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俄罗斯

  • 雕刻时光

    作者:[苏]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 首次由俄文原著翻译出版 ★ 他一生都在雕刻时光,为了已经流逝、消耗或尚未拥有的时间 ★ 只要你热爱电影,我们一起雕刻时光 他的电影宛如一个奇迹,他创造了崭新的、忠于电影本性的语言,捕捉生命如镜像、如同梦境。他并不诠释什么,他只是一个观察家,但他却让他的影像活动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英格玛•伯格曼 倘若我们能将《雕刻时光》浓缩成一则单一的讯息,那么,它必然是:对任何艺术家和艺术形式而言,内涵与良知都应先于技巧。——《洛杉矶时报》 --------------------------------------------------------------------------------------------- 人们到电影院看什么?什么理由使他们走进一间暗室? 为了时间:为了已经流逝、消耗,或者尚未拥有的时间。 电影创作的实质是什么?一定程度上可以界定为雕刻时光。 就好比雕塑家面对一块大理石,成品的样子了然于心,然后一点点剔除所有多余的部分。 电影人同样从包含海量生活事实的时间巨块中剔除所有不需要的部分,只留下能成为电影要素的部分,只留下能清晰描述电影形象的部分。 《雕刻时光》是塔可夫斯基对电影、对艺术尽其一生的求索。
  • 女性时代

    作者:[俄] 叶莲娜·奇若娃

    ◇永恒的女性,带领我们有尊严地度过纷繁复杂的时代 ◇2009年俄语布克奖作品,它让布克奖评委会主席喉头哽咽,让许多女性读者产生转述的冲动。 ◇本书是对经典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迂回书写,同名改编话剧在圣彼得堡国家大剧院上演,获 得如潮好评。 ◇本书描写了自赫鲁晓夫时期至世纪之交这段动荡不安的国家历史,以现实主义手法将湮灭在历史尘埃中的女性历史记忆以文学影像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本书讲述了在二战结束后的列宁格勒,一名聋哑的孤女在几个老太太的照顾与培养下成为艺术家的故事。安东尼娜是一名从农村招募至列宁格勒的女工。她偶然结识了城市青年格里戈里,糊里糊涂委身于他后又被他抛弃。她只好独自抚养自己的女儿秀赞娜。女孩经常生病并患有哑症,这让母亲心力交瘁。同一套住房里的三位老太太便主动帮忙,像呵护公主一样照顾秀赞娜并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她:为她洗礼,带她去教堂、去剧院,教她画画、法语、女红。安东尼娜则毫无后顾之忧地去上班。临近车间的尼古拉对安东尼娜颇有好感,基层委员会知道此事后极力撮合两人结婚,但是反而造成两人之间很深的误会。不久安东尼娜被查出患有晚期子宫癌,将不久于人世。三位老太太典卖了仅有的首饰来救治安东尼娜并请求尼古拉娶她为妻。在这场葬礼前的婚礼之后,安东尼娜安然离世,秀赞娜因为有了继父这一法律上的监护人而得以留在三位老太太的身边,直至她们去世。
  • 特辖军的一天

    作者:(俄罗斯)索罗金

    本书故事发生在2027年的俄罗斯,君主制重新建立,仇外排外的思潮日益高涨,街上充满了秘密警察。作者通过描述小说描写了一个特辖军高级军官一天的生活——烧毁“叛徒”的房屋、与权贵结交、洗蒸气浴,向读者展现了一幅走向极端的想象中的俄罗斯未来图景。
  • 契诃夫独幕剧集

    作者:[俄] 契诃夫

    本书为契诃夫戏剧全集中的一卷,收录《大路上》、《论烟草有害》、《天鹅之歌》、《熊》等独幕剧共九种,均短小而富意趣,部分作品有实验色彩,体现契诃夫在独幕剧上的特殊风格探索,是契诃夫戏剧创作光谱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 童年

    作者:高尔基

    本书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描写主人公阿廖沙即作者在外祖父家的生活。它以严谨的现实主义手法,极其生动的描绘了作者童年的艰难和俄国小市民阶层的人情世态,刻画了一系列普通人物的鲜明形象。尤其是外祖母的形象令人难忘,她已经成了俄罗斯文学最光辉、最有诗意的妇女形象。
  • 伊戈尔出征记

    作者:匿名

    12世纪末基辅罗斯史诗。讲述了1185年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王公伊戈尔·斯威亚托斯拉维奇对波洛夫(钦察)人出征失败被俘,后逃出敌营的真实历史事件。
  • 萨宁

    作者:(俄罗斯)阿尔志跋绥夫

    本书讲述了主人公萨宁返回家乡后的一段时间里的所作所为。他少小离家,散其性格在家庭之外养成,自由自在得像“旷野里的一棵树”。他对一切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讨厌周围几乎所有的人。他光明正大地追求享乐,为所欲为。但他又很孤独、无聊、生活漂泊不定。   这一形象出现在俄国知识分子普遍感到失落与沮丧的年代,因此被看成俄国文化精英之整体“堕落”的象征。
  •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作者:布宁

    本书以主人公阿列克谢·阿尔谢尼耶夫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基本线索,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着重表达“我”对大自然、故乡、亲人、爱情和周围世界的感受。因此,关于这部作品的体裁,评论界一度众说纷纭。作品发表之初,就有人认定这是作家个人的“自传”,但布宁本人却断然否定了这一说法,强调它首先是一部文学作品。后来,确认这是一部小说的意见逐渐占了上风,但称它为“艺术性自传”或回忆录的,仍然大有人在。一些作家评传和文学史著作将这部作品视为长篇小说,崇拜布宁的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却把它称做中篇小说,但又认为它和一般的中篇小说有所不同。帕乌斯托夫斯基写道:“我依旧把《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称为中篇小说,尽管我同样有权把它称为史诗或者是传记。……在这一部叹为奇观的书中,诗歌与散文融为一体,它们有机地、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创立了一种新颖的、绝妙的体裁。”当代的一位俄罗斯评论家则说:这部作品“有点儿像哲理性的长诗,又有点儿像交响乐式的图画”。更值得注意的是,布宁自己在《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称这部作品为“笔记”。 如果我们不限于概念的界定和辨析,而是进入文本内部,就会发现上述种种说法都似乎不无理由。《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的自传性是十分明显的。作品中含有作家本人的大量传记材料。例如,主人公阿列克谢度过童年的卡缅卡庄园的远景是:“荒漠的田野,那里有一座孤零零的庄园……冬天是一望无际的雪海,夏天则到处是庄稼、野草和鲜花……还有这些田野永远的宁静,它们的神秘的沉默……”这分明就是布宁童年时代生活过的叶列茨县布特尔卡庄园的景象。透过作品中关于阿列克谢的外婆家巴图林诺庄园的描写,则不难见出布宁的外婆家奥泽尔基庄园的轮廓。阿列克谢的幼年和童年岁月,考入贵族中学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寄宿于一个市民之家的情景,中途辍学后重返巴图林诺、不久后即得悉自己的诗作和文章首次发表时的喜悦,他前往奥廖尔市、哈尔科夫和克里米亚的最初几次旅行,他在奥廖尔一家报纸当编辑的经历,他那难以忘怀的浪漫史,等等,无一不映现出布宁本人早年生活的踪迹。阿列克谢周围的一些主要人物,从目睹家道中落而无力回天的父亲亚历山大,曾因参加民粹派活动而被捕的哥哥格奥尔基,到性情古怪的家庭教师巴斯卡科夫,他寄宿其中的那一家之主罗斯托夫采夫,再到他倾心和爱恋的莉卡等,所有这些形象都可以在布宁青少年时代的生活中寻得与之对应的原型。 然而,《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决不是布宁早年生活的简单复现。作家的生活历程,仅仅是为他撰写这部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曾特别指出:这本书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一样,只有就其反映了作者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内心感受这一点而言,才可以算是“自传性”的;他本人更愿意把这部作品看做是“虚构人物的自传”。如果说,作品中的许多人物、场景和事件,都可以在作家的过往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影子,那么,作品的内容和作者实际经历之间的差距就更为明显。仿佛正是为了证明这一点,布宁夫人维拉·穆罗姆采娃后来才编写了《布宁的一生》(巴黎,一九五八年版)一书。书中所提供的大量资料显示:《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体现了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和艺术虚构的奇妙结合。因此,显然不能把这部作品等同于布宁的自传,而只能认为是一部反映了包括布宁在内的十九世纪晚期俄罗斯部分青年知识者的成长和心路历程的自传体小说;同时,它又是一部充分呈现出布宁早年的生活印象、感受和体验的艺术作品,是作家以小说的形式对已逝年华的一种深情回望。 作为一部自传体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和其他作家撰写的同类体裁作品的最大区别,在于整部作品不是以记述主人公的经历和事件为主,占据作品主要篇幅的,是主人公的印象与感受。关于这一点,作者其实已通过作品主人公暗示给了读者。小说中写道:早在少年时代,阿列克谢“对事关心灵和生命的诗歌”创作的天赋就已经被父辈确认了。对于“生活”,他的理解也是独特的:“它是一些不连贯的感觉和思考,关于过去的杂乱回忆和对未来的模糊猜测的不停顿的流淌。”当他在痛苦地思考着如何写作时,曾在大街上侦探似的尾随着一个个行人,盯着他们的背影,努力想在他们身上捕获点什么,努力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他确认,自己的写作决不是为了“同专制和暴力进行斗争,保卫被压迫者和贫穷的人们,提供新鲜的典型,描绘社会生活、现代生活及其情绪和潮流的广阔图景”。他还曾这样自问:“为什么我非得要完全彻底地知道某一个人和某一件事,而不写我现在所知道和感觉到的人和事呢?”这一切既是阿列克谢的创作思想形成过程中闪现的火花,也是布宁创作宗旨的表露。整个作品正是将主人公心灵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的;读者所读到的,也主要是主人公的“不连贯的感觉和思考”、“关于过去的杂乱回忆和对未来的模糊猜测的不停顿的流淌”。
  • 弗拉基米尔路

    作者:杰里米·普尔曼

    杰里米·普尔曼编著的《弗拉基米尔路》是一个关于俄罗斯最著名道路的故事,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这条弗拉基米尔路在俄罗斯民族的历史上占据了中心的地位,它见证了人类踏上这里的第一串足迹,沙皇、战争、饥饿和财富 ,都曾走过这条路,但从来没有人讲述过这条路的故事。 杰里米·普尔曼重走弗拉基米尔之路,用心体会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是为了认识俄罗斯民族的过去和现在,《弗拉基米尔路》既有史诗般的气魄,又有细腻的笔触,它记录了作者这一段特殊的心路历程,叉远远超越了他个人的感受,这条最著名的谨路改变了很多人的一生,本书揭示了这些人多舛的命运,走进了这些人的内心深处。 这是一本关于生命、死亡和意志的力量的书,在死亡的阴影下,只有通过意志的力量才能赞颂生命的顽强。 《弗拉基米尔路》追寻作者的足迹,沿着这条路走到俄罗斯的过去,又折回这个国家的现在,书中充满了生动有趣的史实和轶事,本书依据历史和现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俄罗斯人民饱经磨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地图,那里有美丽的城市和草原。
  • 红莓与白桦

    作者:梁归智

    姚奠中、周汝昌题诗,刘心武作序 如果没有俄罗斯民族,人类将会单调而肤浅 归智兄对俄罗斯文化的寻幽探胜,绝非一般泛泛的游客可比……归智兄在那边呆了两年,又利用假期作了更广泛深入的游览,以优美细腻的文笔,写出这本游记,实非一般介绍风土人情的游记可比,有丰富的知识,有纵深的探寻,如歌如诗,如曲如画,值得细品。 ——著名作家 刘心武 内容简介 鲜艳的红莓,静穆的白桦,高耸的教堂,风采各异的雕像:这不只是一部游学记录,还是对一个民族和它伟大文化的的素描。 跟着作者的脚步和笔,一起聆听普希金决斗的枪声,一起诵读阿赫玛托娃的诗句,一起怀想苏联时代的往事……别忘了,还有那流落在外的手抄本《红楼梦》和遥望中国的异邦友与故乡人。
  • 自我认识

    作者:别尔嘉耶夫

    这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俄国哲学家别尔嘉耶夫的思想自传。 这本自传不仅从思想的高度忠实地记录了他的一生,而且包含着对时代的社会历史问题的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和反省,描述了记载了俄罗斯思想史上大量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因而它不仅是研究别尔嘉耶夫哲学的重要资料,同时也对俄罗斯思想史研究以至20世纪史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先知-俄罗斯优秀作家随笔丛书

    作者:梅列日科夫斯基

  • 别尔嘉耶夫集

    作者:尼古拉·別爾嘉耶夫 (Николай Б

    真理总是危险的,由于目的为手段所代替,谎言便积累而成,如此,手段便摇身一变为目的,目的便不可能被达到。书中包含着他们的智慧,当然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经验与教训共外。本书的根本目的在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必然以世界文化为背景,我们唯有汲取异质性的思想观念,文化知识,人文素养,才能从一个先天传统的体系内部,创造出有利于保存、发展和完善我们自己的良好的生态环境。
  • 俄罗斯大师故居

    作者:高莽

    俄罗斯大师故居,ISBN:9787503225468,作者:高莽著
  • 叶赛宁诗选

    作者:叶赛宁

  • 大自然的日历

    作者:(俄罗斯)普里什文

    《大自然的日历》以春、夏、秋、冬为章节,记录了普里什文深入古老的俄罗斯北方森林里的故事。他远足大地,出入森林,把融入自然作为“开启文学的钥匙”。《大自然的日历》具备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以及美轮美奂的自然描写,将人与自然的爱与善化为诗意和哲理融入本书,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是20世纪世界文坛不可多得的自然佳作。 普里什文是一个真诚对待大自然的诗人,他笔下的文字,就像朝阳下晶莹闪烁的露珠,折射出大地上朴实生活的诗意光辉。这些朴素恬淡的文字,有着非同寻常的洞察力。它们拂去蒙在平常生活上的灰尘,探查到熠熠闪烁的自然之美。
  • 艺术与艺术家论

    作者:[俄] 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艺术理论著作第三部首次引入中国。 本书是对《艺术中的精神》《点线面》的理论延伸和阐释。 第一张抽象画是何时产生的? 康定斯基是如何走向“抽象”绘画的? 抽象艺术与自然有什么关系? 抽象画家靠的是什么?大脑还是直觉? 在康定斯基眼中,美国的“可能性”是怎样的? 康定斯基是如何看待保罗•克利的? 这些问题,你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包豪斯经典译丛(Bauhaus Series) 1.克利与他的教学笔记 [德] 保罗•克利 著 2.克利的日记 [德] 保罗•克利 著 3.艺术中的精神 [俄] 康定斯基 著 4.点线面 [俄] 康定斯基 著 5.艺术与艺术家论 [俄] 康定斯基 著 6.色彩构成 [美]约瑟夫•亚伯斯 著 7.《新视觉——包豪斯设计、绘画、雕塑和建筑的基础》[美] 拉兹洛•莫霍利-纳吉 著
  • 红色列车

    作者:彭怡平

    《红色列车:西伯利亚大铁路惊险之旅》西伯利亚大铁路是横贯俄罗斯东西的著名交通大动脉之一,在前苏联时期又被西方人称为“红色列车”。本书作者彭怡平由东至西,纵横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沿途经伯力、乌兰乌德、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叶卡捷琳堡、莫斯科再到圣彼得堡,经历了长达45天的旅行。全书通过文字与影像,让从未去过俄罗斯的读者对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国度的真实风貌有所了解。
  • 俄罗斯美术随笔

    作者:高莽

    《俄罗斯美术随笔》是我国著名翻译家、美术家、优秀的中俄文化交流使者高莽先生根据数十年积累的大量珍贵资料和亲身体会写成的一本饶有风趣的、极具知识性的文化普及读物。全书汇集了作者不同年代写成的50篇形式洒脱、读来轻松的文化随笔,重点讲述了19世纪至20世纪俄国、苏联、俄罗斯50位具有世界声誉的画家、雕塑家、插图家的事迹,每篇均附有插图,共300余幅。
  • 俄罗斯自由行

    作者:叶永烈

    百年沉浮,十年变迁,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俄罗斯是众所关注的国家。作者在这本《俄罗斯自由行》中,以他的目光对俄罗斯进行仔细的观察,写下在苏联解体之后的俄罗斯巨变,写下亲历、亲见、亲闻的旅行见闻并追溯俄罗斯的历史,比较斯大林时代、叶利钦时代和普京时代的特色。作者注重细节,注重“花絮”, 注重民生风情,而且注重从文化、历史的角度记述俄罗斯。作者文笔流畅,全文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对于关心俄罗斯的读者来说,显然这是一本内容丰富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