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自传

  • 天外有天

    作者:(日)吴清源

    围棋是胜负的世界,善胜负者日人称之为胜负师。胜负师常有,但没世而名不称者居多。吴先生在五十年代前后,对日本一流高手作个别十局比赛,将之全部降级,专就成绩而言,足够资格称得上第一流的胜负师。但在吴先生棋的世界中,胜负只是一个附带的因素。对吴先生而言,围棋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哲理,反复争棋的最后目的,是从中领悟建立圆满调和的道。吴先生韶龄渡日,纵横棋坛四十年,所创布局定式,不知凡几,这些新布局新定式,对当时的胜负未必有助,但却为后来者开辟一片新天地。此所以吴先生卓立于群彦之上,而为围棋史上划时代的人物。 然吴先生之赢得日本举国的尊敬,又不仅在棋艺。凡继往开来为一代宗师者,心有其特殊之气质,曾与爱因斯但共事并为爱氏立传的一位科学家曾说:爱氏是他所识入中最自由、最不妥协、和最有自信者。自由、自信,和不妥协是真正天才共通的特性,也正是吴先生围淇一生的写照。 “匹夫而为异国师,一着而为天下法” ——序吴清源先生《天外有天》节选 沈君山
  • 小沃森自传

    作者:(美)小托马斯・沃森

    本书作者讲述了老沃森和小沃森父子如何改变美国商业活动的面貌,使IBM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计算机公司。作者回顾了自己与父亲一生的倾力合作——他们的管理风格和共同对卓越的追求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使之成为整个技术革新浪潮中的模板。   在60年的岁月里,大托马斯·J·沃森和他的儿子小托马斯·J·沃森共同打造了IBM这个国际性大公司的品牌。这是他们的故事:两个人彼此挚爱又激烈抗争——让人读起来不忍释卷而感慨系之。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IBM整个发展过程和独特的企业文化,以及在这些背后的来自管理层的真知灼见,正是这些洞见使大托马斯·J·沃森成为美国最具领袖魅力的老板之一,使小托马斯·J·沃森做出了大胆决策,帮助IBM抢得进入数字经济的领先位置,把IBM建设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计算机公司。IBM是一切时代最伟大的商业成功故事。
  • 四十自述

    作者:胡适

    自序 序幕 我的母亲的订婚 一、九年的家乡教育 二、从拜神到无神 三、在上海(一) 四、在上海(二) 五、我怎样到外国去 附录 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
  • Virgin商业帝国

    作者:[英] 理查德·布兰森

    他,在英国媒体的民意测验中被评选为“英国最聪明的人”; 他,往往有惊人之举,曾经裸奔宣传公司产品,是英国最抢镜头的”嬉皮士资本家”; 他,曾经驾驶热气球环行地球; 他,曾经驾驶坦克驶入纽约的“时代广场”; 他,曾经在海湾战争时驾驶自己的飞机进入巴格达解救人质; 他,被看成是一个傲慢的暴发户,却同时是世界各大公司CEO的偶像…… 这些天马行空、看似毫无关联的因素构成了理查德·布兰森, 维珍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企业界的顽童, 欧美家喻户晓的明星,世界上最富传奇色彩的亿万富翁
  • 马丁·路德·金自传

    作者:(美)马丁•路德•金 著,(美)克莱伯恩

    知名历史学教授克莱伯恩•卡森通过整理马丁•路德•金的书信文献,创作了一幅令人过目难忘的金的自画像。书中,金生动而饱含感情地回顾了他作为学生、牧师、丈夫、父亲和著名领袖人物的一生,同时也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美国以及美国黑人在强大变革前的历史巨大画卷。书中对金的再现,既没有夸大,也没有神化,而是刻画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马丁•路德•金:幽默风趣,虚怀若谷,高尚正直。此书很有价值,值得一读,带给你乐趣的同时,也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本书特点: 1、 本书内容真实,读来亲切,令人震撼。由马丁•路德•金生前发表并亲自编辑的自传性作品构成,包括他的文章、演讲、布道、信函等,完整地再现了这位传奇人物的成长过程,为我们了解马丁•路德•金的一生提供了途径。 2、 极富感染力的一本书。本书以第一人称视角呈现出马丁•路德•金人性的一面,阅读此书,仿佛金在字里行间与我们对话,雄辩且有力,向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其内心和情感的机会。 目录: 中译本序 编者前言 1 早 年 亲爱的妈妈 爸爸 疑问不断地出现 我如何能爱上一个仇恨我的种族? 我一生最愤怒的时刻 我感到那帘子似乎落在我的人格上 2 莫豪斯学院 内心的呼唤催促我为社会服务 3 克罗泽神学院 宣教 唯一可供受压迫人民选择的在道德上和实践上均合理的方式 自由主义神学中有关人的教义 以爱的能力勇敢地面对邪恶 4 波士顿大学 重新发现丧失的价值 5 柯丽塔 柯丽塔 坚持斗争到底 6 德克斯特街浸礼会教会 寻求上帝的指引 我开始了全职的牧师生涯 完整生命:三个层面 7 蒙哥马利运动开始了 将正义付诸实施 奇迹发生了 我一生中最坚决的演讲 8 绝望者的暴力 回应热烈 圣雄甘地的启发 不断的打击让我差点崩溃 分化瓦解 进监狱 我听到耶稣的声音说斗争下去 爆炸 9 种族隔离的最终废止 绝不回头 我为我所犯的“罪行”骄傲 种族隔离必须死亡 辉煌的破晓 我们的信仰得到了证明 勇敢的新黑人 10 斗争的扩大 恐怖浪潮 运动的象征 南方的新黑人 赋予我们选举权 公民权运动 11 一个新国家的诞生 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和平的象征 12 与死神擦肩而过 虽扑朔迷离,但前景依然大有希望 13 拜访非暴力运动圣地 我们受到兄弟般的款待 人口众多 波豁丹主义者 可以照透黑暗全地的光芒 甘地的人民热烈欢迎我们 贱民的问题 为不公平待遇赔罪 14 静坐示威运动 学生的示威活动 我生命中的转折点 15 亚特兰大被捕及总统权术 我不知道他们把我带到何方 肯尼迪展示道德勇气 16 奥尔巴尼运动 我意识到我得在监狱待下去了 7月10~11日的狱中日记 “赎罪日” 7月27日~8月10日的狱中日记 奥尔巴尼的黑人早已昂首挺胸 17 伯明翰的抗议运动 “C计划” 人们纷纷前来加入我们的队伍 运动的灵魂 我的生命把我推到了一个关键的阶段 与世隔绝,孤身囚禁 18 伯明翰监狱的来信 19 现在就自由! 孩子们懂得斗争胜利的成果 非暴力抵抗的自豪和威力 尾声的开始 / 对协议的粗暴反应 20 华盛顿游行 “自由在1963” “我有一个梦想” 21 幻 灭 他们死得其所 “杀人同案犯” 总统是被道德上的险恶气氛杀害的 22 圣奥古斯丁市 四百年的偏执与仇恨 珍贵的司法成果 这部法诞生在街头 23 密西西比重任在肩 密西西比的新黑人 希望的灯塔 充满希望的选举 24 诺贝尔和平奖 (诺贝尔奖)是对普通民众的表彰 / 我带着始终不渝的信念接受诺贝尔和平奖 现在如何? 25 马尔科姆•艾克斯 仇恨与暴力的恶果 26 塞尔玛 阻挠之丑行 塞尔玛监狱 引发冲突的事件 从塞尔玛到蒙哥马利 还要多久?快了 塞尔玛给我们带来了选举权法 27 瓦茨地区 受剥削受压迫的人民行动起来了 非暴力运动遭遇危机 28 “芝加哥运动” 拆除种族隔离的不义之墙 贫困交加的朗德尔 情绪的高压锅 暴力对抗压迫 争取公平住房的抗议示威 消除贫民窟的行动 与犹太人的特殊关系 开创先河的一年,承前启后的一年 29 黑人权力 詹姆斯•梅雷迪思遭枪击! 失望产生绝望,绝望产生怨恨 “黑人权力!” 表达失望的呼声 从软弱可欺到积极创造 一句口号无法变成行动计划 一个真正的领导者并不追求所有人的支持和认同 30 越南战争 我成了高音喇叭 31 “贫民的进军” 新的策略,不依赖政府发善心 想方设法施加压力 孟菲斯的伟大运动 32 未竟的理想 “我已在高山之巅” 为正义奏响的音符
  • 娜写年华

    作者:谢娜

    《娜写年华》讲述了谢娜在娱乐圈打拼的十年心路历程,十年北漂生涯,练就了她如何化悲痛为力量,痛并快乐着的健康心态。 一个从县城出来连普通话都讲不好,没有任何社会背景的16岁女孩是如何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上舞台成为当红主持人,当红影视明星。 十年中间,她遭遇了家庭变故、事业受挫、流言漫天。她是如何坚持下来并做到笑到最后。 经历了十年磨练,她拥有了耀眼的光环,珍贵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她说,快乐面对生活,你不勇往直前,就永远不知道你能到达哪里。 多幅生活写真图配以真实感人的文字,图文并茂,从谢娜灿烂的笑脸以及轻松搞笑的文字背后,更能让人读到她对生活的快乐解读。
  • 我的光荣与信仰

    作者:[美] 克莱伦斯·丹诺

    《我的光荣与信仰:大律师丹诺回忆录》是丹诺在晚年写下的回忆录,回顾他戏剧性的传奇一生。这位充满智慧与人道主义的大律师讲述的每个故事都发人深省,他从真实的案件中探讨法律、社会、宗教、政治的种种问题与矛盾,字里行间透露出精辟观点,同时向世人展示了他的答辩技巧、犀利风格,以及20世纪早期美国的司法历史。
  •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 尼金斯基手记

    作者:(俄)尼金斯基

    《尼金斯基手记》是现代芭蕾舞的开创者尼金斯基在精神上脱离社会的束缚,但心中还残存有一丝理性时的作品。文中记述了他悲惨的童年、辉煌的艺术生涯、家人的隔离疏远和对生活的焦虑。书中充满了作者的幻想、记忆和喃喃自语,如同一个装疯的“哈姆雷特”,透露了这个世界的真相。由于社会和时代道德的束缚,该书几经波折,直到20世纪末才全部得见天日。
  • 我,费利尼

    作者:[美]夏洛特•钱德勒

    比起他的梦,费里尼的现实人生甚至更见精彩。他将梦境寄托于电影胶片之上,为我们留下丰厚的遗产。 本书是作者夏洛特·钱德勒花了十四年的时间(1980年至1993年),与费里尼对话的成果,分为三篇上篇记述费利尼年幼时受到马戏、电影及美国漫画的影响,年少时到罗马从事漫画及记者的工作,并进而接触电台、电影编剧的经过:中篇讲述他如成为导演,且逐渐闯出知名度:下篇则着重于费里尼成为大师以后,如何成为一则传奇。费利尼对作者说:“我把我仅有的一生都说给你听了。这些就是我的遗言,因为我已经没有什么可说了。” 本书细节丰富,叙述委婉亲切,对于读者理解费利尼其人其作当有助益。
  • 东方的女儿

    作者:[巴基斯坦] 贝娜齐尔·布托

    《东方的女儿:贝•布托自传》是2007年贝•布托的最新版自传,收录其不久前亲笔撰写的前言,也是其最后的遗墨。以隽秀而刚毅的文风,贝•布托回忆了自己命运多舛的一生及其家族的坎坷遭遇,展现了一段充斥着刺杀、牢狱与动乱的独特家族史。 在自传中,贝•布托着力讲述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前后始末:1988年在齐亚•哈克于空难中丧生后,她成为巴基斯坦历史上及伊斯兰世界的第一位女总理。但在任不足两年就被解除了职务。1993年,她再次当选总理,又因“严重腐败”被解职。这部最新自传一直描述到2007年10月18日,贝•布托结束长达8年的海外流亡生涯回到巴基斯坦的情形。她的回国受到盛大欢迎,也造成了混乱,在恐怖爆炸声中造成上百人惨死…… 所有这些鲜为人知的内幕,贝•布托一一道来。这不只是一位杰出女性的人生独白,而且是一部充满爱、苦难、斗争和英雄主义的传奇;它让读者看到的也不仅是一个传奇家族的经历,而是整个巴基斯坦的历史与未来。 她出生于名声显赫的布托家族,父亲阿里·布托是巴基斯坦首位民选总理。 她从小聪慧过人,极受父亲宠爱,被作为继承人精心栽培。 她16岁就考入啥佛大学,后又进入牛津大学深造。 1977年,时任总理的父亲被军事政变推翻,她与家人被捕入狱。 1979年,父亲遭绞刑处决,她对自己说:“我不会停下来。” 1984年,她出狱后前往英国,成为其父创立的巴基斯坦人民党的流亡领袖。 1988年,她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女总理,以其高调和魅力被誉为“铁蝴蝶”。 1988—1996年,她两度当选巴基斯坦总理,两次被解散政府,期间9次被软禁或入狱。 1999年起,她流亡海外,仍积极与各种在野势力接触,为回国参选做准备。 2007年10月18日,结束流亡生涯回国的第一天,她的车队就遭受了自杀式炸弹袭击。 2007年12月27日,在竞选集会上遇刺,结束了她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东方之女”——贝·布托,终年54岁。
  • 弗洛伊德自传

    作者:(奥)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是医学史上、心理学史上,乃至文艺理论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是学术史上聚讼最多、褒贬最多的人物。他的《梦的解析》能被唐斯博士列入《改变历史的书》中,可见其影响之一斑,更可见出他的著作是何等的深沉有力。正如他所说,他的一生除了思想的变迁,余无一事可资记述,我们从他的自叙传里,可以发现他和学术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的密切。而这本以他的学术良心所写就的“思想史”,经由受教于他的詹姆斯·斯特雷奇(James Strachey)译为英文,确实能让我们看到弗洛伊德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以及他所面临的种种挫败和成功,虽然我们不能靠他的现身说法,来给他盖棺定论,但是借着他的现身说法,却能让我们看到他那深奥、浩瀚的学问的大概轮廓。
  • 我的世界我的梦

    作者:姚明

    在书中,姚明将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在中国的成长历程及在NBA第一个赛季的生涯,其中穿插姚明在火箭队的队友和教练对他的评价,但大部分内容均来自姚明自己的声音。书中还披露了姚明为到NBA打球而进行的种种努力甚至是斗争,以及他在NBA与“大鲨鱼”奥尼尔交手的感想。
  • 我的一个世纪

    作者:董竹君

    这是一位世纪老人的经历:一个洋车夫的女儿,被迫沦为青楼卖唱女,结识革命党人跳出火坑,成为督军夫人。不堪忍受封建家庭和夫权统治,再度冲出樊笼。历尽艰难险阻,创立上海锦江饭店。连任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堪称女权运动的先驱。
  • 我的最后一口气

    作者:(西)路易斯・布努艾尔

    书中讲述了路易斯・布努艾尔平淡而传奇的一生。作为与20世纪同行的电影导演,他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班牙内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并曾被流放到墨西哥。但所有这些磨难都不能消减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从作者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他独特的个性:平易近人、幽默诙谐,但有时对人对事却又有着强烈的偏见。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代电影大师活生生的内心世界,没有任何的造作和伪饰,只是一份真实。
  • 我的一生

    作者:[以色列]果尔达·梅厄

    梅厄夫人自传《我的一生》,是关于她本人的生平,也是关于以色列为生存而斗争的历史。她以朴实内敛的笔触记录自己的成长,以及民族的苦难和聚合历程,描述了一个国家在战火中的诞生和振兴,成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我的一生》上世纪七十年代问世后即成为畅销书,并在美国拍成电视片,由英格丽·褒曼主演,风行一时。 本书曾由新华出版社于一九八六年内部发行(书名《梅厄夫人自传》,依据纽约德尔出版公司一九七七年版),本次由读库团队依据伦敦韦登菲尔德和尼科尔森出版公司(Weidenfeld & Nicolson, London)一九七五年版重新编译出版。 本书由读库出品,购买链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40301461051
  • 逆风飞飏

    作者:吴士宏

    本书描写了一个人的成长史。 它是一个从“生而自卑”到“个性飞扬”的故事,当然具有传奇色彩。 未受过正规高等教育,多年在歧视中感受地位的卑微,几生几死,在与命运搏斗中呈现其异常精彩的性格特点,尤其在IBM、微软两个企业帝国十四年白领生涯之后,选择“前途未卜”的国企,更把本已很传奇的故事推向了新的高潮。 书中描述的微软经历,从辞职的理由到微软的市场功夫、人治方式、管理秘诀,以及微软的灵魂和掌舵人――她所知道的盖茨和现任总裁鲍尔默;作者在IBM从一个蓝领勤务到IBM“南天王”,又到中国渠道总经理的升迁之路,告诉你杰出管理者的历炼过程;青少年时期的家庭背景,特别是父母被迫害期间的境遇及性格变化,写得尤为真切,催人泪下。 有理由相信,作为同类作品中的上品,本书会有相当持久的生命力――与作者的理想和实践同样长久。
  • 我的爱我的自由

    作者:伊莎多拉邓肯

    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 Duncan)现代舞创始人、著名舞蹈家,把解释性舞蹈提高到创造性艺术地位,她是先驱者。在生活中,邓肯更是以奔放的情爱和强烈的母爱来体现其独特的生命认知。一直到自传的最后,邓肯的生活和她的开篇一样艰难和拮据,她的历经判道给她带来了荣誉也给她带来了批判。在最后一章,邓肯甚至还发出“人生的真谛究竟是什么”的疑问,可是一直以来,她是自由的。也许直到现在,了解现代舞,或者说了解邓肯的艺术形式的人并不太多。人们对她那种只觉得已成的清规戒律令人不快,于是她就选择了自己的方式的追求,对生命人性的态度,有了近百年而更为激越的共鸣……在这本书的序里,邓肯这样写到:无论是什么人,只要如实地写下自己的生活经历,都会成为一部杰作。这部自传被称为世界传记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书是现代舞创始人,美国著名舞蹈家邓肯的自传。在这本自传中邓肯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生活是一种冒险、一种感受、也是一种表现形式。"在表现生活艺术的舞台上,邓肯更是以奔放的情爱和强烈的母爱来体现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在自传中它尽情阐述了她对生活的态度,生动的让我们感觉到一个亮丽生命的耀现。
  • 半梦

    作者:金星

    从巴黎到里尔,从波尔多到布鲁塞尔,金星舞蹈团的现代舞剧《上海探戈》引起了广泛轰动———表现中国古代妻妾成群生活的《四喜》,发掘传统文学精髓的《梁祝》、《雷雨》……金星用饱满的舞蹈语言,准确传达出兼具东方古老艺术美感与现代自由气息的舞蹈艺术,深深吸引住了世界观众。欧洲评论界给予了“正当我们的现代舞不知该往何处发展的时候,一个来自东方的舞蹈艺术家给我们指明的方向”的极高评价。 本书是金星从出生到整个从艺生涯的首部个人自传。
  • 我的非正常生活

    作者:洪晃

    想说清楚洪晃是个什么样的女人是不可能的事。她是著名文人章士钊的外孙女、著名外交家乔冠华的继女、著名作家章含之的女儿、著名导演陈凯歌的前妻,从小笼罩在这么多“著名”的光环之下,应该是一个标准的大家闺秀;但她的个性却独立而反叛。十二岁独闯纽约,被称为“空降的红小兵”;在美国名校受到系统的教育,之后回国闯荡。开网站、拍电影、办杂志,虽然是出于兴趣,但却做得认真又投入,事情搞得红红火火,她特立独行、我行我素的作风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张扬。她对艺术有着超乎常人的鉴赏力,对自己热爱的事业执着到了疯狂的地步,凡事拿得起放得下,可上可下,可进可退,成功出版了三个畅销的时尚期刊,终于成为了著名的出版人——在她得到这个属于她自己的“著名”的同时,也得到了朋友和同事的一致赞赏。本书除了作者自己书写的文字外,还用大量篇幅收集了她周围人所“揭发”的关于她的桩桩件件,点点滴滴,使这个出身名门、满嘴粗话、性格率真、知人善用、勇于改错的性情中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通篇洋溢着洪晃独特的个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