》的叙事风格。一般的中国学者写的中国通史是将中原作为一个核心,一层一层向外看,而这部书则是从匈奴、月氏、日本、朝鲜等向内看,角度新颖,堪称世界史视野下的大历史。

    《黄河文明之光》剖析了中华帝国秦汉的勃兴与崩解;

    《古代西北中国》全景透视了“游牧中国”和“农业中国”的竞争、共生与融合;

    《南方的奋起》描绘了历史的曲线——正统朝代南移与北方民族大融合,熔炼、孕育着一个新帝国;

    《中国世界的全盛》诠释了隋唐帝国确立中国在东亚秩序的轴心地位的历程;

    《近代中国的成立》展示了宋以后中华民族诸成员全部登上舞台的场景,及中国内部的重新整合。

  • 中国通史

    作者:张荫麟 / 吕思勉 / 蒋廷黻

    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通史著作不少,其中优秀者,往往既要史料翔实,又要文字优美,又或编写方法有独特创新。本套《中国通史》,将民国时期公认的几位史学大家的代表作编辑整理后,集合到一起。其中,吕思勉先生的文字中,引用的史料十分丰富,旁征博引,大气磅礴;张荫麟先生则不圄于史籍,甚至把《诗经》《楚辞》《论语》中的词句用得出神入化,文字十分优美;而蒋廷黻先生则是在近代史研究上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观念,倡导原始档案材料的收集,比如在写李鸿章的外交活动时,就曾亲自走访李鸿章的旧部、助手、秘书等。

    三位先生在史书的编写上各有优点,集合成套后,相信能够给予读者深刻而愉快的阅读体验。

  •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

    作者:[瑞典] 喜仁龙

    1921年,喜仁龙得到民国总统特许,考察了民国政府驻地中南海、北京的城墙与城门,并在溥仪的陪同下,进入故宫实地勘察和摄影。本书正是这次考察的精华集锦。

    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原名《中国北京皇城写真全图》,首版于1926年。收录了14幅建筑绘图,300余张照片。全面展现了紫禁城的城门、角楼、殿宇等建筑的结构与装饰特点,如实记录下了中南海、北海、圆明园等皇家园林的原貌。

    下册原名《北京的城墙和城门》,首版于1924年。收录了十余万字工程勘察记录,50余幅测绘图,详细考证了北京城墙和城门的建筑构造和历史变迁,并附有130余幅极具艺术性和视觉震撼力的照片。这是现存记录老北京城墙和城门最翔实可靠的文献,更是后世学者无法超越的巅峰之作。

  • 中华帝国的衰落

    作者:魏斐德

    1.魏斐德与史景迁、孔飞力并称美国“汉学三杰”,本书是他关于中国近代的重要代表作,被多所美国大学用作中国近代史教材,价值极高,堪称海外汉学经典作品。

    2.,本书跳出了大部分近代通史使用的编年形式,先从社会结构开始讲。脉络清晰,详细剖析了中华帝国如何一步步实现建立秩序,走向强盛,陷入困境,再次建立秩序的过程。

    3.魏斐德在强调中国社会内在发展动力的基础上,结合内外两方面因素来解释中华帝制的衰落,超越当时中国史研究领域中盛行的“冲击一反应”研究模式。

    其最重要的着眼点在解释: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内部真的没有出现自发的转变吗?1839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真的是停滞不前的吗?从这两个问题出发,找到帝国主义狂潮到来之前,中国出现社会变迁的内在根源。

  • 全球通史

    作者:【英】乔治·威尔斯 / 【美】卡尔顿·海斯

    编辑推荐:

    1.全球畅销50余年,被翻译为十几种文字,受到各国读者一致好评。

    2.史学巨擘乔治·威尔斯和卡尔顿·海斯通力合著的经典之作。

    3.知名翻译家李云哲历时5年,逐字逐句,精益求精,翻译而成。

    4.堪称世界通史领域的开山大作。

    5.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多所知名大学、中学指定教科书。

    6.适合各个年龄段和学识水平的读者,是了解全球历史不可不读之作。

    内容简介:

    由英国历史学家乔治·威尔斯和美国历史学家卡尔顿·海斯联合撰写的《全球通史》是享誉全球的经典之作,被称为世界通史领域的开山大作。自出版以来,在多个国家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一致赞誉。此书中文版由知名翻译家李云哲参考多种资料,历时五年,逐字逐句,精益求精,翻译而成,文字清新隽永,有趣深刻,结构宏大,原汁原味地展现《全球通史》的本来风貌,堪称译著的经典范本。

    全书从人类的起源和史前文明——旧石器时代的诞生着笔,纵贯数千年,剖析五大洲,一直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冷战的开启。全书分为二十个章节,以人类的文明尤其是四大文明的演变发展为经线,以世界区域的繁荣、衰落、流变为纬线,纵横捭阖,洋洋洒洒五十万余字,透视全球的文明兴衰和历史进程。读完这本书,你将不仅对世界自古至今的演绎图景了然于胸,也对全球的趋势与未来有着深邃乃至哲学高度的认识和理解。

    乔治·威尔斯和卡尔顿·海斯都是世界史学界的巨擘,他们所著的《全球通史》有别于其他作者的通史版本,不仅内容更为翔实丰富、涉猎更为深广,文字也更简明通俗,适合各个年龄段和学识水平的读者,是了解全球历史不可不读之作。

  • 半岛智慧

    作者:  邵毅平

    《半岛智慧:地缘环境的挑战与应战》以历史地理意义上的“朝鲜半岛”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朝鲜半岛对于自己所处的地缘环境的挑战。作者分析了朝鲜半岛人民在两千多年中,为保存自己的国家所发挥的外交智慧,以及如何在避免被外来民族及文化同化的同时,通过吸收外来文化(尤其是中国的先进文化)的优点提升并发展自己的文化。作者还从朝鲜半岛的学术观念变迁及其他方面入手,分析了两千年来朝鲜半岛人民的忧患意识及挑战精神。全书旨在使读者较全面地获得两千年来关于朝鲜半岛的历史文化知识。

  • 君士坦丁大帝时代

    作者:(瑞士) 雅各布·布克哈特

    历史学名著。以深厚的古典学学养,广阔的学术视野,以及丰富的史料,全面而深入地评述了3世纪古代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统治时期的政治、文化。全书涉及内容极为广博,其主旨在于力图从文化史的角度,对君士坦丁大帝时代作全面的扫描和理解,是作者书写文化史的第一次主要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