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图画书

  • 克里克塔

    作者:汤米·温格尔

    法国的小镇上,优雅的波特太太收到儿子寄来的生日礼物,这礼物竟然是一条大蛇!更为奇特的是,优雅的波特太太跑到动物园确认蛇没有毒之后,便把蛇当作孩子一样疼爱起来。然而,你还来不及思考这是否太过荒唐,便被作者引导着进入到故事情境之中:给克里克塔喂牛奶,为它织毛衣、布置温馨而独特的卧室,带它上街买东西、散步;甚至因波特太太老师的身份,带着它去上课,这课堂就特有意思了——克里克特用自己身体模范英文字母、数字等,有趣而生动,这堂课的质量自不必言了。还同孩子们一起玩耍(当然不分性别都同样开心),顺道乐于助人。在最危险的紧要关头,克里克塔还救了波特太太,惩治了小偷,还因此而获得了英雄勋章,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嘉奖。这条蛇的幽默、智慧、勇敢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根本感觉不到这是人们所惧怕的爬行动物——蛇。它完完全全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一样穿着、喝咖啡、逛街,甚至还具有英雄气质——乐于助人,惩治坏人,维护社会治安。当然,我们人类也会记住这位英雄的,不光为克里克塔雕塑了一座铜像,还把一座公园命名为“克里克塔”。看来,人类和某些所谓的凶险动物也能很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 兔子的12个大麻烦

    作者:(英)埃米莉·格雷维特 文/图

    这个故事源自13世纪宫廷数学家裴波那契提出的一道数学题,解答了1+1等于288这样一个命题。整本书以兔子家庭年历的形式,按月份记载了兔子们的喜怒哀乐。书里的兔宝宝诞生纪念册、红萝卜食谱,兔毛衣编织手册等等,让读者应接不暇,惊喜连连。最后一个蹦出来的大立体页里,在很小的空间里,展示了满满当当288只兔子,使读者的惊喜度达到峰值。
  • 首先有一个苹果

    作者:(日)伊东宽 文/图

    首先有一个苹果,两条虫子从里面钻出来,三只鸟想吃虫子……作者很巧妙地把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字融入了形象生动的故事中,以一种既好玩又有趣的方式表达了数字的概念,符合孩子形象化的思维方式。无论在哪个画面中,苹果总是有一个、虫子总是有两条、小鸟总是有三只……孩子们能够很容易地通过寻找,将数字和形象结合起来,并随着情节发展不断巩固对数字概念的认识。 作者幽默诙谐的画风独树一帜,故事的细节非常丰富,重复中又暗含着变化。每次翻页都会有新的成员加入,画面逐步丰富起来,直到“闹得一塌糊涂”为止孩子们可以清楚明白地体会到从一到十甚至“数不清”的数量概念。并且,在“脑子里全乱了”以后,故事又理顺头绪重新回到原点,这样的处理如同变魔术中的把戏,让小读者快乐无穷。 此外,作者的匠心并不止于单纯的数量认识:三只鸟追两只虫子,总有一只鸟追不上;四个猎人打三只鸟,总有一个猎人打不到,故事的背后还隐藏着比较和加减的概念,孩子们一定能从中得到许多乐趣。 适合2岁以上亲子共读,5岁以上可自主阅读
  • 观赏图画书中的图画

    作者:Jane Doonan 珍.杜南

    ……先看图画书,再读这本书 如果你看过许多图画书,再来读《观赏图画书中的图画》一定会有自然的共鸣。在作者详细的解读中你将发现图画中隐藏的语言讯号,并学会谈论图画书时所需要的词汇,看出画家的用心,领会其中巧妙,本书也将开启初学图画书创作的学员,更宽广的创作空间与表现技巧。 曹俊彦(儿童读物策划及创作者) ……一个学理与应用兼备的观赏门径 本书作者以深厚的学理和教学经验,借由多本图画书作品,探讨造形艺术基本元素(线条、形体、色彩、空间、构图、媒材……)的美感表现特质,以及其运用在图画书中的各种独特传达手法,带领读者探寻插画家们种种不同的构思、表现风格与内心所蕴藏的情感意念,为图画书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理与应用兼备的观赏门径。 徐素霞(国立新竹教育大学艺术与设计学系教授) ……一个有助掌握欣赏图画书的方法 《观赏图画书中的图画》一书采平实风格,不卖弄文采,不牵旁扯淡,英文原著不过百页,但内容段段扎实有料,作者的艺术史训练、文学整体素养,以及认真看待图画书的态度确实带领读者更进一步深入图画书作品,看出画面中所蕴含的诸多象征与寓意,值得读者对照作品、细细研究,有助掌握欣赏图画书的方法。 刘凤芯(国立中兴大学外文系教授)
  • 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作者:彭懿

    本书是一部教读者如何阅读和欣赏图画书的阅读指南。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是对图画书这一图书门类的介绍,下篇选择已经在国内引进出版的60余部世界经典图画书进行了精彩解读,附录不仅包含图画书重要奖项的介绍和权威推荐书目,还为读者的深入阅读和研究提供了主题索引。 从外在形态、艺术表现到故事内容,本书对一百多年间世界经典图画书进行了专业系统的记录和独到有趣的解读,并通过精美别致的书籍形态,表达了对于图画书的爱与知,可谓一部读懂图画书的百科全书。 掌握了本书所讲的图画书阅读技巧,你会知道一本薄薄的图画书为什么值得细细品味,如何品味,还会从那些已经阅读过的图画书中发现很多之前忽略的情节、细节与妙趣,从而更全面、更深刻地阅读和理解图画书。 无论你是孩子,还是初为父母,或者人生过半,《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都能带你透过图画书的图文和艺术领略不同的人生风景。
  • 我要把我的帽子找回来

    作者:(加拿大)乔恩·克拉森 文/图

    我要把我的帽子找回来,ISBN:9787533267896,作者:克拉森
  • 安娜的新大衣

    作者:(美)哈丽雅特·齐费尔特|译者:余治莹|

    《安娜的新大衣》这个二战题材的故事里,“安娜的妈妈尝试用家传的几件贵重物品为安娜换取一件新大衣……,整个情节发展的基调很是温馨感人。对于孩子来说,培养他们内心的坚强,是成年人给他们的最好礼物。成长的路上, 无论在多么困难的情况面前,都要让孩子坚定地相信自己,努力面对。当然,亲情、友情和众人的帮助也是至关重要的。《安娜的新大衣》故事能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效果,所以绝对不容错过哦。
  • 幼学启蒙第二辑

    作者:

    《幼学启蒙(第2辑):中国寓言故事 中国成语故事》内容涵盖了大家所熟悉的民俗故事、神话故事、节日故事、名胜传说与古代名医、贤哲、名相、名将、帝王、智童、科学家、智谋、诗书故事等等,总计二十辑。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祖先们活动的广阔天地和历代的政治变迁、科学发展与文学艺术上的成就,我们运用最精炼的文字与生动的插画,将其一一呈现给中国儿童,并使得这些久远的历史人物,轻松的进入儿童的思想领域,与他们的血脉相连接。 身为中国人,对中华民族的认知,就好像一个做儿女的,应该了解他的大家庭一样,如此他才会对这个家庭有感情、有责任。我们希望这套书的出版,能够引导孩子在人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去了解祖国历史的脉络、认同中华民族的生活轨迹与精神内涵,从而拥有高瞻远瞩的智慧,成为一个心胸开阔、人格健全的人。 《幼学启蒙》丛书是为中国儿童编辑的,为这一套丛书撰稿和绘图的儿童文学工作者,都以传统文学和艺术观点来诠释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为每个中国家庭,每一个中国儿童所喜爱。 中国有很多古老美丽的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都充满了纯真的思想和深邃的人文气息,因此便构成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之一,这些故事更巩固了中国人的同源意识。 关于文字: 入选《幼学启蒙丛书》的近百篇故事和诗歌,如同现代图画书版的《幼学琼林》,只不过它们更加具体、更加生动地向孩子们传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这里有记录先哲智慧的中国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有迤逦奔放的远古传说和神话;有记录口耳相传的名胜传说、民俗故事;也有流传已广的古代智童故事、教子故事;有励志的历代帝王、名将、名相、先哲、科学家、名医和智谋故事;更有启发孩子进入中国文字和经典的读书故事、对联故事、古代民谣、古诗,以及古代笑话。这些故事,如同浩繁的卷帙,给孩子展示了绵延不绝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道。 ——两小千金妈妈 关于图画: 幼学启蒙,主编的本意就是把最经典的中国传统故事、寓言、风俗、成语,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让孩子们第一次伸出稚嫩的小手,触摸苍老的华夏文明。如何在古老和童稚之间构建一架桥梁?主编苦思冥想,深思熟虑后,四处奔波,请精通中国画的画家,各自用自己最擅长的技法,用传承了最具传统性的画法,把这些经典一一呈现。 ——溪溪妈妈 关于导读(篇后语): 在每一个故事后面都会附有一篇简短的篇后语,由山东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章亚昕老师撰写。(见每《幼学启蒙第二辑:中国寓言故事·中国成语故事》正文后) 《纪昌学射箭》篇后语 这是一个强调勤学苦练的寓言。它告诉我们,要掌握天下最巧妙的法门,得用世上最“笨”的功夫。天道酬勤,能够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就可以学会别人难以掌握的本领。 射箭当然要用弓用箭,掌握弓箭的却是人。射箭要靠眼力,所以训练手之前先要训练眼神。眼有神,箭法才出神入化。飞卫知道箭法不仅取决于弓箭,更取决于人的视觉,因此教学就是要培养人的能力,增进感官的素质。不仅是学习射箭,学习什么都必须着眼于人,从提高人的体能与素质入手。 大体上,无论是干什么,都要“盯着一个目标后,眼皮一眨也不眨”。箭射出去一定要有目的,人生中也有自己追求的目的地。日月如梭,人世间更加百般变化,谁能够始终盯紧生活的目标,便有了成功的希望。在这个基础上,“还得能把小东西看大了”,也就是用细心来辅佐恒心。一个明察秋毫的人,办事一定也很精明。所以飞卫不仅要纪昌练出一双明澈的眼睛,更为他潜心培养一颗善于克服困难的心灵。眼神本就与心神相通的,目光如炬,人也有心,世上便无多少难事——别说学射箭,学什么都行。 我很喜欢这个寓言。因为这样学箭,确实无异于学道,也就是教我们如何掌握人生的至理。箭的轨迹犹如人生的道路,要达到目的地必须看清目标,看清方向,这样就不会受到干扰与欺骗。如果你要想做一个成功的人,不妨像纪昌学射箭那样试上一试。 丛书主编赵镇琬则对每册图画进行了一一点评。(见导读手册) 关于新版使用说明(见导读手册) 1、关于环衬 2、“古书上的故事” 3、“换一种方式” 4、“我觉得这个故事……” 5、“封三的图书信息登记卡”
  • 中国优秀图画书典藏系列1:詹同(全五册)

    作者:詹同 画

    《猪八戒吃西瓜》(包蕾 写)获1980年全国少儿读物美术作品一等奖 《动物园》(林颂英 写)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行 另外还有《狐狸学老虎》《乌鸦与狐狸》《蚂蚁和蝈蝈》《老鼠开会》等故事
  •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作者:朱成梁 马得等绘 司南文

    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农耕文明而言,时令节气是非常重要的。这套《中国传统节日故事》,旨在让每个孩子了解自己的传统节日,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整套书总共8本,收录了8个传统节日故事。一些故事来自民间的口耳相传,比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原来来自于一只怪兽“年”的传说;七夕节,来源于大家耳熟能详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而端午节,则是源于对伟大诗人屈原的纪念…… 文字也多次经过推敲和精炼,非常富有童趣,比如《腊八的故事》里,有这样一段文字““瞌睡虫”觉得老两口太小心。他对媳妇儿说:“粮满仓,豆满仓,何必犯傻种地忙?”“没底锅”觉得老两口真啰嗦。她对丈夫说:“有单衣,有棉被,织布不如把觉睡。”听到这样好玩押韵的对话,哪个孩子会不喜欢呢?最为贴心的是,我们还在末尾附上了每一个传统节日的有趣的习俗,孩子们在听完故事,还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中国的节日,感受传统之美。 与此前出版的四辑毛毛虫中国经典图画书一样,这套书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个大师为孩子作画的年代。《七夕的故事》出自著名戏曲人物画大师高马得先生。马得先生以画戏曲人物闻名,他借鉴了戏曲人物的造型,又能放开手随意点染,整个画面妙趣横生。《中秋节的故事》,由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所画,他的工笔人物画造型严谨,线条流畅,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端午节的故事》由著名画家秦龙先生所做,秦先生用心用情,绘出了三闾大夫九死不悔的一生。《春节的故事》出自当代新文人画派画家朱新建之手,画家用一种游戏的心态,讲述了一个怪兽的故事。画面非常洒脱,气息散淡,又充满稚拙的童趣……
  • 灶王爷

    作者:熊亮|绘画:熊亮//马玉

    翻开《灶王爷》,你第一眼就看到灶王爷用那一双大大的眼睛盯着你。再翻页,连续五幅小图,还是那一双大眼睛,眼珠儿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看得你好仔细,彷佛要穿透你,把那纤细如尘的心底事一览无遗。 灶王爷为甚么要睁着两个大眼睛看着我们? 人因为贪婪、好强争胜、缺乏关爱、爱诿过于他人,于是妄念丛生。《灶王爷》里的一家子都曾有过一时妄念。「我」会因为贪嘴,想在灶上可口的饭菜,拣一块放进嘴里;相处几十年的爷爷会跟奶奶吵架,互说不是;奶奶会因为小心眼,数落邻里长短;「我」怕承担责任,想以谎话瞒骗他人;「我」做错事,爷爷会动气动手……可幸,「灶王爷」总会睁着两个大眼睛看顾世人,让他们在澄明如镜的大眼睛里,把自己看得清清楚楚。 不过,只把灶王爷那一双大眼睛视为对人间的监察,那似乎漠视了人类纯朴的本源。试把灶王爷那一双大眼睛理解为我们心中的「眼睛」,人类早存的仁心与善念,也许更得作者的心意所在。因为心中早种善的种子,胸中溢满关爱,当我们在行为上有所失当的时候,善的种子就来提醒:当心啊!当我们眼里只见他人过失的时候,关爱又来提醒:当心啊! 行善积德不因为他人的监管,而是纯然发自内心的良知与仁爱。这样,灶王爷的那一双大眼睛就来得更有意义。因此,灶王爷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种种的时候,他总点头称是,咀里只懂说:「好――好――」当然,这不是因为糖瓜粘满张嘴,不得不为人间雕饰溢美。只是,灶王爷最终看到的是一家子和乐融融地围坐桌子吃饭,那团圆、那温馨的氛围足教灶王爷心头与嘴里甜蜜蜜,他得如实汇报:「好――好――」。 出门远去天庭的灶王爷,我们会想念他,因为我们永远怀想善念与仁心,不容一刻怠慢。那出门远行的灶王爷呢?他同样想念我们,因为善念与仁心也将永久地在我们心中居停。 灶王爷有一双澄明的眼睛,而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也有一双澄明的「眼睛」。 近年,不少国内学者以图画书为媒介,大力推动阅读,让孩子在愉悦的亲子阅读中,成长而为一个独立的读者。然而,在取法西方的同时,我们也许要回溯本土根源。传统文化并不单指「过去」,它从「过去」一步一步朝向「现在」而来,并与「将来」接轨,它并不陈旧,也不会老去。《灶王爷》的作者取材于传统,以民间信仰为题材,展示我们独有的文化。《灶王爷》呈现的不单纯是「过去」,它要向世界宣示,我们的祖先有着这样美丽的崇善精神。灶神爷爷那一双大眼睛与一幅明察秋毫的样子,其实是我们内心深根的仁厚与良知,它恒常地提醒我们,无论在甚么时候都应自我完善。活在「现在」的我们,如何继承传统,并把这一切让「将来」的孩子都一一读懂?作者用图像与文字承担了重责,以蕴含民间传统气息的《灶王爷》,寄寓了人类恒常的感情。
  • 这就是莫奈

    作者:[英]萨拉·帕普沃斯,奥德·范·莱恩

    风格独特的插画、精炼优美的文字, 以全新的视角品读莫奈色彩绚丽的艺术与人生 .................. ※编辑推荐※ ☆ 本系列图书邀请多位世界知名插画家绘制插画,风格独特、妙趣横生,并和艺术家的作品相互呼应,轻松品读艺术家的传奇人生。 ☆ 文字部分亦由相关领域的专家撰写,简明易读。作者围绕艺术家生平和创作的关键节点,生动解读这些天才人物的艺术魅力。 ☆ 印制精美,采用独特的平切三边的精装方式,易于翻阅,无论是假日休闲还是旅途闲暇均可随手翻读,让艺术与您相伴。 .................. ※内容简介※ 他曾经失意、贫寒,但从未丧失信念。他在有生之年看到了自己的成功,声名日隆,但从未忘记那些像自己一样走在漫长道路上的画家朋友,更未忘记,那个以自己的画笔为人们带来快乐的幽默小伙。他的风格创造石破天惊,他的刻苦勤奋堪为表率。因为活得够久,所以毁誉参半,从艺术界的前锋摇身变作权威,总会有人抱怨挡了自己的路。然而路从来都只能自己开辟,就像晨雾里的海上日出,含混暧昧之中一道橘红的光,连通观者和初升的太阳! 他对世界的进步和新鲜事物总是满含激情,火车站、新街区、工业化的城市。但是,战争、动荡流离的生活、亲眼看着所爱的人一个一个离去,谁能无动于衷,而不渴慕宁静和快乐的田园时光。所有这些感情,在晚年挥写成一池池光影迷离、黯淡忧郁的睡莲。在转瞬即逝的世界里,莫奈画出了他的“印象”……
  • 我看见了什么

    作者:(美国)苏斯

  • 作者:(日)谷川俊太郎 文,(日)和田诚 图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浩志拿起铁锹,打算在地上挖个洞。然后,妈妈来了,妹妹雪子、邻居秀治还有爸爸也逐一登场……洞挖好后,浩志在洞里坐了一会儿,又默默地把洞填上。童年总是与泥土和沙子相伴,但很少有人说得清其中的道理。诗人谷川俊太郎用含蓄简练,重复中蕴含变化且富有节奏感的文字,带给我们一个新颖而又意味深长的故事。 《洞》的翻页方式(“竖开横翻”)和构图匠心独具,每一个跨页都用固定面积的大块蓝色和金色,来分别象征天空和土地,视角也固定在的天地交接处。身穿天蓝色衣服的浩志通过挖洞,好像把天空的颜色带入到土地深处,改变了天空和大地的比例。
  • 谁拿了红苹果

    作者:[瑞典]扬·洛夫

    《谁拿了红苹果》讲述一位穿条纹西装的老头儿,想买一颗水灵灵的苹果吃。可是,这天是愚人节,水果店老板想要耍耍这个老头儿,他卖给老头儿一颗塑料做的青苹果,并告诉他等放熟了就会很好吃。老头儿信以为真,把苹果放在窗台上耐心等。没想到,淘气的小鹦鹉将苹果碰出了窗外,砸到了老奶奶的头。由此,一场如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一般的连锁反应,一个接一个地发生,瞬间让整个小镇喧闹了起来……
  • 吃六顿晚餐的猫

    作者:(英)英格·莫尔 文/图

    席德有六个主人, 所以他有六个家, 每天可以吃六顿晚餐。 每一个主人都相信席德只属于他们自己。 这样的生活对席德来说简直太完美了, 直到有一天...... 《吃六顿晚餐的猫》是一本老少咸宜的图画书, 字里行间洋溢着十足的幽默趣味, 即使是大人也会看得兴致盎然。 在这个妙趣横生的故事背后, 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寓意。 中文精装+中英文说故事CD+英文原文夹页 ◎英国斯马蒂斯(Smarties)大奖 ◎英国国家课程优良课外读物 ◎《联合报》“读书人”2000年度最佳童书 ◎《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 ◎“好书大家读”好书奖
  • 有个性的羊

    作者:(德)达尼拉.楚德岑思克 文/图

    一只羊在通往剪羊毛小屋子的路上逃跑了。由于毛长,她成了捉迷藏高手、滚草垛高手、溅水花高手;过生日时,她可以在身上扎满漂亮的蝴蝶结。这只羊身上的毛越来越长了,当其他羊快乐的玩耍时,她却不得不安静地躺在草地上休息。最后,她终于决定去剪羊毛。在寒冷的冬天,所有剪过羊毛的羊都系上了漂亮的围巾遮避寒冷。这只羊是不是很像一个顽皮可爱的小女孩?相信很多人会从她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 安的种子

    作者:王早早,黄丽

    有幸看到这本书的大人——无论你是不是准备将它读给孩子听——也许都应该先找一个安静的角落,轻轻地念给自己听,然后想一想、再想一想,我们有没有得到过“千年莲花的种子”?有,当然有。我们日夜都在马不停蹄地追逐一些“珍贵”的东西呢,仿佛所有的人都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各种各样的目的。这时候,大自然的规律往往被撇在一边,我们甚至不会思考冬天是不是可以种花,只一味想着“我要第一个种出来”、“怎样才能种出来呢”。生活的主题仿佛只是追逐,我们不知道有多久没有去散步了。 在这急功近利的社会中,安的那份平和的心境,宛如一潭清澈平静的水,是多么难得。一天天长大的孩子啊,你总有一天也会得到“千年莲花的种子”,会为了各种“珍贵”的东西日以继夜、马不停蹄。可是,无论如何,希望你记得安——这个你小时候听过的故事里的小和尚,记得他感激地把种子装进小布袋里、挂在胸前;记得他从容地去买东西、扫雪、做斋饭、挑水;记得他悠悠然散步的样子。他告诉你,要怀着希望、有所追求,但一定要淡定、顺其自然;同时,享受生活的过程,享受那些平凡琐碎的小事、享受等待。 祝福所有看到这个故事的大人和孩子,祝你们在某个盛夏的清晨,也看到千年莲花的盛开。
  • 大师经典哲学绘本(全四册)

    作者:(德)波阿提里思克,[德]安图妮·波阿提

    《大师经典哲学绘本(套装全4册)》分为《大师经典哲学绘本(画家、城市和大海)》、《大师经典哲学绘本(当颜色被禁止的时候)》、《大师经典哲学绘本(收集思想的人)》、《大师经典哲学绘本(擦亮路牌的人)》共4册。《大师经典哲学绘本(画家、城市和大海)》内容简介:从前有位画家,在城市里生活了很久很久。他几乎已经画过了所有的东西,比如:房屋、树木和大街,人、汽车、动物、小商店和街边咖啡馆,战争纪念碑和垃圾桶。城市里再也没有什么可画的了。画家越来越老,胡子变得稀疏而花白。他思索着:现在该画什么了呢?他只是听说过海。 《大师经典哲学绘本(当颜色被禁止的时候)》内容简介:“一个彩色的国家永远是一个幸福的国家。”老总统说。但是新的总统呢?他权利欲极强,爱虚荣,想把世间一切美丽的东西都占为己有。任何人都不许穿华丽的服装,一切都要变成灰色。房屋涂成了灰的,盛开的鲜花被拔掉。“从今天开始,”他说,“要禁止所有的颜色。”没人再敢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就好像所有的墙都有耳朵似的。总统唯一不能摧毁的就是彩虹了。似乎只有一个人能做到这件事:一个巫婆。她是一个聪明的老女人。 《大师经典哲学绘本(收集思想的人)》内容简介:格兰特西先生的工作是收集各种思想——无论好的,还是坏的,聪明的,还是愚蠢的,躁动的,还是平静的,长的,还是短的。尽管他也有自己最喜欢的思想,但却从不放弃别的思想。因为所有的思想都十分敏感,所以他要处处都顾及到,让所有的思想都不会受到伤害。 《大师经典哲学绘本(擦亮路牌的人)》内容简介:这个路牌清洗工十分幸福,他每天都把那些写着音乐家和诗人名字的路牌擦得干干净净。如果有人问起,他希望自己的生活有哪些变化,他会说:“不需要变化。”如果不是有一天一位妈妈带着她的孩子站到那蓝色的梯子旁,清洗工的生活将会一切照旧。
  • 同桌的阿达

    作者:(日)武田美穗,香香(手写字)

    美穗一起床就觉得全身不对劲,一下子觉得头痛,一下子又肚子疼,一点也不想去上学。正想逃学到公园玩的美穗被阿达发现,大喊:老师,美穗逃学。紧接着阿达打小报告、在桌上画线恐吓美穗等一连串行为,让美穗害怕不已。阿达折断了美穗最心爱的铅笔‚美穗气愤之余朝他狠狠丢了一块橡皮擦后落荒而逃……原来美穗真正不想上学的原因是因为害怕见到坐在隔壁的小男孩阿达…… 本书的内容完全出自作者武田美穗自己的生活经验,书中的阿达便是她刚上学小学时同桌的那个小男生。这第一手经验,使得本书格外贴近儿童的心理,也别具了一番生活的趣味。对成人来说,读完这本书,也许我们对孩子不想上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许还会勾起你对童年时代那个“阿达”的记忆。阿达的关切,以他的方式表达出来,在美穗眼中便成为凶巴巴的恶劣行为。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微妙,在本书中生动贴切而又含蓄地表现了出来,实在值得细细品味。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第一人称及倒叙的说故事手法。对读者而言‚就像现场聆听作者娓娓道来‚临场感十足。而画面利用留白与满图的切割方式‚让读者清楚的厘清主角的陈述与第一现场的区别‚十分特别。 本书曾当选为1992年课题图书,并曾获“日本绘本奖”及“讲谈社出版文化奖”“讲谈社绘本奖”等殊荣。 本书获奖纪录: 1992年,日本每日新闻社.全国学校图书馆协议会主办读后感比赛课题图书 1992年,第2届剑渊绘本之乡大奖羽乌奖 1993年,第15届绘本日本奖 1993年,第23届讲谈社出版文化绘本奖