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明史

  • 崇祯长编(外十种)

    作者:(清)邓凯等

    记明崇祯朝史事的编年体史书。清初汪楫撰。楫字丹次﹐江苏江都人﹐康熙时曾任纂修明史翰林院检讨﹐後官至福建布政使。原书足本至今尚未发现﹐卷数不详。现存六十八卷。其中前六十六卷为汪辑所著﹐後二卷未见作者署名。该书仿实录体裁﹐以崇祯帝活动为中心﹐按年月详细记述崇祯朝时事大要。前六十六卷﹐起自天启七年(1627)八月﹐止於崇祯五年(1632)十二月。後二卷起自崇祯十六年十月﹐止於十七年三月。书中保存了许多朝廷公文﹑奏疏等价值较高的史料﹐而出於当时的讳忌﹐书中对清兵的活动记载较为简略。前六十六卷﹐仅有旧抄本藏於台湾中央研究院歷史语言研究所﹐1967年据此影印出版﹐并订正错简之处。後两卷由商务印书馆於1914年排印刊行﹐此外还有痛史本﹑神州国光社本。台湾影印前六十六卷时﹐亦将後二卷痛史本同时影印﹐附於《明实录》後。
  • 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

    作者:陈宝良

    本书分上下两编,对明代生员层进行了考察。上编从学校与科举入手,考察生员的产生,生员在地方学校的肄业与考核,以及生员如何步入仕途。下编从社会视角,考察失意科场或仕进无门的生员层的社会流动及其“社会性动作”,即他们在社会诸领域的活动和所扮演的角色。作者在广泛占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将明代生员置于大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加以详细考察,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 双槐岁钞

    作者:(明)黄瑜

    《双槐岁钞》在明人野史中颇有体要,多记当时掌故,其言洪武丁丑科场之狱详,多明史所未及。
  • 虎口余生纪(外十一种)

    作者:(明)边大绶等

  • 嘉靖革新研究

    作者:田澍

    《嘉靖革新研究》内容简介:嘉靖前期是明代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皇位的异常更迭和“大礼”之争,使嘉靖初年出现了世宗与大礼新贵张璁等人所组合的全新的人事格局。这一政坛巨变本身就是一大革新气象。为了拔乱反正,重建嘉靖政治新秩序和巩固世宗的统治地位,必须推行全面革新。嘉靖革新是明代历史上真正的变革活动,其以更新观念、整顿吏治、替换人事为主线,最大限度地扫除了百余年来的明代积弊,激发了明朝统治阶层的活力,遏制并扭转了国势日衰的趋势。嘉靖革新影响深远,其余波历隆庆而至万历前期。张居正在担任内阁首辅之时,对其予以尽可能的效法。如果不了解嘉靖革新,就不可能客观地认识张居正政治行为的特点。
  • 明代后期社会转型研究

    作者:张显清

    《明代后期社会转型研究》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城乡关系的发展演变,社会风俗的变化,政治斗争与统治阶级危机的加深,早期启蒙思想的涌现,文学艺术的革新与市民文学的兴盛,传统科技的总结创新与西方科技文化的传入,以及明后期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最终导致明朝灭亡等诸多方面,挖掘史料,作理论上的阐述,将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转型总是的研究引向深入,从中亦可发现许多与我们今天社会转变的相似之处,有利于我们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正确处理当前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利国利民。 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社会转型问题极具探索性、前沿性,对于明代后期社会转型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面对中国古代历史长期而艰难的跋涉,终于从明代后期开始起步向近代社会转型,
  • 名分禮秩與皇權重塑

    作者:尤淑君

    本書以明代嘉靖朝的大禮議事件為切入點。首先探討,「濮議論」與「人情論」的名分原則,再分析《明倫大典》的理論體系及後來的禮制改革運動,瞭解大禮議不僅破壞名分原則,動搖禮法秩序,更讓公私之間產生灰色地帶,皇權的公共性質逐漸異化。最後,探討君臣身分、職權及其互動關係,瞭解大禮議破壞名分禮秩的結果,勢必打破原有的權力分配原則,讓皇帝、內閣首輔及官僚體系三者各自脫離以「禮」為主的政治文化體系,從而開啟明帝國政府紛亂與社會失序的危機。 目錄簡介 緒論 第一章 「大禮議」肇因、經過及結果 第二章 從《獻皇帝實錄》到《明倫大典》 第三章 禮制更定的政府文化意義 第四章 從大禮議看嘉靖朝政治文化 結論 附錄一:明代世系表 附錄二:大禮議編年表 徵引書目
  • Martial Spectacles of the Ming Court

    作者:David M. Robinson

  • 王室后裔与叛乱者

    作者:牛军凯

    《东南亚研究丛书•王室后裔与叛乱者:越南莫氏家族与中国关系研究》以越南莫氏家族为主线,探讨了明末清初中越两国的关系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明清两朝对莫、黎政权的双重承认和最后放弃。此著作对中国“朝贡模式”进行深入直接的研究,讨论内外因素如何影响东南亚历史的发展,同时对莫氏高平政权的世系进行了详细的考证。
  • 姚广孝集

    作者:[明]姚广孝 著,栾贵明 辑校

    姚广孝是明初政坛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促成朱棣建立永乐朝,又名道衍和尚。其现存著作有《逃虚子诗集》十卷、《逃虚类稿》五卷、《独庵外集续稿》五卷、《道余录》、《净土简要录》、《诸上善人咏》等,约20余万字,又从各类古籍中新辑出其诗文约3万字,成为《姚广孝集》,是研究北京地方史、永乐年间政治文化的一手资料。
  • 明史纪事本末(全四册)

    作者:谷应泰 撰,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 点校

  • 明代卫所归附人研究

    作者:奇文瑛编

    《中国边疆民族历史与地理研究系列丛书》收入的论著都是本中心二期建设期间的科研成果,将其奉献给国内外学术界和读者,希望得到大家的关心和支持,并提出宝贵意见。我们衷心欢迎国内外学者与我们建立学术联系,积极参与和支持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历史与地理研究项目,共同为该学科的发展,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做出贡献。
  • 明代国家机构研究

    作者:王天有

  • 定陵出土文物图典

    作者: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特区办事处

    图典共收录了1326张定陵出土的珍贵文物的图片。该书第一次全面展示了定陵出土文物的精华。
  • 殊域周咨录

    作者:严从简

    《殊域周咨录》以明王朝为中心,分别记载其东、南、西、北四方海陆各国和地区的道里、山川、民族、风俗、物产等,以供当时官员出使时参考。所用资料取自明王朝历年颁发的敕书、各国间交往大事和相互来往使节所作的文字记录,以及行人司所藏文书档案等。共二十四卷:卷一朝鲜,卷二至三日本,卷四琉球,卷五至六安南,卷七占城,卷八真腊、暹罗、满剌加、爪哇、三佛齐、渤泥、琐里古里,卷九苏门答腊、锡兰、苏禄、麻剌、忽鲁谟斯、佛郎机、云南百夷,卷十吐蕃,卷十一佛菻、榜葛剌、默德那、天方国,卷十二哈密(见哈密卫),卷十三土鲁番,卷十四赤斤蒙古、安定阿端、曲先、罕东、火州,卷十五撒马儿罕、亦力把里、于阗、哈烈,卷十六至二十二鞑靼,卷二十三兀良哈,卷二十四女真。全书又按地域分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四部。其中卷九的云南百夷、卷十的吐蕃、卷十二至二十四所记均为明代边疆地区民族情况。
  • 玉镜新谭

    作者:〔明〕朱长祚,仇正伟 点校

    本书是一部汇辑晚明时期魏叫贤及阉党与东林党斗净史实的书籍,比较详尽地汇录了魏忠贤发迹、擅政、败亡以及最后勘审其余党的有关资料,对研究晚明政治史提供了珍贵史料。 本书为元明史料笔记之一种。 作者朱长祚耳闻目睹阉党作乱及败亡的经过,他用心搜辑有关资料,汇成此书,共10卷,凡32类,每类均先叙事,后节抄或摘录有关诏令奏疏,为后人留下极为珍贵的第一手材料。本书自崇祯年版后再未刻印,故传本极稀,海内罕见,为研究晚明史的必备之册。
  • Negotiating Urban Space

    作者:Si-yen Fei

    Urbanization was central to development in late imperial China. Yet its impact is heatedly debated, although scholars agree that it triggered neither Weberian urban autonomy nor Habermasian civil society. This book argues that this conceptual impasse derives from the fact that the seemingly continuous urban expansion was in fact punctuated by a wide variety of “dynastic urbanisms.” Historians should, the author contends, view urbanization not as an automatic by-product of commercial forces but as a process shaped by institutional frameworks and cultural trends in each dynasty. This characteristic is particularly evident in the Ming. As the empire grew increasingly urbanized, the gap between the early Ming valorization of the rural and late Ming reality infringed upon the livelihood and identity of urban residents. This contradiction went almost unremarked in court forums and discussions among elites, leaving its resolution to local initiatives and negotiations. Using Nanjing—a metropolis along the Yangzi River and onetime capital of the Ming—as a central case, the author demonstrates that, prompted by this unique form of urban-rural contradiction, the actions and creations of urban residents transformed the city on multiple levels: as an urban community, as a metropolitan region, as an imagined space, and, finally, as a discursive subject.
  • 明代宦官

    作者:温功义

    《明代宦官》主要内容简介:宦官究竟起自何时,由于文献不足,已不易查考。以记有宦官的书籍而言,最早的应是《周礼》。据此可知,宦官早在殷、周之时便已有了。在《周礼》中,宦官被称为阉、寺、竖等。这三种称呼,自始并无贬义,但因时间的变易,到了宦官又被称为内监、中官或太监时候,再以阉寺称之,则已带有一些贬义和蔑视,若以奄竖或是宦竖为称,则不但带有轻贱之意,而且也是斥责他们时的用语了。
  • 明代乡村纠纷与秩序

    作者:中岛乐章

    本书利用大量的徽州文书,深入探讨了以徽州为代表的明代乡村纠纷及秩序的形成过程和变迁实态,解析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结构、宗族结合的展开及徽州特有的佃仆制等问题.复原了当时乡村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和社会秩序形成,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明清史学者的研究力作。日本权威学术杂《史学杂志》、《东洋学报)、《社会经济史研究》均有书评,在我国明清史学界也有广泛影响。
  • 蜀碧・嘉定屠城紀略・揚州十日記

    作者:彭遵泗,王秀楚,朱子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