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神学

  • 信仰与重负

    作者:卡博(法)

    二十世纪的法国思想界可谓人才荟萃,群星灿烂。 尽管这些一思想家们的思想、经历、理论旨趣相迥各异,但 他们却共同继承了法兰西人文精神的传统:他们那样热切地 关注着人的现实,关注着人的命运与未来,探求着解释人 这个千古难译之迷的道路…… 他们追求看来并非‘有用’却极崇高的东西。为着这‘无 用’又‘无功利’的信仰,他们苦苦探索,历尽心灵的种种磨 难,宁愿付出任何代价,给人类文明留下了最珍贵的精神财 富。
  • 论隐秘的上帝

    作者:[德]库萨的尼古拉

    《论隐秘的上帝》是库萨的尼古拉重要的四篇论文的结集,被公认是“否定神学”的珍贵文献。库萨依循否定的方式去论述“隐秘的上帝”:上帝“既非被称道,也非不被称道”、“既不是无,不是不存在,也不是既存在又不存在”;上帝也“不是真理”。“否定神学”的宗旨决不是消极的否定,而是要通过否定去肯定上帝的一些“真相”。这一点在库萨的论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从库萨的否定性论述中,时时透露出“隐蔽的上帝”的一些肯定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上帝“是绝对的纯粹的永恒的不可言说的真自身”;上帝“是对这甚么也不是的东西的完善性的比喻”;“上帝与一切事物的关系,就像视觉与可见事物的关系一样”;“上帝在我们的领域里就像视觉在颜色的领域里”。
  • 基督教与古典文化

    作者:(美) 帕利坎

    基督教与古典文化是思想史上的一个永恒话题,基督教和希腊哲学的相遇在四世纪达到了顶峰,这种相遇主要体现在巴西尔、纳西盎的格列高利、尼撒的格列高利和玛克琳娜这四位卡帕多西亚基督教思想家的著作中。作者考查了他们著作中基督教与希腊主义的碰撞和融合,阐明了他们如何从基督教启示的角度重塑了古典世界的思想传统。
  • 经院辩证法

    作者:(英)吉尔比

  • 托马斯·阿奎那读本

    作者:【美】凯利·克拉克,【中】吴天岳 徐向东

    该书是西方8位研究阿奎那的大家的重要文章。托马斯.阿奎拉(1225-1274)是中世纪西方世界的最伟大的思想家;他对亚里士多德和奥古斯丁的原创性综合构成了目前最伟大的五个哲学体系之一。他在伦理学、政治学、形而上学、认识论、人性和神性、友谊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广泛而深入的影响的思想。在西方,阿奎拉的思想已经成为哲学研究的一个丰富来源,人们对他的思想的兴趣在不断复兴。甚至在人们不同意他的思想的时候,他们也相信在发展自己的观点时他们必须考虑阿奎拉的观点。然而,很多人发现这些中世纪的观点既不离奇也不过时。比如说,在阿拉斯戴尔o麦金太尔等当代理论家的著作中,人们可以发现对阿奎拉的自然法理论的新的伦理反思,这些反思对于理解和处理当代的伦理、社会和政治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不过,由于阿奎拉的著作本身很难读解,他的伟大思想经常受到忽视。本文集中的这些论文都是由当今著名的中世纪学者所撰写,既具有高度的可读性又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因此,本书在目前理解阿奎拉的思想的最佳文集。由于人们近来对中世纪哲学(尤其是阿奎拉的思想)的兴趣与日俱增,这本书将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 睇視之光

    作者:劉小楓

    本書收錄了作者的四篇學術論文及一篇訪談錄,展示了作者對西方哲學和基督教文化的研究成果,體現了作者多年來孜孜以求的回到原典的問學精神。 內容包括: 寓意事中的宗教之戰(代自序) 德意志神秘派小識 聖靈降臨的事 臆說梵澄的《老子臆解》 天不喪斯文(訪談錄)
  • 精神的婚恋

    作者:[比]J.V.吕斯布鲁克

    J.V.吕斯布鲁克市基督教神秘体验论传统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他的首要著作就是《精神的婚恋》,早已经被移译为多种文字,而眼下这本书是它的首个中文译本。 在十二和十三世纪的欧洲,一种神秘体验之爱的时尚和文化十分盛行。在这样的文化的熏陶下,本书作者基于他本人的神秘体验,在本书中生动地描述了神人之爱的神秘体验历程。此书与众不同之处有以下几点:第一,不用第一人称而用第三人称的方式来叙述,且组织得相当完整,就像是一本指导神秘体验追求者的灵修手册。第二,他对于这种体验的低级阶段与高级阶段的关系,有较之不少神秘体验者而言更为动态平衡或相互回旋的描写和理解。第三,他批评当时的神秘体验潮流中的异端,而他本人又如此忠实于这种超出个人、体制的经验,以至于他对于最高神秘体验境界的描述,被人指责为异端言论。
  • 伦理学

    作者:朋霍费尔

    《伦理学》是朋霍费尔未被囚禁前所经营的毕生代表著作,因战乱而未能完成,现有的版本是朋霍费尔的友人Bethge于1949年编辑出版的,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现代神学思想上开始受到关注。在“伦理学”的论题下,朋霍费尔从神学家的立场深入思考了现代政治哲学。
  • 科学与宗教的对话

    作者:[美]梅尔·斯图尔特,郝长墀

    本论文集收入了三位科学家和一位科学哲学家所写的关于科学和宗教问题的文章。他们提供了一种以对话的方式看待科学与宗教问题的视角,重新审视那些曾被当作科学与宗教相互对立冲突的证据和口实。 本书所讨论的主题是丰富的,同时作者们对科学深有研究。他们还利用了与基督教信仰三个传统——罗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相容的丰富的基督教信念,期望读者不仅能够见识作者的学术觅地,同时也注意到他们对《圣经》和科学的严肃态度。
  • 帕斯卡尔与人生的意义

    作者:托马斯·莫里斯

    人生到了一定的阶段,人难免要问:“人生的意义何在?”托马斯莫里斯从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的《思想录》中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莫里斯充满机智和激情的阐释中,我们仿佛听到了帕斯卡尔从远处传来的诚挚呼唤。
  • 觅人的上帝

    作者:(美) 亚伯拉罕·海舍尔,郭鹏,吴正选

    在基督教和基督教神学中,人对上帝的追求是单向的,上帝依靠人的悔罪和皈依而拯救人,但不主动屈尊而需求人。在犹太教传统中,上帝与人的盟约有双向性:上帝允诺赐给以色列人“流着奶和蜜”的迦南地,使之子孙繁多,还为他们颁布了神圣的“律法”,反过来,以色列人必须服从上帝,并永远遵循上帝的教诲行事。这样的盟约是上帝和以色列人双方的,而不是单向性的;上帝有责任信守诺言而永不放弃其“选民”,而以色列人则必须永远奉行神圣的律法。圣经犹太教中的这一传统在现代犹太哲学中仍然清晰可见,而且在某些哲学家那里得以发扬光大。罗森茨维格这位维特根斯坦式的哲学天才指出:上帝、世界和人是通过“创造”、“神启”和“救赎”关联在一定关系中的,世界通过创造与上帝相联系,上帝通过神启和人相联系,世界通过救赎和人相联系。在这三重关系构成的“救赎之星”之中,“上帝”、“人”以及“世界”都是平等的范畴,人的救赎(以及世界的存在)固然需要上帝,然而也反过来需要人(和世界)来实现和表现自己。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在马丁•布伯那里,上帝是绝对的“永恒的你”。 然而,正如孔子所谓“我欲人,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一样,布伯的上帝也不是遥不可即的。人与上帝相遇而达成一种真正的“我-你关系”,即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相互融合,不必等到人死而复活后上升到天国,而是现实生活中既可遇,又可求、可得的事情。海舍尔在他的《人是谁》和《觅人的上帝》中更是把上帝与人的这种关系发挥得淋漓尽致。人是一种寻求意义的存在,而最终的意义则在于上帝。因此,人需要并且追寻上帝。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实际上,上帝也需要人。“《圣经》所描绘的全部人类历史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上帝在寻找人。”(第274页)上帝之所以需要人,是因为他需要人来实现他的目的,他需要人的肉体和灵魂,需要人去实现正义、和平、爱和美;而这也是他与人订立契约的缘故。上帝是活生生的在者,他与我们生活在一起,虔敬的人当与上帝同行。人是被他者所需要的存在。当人被人所需要时,他总有一种快意和幸福感,而当他意识到他也被上帝这一无与伦比的存在所需要时,他该是多么地幸福、荣耀和神圣啊! 另外一本很好的哲学书是美国的亚伯拉罕·海舍尔写的《觅人的上帝》,关于犹太教的哲学。“灵魂渴望对它自己的判断做出判别,渴望超过确定和有限的樊篱去寻找意义——总而言之,灵魂对升到它自身的智慧之上的渴望——是宗教信仰之根。”海舍尔提供的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现代宗教哲学。就像威廉·盖斯的触类旁通,他们的疆域灵动宽广。
  • 宗教经验之种种

    作者:(美)威廉·詹姆斯

    这是一部从个人经验角度观照宗教作用的著作。作者对皈依、悔改、神秘主义等宗教经验进行探讨,并以伏尔泰、惠特曼、爱默生、路德等思想家的宗教经验为例。虽然讨论的是严肃的宗教哲学命题,但书中和和分析了大量的个体传记资料,叙述生动,情节跌宕,充满了小说的趣味。 本书是作者从个人经验角度对宗教经验进行探讨的著作,全书二十讲的内容都属于描述人的宗教构成,在第二十讲中,我提示了我个人在哲学上的结论。主要内容包括宗教与神经学、主题界学、健全心态的宗教经验、病态的灵魂、自我分裂与统合、圣徒性的价值等。
  • 神、人及其幸福简论

    作者:[荷]斯宾诺莎

    译序 第一部分:沃尔夫英译本导言 I.斯宾诺莎传 II.《神、人及其幸福简论》一书的历史 第二部分:神、人及其幸福简论 第一篇 论神 第二篇 论人及其所有物 附录 一 论神(共十章) 二 论人的心灵(共二十六章) 译后记
  • 钥匙的统治

    作者:(俄)列夫・舍斯托夫

    全书有四部分。第一部分--“钥匙的统治”--舍斯托夫把它写成陀思妥耶夫斯基大法官传说的续篇。陀思妥耶夫斯基大法官凭借手中的权威,成为一个攫取人类完善生活之精神统治权的篡位者。“钥匙的统治”就是其具有绝对权力、并进行合法统治的代用语,成为上帝在大地上的合法代理人。舍斯托夫是要借此指出,它是可怕的理性主义之果,欺骗了人类之始祖,取代着人类真正的自由。第二部分--“理念的统治”--是舍斯托夫就梅列日柯夫斯基的《列o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的书评。在第三部分--“论莎士比亚的《裘力斯·凯撒》”--中,舍斯托夫揭示出莎士比亚是西方鲜明提出人的存在问题的作家。第四部分--“哲学与布道”--讨论托尔斯泰和尼采关于善的学说。
  • 神学论文集 哲学的慰藉

    作者:(古罗马) 波爱修斯

    本书是古罗马哲学家波爱修斯的论文集,全书包括两部分,神学论文三篇,及他的名著《哲学的慰藉》。作者出生于罗马古城谷中的安尼修斯家族,著作颇丰,学识渊博,勤奋工作,学无止境,向罗马人介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还把他们之间一些明显歧异的观点加以调和,成就斐然。
  • 论凝思的生活

    作者:(古罗马)斐洛

    斐洛是希腊化犹太教的代表人物,是沟通希腊哲学、犹太传统与早期基督教思想的典范。本选集的七篇斐洛(Philo)著作主要是伦理方面的,或者说是斐洛对于摩西五经有关经文所作的伦理上的神学解释。因此,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伦理神学文集”。因为在斐洛,伦理的概念就是要体现宗教虔诚的本质。
  • 旷野呼告

    作者:[俄] 列夫·舍斯托夫

    舍斯托夫认为,西方文化往往将规律、命运和命定的道德神化为石墙,他分析了敢于用头撞墙和用身护墙的人,并指出,哲学不是反省,不是一种加深睡眠,直到不醒程度的反思和解释,而是与自明的东西之间的一种斗争;人的生命中有某些比理性更高的东西,生命本身来自比理性更高的源泉。
  • 舍勒选集

    作者:舍勒

  • 泛神论要义

    作者:约翰・托兰德

        从泛神论产生的历史渊源上说,泛神论是爱尔兰哲学家约翰?托兰德(John Toland,1670 ?C 1722)在其《泛神论》(Pantheisticon,1720)一书中首先使用的一个术语。托兰德是在天主教的氛围中长大的,他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还在摇篮中就受到了浓郁的迷信的教育。”因此,托兰德年仅十五岁就脱离了罗马天主教。他后来在苏格兰和荷兰
  • 灵知主义与现代性

    作者:约纳斯(Hans Jonas),等

    这部文集以“知识”和“灵知主义”为纲目,配合笔者组织翻译出版的《灵知派经书》中译本,以便汉语学界能切实接触到这一西方思想史上的重大课题,也作为“诺斯替”正名为“灵知”的开端。 首先是关于何谓“灵知”、“灵知派”的两篇论文。鲁多夫教授是德国的研究灵知派的名家,其《灵知:一种晚期古代宗教的本质和历史》乃灵知派研究的经典之作,这里译出的是他在90年代写的一篇专文,扼要勾划了所谓灵和原则。佩金斯是参与整理《纳克·哈玛狄经书》的专家之一,他的论文讨论了灵知派研究中的一个主要难题(灵知派的起源)的新进展。 接下来的论文都涉及灵知主义与现代性问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