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西方哲学

  • 解释学、海德格尔与儒道今释

    作者:王庆节

    海德格尔曾经说过,真正的哲学运思就像行进在人迹未到的林中小道上,当回首过往时,来此的踪迹恐怕早已是依稀难寻,所剩下的惟有一个人孤零零的“路标”,汇集在本书中的十三篇论文,作为作者自己哲学学习和思考之路上的“路标”,让我回忆起自已在这十几盾来从北京到美国,再到香港,从读书学习到到教书研究,所走过的哲学运思之路,这一路上寻觅时的点点滴滴,其间虽不乏“山重水复疑无咱”般的迷惘,但也时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欢欣。只希望有兴趣读到这些文章的朋友和读者,能一同体会和分享这“同道”的“迷惘”与“欢欣”。
  • 逻辑学导论

    作者:陈波

    这是一本导论型的逻辑教科书,由六章和一个附录组成,依次是:逻辑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命题逻辑、词项逻辑、谓词逻辑、归纳逻辑、非形式逻辑、形式化方法和形式系统。本书通过正文、本章提要、思考题、练习题的体例设计,以达到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能够正确地推理和论证,培养他们的理性精神的目的。
  • 胡塞尔思想的发展

    作者:德布尔(荷)

  • 福柯的主体解构之旅

    作者:刘永谋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法国后现代哲学家福柯的研究,它认为福柯的主旨是对主体及主体哲学的解构。第一章介绍福柯的生平和思想;第二章讨论福柯为什么要解构主体:第三、四、五、六章论述福柯为什么要解构主体,分别分析了他的知识考古学、谱系学以及对主体的历史和社会批判。结语部分则是对福柯解构主体所做的评论,认为不能全盘否定主体,而应针对启蒙运动以来拔高主体的倾向对主体予以重构。 目录: 作者的话1 序1 引言1 第一章福柯其人其文6 第一节生平、生活与著作7 一福柯生平7 二福柯其人9 三福柯其文13 第二节思想概貌14 一思想渊源14 二思想鸟瞰: 分期、惊人之论、定位和风格19第二章主体迷信: 一切问题的根源27 第一节主体迷信是主体哲学困境的根源29 一主体哲学的主体迷信29 二主体迷信导致了主体哲学的混乱33 第二节主体迷信是现代实践困境的根源41 一现代实践观的主体迷信41 二主体迷信导致了人被奴役47第三章考古学: 解构主体的认识论基础55 第一节作为话语分析理论的考古学56 一陈述和话语57 二话语形成分析59 三陈述描述64 四考古学话语理论的后结构主义特征66 第二节作为反主体认识论的考古学70 一考古学对科学史、科学认识论的改造71 二考古学是一种反主体认识论73 三考古学对知识的独特理解78第四章谱系学: 解构主体的方法论基础86 第一节作为反主体方法论的谱系学87 一谱系学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论87 二谱系学是一种反主体方法论90 三反主体的微观权力分析方法95 第二节知识权力分析方法100 一现代社会知识权力的“共生”关系101 二“真理制度”是知识权力制度化、实践化的产物106 三现代社会真理与知识的权力斗争108 四反主体权力分析方法的片面性与矛盾性112第五章“主体之死”: 对主体的历史批判116 第一节历史批判的前提: 主体是一种历史性观念117 一没有实在的、一致的和普遍的主体117 二主体是历史性观念121 三福柯反人文主义的“人文主义”125 第二节主体的历史: 主体的生与死130 一思想史的历程: 知识型及其断裂130 二主体的历程: 主体的诞生与消亡134 三福柯与库恩: 后结构主义思想史的缺陷和意义138第六章现代人的真相和消解: 对主体的社会批判142 第一节现代人: 知识权力奴役的产物143 一福柯反总体化现代人研究的创新143 二福柯笔下的现代人146 三现代人是知识权力对人彻底奴役的产物151 第二节现代人的“生产”过程: 区分、规训和主体化154 一“生产”现代人的三种方式155 二区分: 找出不合乎标准的人157 三规训: 改造不合乎标准的人164 四主体化: 现代个体的“自我教育”168 第三节福柯的解放方案: 局部斗争和生存美学172 一局部斗争: 反规训172 二现代生存美学: 反主体化175 三福柯美学解放方案的困惑179第七章结语: 不能全盘否定主体181 一福柯解构主体的理论价值181 二福柯解构主体的解放意义183 三我们还需要主体吗?186 四福柯会如何看待本书?190主要参考文献193 附录203 一福柯生平与著作年表203 二福柯主要著作提要208 三部分中文研究资料导读211 后记216
  • 人,诗意地安居

    作者:海德格尔

    《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选辑有海德格尔语录凡一百六十六条,大致依时间先后,按照海氏思想的五个基本问题,分成五章,即:存在的真理;思想的任务;语言是存在的家;人,诗意地安居;技术和人的命运。《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大致勾勒出海氏思想的轮廓与话题中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接近原著,进入海德格尔极富魅力的精神王国。
  • 叔本华

    作者:叔本华

    《叔本华: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能帮助我们看透很多人生和世界的真相,探求人生痛苦的根源。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动。人在各种欲望不得满足时处于痛苦的一端,得到满足时便处于无聊的一端。这就是著名的叔本华钟摆理论。“婚姻是披着文明外衣的奴隶制”,毋庸讳言,爱因斯坦对待女性的看法,确实受到过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思想的深刻影响。尼采形容阅读叔本华的著作犹如抵达了“一处森林高地一一在这里,我们深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整个人感觉耳目一新,重又充满了生机”。叔本华的带有浓厚悲观色彩的意志主义哲学,不但影响了王国维的学术思想,而且影响了他的人生观。老舍依据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塑造了骆驼祥子。
  • 时间与永恒

    作者:黄裕生

    《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内容简介:时间问题既是物理学里的核心问题,也是哲学里的基本问题,同时又是最艰难的问题之一。时间观的每一次变革,不管是在物理学里的变革,还是在哲学领域中的变革,都会给本学科带来根本性的变化。《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是国内第一部专门从时间这一艰深问题着手,对上个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海德格尔的思想进行阐释的专著。这部专著最具特色与价值的是,它在哲学层面上深入刻画了传统物理学时间观的形成与实质,以及物理时间观对塑造西方哲学的根本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对时间问题的全新理解,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全新解答。
  • 古希腊哲学探本

    作者:杨适

    《古希腊哲学探本》对古希腊罗马哲学史进行研究,深入探讨了希腊哲学的历史和当代希腊哲学研究的新课题,论述了希腊哲学的开端、希腊古典时代的哲学、希腊化时期的哲学几个时期的哲学问题与现象。
  • 伽达默尔

    作者:约翰逊

    本书首先简要介绍了伽达默尔的生平经历,帮助读者了解其思想发展脉络。然后选择性地着重对其关于“哲学”、“艺术”、“历史”和“语言”等方面的思想进行了详细阐述,让读者能够了解和把握其富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
  • 理性与启蒙

    作者:江怡编

    中国文学所汲取的理性思潮千差万别并与非理性思潮杂交在一起,如何从哲学理论与文学文本的结合上既把各种理性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楚又将理性精神从不同形态的文学文本中发掘出来,且作出创新性的准确性的阐释,乃是攻克的难点或重点。由此逻辑中心生发开去,形成本书的网状框架,从大纲到小目都进行了具体规划,并提出较严格的撰写要求,经过多次的集思广益的讨论,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各参著者在大纲的指导下对所分担的任务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探幽发微的研究,不断地将各自独特的发现和体悟充实进写作提纲,力求创新趋优。
  •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

    作者:苗力田 编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3卷)》收入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然哲学方面的文章共十篇,集中讨论了生命本原及其现象。除《论气息》为匿名者伪托外,其余均出自亚里士多德。根据问题分类可归为三组。《论灵魂》、《论感觉及其对象》、《论记忆》探讨灵魂的本质、功能以及灵与肉所分有的生命能力。《论睡眠》、《论梦》、《论睡眠中的征兆》三篇短文组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论生命的长短》、《论青年和老年论生和死》及《论呼吸》涉及的是生理学方面的内容,讨论了生命在有机体内是如何得以维持以及导致死亡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虽然这几篇短文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和错误,但令人惊讶的是,他在观察条件极不完备的情况下竟然作出了许多和科学事实极其相似的猜测。《论气息》虽然是一伪作,但由于作者对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观点十分熟悉,仍不失为研究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有用文献。
  • 理性与信仰

    作者:唐逸

    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形成一种偏见,认为中世纪只是扼杀个人的神权统治。实际上,现代社会的体制和思想,多承袭于中世纪。在蛮族入侵的文化荒原上,是修道院保存了希腊罗马思想文化。本书从现代人的见地,以严格学术方法,论述了中世纪思想文化,尤重其与现代思潮的关联,对于全面理解西方文化与思潮,实乃必读之书。
  • 康德传

    作者:[美]曼弗雷德•库恩

    迄今最全面可靠、轻松易读的康德传记 告别刻板印象,颠覆传统认知,极致细节呈现 纪念康德诞辰290周年,逝世21 0周年 ~~~~~~~~~~~~~~~~~~~~~~~~~~~~~~~~~~~~~~~ 如果你认为,哲学应该对于认识生命有所贡献, 那么,康德的生活定会让你拍案叫绝。 ~~~~~~~~~~~~~~~~~~~~~~~~~~~~~~~~~~~~~~~ 人们通常以为,康德只是个单纯的思想家,终其一生都在普鲁士偏僻一隅过着离群索居、机械一样规律的生活,既没有故事也没有历史。——库恩教授的这部传记则最终打破了这一神话。与以往只着重于康德晚年的传记不同,本书着重于正在构思《纯粹理性批判》的年轻哲学家,再现了一个多面向、真实的康德形象,从而打开了我们了解康德其人及其时代的有趣视野。 这是一部康德的思想传记,旨在呈现康德的思想生活如何扎根于并回应他的时代——西方世界发生最重要变化的18世纪。本书较不着眼于康德的标准哲学作品,而是专注于康德生活里的重要事件,以及它们和当时世界重大事件之间的关联。在不忽略康德生平与著作的代表性细节的前提下,以康德的知性之旅为叙述的轴线,带领读者巡礼康德曾经走过的旅程——从探讨牛顿物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的学者,到捍卫启蒙的文明世界道德的伟大思想家。 ~~~~~~~~~~~~~~~~~~~~~~~~~~~~~~~~~~~~~~~~ 美国学者曼弗雷德•库恩的《康德传》,将彻底改变康德以往在人们心目中的错误形象。从这部目前为止篇幅最大的康德传记中,我们可以发现,以往人们对康德这个人的了解,实在太靠不住。 当我们忙于“形上”、“形下”,“先验”、“超验”的术语操练时,我们丢掉了哲学本身。归根结底,哲学是一种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是一种道德的事业,而不是无聊的文字游戏。这是那位哥尼斯堡哲人的伟大一生,给后来的哲学家留下的最宝贵的教训。 ——张汝伦(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 按着这本传记作者的想法,他希望能够提供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康德人格。当然,他是否大到了这个目的,恐怕不是他说了算。但是,至少有一点他说对了:我们必须让康德活起来。 ——谢文郁(山东大学哲学和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中文世界自梁启超引进康德的学说至今已经超过了一个世纪,至今还没有像库恩这样一本论述完整详尽的康德传记。期待这部译著能够为国内的康德研究注入一些新的活力。 ——彭文本(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 真理与进步

    作者:理查德・罗蒂

    真理与进步,ISBN:9787508033334,作者:(美)理查德·罗蒂著;杨玉成译
  • 袖珍神学

    作者:[法]保尔·霍尔巴赫

    本书采用了辞典的形式,把基督教以及与基督教相关的许多概念汇编一起加以阐释和分析,从事实出发,揭露基督思想的荒谬和僧侣的罪恶。
  • 沉思录

    作者:玛克斯·奥勒留

    《外国文学经典:沉思录》内容简介:自古以来,有操守有修养的哲学家历代都不乏其人,位居至尊、叱咤风云的皇帝也是史不绝书的,但是以一世英主而身兼苦修哲学家者则除了玛克斯·奥勒留外恐怕没有第二人。这位一千八百年前的旷代奇人于无意中给我们留下了这一部《沉思录》,我们借此可以想见其为人,窥察其内心,从而对于为人处世律己待人之道有所领悟,这部书不能不说是人间至宝之一。与这部书同一类型差可比拟的应推15世纪德国僧侣学者托马斯·坎佩斯(Thomas Kempis)所著之《效法基督》,但是以文笔之亲切动人和对人影响之深巨而论,后者与前者仍不能同日而语。我们中国的民族性,以笃行实践的孔门哲学为其根基,益以佛学的图通深邃和理学的玄妙超绝,可以说是把宗教与伦理熔于一炉。这样的民族性应该使我们容易接受这一部斯多亚派哲学最后一部杰作的启示。译者对于此书夙有偏好,常常觉得这一位古罗马的哲人,虽然和我们隔有十八个世纪之久,但开卷辄觉其音容宛在,栩栩如生,Renan于1881年所说:“我们人人心中为玛克斯·奥勒留之死而悲戚,好像他是昨天才死一般。
  • 中世纪哲学

    作者:[英] 马仁邦

    本书是一部非常经典、权威的中世纪哲学的教材。作者结合当时的社会思想背景,介绍了中世纪主要的哲学家及其思想和重要哲学概念,全面地呈现了中世纪哲学的面貌。目前本书被视为研究中世纪哲学、历史的必读书。 近年来,人们对古典哲学兴趣倍增,作为理论和思想发展的延续,中世纪研究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研究重点。当前,汉语学界尚没有学者能驾驭广泛的中世纪思想,尤其是其中涉及阿拉伯、犹太等思想文化,引进本书算是弥补汉语学界的空白。
  • 福柯十讲

    作者:布莱恩·雷诺

    实际上,本书作者布莱恩·雷诺并不存在。这本书对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李银河《福柯与性》的大段文字进行了一字不落地抄袭。
  • 二十世纪法国哲学

    作者:莫伟民 等

    《二十世纪法国哲学》中,清晰而全面地讲述了从1890年到1990年的法国哲学历史。考察了经常被人们忽略的唯灵论、大学唯心主义和早期科学哲学的历史背景,还讨论了哲学在法国教育体系中的特殊作用。把这一历史背景与先锋文学和德国哲学的影响放在一起加以考虑,作者展开了存在主义现象学以及随后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发展的内容丰富的阐述。最后,概述了当今法国哲学主流,包括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各现象学的回归和法国分析哲学。
  • 开放的思想和社会

    作者:[英] 戴维·米勒 编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波普尔在形而上学、科学哲学、认识论和社会哲学方面都为我们树立了思想的标尺,不论是赞同还是反对他的人都无法回避这一标尺:“只有在开放的思想与社会中,我们才能进行真正的、自由的思考。”从波普尔的大量著作中选出的这30篇论文对此标尺给予讨论、发展和捍卫,这30篇选文就构成了本书的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