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西方哲学

  • 哲学家的肚子

    作者:[法] 米歇尔·翁弗雷(Michel Onfray)

    当哲学家思考时,他们常忘记自己的身体,特别是进食时身体里累积的东西。然而,在思想与肚子之间,存在着由类同和互证编就的复杂网络,而这会被错误地忽略:如果不喜欢生章鱼,第欧根尼会是文明和文明实践的敌人吗?如果《社会契约论》作者卢梭的日常食谱里只有奶制品,他会赞颂朴素的饮食吗?萨特的噩梦充斥着螃蟹,他难道没有终其一生在理论上憎恶甲壳动物吗?

    在这本尼采式的哲学随笔里,米歇尔•翁弗雷将哲学尊严重新赋予鳕鱼、大麦羹、葡萄酒、烤香肠、添加香气或古龙水的咖啡。而从傅立叶到马利奈蒂,从康德到存在主义者的理念,看起来都不像通往快乐的知识之路。本书是饮食理性批判?还是“饮食学”初稿?翁弗雷说,我们首先要忽然发现食物,然后让身体从食物出发,追上其精神并对之发号施令。

  • 法哲学原理

    作者:[德]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是黑格尔在1818年任柏林大学教授时写的,于 1821年正式出版,系统地反映了黑格尔的法律观、道德观、伦理观和国家观,也是人们研究黑格尔晚年政治思想的重要依据之一。《法哲学原理》从哲学的角度解析法,用辩证的思维探悉法、道德与伦理之间的奥秘,从而迈向自由的意志。

    黑格尔的法哲学属于其哲学体系中的精神哲学部分。在黑格尔看来,无论是自然哲学还是精神哲学,都是对逻辑学的补充与应用。法哲学作为精神哲学中的客观精神同样也是对逻辑学的补充与应用。黑格尔认为,法是自由意志的体现,真正的自由是受客观的、具有普遍性的法的限制的自由。所以,自由在法中才能实现。他把这种法的发展分为抽象法、道德、伦理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构成了《法哲学原理》一书的主要内容。

  • 哲学的历程

    作者:[美]威廉·F. 劳黑德

    哲学史不是一座布满灰尘的博物馆,它的呈现远比我们认为的更加富于生气。好的哲学史书也不是包含密集而扼要事实信息的百科全书,而是一场对话与发现之旅。

    本书产生于作者几十年的哲学史教学经历,一再修订再版。它致力于厘清长达若干世纪的哲学对话,介绍了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四个时期的主要哲学家,并把他们置于具体的文化背景中,梳理了他们试图完成的哲学任务、对前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使用本书的教师与学生也是这场对话的积极参与者。本书每章都有其独立性,教师可以根据课时安排任选章节开展教学。分布于书中各处的“想一想”以及每章末尾的“当代联系”、理解题、思考题将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这场哲学对话中来,与伟大的哲学家同行,培养思维技能,扩展好奇心,进而以新的眼光看待世界。

    由此,在哲学这场庞大的聚会中,新的对话不断开启,随着新的参与者的加入,之前对话的主题被重新拾起并沿不同方向继续发展。

  • 形而上学与科学外世界的虚构

    作者:[法] 甘丹·梅亚苏

    《形而上学和科学外世界的虚构》中,甘丹•梅亚苏借解读艾萨克•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说《桌球》,完成了他对于形而上学的精彩讨论。他以文学为平台,通过对科学外虚构的小说的验证,具象地描述了科学外世界的虚构所构建的世界的样貌。更为核心的是,他提出了新的虚构小说的类型:科学外世界的虚构小说,即科外幻小说。从这本书开始,他对于自己的核心哲学命题的研究,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用解读文学作品的方式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也让这部作品具备了很强的可读性。

    “他所心系的现实不在于事物本来的样子,而是它们永远能是别的什么的可能性。”

    ——哲学家彼得•霍尔沃德评论甘丹•梅亚苏

  • 西方思想的起源

    作者:聂敏里

    《西方思想的起源——古希腊哲学史论》是一本从中国学者自己的思想视野出发对古希腊哲学的正本清源之作。它不重在知识的梳理与介绍,而重在思想的分析与检讨,上溯公元前6世纪的米利都学派,下迄公元6世纪的新柏拉图主义,上下1200余年的古希腊哲学,深入其思想内部,探寻其内在的本体 论和认识论的思想根底与究竟,力求勾勒出西方思想最初的源流与脉络,指陈其思想深处的得失与转捩,阐明其对二千余年西方思想的奠基意义与形塑作用。

    西学东渐近百年,这个问题似乎从来没有讲清楚。解决这个问题有许多途径,其中一条道路就是首先从文本事实说起,《西方思想的起源》的任务就在于此,在作者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学术之途。《西方思想的起源》的出版,将会为西方思想的起源的专门研究树立一个值得称道的标杆。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什么是批判?/ 自我的文化

    作者:  [法] 米歇尔·福柯

    - 编辑推荐 -

    ·首次完整收录福柯晚期所作的两次演讲——《什么是批判?》和《自我的文化》,以及演讲后精彩的问答和讨论环节,福柯的机敏和睿智在其中展现无余。

    ·本书编者参照福柯演讲手稿对两次演讲的文本进行了悉心校订,以期使福柯思想的面貌臻于完整。

    ·福柯的这两次演讲,时隔五年,期间他的思想发生了重大演变。此次同时发表这两次演讲不仅极富意味,也可为研究福柯晚期思想提供一把钥匙。

    - 内容简介 -

    本书收录了米歇尔•福柯晚期所作的两次演讲。

    第一次演讲,名为“什么是批判?”,于1978年5月27日在法国哲学学会举行。福柯把自己的研究纳入由康德《什么是启蒙?》一文所开启的视角,把批判定义为一种伦理—政治态度,而此态度在于一种不被过度治理的艺术。

    第二次演讲,名为“自我的文化”,于1983年4月12日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所作。福柯在其中把自己的研究定义为一种关于我们自己的历史本体论,指出他对启蒙的看法和他对古希腊-罗马的分析有关。随后,福柯在伯克利分校还参加了三次讨论会,回顾了他哲学进程中的若干方面。

    批判既可针对治理,也可针对自己。无论是质疑治理的批判,还是质疑自我的批判,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启蒙的精神。在此,我们可以看到本书编者把《什么是批判?》和《自我的文化》放在一起的用意。

  •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

    作者:[英] B. 威廉斯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是当代英国著名伦理学B.威廉斯的代表作,初版于1985年。在本书中,威廉斯检讨了伦理学理论的几种代表性理论如亚里士多德传统和康德传统,指出伦理学理论反思的对象应该是人的伦理生活,而不应该是人的伦理反思。如果把伦理学定位为后者,并且一味地要在一定的理论起点上为人的伦理活动寻找解释,就会实际地破坏了我们的真实伦理生活面貌。因此,伦理理论的问题,在于其不知反思的节制。威廉斯因此提出,反思有可能破坏人们的伦理生活。尽管现代社会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到了全面反思的阶段,我们仍然有必要对于反思在伦理理论中,以及反思在一般的哲学思考中的作用保持警惕。

  •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导论

    作者:W.D.Ross

    罗斯的这部著作,是世界认可的学术经典,从1924年出版以来,已再版6次,任何国家的任何学者,只要真正研究亚里士多德哲学,都必须作为重要参考文献。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一是“《形而上学》的结构”。由于该书是后人编撰而成的,所以,作者在考证的基础上,对该书的总体结构(包括时间先后和内在关系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二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柏拉图主义者”。作者以《形而上学》为背景,清理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柏拉图和柏拉图主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三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学说”。作者分形而上学的方法、形而上学的主题、形而上学主题的进一步确立、范畴、实体——形而上学的主要主题、载体、本质、普遍、本质是实体、个体性原则、生成分析、潜能与现实等12个问题,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提出了不少重要见解。四是“亚里士多德的神学”。作者结合《物理学》等著作,对《形而上学》第十二卷作了深入分析。五是“《形而上学》的文本”。从文本学的角度,对于他自己的希腊文本与其它文本的一些关系作了说明。

  •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作者:[德] 马丁·海德格尔 著 / [德] 英格丽特·舒斯勒 编

    本书是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解读,主要为讲座文稿,对黑格尔乃至海德格尔的哲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被收入海德格尔《全集》第32卷,主要是对《精神现象学》前两部分“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详细解释,是海德格尔解释黑格尔分量*重的著作,可与第5卷《林中路》中《黑格尔的经验概念》对《精神现象学》“导论”的解释相互补充。而对于《精神现象学》这个部分的研究,也正是国内黑格尔研究所欠缺的。海德格尔通过解释而阐发他自己的思想,可以使我们充分领会海德格尔本人解读和解构哲学史的一般思路,同时挖掘出蕴含在黑格尔思想中的现代西方哲学的要素。

  • 现象学

    作者:[爱尔兰] 德尔默·莫兰

    本书为莫兰的代表作。莫兰根据几十年来的出版资料,对现象学运动中的五位德语代表哲学家(布伦塔诺、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和阿伦特)和四位法语代表哲学家(莱维纳、萨特、梅洛庞蒂和德里达)的丰富学术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清晰论述。本书出版后次年即荣获巴拉德现象学杰出著作奖,并成为西方各大学有关现象学研习的教学参考书。本书另一个特点是,除哲学家本人的思想背景和主要理论的论述之外,不仅对各相关理论提出批评性解读,而且附有关于哲学家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细节描述,也因此增加了本书的吸引力。

  • 从卢梭到尼采

    作者:(美) 弗兰克·M.特纳 (Frank M.Turner) / (英) 理查德·A洛夫特豪斯 (Richard A.Lofthouse)

    本书源于耶鲁大学一门本科课程,授课内容一共十五讲。本书作者弗兰克?特纳是耶鲁大学教授,他积多年之功,倾注于此课。特纳认为思想史最好是历史,而不是思想。他把原始材料放在首位,而不是自己的描述。本书资料翔实,为广大读者以既不晦涩又很学术的方式阐述欧洲近代思想史(从卢梭到尼采)。

    在耶鲁校园,代号"HISTORY 271"的公选课多年来一直备受欢迎,每次开课都能吸引成百上千的学子。该课程就是由弗兰克·特纳主讲的欧洲近代政治法律思想史。在特纳教授2010年辞世后,他的助教在耶鲁校园,代号“HISTORY 271”的公选课多年来一直备受欢迎,每次开课都能吸引成百上千的学子。该课程就是由弗兰克·特纳主讲的欧洲近代思想史。在特纳教授2010年辞世后,他的助教理查德·洛夫特豪斯将其2003年秋至2004年春那个学期的授课讲义编排整理,汇集成书,让广大读者有机会透过书本感受特纳教授独具魅力的授课。全书共分十五讲。从卢梭开始,托克维尔、密尔等重要思想家逐个登场,直至尼采。特纳教授以生动浅白的语言和循循善诱的讲授方式,梳理了十八、十九世纪欧洲的主流政治法律观念,并总结这些思潮对今日世界的影响。

  • 海德格尔与中国

    作者:  刘小枫

    自1987年《存在与时间》中译本面世以来,德国哲人海德格尔便持续地被我们所译介、研读,他的思想似乎也“安家落户”于中国了。然而,在着迷于海德格尔思想魅力的同时,我们有无足够的清醒:究竟是哪些理论秉性让海德格尔与中国学人如此一见如故——或者,实际上我们还没好好认清海德格尔思想中的危险特质?

    《海德格尔与中国》一书,是刘小枫多年来思考上述问题的总结之作。在这部富有洞见的作品中,刘小枫以读书札记的形式,细致地向读者揭示出埋藏在海德格尔思想脉络深处的历史主义根基,由此我们也能看到,海德格尔是如何对西方古典思想传统进行拆解、如何成为当今激进政治哲学的一个秘密发祥地。最终,倘若中国思想要有真正的历史性转机,就不得不严肃地告别海德格尔。

  • 什么叫思想?

    作者:  [德] 马丁·海德格尔

    《什么叫思想?》是马丁•海德格尔1951-1952年间所做的两个讲座。第一个讲座展开为对作为西方形而上学之“完成”的尼采之基本立场的争辩。第二个讲座包含着一种与巴门尼德的存在历史性的对话。前者为“形而上学之完成”,而后者为“开端性的思想家”中的标志性人物。两个讲座包含一种根本的关于“什么叫思想?”的存在历史性的沉思,取该问题预先确定的双重统一的定向。它们追问思想意味着什么,但它们同时也追问思想历史性地把什么任务交给人。

  • 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

    作者:[德]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世界、有限性、孤独性》是海德格尔弗莱堡大学1929/30年冬季学期的讲稿。这部长达30余万字的巨著,是海德格尔“秘密”地用自己的话语讲哲学,摆脱传统学院哲学风格的尝试非常明显。

    主要内容如下:1、预先考察部分对哲学即“形而上学”的起源和历史进行了简练的分析。2、正文第一部分是对唤醒我们的哲学活动的一种基本情绪即“无聊”的分析。3、正文第二部分是从世界、个体化和有限性三个方面来追问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即“什么是世界”,其方式又是通过对“石头无世界、动物缺乏世界、人形成着世界”三个命题进行比较考察进行的。

  • 世界哲学简史

    作者:[美] 罗伯特·C·所罗门 / 凯瑟琳·M·希金斯

    世界哲学视角

    呈现哲学史发展全貌

    思索生活中的大问题

    生动风趣的哲学入门读物

    ………………

    ※编辑推荐※

    ☆ 这本《世界哲学简史》与作者的《哲学导论》相互配合,“史”“论”结合,完整地呈现出美国大学哲学入门课程的基本内容。

    ☆ 本书不同于通常以西方为中心的哲学史写法,从哲学的全球性视角出发,尤其注重对不同文明进行比较,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哲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 作者常常将不同哲学家的观点相互勾连、对比阐述,以开放讨论的方式,而非单纯罗列观点,呈现出流动而非静止的哲学史全貌,引导读者对哲学主题、思想张力进行深入思考。

    ☆ 无论是哲学专业的学生,还是人文社科学生,甚或普通大众,都能从中受到激发、有所受益,同时获得乐趣。

    ………………

    ※内容简介※

    《世界哲学简史》结合广泛的历史和文化语境,向我们展现了整个哲学史的全貌,开创了在全世界范围内探讨哲学问题的全新广度和深度。除了那些众所周知的大哲学家和重要思潮,某些不那么为人所知但同样有趣的人物也在本书中占有一席之地。本书通过生动的叙述、晓畅的行文,向读者充分展示了哲学与生活的相关性,使读者受到激发、有所受益,同时获得乐趣。

    ………………

    ※名人推荐※

    这本哲学史大胆、敏锐而有趣,开创了在全世界范围内探讨哲学问题的全新广度和深度。读者感到的不是沉闷,而是挑战和惊喜。全书行文不断激发着读者思考,邀请读者参与争论、尝试新观点、回到问题源头,从而成为思考永恒问题的积极参与者。

    ——希瑟拉·博克(Sissela Bok),哈佛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作者如同苏格拉底,在书中并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读者,你甚至不知道他在某个问题上究竟有没有他“自己的观点”。他几乎对每个所提出的观点都加以质疑,三言两语就把你最初受到诱惑而刚刚建立的信念摧毁殆尽,或者不加摧毁,却让你作出选择:你同意这样吗?显然,这就是苏格拉底式的提问,这些提问具有巨大的震撼力。

    ——邓晓芒,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 罗素

    作者:(英) A.C.格雷林 (A. C. Grayling)

    【内容简介】

    罗素是20世纪最为知名、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在对罗素生平与著作的这部研究作品中,作者不仅介绍了罗素在哲学和逻辑方面的专业贡献,而且呈现了罗素在教育、政治、战争和性道德等方面的广泛观点。一般认为,罗素是现代分析哲学的奠基者之一,并对全球范围内社会观念的革新 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对罗素在这些广泛领域内的成就给出了清晰勾勒。

    【学者推荐】

    “牛津通识读本”《罗素》的作者格雷林是分析哲学名家,由他来写一本介绍罗素的书,自然是十分贴切可靠。本书的译者是张金言教授,他在上世纪80年代就大量介绍和翻译分析哲学,是改革开放时代关于分析哲学最早的译者和研究者之一。张金言先生早年毕业于民国时期的老北大英文系,英文极好,后来做英美哲学研究,尤精于分析哲学。记得上世纪80年代向张先生请教过分析哲学英文原著中的若干问题。那时候读过张金言先生翻译的不少文字,我敢说张先生的翻译几近完美,称得上信达雅。

    ——哲学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赵汀阳

    【编辑推荐】

    作为数学家、哲学家、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同时又是教育实验者、流俗反抗者、和平主义者,罗素集多重身份于一体,在各个领域建树非凡。这本书为读者呈现两种面貌的罗素:一方面,作为通俗意义上的圣贤和人类导师,他那漫长、丰富,激荡起伏的一生;另一方面,作为学术专业意义上的哲学家,他在数学-逻辑和哲学领域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所立下的清晰路标。

  • 古代哲学的智慧

    作者:[法] 皮埃尔·阿多

    哲学首先是一种活动,而不是静态的知识;

    哲学是对智慧的爱,而不是智慧本身;

    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在学院被教授的学问。

    何为哲学? 学院传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通常是在理论和体系中演绎,而且往往在基督教蔑视“智慧”的偏见之下推理。

    阿多是一个利用古代哲学来阐述自己思想的哲学家,在他看来,哲学是一种生活的经验,而不是一堆教条。他对于“何为哲学”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全新的回答: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甚至从前苏格拉底时期以来,直到基督教初期,哲学总是来自为着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待普遍世界观的方式,是对于与其他人共同生活的方式的主动选择。古代哲学因此不是一种体系,它是为“智慧”做的准备练习,是一种精神实践。

  • 形而上学导论(新译本)

    作者:  [德] 马丁·海德格尔

    《形而上学导论》是海德格尔生前出版的重要著作之一。海德格尔在本书中把“存在的问题”当作形而上学的基本主题来进行追问,认为形而上学应该追问的是“在”,而不是“在者”。为此,他追溯了“在”的语法和语源。并从历史的角度对各种哲学流派进行了研讨。

  • 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

    作者:邓晓芒

    《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的宗旨不是艰深的学术研究,而是旨在还原德国哲学的概貌,进而为大众打开沉重的哲学大门。由于是讲课实录,因此很多表述皆系现场发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如果你一直想读点德国哲学却不由在晦涩的专著前望而却步的话,本书无疑是条入门的绝好途径。

  • 世界时代

    作者:[德]谢林

    从1810年开始构思写作的《世界时代》是谢林自许的其整个哲学的“代表作”(Magnum Opus),尽管这部著作在他活着的时候从未以完整成书的形式出版。在长达十八年的时间里,谢林一直试图以“世界时代”的形式对自己的哲学体系作出最终的决定性的阐述,并为此创作了二十多份不同的书稿。这个计划最终搁浅,“世界时代哲学”逐渐演变成了后来的“否定哲学-肯定哲学”或“神话哲学-天启哲学”的奠基性导论。谢林《世界时代》的二十多份书稿绝大多数已经遗失或毁于战火。本书收录了该书1811年和1813年的两部已正式排印的原稿、1814年的第81号手稿、以及1815年的残篇,这是国内外学界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世界时代》文本辑录。在《世界时代》这部著作里,谢林按照“过去-现在-未来”的框架,刻意地用一种夹杂着历史叙述与辩证法推演的语言阐述了上帝和人在永恒和时间之内的命运:从自身内部的不同本原之间的纠缠和斗争出发,通过斗争和分离,让一切各安其位,统一在唯一的绝对精神之下。在这个过程中,谢林几乎讨论了所有重要的哲学问题,其中关于“神性”、“存在者-存在”、“自由”、“恶”、“时间”的论述尤其具有无与伦比的深刻性和重大影响。因此,无论是就谢林的主观意愿而言,还是就客观影响而言,《世界时代》都是整个谢林哲学的核心枢纽,对于理解谢林的早期哲学和后期哲学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