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新闻

  • 美国新闻史

    作者:迈克尔.埃默里,等

    《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8版)》探讨了美国人的生活和美国的传播媒介,内容包括美国新闻界的历史遗产,殖民地时代,报刊与革命,建立新国家,向西扩张,面向大众的报业等。
  • 从贝鲁特到耶路撒冷

    作者:[美]托马斯·弗里德曼

    “本书是近年来西方描绘阿以冲突和黎巴嫩内战的一部有影响的作品。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是美籍犹太人,通晓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1979年作为合众国际社记者被派驻贝鲁特,两年后改任《纽约时报》驻贝鲁特办事处主任,1984年调任该报驻耶路撒冷办事处主任,直至1989年1月。本书即根据作者在中东现场的亲身经历和采访写成。……” ——摘自该书《出版说明》
  • 美国新闻史

    作者:(美国)迈克尔·埃默里等著、展江译

    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国外经典教材系列。 一个自1954年首版后轰动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学界并影响到西方其他国家的经典。 一本被广泛参阅和引用的解释性新闻与大众专播史力作。 本书被明尼苏达大学、西北大学、坦普尔大学等美国高校广为采用的标准教科书。 一部已先后出版三个中译本、见证和影响了中国新闻与传播学三次迻译高潮的西方学术名著。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不仅具备逻辑严密、深入浅出的理论表述、论证,还列举了大量案例、图片、图表,对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指导非常详尽、具体、可行。其中多数教材还在章后附有关键词、思考题、练习题、相关资料等,便于读者的巩固和提高。因此,本书也适合用于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进修。
  • 新闻的历史(第三版)

    作者:[美]米切尔·斯蒂芬斯

    《新闻的历史(第三版)》是一部以全球眼光讲述的新闻史。作者采用了独特的人类学视角,将新闻的历史向上追溯至史前时期,向下贯通至当今信息爆炸时代。 《新闻的历史》最初于1988年出版,一经面世便受到好评,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图书”(notable book of 1988)。第二版出版于1996年,获得更大反响,被译成葡萄牙文、荷兰文、中文、日本等各种版本。2007年,斯蒂芬斯又出版了该书的第三版。新版不仅扩充了电视新闻部分的内容,还增写了全新的一章,专门阐述互联网和数字革命。 作者视野广阔,古今中外各种史料信手拈来,读者读来颇有酣畅淋漓之感;文笔生动有趣,字里行间不乏狡黠机智的评论,随时令人眼前一亮。
  • 陌生的中国人

    作者:杨猛

    这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故事,它道出了大国盛世背后的欢笑与悲歌。 它讲述了大地震后一对小同学的故事,一个成为了国家英雄,另一个失去胳膊为明天的生计发愁;它讲述了一群被人遗忘的弃婴的生活,婴儿被亲生父母抛弃,在收留者那里成为得到社会资本的筹码,并最终死于一场大火;它讲述了到西欧的8万青田人建立的商业王国;它讲述了广西上林乡淘金者在非洲遭驱逐的故事;它讲述了互联网如何启发了苏北一个村庄的民主冲动…… 作者希望借助笔下的人和故事,可以带来一些思考:国家发展的时候,如何提升每一个中国人的幸福感,让个人灵魂的尊严浮上水面,沐浴光照。
  • 新闻报道与写作

    作者:门彻

    中文版《新闻报道与写作》能为在中国学习新闻学的学生提供一些关于新闻学的最基本的内容与教益,这些内容是一个记者成长的起点。《新闻报道与合作》一书向学生展示了如何分析事件,以及如何在新闻报道中综合这些分析。一个负责任的记者应懂得把事件放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中来思考,来发现其原因和结果的重要性。这意味着,记者不仅要不断发展采访报道的技巧,还要扩展对人的理解,对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的理解。
  • 第一现场

    作者:《图说天下·透过镜头系列》编委会 编

    《第一现场》内容简介:人们总在抱怨“这个世界不够真实”,于是便有一批人在繁杂虚妄的世界里努力寻求最真实的画面:枪林弹雨中的战士,废墟弹坑里的百姓;直逼死亡的瞬间,奋力求生的眼神;声势浩大的灾难,排山倒海的难民;政治巨头的风光,残忍冷酷的刺杀;鲜血淋漓的意外,尸横遍野的枪杀;无法抵御的疾病,无助失望的眼泪……当这些真实摆在人们面前时,人们却失去了接受和直面的勇气。 悲观似乎成了这些照片的主题,尤其是那触目惊心的死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关于死亡的新闻照片开始频繁出现。“坏消息,好新闻”,没有比死亡更坏的消息,没有比死亡更有价值的新闻。于是,死亡以及等待死亡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 什么在决定新闻

    作者:【美】赫伯特.甘斯/著

    《什么在决定新闻:对CBS晚间新闻、NBC夜间新闻、及周刊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媒介社会学研究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作者将丰富的社区研究传统与经验,带入全国媒体的新闻室当中;借助横跨十年时间、对四家主要电视网与新闻杂志的参与式观察与访谈所得的经验材料,浓墨重 彩地勾勒出新闻业黄金时期的大事件,以及精英媒体通过微观实践建构国家与社会图景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套对于新闻生产的“包罗万象”的解释。三十年来,该书是几代研究媒介社会学的学者的必读之作。
  • 英语对外新闻报道指南

    作者:黎信

    《英语对外新闻报道指南》内容简介:从“中国崩溃论”到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再到“中国责任论”;从人权问题到武器进出口,再到贸易纠纷;从3·14拉萨暴力事件再到7·15乌鲁木齐暴力恐怖事件;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无论是被质疑、攻击还是称赞,中国都已经处在世界的放大镜之下,成为颇受关注的国际话题。当今,几乎没有一天中国能够被国际媒体轻松放过。中国在经济和外交上的国际影响力迅速提高,但是在媒体大战中却常常处于受害者的地位。无论中国的郑重声明还是苦口婆心的解疑释惑,要么常常声音还不够洪亮,要么效果难如人愿。这种情况令中国人感到气愤,更让对外传播从业人员心急如焚。
  • 失权者

    作者:李鸿谷

    《失权者》:三联生活周刊文丛。鸿谷在周刊工作期间的作品选辑出版,首先想到的是祝贺。15年前,当三联书店筹办一份周刊时,曾经吸引了京城新闻界的不少俊杰,可以说是风云际会。总因缘分未到,聚散离合,气象万千,相信年岁稍长的文化人士会有记忆。1996年《三联生活周刊》方能正常出版运作,名日周刊,实际上只是半月出刊一册。如何组织有特色的新闻性报道,始终是主事者面对的一大难题。 周刊刚刚创办,鸿谷就已经为刊物撰稿了。他在《长江日报》的同事王锋,此时正在周刊工作,鸿谷就被网罗进来。他为周刊写的第一篇稿子,题为《灭顶之灾,不可思议》,讲的是当时湖北一个农民“颅骨自爆”案的讨论,发表在《三联生活周刊》1995年第4期。以后,他不断为刊物供稿,题材涉及医疗、教育、妇女保护、儿童成长等社会公共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到2000年底周刊改版时,他的正式加盟,也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再以后,鸿谷的作品就与《三联生活周刊》紧密相连,他也逐渐担负起刊物新闻性报道的策划和组织工作。鸿谷的到来,为周刊新闻报道的加强,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他的创造性劳动,已经融进刊物自身新闻报道标准和风格的塑造。 由于工作关系,我可以在第一时间阅读鸿谷的作品。它们常常使我惊喜。构思一个视角独到的故事,以绵密的逻辑和平实的白描文字娓娓道来,是鸿谷新闻写作的特征。隐藏其后的,则是艰辛的采访和完备的案头资料工作,以及对立意和切入点的深入开掘。
  • 发掘新闻

    作者:[美] 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

    本书以社会学为背景,将客观性当作一种文化现象加以考察,以此研究新闻专业性和媒介机构。 在研究美国现代报业开端时,着重解剖了两种报道模式——“故事模式”与“信息模式”。本书为我们提供了社会学视角的新闻事业变迁史,其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把报业融入社会体系之中,又以新闻专业主义为中心,紧紧抓住与“客观性”相关联的新闻表现手段及其源起、目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书作为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经典读物为广大学者所推崇。
  • 做新闻

    作者:Gaye Tuchman(盖伊-塔奇曼)

    《做新闻》作者盖伊•塔奇曼,新闻与社会成员间的互动,显然也是此种互为中介和结果的循环往复,其中除了表达、除了交往,同时也共同卷入了对社会世界及其结构的生产和再生产:当人们把新闻看做是有趣和重要的日常事件的真实描述时,就等于肯定并再生产了新闻作为发布真实报道的社会机构的角色(社会运动试图利用新闻发布信息也是在肯定并再生产新闻媒体作为合法机构的角色);当新闻以日常生活世界所理解的理解,来组织安排每天的新闻生产时,这些被生产出来的新闻,不可避免是对现实生活的肯定和认可,并且作为一种资源,结构性因素,成为社会行动者运用和活动的基础和情境。同时,在资源和规则运用上无法排除权力的因素,其中的一些社会行动者比之另外一些,具有更大的能力制造、设置并再生产社会意义,也就是建构社会现实,新闻机构及其从业者就是比绝大多数组织更有权力设置对环境和现实定义的一个组织。
  • 瞬间—普利策摄影奖获奖作品1942-1982

    作者:王景堂

    普利策摄影从1942年开始颁发,最初几年为单幅新闻照片,1968年起增设专题照片奖,除1946年因故未评外,每年评选一次。 本书收集了从1942年到1982年40年的照片,以及有关历史背景及拍摄经过。全书有获奖照片55(幅、组),共计125幅,有关文字介绍约4万字。 目录 1942年 纠察线上的战斗 1943年 海滩者 1944年 情愿牺牲 英雄归来 1945年 美军占领硫黄岛 1947年 瓦因科夫饭店大火 1948年 持枪的少年歹徒 1949年 明星告别球坛 1950年 特技飞行表演 1951年 平壤大桥 1952年 “揍那个黑鬼!” 1953年 艾德雷鞋底洞穿 1954年 奇迹 1955年 海滩悲剧 1956年 郊区一日 1957年 安德烈亚·多拉号客轮沉没 1958年 警察与儿童 1959年 车祸 1960年 审判战犯 1961年 万剑下的政治 1962年 六十年代的诞生 1963年 最后的忏悔 1964年 他在枪响时按下了快门 1965/1966年 一场特殊的战争(4幅) 1967年 “欢迎”到密西西比来 1968年 美好时期的梦 起死回生之吻 1969年 民主与自由 在马丁·路德·金的追悼会上 1970年 象牙塔里的枪 走向困苦的迁徒(4幅) 1971年 极其可怕的惊叫 藏在阴影中(5幅) 1972年 达卡惨案 焦 土 1973年 弹火纷飞的一天 与妻子一起体验生活诞生的瞬间(5幅) 1974年 欣喜若狂 一幕好莱坞短剧(4幅) 1975年 战斗间隙中的小憩 七十年代,你觉得如何?(5幅) 1976年 “只差两秒钟”(4幅) 校车风波(4幅) 1977年 对昔日荣耀的玷辱 右翼与左翼 献给埃迪·鲁宾逊 1978年 一起电视实况转播的绑架案 无法无天的国家(3幅) 1979年 小镇外的一起凶杀案(9幅) 78暴风雪(6幅) 1980年 伊朗的净化 牛仔——美国的民间英雄(12幅) 1981年 利比利亚政变(7幅) 消磨时光(10幅) 1982年 里根总统遇刺(5幅)
  • 创造性的采访

    作者:肯·梅茨勒

    《创造性的采访》(第3版)运用大量案例和插图,结合作者多年来新闻采访实践和教学的经验,形象生动地介绍了新闻采访各个环节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如何成功地策划和准备采访,如何从采访对象那里获取有意义的信息,如何建立和谐友善的采访气氛,如何借助电子手段进行采访等等。书中深入探讨”采访的伦理道德”这个业内人士多年来非常关注的问题,还就如何将采访转化为报道提出了若干操作性极强的指导性建议。
  •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作者:[美]新闻自由委员会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是美国名叫新闻自由委员会或称哈钦斯委员会的团体发表的报告。这一团体接受了当时时代公司的亨利·卢斯的建议和资助,对美国新闻自由的现状和前景展开了一项调查,其研究范围包括了当时美国的广播、报纸、电影、杂志和图书等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同时对新闻界的业主的良知、责任,以及这些责任对于形成公众舆论的普遍益处进行了讨论。最终形成了一个总报告,这便是《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 Speaking into the Air

    作者:John Durham Peters

    In contemporary debates, communication is variously invoked as a panacea for the problems of both democracy and love, as a dream of a new information society brought about by new technologies, and as a wistful ideal of human relations. How, and why, did communication come to shoulder the load it carries? In John Durham Peters's work, the teachings of Socrates and Jesus, the theology of Saint Augustine,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Locke, and the American tradition from Emerson through William James all become relevant for 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on in our age. Peters finds that thinkers across the centuries have struggled with the same questions - how we can hope for contact with others, what has become of human beings in increasingly technological times, how new modes of communication have altered the ways the world is imagined and how we relate to others - and he weaves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communications history together. The book traces the yearning for contact not only through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but also by exploring the cultural reception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from the telegraph to the radio. The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Peters shows, is not a triumphant progress toward global harmony but rather a collection of uncanny devices that conjure angels, spirits and alien intelligences. His is an account of a complex concept that has both shaped us and been shaped by us.
  • 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名著选读

    作者:熊澄宇

    今天我们大多数人对传播学的认识,更多地是从身边的媒体开始的。从传统的电话传真、图书报刊、广播影视,到新兴的互联网络、移动通信、人工智能,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发展和变化使传播学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一个学科的构成,有史、论和应用三个方面。传播学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美国发展起来的、以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主要研究范围包括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过程、受众、传播效果、传播制度与法规等。政治传播、新闻传播、教育传播、文化传播、科技传播等是传播学中较有影响的分支学科。受信息传播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传播学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   传播学自问世以来,在中国一直命途多舛。“文化大革命”前其被划为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排除在国门之外;80年代末又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绑在一起,打入了冷宫;1997年被列入国家教育部的学科目录后,传播学在大学校园里才有了正式的户口。一门推动信息社会成型、在世界范围内吸引了众多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以及广大民众关注的热点学科,在20世纪末终于被中国社会正式接受,可谓亦悲亦喜。   目前,全国有300余所高等院校设有与传播学相关的专业,传播史、传播理论、传播方法等均已列入课程。在课堂上,李普曼、帕克、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拉斯韦尔等传播学大师及主要观点被屡屡提及。然而,学生和学者们要进一步研究,希望在中国图书馆的书架上找到大师们的原著却极其困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向来以弘扬学术为己任,这次又决定将传播学与文史哲、政经法并列,出版《人文社科经典名著选读》系列,实在是值得学界和业界称颂的一大幸事。   应出版社编辑之约,我从国外图书馆大量的传播学经典原著中,选了十种学界推崇的名著,取其中的重要章节,加上作者介绍和简单的导读,推荐给中国读者,希望能填补这方面的缺失,为有中级英文阅读能力的学生、学者和业界人士提供一条接近大师们原作的途径,也为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做一点推动工作。   本书所选的十部作品包括舆论学创始人李普曼的《公共舆论》 (Public Opinion,Walter Lippmann,1922)、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帕克的惟一著作《移民报刊及其控制》(The Immigrant Press and its Control,Robert Park,1922)、传播效果研究宗师拉扎斯菲尔德的开山作《人民的选择》(People's Choice,Paul Lazarsfeld,Bernard Berelson,and Hazel Gaudet,1948)、被称为新闻批评史上里程碑的哈钦斯委员会报告《自由和负责任的传媒》(A Free and Responsible Press,The Commission on Freedom of the Press,1947)、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关于说服研究的奠基作《传播与说服》(Com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Hovland,C.,1953)、拉斯韦尔提出传播过程“5W”观点的经典论文《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Lasswell,Harold D.,1948)、控制论创始人维纳阐述信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人有人的用处》(The Human Use of Human Beings,Norbert Wiener,1950)、美国传播学之父施拉姆编撰的第一部教材《大众传播学》(Mass Communications,Wilbur Lang Schramm,1949)、加拿大媒介研究大师麦克卢汉的代表作《理解媒介:人的延伸》(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Marshall McLuhan,196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传播委员会发布的历史性文献《多种声音,一个世界》(Many Voices,One World: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Today and Tomorrow:Towards a New More Just and More Efficient World[The MacBride Report],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Problems,UNESCO,1980)。   以上选目,兼顾了传播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受篇幅所限,选本只取了原书的部分章节;读者欲窥全貌,可找全书阅读。为了读者阅读到完全真实的读本,在选编时,保留了原书的体例和风格。这十种著作,多数在国内没有出版,建议有关部门全文引进,以飨读者。
  • 新闻报道与写作(插图第11版)

    作者:[美]梅尔文·门彻

    美国经典新闻学教材最新版简体中文版 本书是被美国300多所大学所采用,泽被30万新闻学学生,培养了整整一代美国新闻人员的新闻学经典教材。自1977年出版以来,本书之所以盛行不衰,除了随课堂与媒体变化时时增补修订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本书完备提供了新闻学学生成为职业新闻从业者所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从事各种媒体工作必需的技术;从事正确而含有信息的报道与写作必不可少的背景知识;指导新闻实践的价值观。在内容安排上,作者首先为学生描画了记者的工作状态,然后介绍了新闻报道的结构要素以及写作技巧,接着强调了写作优秀报道需要遵守的原则,最后描述了七个新闻条线的具体状况以及新闻报道会面临的社会层面问题,即新闻事业道德问题。 全书的写作风格也如新闻报道一般生动而信息丰富,书中大量运用真实的事迹、语录与照片,使学生仿佛受到了行业典范的言传身教,在与事例主人公一起思考的过程中培养了职业技能以及特有的思维方式。 负责任的新闻记者不能在价值无涉的真空中从业,我在作品和教学中一直致力于表现的是:最好的新闻学、新闻记者的最高成就是由那些其热情在于向人民揭示他们生活其间的世界的基本真相的人达成的。 ——梅尔文·门彻(Melvin Mencher),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协会“杰出教育家”奖得主,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荣誉教授 除了继续向学生传授新闻报道和写作的基本技能和专业伦理、审视那些指导和决定新闻实践的价值观之外,新版还关照了新闻报道所有领域的当下发展,探讨了记者对互联网消息来源的利用,增加了造势和选举报道、普利策奖得主们的报道诀窍以及新近的诽谤案例等内容。 ——展江,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双聘教授 门彻的教材的与众不同正是使他在新闻教育者中出类拔萃之处。他时刻谨记新闻的核心意义、重要性和真实目的,即无论使用什么媒介,好的报道将铁打的事实与虚构、想象和谎言区别开来,并尽可能准确、清楚并有道德地表述真相。这使得这本书及其练习册、网络资源成为学生理解和学习什么是好报道的最佳入门材料。 ——韦恩·伍斯特(Wayne Worcester),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新闻学教授
  • 舆论学

    作者:沃尔特·李普曼

  • 真相

    作者:比尔•科瓦奇(Bill Kovach),

    本书是资深记者写给普通公民的新闻消费指南。 在网络时代,面对脱口秀评论者和自媒体的众声喧哗,网站无休止的链接和添加,“真实的新闻”是否已经死亡?旧的权威已被推翻,新的权威正在被创造,我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改变。但是寻找真实、可靠的信息,仍然是新闻媒介最重要的目标。同 时,这也是新闻消费者的目标。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我们该如何辨识哪些信息是谣传,哪些信息、观点是可信的呢?本书旨在回答上述诸多疑问,探讨信息文化正在发生着何种改变。它为所有的公民提供了一种路径导航——用六步质疑法分辨谣传,获得事实的真相。 [学界业界推荐] 现在是新闻最多的时代,也是新闻最差的时代。我们似乎更容易看见“真相”,但追究真相更难。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全民新闻时代了,人人都可以发布新闻,但事实的真相反而难以辨别了。看起来,民众似乎掌握着前所未有的新闻控制权,但这也意味着民众自身必须拥有把握这种控制的能力。为了辨别真相,也是为了避免被操纵,“新闻素养”就应该成为公民素养的一部分,全民都要掌握必要的新闻知识。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责任教授 陈力丹 中国进入平面、电视、互联、移动互联四大介质并存交融的全媒体年代。不管是平面的黄昏还是电视的衰落还是网络的分化,都不能阻挡一个时代的来临:受众掌握信息接收和发布权力。……中国经济社会透明度整体偏低,以至于谣言丛生,信号沦为噪声,即使媒体专业人士,也难免被诱惑和绑架。《真相》一书的价值在于立足全媒体时代,努力寻求一种更科学有效的方法,建构一种透过喧嚣、管制、利益的丛林,获得事实的能力。当然,这需要您本身拥有良知和常识。 ——知名时评人、《工人日报》社会周刊编辑部主任 石述思 两个具有开创精神的记者有力地证明,当千变万化的信息迎面扑来,我们可以——而且必须——掌握促使伟大记者前进的怀疑精神。恰逢新闻业经历大变革之际,这本引人入胜、简明扼要的书告诉公民如何发现虚构的事实,分辨利益集团新闻中的中立信源,以及从句法上检验新闻。 ——《纽约时报》华盛顿分社社长 迪恩•巴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